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1BA108BOO)

作品数:2 被引量:8H指数:1
相关作者:李慎茂焦力群阳清伟吉训明叶明更多>>
相关机构: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蛋白
  • 1篇蛋白浓度
  • 1篇动脉
  • 1篇动脉闭塞
  • 1篇动脉闭塞性
  • 1篇动脉闭塞性疾...
  • 1篇动脉狭窄
  • 1篇性疾病
  • 1篇血红
  • 1篇血红蛋白
  • 1篇血红蛋白浓度
  • 1篇血性
  • 1篇入院
  • 1篇栓塞
  • 1篇糖尿
  • 1篇糖尿病
  • 1篇球囊
  • 1篇缺血
  • 1篇缺血性卒中
  • 1篇卒中

机构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作者

  • 1篇潘岳松
  • 1篇朱凤水
  • 1篇谌燕飞
  • 1篇姜勇
  • 1篇刘改芬
  • 1篇叶明
  • 1篇吉训明
  • 1篇张润华
  • 1篇王拥军
  • 1篇阳清伟
  • 1篇焦力群
  • 1篇王伊龙
  • 1篇李慎茂

传媒

  • 1篇中国综合临床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3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颈内动脉次全闭塞的介入治疗及近端球囊装置与过滤装置在脑栓塞保护的比较被引量:7
2013年
目的通过回顾颈内动脉(ICA)次全闭塞的支架成形术及其围手术期情况,总结分析该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并比较近端球囊保护装置与远端过滤保护装置在栓子保护方面的优劣。方法回顾北京宣武医院2006--2012年所有颈内动脉次全闭塞患者的支架成形术,通过头颅MRI中DWI序列判断是否术后有无新发脑梗死,并计算每例患者新发脑梗死的病灶数量。结果共有35例颈内动脉次全闭塞的患者接受了支架手术,其中21例患者使用近端保护装置,14例使用远端过滤保护装置。32例患者术前及术后48d内行头颅MRI,近端球囊保护装置组的脑梗死发生率较远端过滤保护装置组低(6/18比10/14,P=0.03),脑梗死病灶数量也较远端过滤保护装置组少(1/18比4/14,P=0.0006)。所有患者术后3个月随访内未发生严重心脑血管事件,30例患者临床症状得到改善,3例患者颈动脉彩超显示支架术后发生再狭窄。结论症状性的颈内动脉次全闭塞的患者可考虑颈内动脉支架成形术,此手术采用近端球囊保护装置较远端过滤保护装置可能更有效的预防脑栓塞。颈内动脉次全闭塞的支架成形术仍有待大样本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进一步证实。
阳清伟吉训明李慎茂朱凤水谌燕飞叶明焦力群
关键词:颈动脉狭窄动脉闭塞性疾病
非糖尿病缺血性卒中患者血红蛋白浓度与入院时卒中严重程度的关系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探讨非糖尿病缺血性卒中患者Hb浓度与卒中严重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在全国进行的卒中登记研究,由培训合格的临床协调员和调查者通过对入组对象的病历查阅和面对面的评价,获得人口学、疾病史、生活方式、Hb浓度和入院时NIHSS评分等信息。从中纳入非糖尿病、3 h内到院、无消化道出血及Hb浓度和入院时NIHSS评分信息完整者。 Hb浓度按照五分位数进行分组,NIHSS评分按照≤3分和>3分进行分组,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不同Hb浓度和NIHSS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共纳入1419例非糖尿病缺血性卒中患者,其中男883例,女536例;平均年龄(67.24±12.46)岁,非轻型卒中( NIHSS>3分)发生的比例为67.51%(958/1419)。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以Hb中水平Q3(>132.0-≤141.0 g/L)为参照,低水平Q1(≤121.0 g/L)、较低水平组Q2(>122.0-≤132.0 g/L)发生非轻型卒中的OR分别为1.84(95%CI 1.21-2.79,P=0.004)、1.24(95%CI 0.83-1.86,P=0.294),较高水平组(>141.0-≤152.0 g/L)、高水平组(>152.0 g/L)的 OR 分别为1.32(95%CI 0.88-1.96, P=0.178)、1.52(95%CI 1.01-2.28,P=0.044)。结论 Hb浓度过低或过高都可能会导致卒中发生程度较为严重。
张润华刘改芬潘岳松姜勇王伊龙王拥军
关键词:血红蛋白缺血性卒中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