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12YJA880101)

作品数:3 被引量:7H指数:2
相关作者:李春玉孙凤华更多>>
相关机构:通化师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篇思想品德
  • 2篇品德
  • 2篇SOLO
  • 1篇心理
  • 1篇心理学
  • 1篇心理学家
  • 1篇学生学业
  • 1篇学生学业评价
  • 1篇学业
  • 1篇学业评价
  • 1篇思想品德课
  • 1篇思想品德课程
  • 1篇品德课
  • 1篇品德课程
  • 1篇理学
  • 1篇理学家
  • 1篇教学实验
  • 1篇教学实验研究
  • 1篇教育
  • 1篇教育评价

机构

  • 3篇通化师范学院

作者

  • 1篇李春玉
  • 1篇孙凤华

传媒

  • 1篇通化师范学院...
  • 1篇教学与管理(...
  • 1篇才智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4
  • 1篇2013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基于SOLO理论的《思想品德》教学与评价动态融合的理论基础与原则被引量:1
2018年
SOLO理论即学生认知发展水平理论,这一理论认为对学生思维结构的评价可以通过其回答问题进行了解。SOLO理论与中学《思想品德》课程相融合,其基础为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和《思想品德》课程的评价特点,在评价中要遵循个性化、全面化以及多元化原则。
宋铁莉李霁
SOLO理论在教学与评价的动态融合中的意义:以思想品德课程为例被引量:2
2014年
采用文献法和教育研究法,针对SOLO理论在教学与评价的动态融合过程中的意义进行考察,结果显示:SOLO理论起源于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是一种以等级描述为基本特征的质性评价方法,为中国新课程中的过程性评价理论与实践的创生奠定了良好基础;基于SOLO的教学与评价的过程性回溯,过程性评价凸显拓展了教学质量、回流导向和学会评价等三个层面的功能;基于SOLO理论追求思想品德课程教学与评价的动态融合具有理论意义、实践价值。
孙凤华
关键词:教育评价理论
Solo分类评价法在学生学业评价中的优势与局限被引量:4
2013年
Solo分类理论是一种以等级描述为特征的质性评价方法。近些年来,国内很多教育家和心理学家对solo分类理论的基本思想进行了一系列的教学实验研究。
李春玉
关键词:SOLO分类学生学业评价教学实验研究SOLO心理学家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