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871170)

作品数:4 被引量:70H指数:3
相关作者:田静苏红波陈少辉张仁华李召良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河海大学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水文水资源与水利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农业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水利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天文地球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水利工程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篇遥感
  • 1篇遥感反演
  • 1篇植被
  • 1篇植被物候
  • 1篇数值模拟
  • 1篇水系统
  • 1篇水资源
  • 1篇土壤
  • 1篇土壤蒸发
  • 1篇物候
  • 1篇流域
  • 1篇决策支持
  • 1篇决策支持系统
  • 1篇华北平原
  • 1篇河流域
  • 1篇黑河流域
  • 1篇反演
  • 1篇NDVI
  • 1篇VEGETA...
  • 1篇SPOT

机构

  • 4篇中国科学院
  • 1篇河海大学
  • 1篇兰州大学
  • 1篇中国水利水电...

作者

  • 4篇田静
  • 3篇陈少辉
  • 3篇苏红波
  • 2篇张仁华
  • 1篇刘昌明
  • 1篇夏军
  • 1篇龙爱华
  • 1篇杨永民
  • 1篇孙晓敏
  • 1篇邱冬生
  • 1篇李召良
  • 1篇王中根
  • 1篇荣媛
  • 1篇邓祥征
  • 1篇柳文华
  • 1篇杨德林
  • 1篇梁军

传媒

  • 1篇资源科学
  • 1篇地理研究
  • 1篇遥感技术与应...
  • 1篇中国科学(D...

年份

  • 1篇2012
  • 1篇2010
  • 2篇2009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基于遥感的黑河流域植被物候空间格局提取分析被引量:6
2012年
植被物候的检测对于认识自然季节现象的变化规律,服务农作物生产、全球变化、生态学应用方面具有重要价值。植被指数是描述植被数量、质量、植被长势和生物量指标的重要参数。利用SPOT VEGETATION NDVI时间序列数据,采用Savitzky-Golay滤波方法重建了NDVI的年内变化序列,并利用此数据提取了黑河流域植被物候空间分布格局。结果表明,采用此方法得到的植被物候信息和该区域的农事历信息符合较好。黑河流域植被物候具有明显的空间格局。上游的高寒草地区生长季长度较短。中游地区受人类活动影响严重,较为符合该区农作物生长信息。
杨永民田静荣媛龙爱华
关键词:物候NDVISPOTVEGETATION
定量遥感产品真实性检验的基础与方法被引量:48
2010年
首先论述了定量遥感产品真值和均匀度的相对性,在现实条件下,提出了特征精度和特征均匀度的定义,并且根据我们的试验给出了反照率、叶面积指数和表面温度的特征精度和特征均匀度.其次,指出定量遥感产品、海岸线测量和曲面面积测量的无标度现象的差异和相似性,提出了定量遥感产品的信息分形维算法.以叶面积指数为例,当信息分形维为2.16时,用相同反演模型在相同6km面积的同类植被上,30m像元尺度遥感数据反演的叶面积指数为6km像元尺度反演值的2.86倍.最后提出了一种可操作的验证方法—"一检两恰"和当地毯式扫描难以实现时可以运用的一种多点观测法.
张仁华田静李召良苏红波陈少辉
中国陆地水系统数值模拟与综合集成研究平台建设被引量:3
2009年
面向国家水资源综合研究的需求,本文提出了建设中国水系统数值模拟和综合集成研究平台的方案,包括水资源科学数据库、水系统数值模拟平台、水资源数据和产品的真实性检验系统、基于网络的水系统协同应用环境、水资源综合决策支持系统和水资源数据、产品服务与发布系统六大部分。中国水系统数值模拟和综合集成研究平台建设的总体目标即是通过对水资源数据、模型、知识的综合集成,利用计算机和网络的先进技术,引入水系统协同研究的新理念,搭建起可以满足不同部门和人员需要的开放式的水资源研究和应用平台,服务于不同部门和机构,不同层次科研人员、管理人员乃至社会公众研判、决策的水资源科学数据和产品,从而推动水资源科学综合研究和应用的全面发展,起到为国家重大水问题、水工程研究和决策,为国家水资源安全和发展战略制定提供基础科技支撑和科技保障的作用。
田静苏红波夏军刘昌明杨德林王中根邱冬生梁军邓祥征张仁华陈少辉柳文华
关键词:水资源决策支持系统
遥感反演土壤蒸发/植被蒸腾二层模型在华北地区的应用被引量:13
2009年
利用一种可操作的地表蒸散遥感反演二层模型,以我国华北平原为研究区,选择2004年的3月至6月华北地区主要农作物冬小麦的生长季节作为研究时段,利用MODIS遥感卫星数据,结合地面130多个气象台站的空气温湿度实测数据,实现了土壤蒸发和植被蒸腾的反演。采用国家生态网络禹城综合试验站利用涡度相关系统观测的地表总蒸散半小时平均的数据进行了模型验证,结果表明模型估算的地表可利用能量与地面实测数据的相关系数可以达到0.92,均方差为30.4w.m-2;模型估算的地表总蒸散值与地面实测数据的相关系数为0.85,均方差为21.3 w.m-2,由此证明了模型的可用性。
田静苏红波孙晓敏陈少辉
关键词:遥感土壤蒸发华北平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