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10CB30203)

作品数:11 被引量:67H指数:6
相关作者:陈创夫张辉张豫陈瑞花王震更多>>
相关机构:石河子大学安阳市中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3篇农业科学
  • 2篇医药卫生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12篇布鲁氏菌
  • 10篇细胞
  • 4篇病毒
  • 3篇毒性
  • 3篇毒性作用
  • 3篇炎症
  • 3篇炎症反
  • 3篇炎症反应
  • 3篇糖基转移酶
  • 3篇转移酶
  • 3篇细胞毒
  • 3篇细胞毒性
  • 3篇细胞毒性作用
  • 3篇细胞炎症
  • 3篇细胞炎症反应
  • 2篇痘病
  • 2篇痘病毒
  • 2篇羊传染性脓疱
  • 2篇羊传染性脓疱...
  • 2篇羊痘

机构

  • 17篇石河子大学
  • 2篇安阳市中医院

作者

  • 17篇陈创夫
  • 14篇张辉
  • 8篇陈瑞花
  • 8篇王震
  • 8篇张豫
  • 7篇孟茹
  • 7篇张俊波
  • 5篇张艳
  • 4篇李志强
  • 4篇唐利燕
  • 3篇李臻
  • 3篇乔军
  • 3篇鲁芝子
  • 3篇李瑞芳
  • 2篇张娜
  • 2篇张沾
  • 2篇张倩
  • 2篇王鹏雁
  • 2篇张红星
  • 2篇王远志

传媒

  • 4篇中国预防兽医...
  • 3篇微生物学报
  • 3篇2012年中...
  • 1篇生物技术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畜牧兽医学报
  • 1篇石河子大学学...

年份

  • 1篇2014
  • 2篇2013
  • 10篇2012
  • 3篇2011
  • 1篇2010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布鲁菌糖基转移酶对细胞炎症反应的影响被引量:1
2012年
本研究旨在研究布鲁菌糖基转移酶(WboA)在诱发胚胎滋养层细胞(HTP-8)炎症反应中的作用。以羊种布鲁菌M5-90为模板,扩增WboA基因,构建pET28a(+)-WboA重组表达质粒,转化重组质粒在BL21(DE3)中表达,通过SDS-PAGE和Western blot鉴定,并对重组WboA蛋白进行纯化。构建自杀载体pGEM-7zf-ΔWboA-SacB,通过同源重组的方法,筛选布鲁菌WboA基因缺失株ΔWboA,并进行PCR鉴定和遗传稳定性检测。然后将纯化的WboA蛋白与ΔWboA分别作用于胚胎滋养层细胞,ELISA检测IL-6、IL-10、TNF-α和乳酸脱氢酶(LDH)的相对变化量。结果成功纯化了WboA蛋白,构建了ΔWboA,ΔWboA侵染胚胎滋养层细胞诱导产生炎症细胞因子IL-6、IL-10和TNF-α均低于M5-90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WboA蛋白作用胚胎滋养层细胞时,炎症细胞因子IL-6、TNF-α和LDH均高于PBS对照组,差异极显著(P<0.01)。本研究表明WboA蛋白具有细胞毒作用,布鲁菌的致炎作用与脂多糖O链相关,为进一步阐明布鲁菌感染宿主细胞的发病机制奠定了基础。
张豫张辉张艳孟茹王震陈瑞花张俊波鲁芝子陈创夫
关键词:布鲁菌糖基转移酶炎症细胞因子LPS
布鲁氏菌糖基转移酶对细胞炎症反应的影响
研究目的研究布鲁氏菌糖基转移酶(WboA)在诱发胚胎滋养层细胞炎症反应中的作用。研究表明WboA蛋白具有细胞毒作用,布鲁氏菌的致炎作用与脂多糖O链相关,为进一步阐明布鲁氏菌感染宿主细。胞的发病机制奠定了基础。材料方法以羊...
张豫张辉张艳孟茹王震陈瑞花张俊波鲁芝子陈创夫
布鲁氏菌外膜蛋白BP26细胞毒性作用的研究被引量:8
2012年
【目的】布鲁氏菌外膜蛋白BP26是布鲁氏菌的重要毒力因子,本研究采用bp26基因缺失株和BP26蛋白分别与胚胎滋养层细胞(HPT-8)作用,探讨布鲁氏菌bp26基因的生物学功能。【方法】采用Ni柱亲和层析法纯化BP26蛋白,overlap技术构建布鲁氏菌bp26基因缺失株,用BP26蛋白和bp26基因缺失株分别侵染HPT-8细胞,观察细胞形态变化,ELISA检测上清中的细胞因子。【结果】从布鲁氏菌疫苗株M5-90克隆出bp26基因并在大肠杆菌E.coli BL21(DE3)中成功表达,获得纯化的BP26蛋白,经SDS-PAGE验证正确,Western-Blot鉴定具有免疫原性。将目的片段bp26基因的上下臂插入到自杀载体pGEM-7zf中,电转至布鲁氏菌疫苗株M5-90感受态细胞中,成功筛选出了具有遗传稳定性的bp26基因缺失株。用BP26蛋白与bp26基因缺失株分别侵染HPT-8层细胞,BP26蛋白使细胞变形且贴壁不牢,缺失株导致细胞大量脱落溶解,ELISA检测蛋白侵染HPT-8细胞诱导产生的细胞因子IL-6、TNF-α和LDH均高于PBS对照组,差异极显著(P<0.01),而细胞因子IL-10的分泌下降。缺失株侵染HPT-8细胞诱导产生的细胞因子IL-6、TNF-α均高于M5-90对照组,LDH和IL-10均低于M5-90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成功获得了布鲁氏菌BP26蛋白和M5-90Δbp26缺失株,BP26蛋白可以引起HPT-8细胞的炎性反应,有细胞毒性作用,bp26基因缺失株对HPT-8细胞有损伤作用,bp26基因在布鲁氏菌侵染宿主细胞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陈瑞花张辉唐利燕孟茹张豫王震李志强张俊波陈创夫
关键词:布鲁氏菌细胞因子
布鲁氏菌磷酸葡萄糖变位酶对胚胎滋养层细胞的致炎作用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本文研究布鲁氏菌磷酸葡萄糖变位酶(pgm)基因缺失株和PGM蛋白对胚胎滋养层细胞(HPT-8)的损伤作用及其引起炎症反应时细胞因子的变化,探讨布鲁氏菌pgm基因的生物学功能。【方法】本文分别用布鲁氏菌pgm基因缺失株和纯化的PGM蛋白感染胚胎滋养层细胞,通过细胞形态学的观察和酶联免疫反应检测其对细胞的损伤作用以及细胞因子的变化。【结果】本实验获得了纯化的PGM蛋白,成功构建了pgm基因缺失株,采用该基因缺失株免疫小鼠后,采集血液分离血清,虎红平板实验和试管凝集实验结果显示为阴性;pgm缺失株和PGM蛋白感染HPT-8细胞均能诱发贴壁细胞脱落;而且pgm基因缺失株侵袭HPT-8细胞的能力较M5-90明显降低。pgm基因缺失株侵袭HPT-8细胞诱导产生的细胞因子IL-6、TNF-α和LDH均高于M5-90对照组,差异极显著(P<0.01),而细胞因子IL-10的分泌变化不明显,PGM蛋白感染HPT-8细胞时,其细胞因子LDH表达水平高于PBS对照组,差异极显著(P<0.01),而IL-6、IL-10和TNF-α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PBS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本研究表明,PGM蛋白和pgm缺失株可致胚胎滋养层细胞损伤,且引发滋养层细胞细胞因子的表达变化,为进一步研究布鲁氏菌感染宿主细胞的分子机制奠定了基础。
王震张辉张艳郭飞张豫陈瑞花孟茹李志强张倩陈创夫
关键词:布鲁氏菌
山羊痘病毒双向启动子序列的克隆与鉴定被引量:2
2011年
为鉴定山羊痘病毒(GPV)基因组中的启动子序列,本研究预测GPV基因组中早期转录因子VETF-l和中期转录因子VITF-3基因序列之间56 bp的一段序列为双向启动子,并将其命名为Pb56。通过PCR技术将该启动子序列的两个方向(Pb56+,Pb56-)分别与绿色荧光蛋白(EGFP)报告基因融合,构建重组转移重组质粒,分别命名为pUC-TK12-Pb56(+)-EGFP和pUC-TK12-Pb56(-)-EGFP。用脂质体转染法将2个转移重组质粒以及阴性对照pUC-TK12-EGFP及阳性对照pUC-TK12-P7.5-EGFP分别转染GPV预感染的BHK细胞;采用EGFP报告基因的表达水平评估双向启动子的活性。结果表明该基因序列的两个方向均能启动EGFP的表达,初步证实了该基因序列为GPV的双向启动子;Pb56+和Pb56-的转录活性均高于痘苗病毒的P7.5启动子。
张娜张辉胡圣伟王安涛张沾陈创夫乔军
关键词:双向启动子报告基因转录活性
羊传染性脓疱病毒新疆流行株F1L基因克隆及表达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为了探讨F1L重组蛋白作为羊传染性脓疱病毒亚单位疫苗的可行性。方法:以分离出羊传染性脓疱病毒ORFV-shz分离株为模板,扩增F1L基因片段,并将其克隆至pMD18-T载体中进行测序。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ET-32a-F1L,转化至大肠埃希菌BL21,用SDS-PAGE及Western blot检测目的蛋白的表达情况及其反应原性。结果:PCR扩增出F1L基因全长1023bp,共编码340个氨基酸;推导的氨基酸序列中第1~70位氨基酸构成信号肽序列,第285~313位氨基酸为跨膜区。SDS-PAGE分析表明获得了约57.4kDa的融合蛋白,在Western-blotting检测中,融合蛋白可与羊传染性脓疱病毒阳性血清发生特异性反应,表明其具有良好的反应原性。结论:成功构建F1L基因的原核表达载体,为研究新疆地区羊传染性脓疱的防治及疫苗开发提供了科学依据。
李瑞芳乔军张辉陈创夫
关键词:羊传染性脓疱病毒原核表达反应原性
新疆羊口疮病毒分离鉴定及B2L基因分析与表达被引量:6
2013年
为研究新疆地区羊口疮(Orf)病毒(ORFV)的生物学特性及流行特征,本研究采集新疆地区疑似Orf的羔羊结痂病料,用MDBK传代细胞进行病毒分离培养及电镜观察,进行动物回归实验;对ORFV B2L基因进行PCR扩增,并构建B2L基因原核表达重组质粒pET-32a-B2L,转化至大肠杆菌BL21。将表达产物进行SDS-PAGE及western blot检测,结果证明所获得的分离株ORFV-shz为ORFV,与India 67/04分离株的亲缘关系最近,其重组B2L蛋白大小为60 ku,并具有良好反应原性。
李瑞芳李国华孟仁乔军张辉陈创夫
关键词:羊口疮病毒B2L基因原核表达反应原性
布鲁氏菌介导对细胞类泛素SUMO1表达影响的研究
2013年
为研究布鲁氏菌侵染细胞后对SUMO1表达的影响,本研究采用Ni柱亲和层析法纯化SUMO1蛋白,制备兔抗SUMO1多克隆抗体,布鲁氏菌M5-90和16M菌株分别侵染巨噬细胞后,通过免疫印迹方法和荧光实时定量方法分别检测细胞中类泛素SUMO1蛋白表达水平与mRNA转录水平。结果显示,表达并纯化了鼠源类泛素SUMO1蛋白,并制备了兔抗SUMO1多克隆抗体;布鲁氏菌M5-90和16M菌株侵染巨噬细胞后,SUMO1蛋白表达水平与mRNA转录水平在12 h内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M5-90菌株侵染4 h时SUMO1表达量最高(p<0.01),16M菌株侵染8 h时SUMO1表达量最高(p<0.01)。实验结果表明布鲁氏菌在侵染细胞时能够引起类泛素SUMO1表达的增强,对布鲁氏菌在宿主细胞中存活和细胞抗菌均起一定作用。
监通陈创夫张辉张俊波张科李跃峰李蕊王讲德程婷婷
关键词:多克隆抗体布鲁氏菌
用噬菌体展示技术筛选布鲁氏菌侵染巨噬细胞过程中与OMP25作用的受体
噬菌体展示技术进行多肽筛选的实质是一个蛋白互作的过程,1990年McCafferty等报道了用噬菌体展示技术筛选溶菌酶单链抗体的方法,使得这项技术被更加广泛的应用.本实验利用噬菌体展示技术筛选出42株阳性环7肽噬菌体,对...
黄小强赵敏王少伟张燃刘瑞田盛金良王鹏雁陈创夫
关键词:布鲁氏菌巨噬细胞
表达羊传染性脓疱病毒F1L基因的重组山羊痘病毒的构建与特性鉴定被引量:8
2014年
【目的】本文旨在构建可表达羊传染性脓疱病毒F1L基因的重组山羊痘病毒,并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初步研究。【方法】将羊传染性脓疱病毒F1L基因与转移载体pUC-TK12连接,同时插入LacZ报告基因和一双向启动子;将重组转移载体转染已接种山羊痘病毒的BHK-21细胞,通过蓝白斑筛选、纯化,对重组病毒进行连续传代培养,应用PCR、间接免疫荧光和Western免疫印迹等方法进行鉴定,并对重组病毒进行不同温度、酸碱度、有机溶剂和紫外照射等处理,进行TCID50评价。rGpv-F1L免疫小鼠后,经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其特异性抗体水平。【结果】成功构建重组病毒转移载体pTL-F1L,将转移载体转染BHK-21细胞后,通过蚀斑纯化获得了可稳定遗传的rGpv-F1L。间接免疫荧光和Western免疫印迹检测发现其可稳定表达F1L蛋白。55℃30min或紫外照射1h即可灭活重组病毒,且其对强酸、强碱、有机溶剂等较敏感。接种重组山羊痘病毒的小鼠40d内机体可持续产生高水平的特异性抗体,与接种Gpv病毒组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结论】本文获得了可稳定表达羊传染性脓疱病毒F1L的重组山羊痘病毒疫苗候选株,其具有良好的抗原性和生物学活性,为同时预防羊传染性脓疱病和羊痘提供新途径。
张倩王震张辉李瑞芳纪太旺赵庆亮陈创夫
关键词:重组山羊痘病毒生物学特性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