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广西省自然科学基金(0778006-1)

作品数:8 被引量:76H指数:6
相关作者:谭裕模杨荣仲王伦旺黎焕光谭芳更多>>
相关机构:广西农业科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中心广西壮族自治区甘蔗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广西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篇农业科学

主题

  • 9篇甘蔗
  • 6篇选育
  • 4篇甘蔗新品种
  • 3篇早熟
  • 2篇性状
  • 2篇育种
  • 2篇特早熟
  • 2篇农艺
  • 2篇工艺性状
  • 2篇桂糖
  • 2篇丰产
  • 2篇甘蔗品种
  • 1篇选育方法
  • 1篇有性杂交
  • 1篇有性杂交技术
  • 1篇杂交
  • 1篇杂交技术
  • 1篇早熟高糖
  • 1篇宿根
  • 1篇宿根性

机构

  • 9篇广西农业科学...
  • 5篇中国农业科学...
  • 2篇广西壮族自治...

作者

  • 9篇谭裕模
  • 8篇谭芳
  • 8篇黎焕光
  • 7篇王伦旺
  • 6篇杨荣仲
  • 5篇李翔
  • 5篇黄海荣
  • 5篇经艳
  • 5篇黄家雍
  • 5篇唐仕云
  • 3篇贤武
  • 3篇周会
  • 2篇刘晓静
  • 1篇何永群
  • 1篇刘永贤
  • 1篇陈桂芬
  • 1篇江泽普
  • 1篇韦广泼
  • 1篇黄玉溢
  • 1篇廖青

传媒

  • 2篇江苏农业科学
  • 1篇种子
  • 1篇中国糖料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作物杂志
  • 1篇热带作物学报
  • 1篇广西蔗糖
  • 1篇2010中国...
  • 1篇中国作物学会...

年份

  • 4篇2013
  • 3篇2011
  • 3篇2010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特早熟特高糖甘蔗新品种桂糖35号的选育
桂糖35号是近年来育成的比较高产高质的的甘蔗品种,2011年5月通过广西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本文对桂糖35号的选育及其种性进行研究,选育结果:1.主要农艺性状桂糖35号萌芽快而整齐,萌芽率高。分蘗率一般。前期生长...
谭芳黎焕光谭裕模
甘蔗纤维分与农艺工艺性状的相关分析被引量:9
2010年
[目的]为选育高纤维分、高产、高糖,纸糖兼用型甘蔗品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2001年度和2002年度杂交育种的后代品系为研究材料,对2004~2008年12个试验圃的研究材料测定的甘蔗纤维分与甘蔗产量、甘蔗蔗糖分等农艺性状及加工性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在产量性状方面,甘蔗纤维分与甘蔗单位产量、单位含糖量、甘蔗茎径呈极显著的负相关,与甘蔗株高、单位有效茎数的相关不显著;在农艺性状方面,甘蔗纤维分与甘蔗的萌芽率、宿根发株率、分蘖率、枯心率、黑穗病株率等的相关不显著;在工艺性状方面,甘蔗纤维分与甘蔗蔗糖分相关不显著,与甘蔗出汁率、蔗渣水分呈极显著的负相关,与蔗汁锤度呈极显著的正相关,与蔗汁蔗糖分呈显著的正相关。[结论]研究结果表明,在低级圃的选择阶段,适当选择茎径较小,有效茎数较多,植株高,发株率高,田间锤度高的基因型,有利于提高高纤维分、高产、高糖纸糖兼用型甘蔗品种的选育效率。
黎焕光谭裕模谭芳王伦旺
关键词:甘蔗品种育种
强宿根性丰产高糖甘蔗新品种桂糖31号的选育被引量:29
2011年
为了给广西糖业不断提供优良的甘蔗新品种,采用改良的有性杂交育种技术,以粤糖85-177×CP 81-1254为组合,经"五圃制"选育程序选育和2009~2010年度广西2年新植1年宿根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育成了丰产、宿根性强、高糖、适应性广、抗病虫能力较强的甘蔗新品种桂糖31号。2011年3月通过广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其区试平均甘蔗单产为104.9 t/hm2,比广西主要当家品种ROC 22(ROC 22)增产18.76%,比新台糖16号(ROC 16)增产26.17%;宿根蔗平均单产为108.0 t/hm2,分别比ROC 22和ROC 16增产29.08%和29.22%;甘蔗蔗糖分为14.16%,与ROC 22和ROC 16相当;平均单位面积含糖量为14.8 t/hm2,比ROC 22增糖16.68%,比ROC 16增糖22.70%。适宜在广西各蔗区种植。
黎焕光谭裕模谭芳王伦旺杨荣仲刘晓静
关键词:甘蔗选育
甘蔗纤维分与农艺工艺性状的相关分析
利用木材造纸已不能满足人们生活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且大量的木材砍伐会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甘蔗榨糖后剩下的蔗渣纤维是很好的造纸原料。但目前的甘蔗品种纤维分不高,如能育成一种纤维分高于现有甘蔗品种,而甘蔗单产和甘蔗蔗糖分不低于...
黎焕光谭裕模谭芳王伦旺
关键词:甘蔗选育方法
甘蔗新品种桂糖31号丰产性及稳产性分析被引量:12
2013年
利用高稳系数分析法(HSC法)对桂糖31号的丰产性及稳产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桂糖31号平均蔗茎产量、含糖量比新台糖22号和新台糖16号高,产量、含糖量的高稳系数也比新台糖22号和新台糖16号高,而产量、含糖量的变异系数比新台糖22号和新台糖16号小,尤其在宿根试验中产量、含糖量表现更为突出;甘蔗蔗糖分在11月份与新台糖22号相当,12月份以后达到和超过新台糖22号的水平。说明桂糖31号是一个丰产、稳产、宿根性好、适应性广、中熟、高糖的甘蔗优良品种,适宜推广应用。
谭芳黎焕光谭裕模杨荣仲黄海荣王伦旺李翔唐仕云刘晓静黄家雍经艳贤武
关键词:甘蔗品种含糖量丰产性稳产性
特早熟、特高糖甘蔗新品种桂糖35号的选育被引量:6
2013年
桂糖35号是近年来育成的高产高质甘蔗品种,具有特早熟、高糖、糖分稳定、蔗汁品质好、甘蔗纤维分高、脱叶、不开花、不孕穗、抗性强等特性。广西区试结果表明:桂糖35号含糖量为15.12 t/hm2,平均甘蔗蔗糖分为15.85%,显著高于新台糖16号、新台糖22号;蔗汁还原糖为0.17%,甘蔗纤维分为13.81%,10月份蔗汁重力纯度为84.81%。
谭芳黎焕光谭裕模杨荣仲王伦旺周会李翔唐仕云黄家雍黄海荣经艳贤武
关键词:甘蔗选育
甘蔗新品种桂糖34号的选育被引量:2
2013年
桂糖34号是按"五圃制"常规杂交育种方法经过9年选育而成的甘蔗新品种,比较适合广西旱坡地种植。该品种高产稳产,在广西区域试验中,平均蔗茎产量为112.80 t/hm2,比对照种新台糖16号、新台糖22号分别增产20.82%、11.00%;宿根性好,宿根蔗发株率达196.64%,比新台糖16号高47.66个百分点,比新台糖22号高53.27个百分点;耐旱性较强,在没有灌溉条件的旱地种植,产量最高达107.84t/hm2,比新台糖16号和新台糖22号增产,增幅最高达44.7%。
谭芳黎焕光谭裕模杨荣仲王伦旺李翔唐仕云周会黄家雍黄海荣经艳贤武
关键词:甘蔗新品种选育
间种对不同基因型甘蔗生长产量影响与经济效益分析被引量:10
2010年
结合国家甘蔗技术体系试验示范要求,采用大区互比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开展不同基因型甘蔗间种大豆及甘蔗不同行距间套种大豆的研究。结果表明,在试验条件下,每公顷蔗地产出干大豆978.0~2 788.5 kg,平均为1 525.5 kg/hm2,获得产值3 909.09~11 156.88元,平均产值6 128.40元/hm2,利润为1 815.97~6 975.01元,平均为3 356.29元/hm2的经济效益;不同甘蔗基因型间种相同品种的大豆,对大豆的农艺性状、生物产量和豆荚产量都有不同的影响;在甘蔗间套种大豆合理的模式条件下,间种大豆对甘蔗的生长和产量影响较少或者没明显的影响,可以取得一定的增收增效作用,但在间种不合理时也会对甘蔗生长和产量导致负向的影响,间种对不同基因型甘蔗分蘖有较大影响;2种作物的播种期安排是甘蔗间套种取得成功的关键。
谭裕模江泽普刘斌黎焕光廖青刘永贤陈桂芬何永群韦广泼黄玉溢
关键词:甘蔗间种
早熟高糖高产甘蔗新品种桂糖30的选育被引量:14
2011年
桂糖30是以粤糖91-976为母本,ROC1为父本,采用经过改良的"五圃制"有性杂交选育程序和技术育成的早熟、高糖、高产、多抗、宿根性好、适应性广的甘蔗新品种。2010年5月通过广西省级审定。在广西2年新植1年宿根区域试验的结果表明,平均甘蔗亩产量为6175公斤,比新台糖16号增产6.17%,与新台糖22号相当。平均甘蔗蔗糖分为15.68%,比新台糖16号增0.69个百分点,比新台糖22号增0.72个百分点;11月份平均甘蔗蔗糖分为14.52%,比新台糖16号增0.44个百分点;比新台糖22号增0.73个百分点;2月份平均甘蔗蔗糖分为16.99%,比新台糖16号增1.2个百分点,比新台糖22号增1.29个百分点。平均甘蔗亩含糖量为948公斤,比新台糖16号增糖11.00%,与新台糖22号相当。适宜广西中等以上肥力的土壤种植。
黎焕光谭裕模谭芳王伦旺杨荣仲黄家雍刘海斌唐仕云李翔黄海荣经艳
关键词:甘蔗选育
甘蔗新品种桂糖32号的种性分析被引量:17
2011年
桂糖32号是广西甘蔗研究所以粤糖91-976为母本,以ROC1为父本,利用有性杂交技术育成的甘蔗新品种。2011年3月通过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选育经过2001年9月广西甘蔗研究所甘蔗育种项目团队制订甘蔗杂交育种计划,委托广州甘蔗糖业研究所海南甘蔗育种场在海南进行甘蔗杂交。2002年3月广西甘蔗研究所获得甘蔗种子,3月26日在塑料大棚中播种育苗,
黎焕光谭裕模谭芳王伦旺杨荣仲黄家雍唐仕云周会李翔黄海荣经艳
关键词:甘蔗育种桂糖有性杂交技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