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04JZD002)

作品数:5 被引量:8H指数:2
相关作者:吴猛汪行福曾文婷安启念更多>>
相关机构:复旦大学华侨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哲学宗教

主题

  • 4篇马克思主义研...
  • 2篇哲学
  • 1篇新社会运动
  • 1篇宣言
  • 1篇学术
  • 1篇学术成果
  • 1篇早期著作
  • 1篇哲学视野
  • 1篇哲学思想
  • 1篇社会问题
  • 1篇生态社会主义
  • 1篇十月革命
  • 1篇思想界
  • 1篇苏联解体
  • 1篇主义
  • 1篇资本论
  • 1篇西方马克思主...
  • 1篇西方马克思主...
  • 1篇马克思主义
  • 1篇马克思主义哲...

机构

  • 3篇复旦大学
  • 1篇华侨大学
  • 1篇中国人民大学

作者

  • 2篇吴猛
  • 1篇曾文婷
  • 1篇汪行福
  • 1篇安启念

传媒

  • 4篇学术月刊
  • 1篇南京社会科学

年份

  • 1篇2009
  • 2篇2008
  • 2篇2007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法国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新特色
2008年
汪行福指出,2007年,英国马克思主义研究在政治经济学批判、新帝国主义研究、马克思主义如何拯救历史、乌托邦与社会反抗等方面的探讨提示着当代资本主义的矛盾性,需要在理论及实践上作进一步探索。王金林认为,2007年度美国马克思主义研究出现了引人注目的新现象:回归列宁,复兴马尔库塞,转向斯宾诺莎,更新马克思的经济存在论。其中,回归列宁值得特别关注,因为它直接关乎激进思想与当代世界的未来。王凤才认为,2007年度德国马克思主义研究的热点问题主要有葛兰西知识分子理论研究、布洛赫表现美学研究、柯夫勒与批判理论关系研究以及"计算机-社会主义"批判等。吴猛提出,2007年度法国马克思主义研究呈现出两个特色:一是马克思早期著作和《资本论》研究成为研究热点;二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更多地被置入法国本土哲学视野中加以考察。安启念认为,苏联解体后,俄罗斯马克思主义研究虽然一直处于低潮,但2007年度围绕"十月革命"、新版《共产党宣言》、马克思的哲学思想所展开的讨论仍然取得一些突破性成果。
吴猛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资本论》早期著作哲学视野
俄罗斯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新突破
2008年
汪行福指出,2007年,英国马克思主义研究在政治经济学批判、新帝国主义研究、马克思主义如何拯救历史、乌托邦与社会反抗等方面的探讨提示着当代资本主义的矛盾性,需要在理论及实践上作进一步探索。王金林认为,2007年度美国马克思主义研究出现了引人注目的新现象:回归列宁,复兴马尔库塞,转向斯宾诺莎,更新马克思的经济存在论。其中,回归列宁值得特别关注,因为它直接关乎激进思想与当代世界的未来。王凤才认为,2007年度德国马克思主义研究的热点问题主要有葛兰西知识分子理论研究、布洛赫表现美学研究、柯夫勒与批判理论关系研究以及"计算机-社会主义"批判等。吴猛提出,2007年度法国马克思主义研究呈现出两个特色:一是马克思早期著作和《资本论》研究成为研究热点;二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更多地被置入法国本土哲学视野中加以考察。安启念认为,苏联解体后,俄罗斯马克思主义研究虽然一直处于低潮,但2007年度围绕"十月革命"、新版《共产党宣言》、马克思的哲学思想所展开的讨论仍然取得一些突破性成果。
安启念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研究《共产党宣言》苏联解体学术成果十月革命哲学思想
安德烈·高兹的“非工人的非阶级”思想评析被引量:3
2009年
法国生态社会主义者安德烈·高兹认为:当代无产阶级已经失去了作为社会主义革命主体的历史地位。他把"非工人的非阶级"和"新社会运动"看作社会革命的主体,主张将"新社会运动"与工人运动结合起来。高兹忽视无产阶级的革命主体地位,过分强调"文化革命"等"主观力量",这使得他最后不可避免地陷入了乌托邦的困境。但是他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应该与新社会运动结成联盟的思想对于我们完善与发展社会主义具有重要的启示。
曾文婷
关键词:生态社会主义新社会运动
法国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新成果
2007年
法国思想界对于马克思主义的关注由来已久,且作为一个传统保留至今。随着近年来西方世界尤其是法国的社会问题层出不穷,人们讨论马克思主义的兴趣也不断增强,并涌现出了一批值得注意的研究成果。
吴猛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研究社会问题思想界
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最新进展(专题讨论):英国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新趋势被引量:5
2007年
汪行福通过对英国马克思主义发展趋势的观察表明,在当代一切重大问题上,马克思主义从未缺场,它仍然是我们这个时代确立进步和解放坐标的思想基础。王金林认为,近期美国马克思主义研究呈现出一个值得关注的新动向:一方面,一些理论家坚持把阶级分析方法贯彻到各自的研究领域当中,从而彰显出马克思主义阶级立场对于把握当代社会现实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一些理论家则从新社会运动与激进理论语境出发解构阶级立场,从而试图在一种新的基础上重构马克思主义的批判性。王凤才认为,德国马克思主义研究呈现出四个特点:一是以马克思主义的“反思·批判·创新”为主题;二是跨学科、多层面、整体地研究马克思主义;三是以广义理解的马克思主义为标尺强烈关注现实问题;四是缺乏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统一的马克思主义观念。吴猛认为,法国马克思主义的研究主要在五个方面涌现出了一批值得注意的研究成果,即在文本的重新解读中探求马克思主义的当代意义、异化理论及其现实意义、新自由主义批判、马克思主义与当代资本主义现实、当代资本主义的前途与共产主义。
汪行福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