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20090181120049)

作品数:2 被引量:4H指数:2
相关作者:屈依丽王艳颖敖丹婷王萍李保康更多>>
相关机构:四川大学甘孜藏族自治州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屏障膜
  • 1篇牵张
  • 1篇牵张成骨
  • 1篇作用机制研究
  • 1篇羟基磷灰石
  • 1篇细胞
  • 1篇细胞衍生
  • 1篇酶联
  • 1篇酶联免疫
  • 1篇酶联免疫吸附
  • 1篇酶联免疫吸附...
  • 1篇免疫
  • 1篇免疫吸附
  • 1篇纳米羟基磷灰...
  • 1篇壳聚糖
  • 1篇基质
  • 1篇基质细胞
  • 1篇基质细胞衍生...
  • 1篇基质细胞衍生...
  • 1篇复合材料

机构

  • 2篇四川大学
  • 1篇甘孜藏族自治...

作者

  • 2篇屈依丽
  • 1篇陈治清
  • 1篇李天泉
  • 1篇满毅
  • 1篇李保康
  • 1篇王萍
  • 1篇敖丹婷
  • 1篇王艳颖

传媒

  • 1篇中国生化药物...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2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SDF-1在牵张成骨中的表达及作用机制研究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探讨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tromal cell-derived factor-1,SDF-1)在大鼠下颌骨中牵张成骨(distraction osteogenesis,DO)区的表达情况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8组,每组各5只,全部将右侧下颌骨表面皮肤切开,放置下颌骨牵张器,调整塑形并固定。而后将大鼠左侧下颌骨骨折行钛板内固定手术以作对照。随后分别于不同的时间点(0、3、6、9、12、15、18、21 d)将大鼠麻醉处死,解剖大鼠双侧下颌骨后,小心刮取右侧牵张间隙骨痂及左侧骨折处骨痂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和酶联免疫吸附测定。结果 40只大鼠伤口均愈合正常,手术耐受性良好。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显示:SDF-1在成骨细胞和微血管周围表达较多,且在DO的新生骨痂中的表达较骨折处骨痂中的表达明显升高。酶联免疫吸附检测结果显示:无论在DO区或是骨折区,SDF-1术后3 d的表达量增加了3倍,术后1周后,SDF-1在骨折区的表达情况呈逐渐下降趋势,在DO区的表达在进入牵张期内其再次上升,高达原有水平的5倍,牵张结束后缓缓下降,SDF-1在2区的表达情况比较分别在9、12、15 d天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SDF-1在牵张成骨区和骨折区的表达差异明显,为日后研究SDF-1在牵张成骨中的表达及作用机制奠定了理论基础。
周恩瑜李天泉李保康邬玉林刘亮屈依丽
关键词:牵张成骨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酶联免疫吸附法
壳聚糖/纳米羟基磷灰石生物驻极体屏障膜的骨引导性被引量:2
2012年
背景:当前应用于引导骨再生的屏障膜不具备骨引导性。目的:探讨极化后的复合生物膜对成骨细胞相容性和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栅控电晕法制备了壳聚糖/羟基磷灰石复合生物驻极体膜,检测驻极体膜上的表面电位衰减及接种成骨细胞后细胞的增殖分化情况。结果与结论:驻极体膜上的表面电位在第1天内急速衰减,但在接下来的9d内衰减速度逐渐减慢。相较于非极化膜,驻极体膜上的细胞边界明显,有较多的伪足,细胞增殖能力更强,碱性磷酸酶的表达也更高(P<0.05),但肌动蛋白直接免疫荧光结果无显著差异。结果显示该驻极体膜是一种新型的拥有骨引导性的屏障膜,可促进成骨细胞的增殖和分化。
敖丹婷王艳颖王萍屈依丽满毅陈治清
关键词:屏障膜复合材料壳聚糖纳米羟基磷灰石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