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0873071)

作品数:7 被引量:354H指数:6
相关作者:潘文卿辛贤宫同瑶李志军徐伟民更多>>
相关机构:清华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华东政法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主题

  • 2篇区域经济
  • 1篇单位根
  • 1篇单位根检验
  • 1篇东盟农产品贸...
  • 1篇政府
  • 1篇政府政策
  • 1篇中国区域经济
  • 1篇实证
  • 1篇实证分析
  • 1篇数据分析
  • 1篇农产
  • 1篇农产品
  • 1篇农产品贸易
  • 1篇贸易壁垒
  • 1篇门槛
  • 1篇门槛效应
  • 1篇面板数据
  • 1篇面板数据分析
  • 1篇经济差异
  • 1篇经济理论

机构

  • 5篇清华大学
  • 1篇国务院发展研...
  • 1篇对外经济贸易...
  • 1篇华东政法大学
  • 1篇上海财经大学
  • 1篇西北师范大学
  • 1篇中国农业大学

作者

  • 4篇潘文卿
  • 1篇宫同瑶
  • 1篇潘文聊
  • 1篇徐伟民
  • 1篇张润君
  • 1篇李志军
  • 1篇辛贤
  • 1篇任泽平
  • 1篇刘庆彬
  • 1篇刘亚清

传媒

  • 1篇数量经济技术...
  • 1篇中国社会科学
  • 1篇中国农村经济
  • 1篇上海经济研究
  • 1篇兰州大学学报...
  • 1篇统计研究
  • 1篇China ...

年份

  • 2篇2012
  • 3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中国区域经济差异与收敛被引量:277
2010年
直接的统计数据显示,中国不存在全域性的σ-收敛,全域性的β-绝对收敛趋势也不明显,但却存在着东部与中部两大"俱乐部"收敛的趋势,而西部地带的收敛特征并不显著。Theil指数的分解表明,σ-收敛指数的增大与波动主要是由区域间差异的增大与波动主导的,东、中、西内部省区的差异在缩小。空间计量模型进一步揭示了统计数据无法直接显现的结果:一方面,将省区间的关联效应纳入模型后发现,中国在改革开放的30年里存在着在全域范围内的β-绝对收敛特征。另一方面,1990年前后呈现出两种不同的收敛特征:1990年前,不仅全国范围内的β-绝对收敛特征显著,而且存在着东部与中西部两大收敛"俱乐部";1990年后,全国范围内的β-绝对收敛已不复存在,过去的两大收敛"俱乐部"也分化成了东、中、西三大收敛"俱乐部"。
潘文卿
关键词:区域经济Β-收敛俱乐部收敛空间计量分析
政府政策对高新技术企业专利产出的影响及其门槛效应——来自上海的微观实证分析被引量:18
2011年
本文采用动态面板数据分析模型,利用1996年至2004年上海市125个高新技术企业的面板数据,从实证的角度研究了上海市科技政策对高新技术企业专利产出影响与效果。本文发现,高新技术企业科研能力即R&D人员比例以及R&D投入强度水平对其专利产出有着显著的促进作用,是上海市高新技术企业专利产出决定的重要因素。我们发现政府资助和税收减免政策对于提高上海市高新技术企业专利产出能力有着显著的促进作用,但政府资助和税收减免政策对其专利产出却都存在一个门槛效应。
徐伟民李志军
关键词:面板数据分析
贸易壁垒变动对中国—东盟农产品贸易的影响——基于边境效应的测算及分解被引量:30
2012年
本文通过构建一般均衡模型从边境效应的角度检验了贸易壁垒对中国—东盟农产品贸易影响的程度及变化趋势。结果表明:2000~2007年,贸易壁垒对双边农产品贸易的影响下降了49.6%,贸易壁垒下降带来的进口贸易的增长高于出口贸易的增长。除西北地区外,中国其他七个地区与东盟农产品贸易中贸易壁垒的影响呈下降的趋势;贸易壁垒的下降使得沿海地区与东盟农产品贸易总额及出口贸易的增长超过内陆地区;东北地区、东部沿海地区和南部沿海地区对东盟农产品进口贸易的增长快于国内其他地区。本文的模拟方案表明:农产品生产和需求的变动增加了贸易壁垒对双边农产品贸易的影响;而贸易成本的下降显著降低了贸易壁垒对双边农产品贸易的负面影响。
宫同瑶辛贤潘文卿
关键词:农产品贸易贸易壁垒边境效应
Inter-industry Technology Spillover Effects in China:Evidence from 35 Industrial Sectors被引量:1
2012年
The present paper calculates 35 industrial sectors' similarity matrices for the period of 1997-2008 using China's input-output tables for 1997,2002 and 2007,and uses these to measure inter-industry technology spillover to analyze the spillover effects on industrial sectors' labor productivity.The empirical analysis shows that inter-industry technology spillover has a significant positive effect on the labor productivity of each industry.The elasticity of productivity effects of inter-industry technology spillover is not only larger than that of direct R&D input,but also increases over time.We group the industries into four major categories and find that the inter-industry technology spillover effect within the categories is,on average,greater than that between the four categories,indicating that technology spillover occurs more easily between similar industries.This research shows that the interindustry technology spillover effect in China has begun to increase,and the government should take advantage of this effect.
Wenqing PanDelin YangMin Lin
中国区域经济的空间联系:1997—2007被引量:10
2011年
本文以中国1997年与2007年8个区域17个产业部门的区域间投入产出表为基础,通过前后向关联考察了中国区域经济空间关联的动态变化特征。研究发现,10年间中国区域间的空间关联程度在加强,无论是直接联系还是间接联系,前、后向联系值都较弱的地区数在减少,联系值都较强的地区数在增加。具体地,除东部与南部沿海地区外,其他地区的直接与完全后向联系值呈现普遍上升的趋势,而除北部沿海、东部沿海与中部地区外,其他地区的直接与完全前向联系值呈现上升势头。同时,本文的研究也发现,由于"两头在外"发展模式的影响,东部与南部沿海地区对中国其他地区的前、后向影响力都在减弱,其中尤以后向影响力的减弱程度最大。
张润君潘文卿陈杰
关键词:区域经济后向联系
结构式乘数及其对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理论的发展被引量:8
2009年
本文通过放松凯恩斯总量乘数模型关于"各部门边际消费倾向c和消费结构ω相同"的隐含假定,建立了结构式凯恩斯乘数模型,并指出结构乘数思想的实质是收入非均衡问题,它可以看作结构主义观点的组成部分,是对新古典传统和凯恩斯思想的重要发展,对发展中国家具有更为重要的政策意义。在扩张性政策的实施中,收入政策和税收政策应向国民收入的短板部门倾斜;财政投资应向乘数效应大、产业链条长、挤出效应小的部门倾斜。
任泽平潘文聊
关键词:凯恩斯主义积极财政政策
中国区域市场的分割与融合被引量:10
2011年
利用中国1985-2009年各省区的CPI数据,构建并测算了六大经济区对内对外的市场分割指数,考察了中国区域市场分割的区域特征与变动趋势。研究表明,中国自1992年以来呈现出稳态的市场"一体化"趋势,同时,中国还呈现出市场的"区域化"特征,即在全国范围内市场整合的同时,六大经济区内部市场的分割程度下降更加迅速;中国市场分割的区域性特征较为明显,西北地区的对外分割相对最为严重,其次是环渤海与东南沿海地区,对外分割程度最低的是中部地区。
潘文卿刘亚清刘庆彬
关键词:单位根检验VAR模型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