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泰安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20113026)

作品数:8 被引量:63H指数:4
相关作者:张田田张成玲路兴涛孔繁华张勇更多>>
相关机构:泰安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江苏徐州甘薯研究中心山东省除草剂新技术开发推广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泰安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6篇花生
  • 3篇杂草
  • 2篇对花
  • 2篇花生田
  • 2篇防效
  • 1篇毒死蜱
  • 1篇性状
  • 1篇悬乳剂
  • 1篇亚致死
  • 1篇亚致死剂量
  • 1篇药效
  • 1篇夜蛾
  • 1篇乙草胺
  • 1篇杂草试验
  • 1篇植株
  • 1篇植株性状
  • 1篇乳氟禾草灵
  • 1篇乳油
  • 1篇杀菌剂
  • 1篇生长发育

机构

  • 8篇泰安市农业科...
  • 3篇江苏徐州甘薯...
  • 3篇山东省除草剂...
  • 1篇吉林金秋农药...

作者

  • 8篇张田田
  • 7篇路兴涛
  • 7篇张成玲
  • 3篇张勇
  • 3篇孔繁华
  • 2篇马冲
  • 2篇刘震
  • 1篇吴翠霞

传媒

  • 3篇花生学报
  • 2篇中国农学通报
  • 2篇现代农药
  • 1篇植物保护

年份

  • 1篇2016
  • 2篇2013
  • 5篇2012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氯虫苯甲酰胺、毒死蜱亚致死剂量对甜菜夜蛾生长发育和繁殖力的影响被引量:5
2012年
采用浸虫法测定了氯虫苯甲酰胺、毒死蜱对甜菜夜蛾4龄幼虫的毒力,并比较了亚致死剂量对甜菜夜蛾生长发育和繁殖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氯虫苯甲酰胺对甜菜夜蛾4龄幼虫毒力明显高于毒死蜱,其毒力为毒死蜱的665.61倍(LC50);两药剂亚致死剂量处理甜菜夜蛾4龄幼虫后,随着处理浓度的升高其化蛹率、蛹重、羽化率逐渐下降,氯虫苯甲酰胺LC10、LC30、LC50剂量处理后甜菜夜蛾化蛹率、蛹重和羽化率均低于毒死蜱LC10、LC30、LC50处理,其中氯虫苯甲酰胺LC10、LC50剂量处理后蛹重显著低于毒死蜱LC10、LC50处理,氯虫苯甲酰胺LC50处理羽化率显著低于毒死蜱LC50处理;两药剂处理后,甜菜夜蛾单雌产卵量随处理浓度的上升而下降,除LC50处理氯虫苯甲酰胺单雌产卵量较毒死蜱高外,其余均低于毒死蜱处理,但差异均不显著,幼虫孵化率和成活率分别为89.56%~91.62%和69.06%~73.38%,与对照差异不显著。
马冲路兴涛刘震马士仲张田田
关键词:氯虫苯甲酰胺毒死蜱亚致死剂量甜菜夜蛾生长发育繁殖力
不同除草剂对恶性杂草刺儿菜的田间药效试验研究被引量:3
2012年
为明确麦草畏、苯磺隆、滴·氨氯等不同作用机理的除草剂对恶性杂草刺儿菜的防除效果。采用田间小区试验、茎叶喷雾法测定了18种除草剂对刺儿菜的田间防效。结果表明:施药后30天,26%滴·氨氯水剂和48%麦草畏水剂对刺儿菜的株数和鲜重防效最高,分别为71.19%、70.69%和91.63%、88.67%;其次为10%乙羧氟草醚乳油和41%草甘膦水剂,株数防效分别为64.88%和63.15%,鲜重防效均为84.69%。其余药剂对刺儿菜的株数和鲜重防效差,防效在60%以下。20%百草枯水剂、25%辛酰溴苯氰乳油和24%乳氟禾草灵乳油处理区药后15天防除刺儿菜效果较好,但药后30天刺儿菜复生现象明显,防除效果明显降低。
路兴涛张勇张成玲张田田马士仲
关键词:刺儿菜防效除草剂
不同杀菌剂对花生根茎部病害防治效果研究被引量:3
2013年
为了探明咯菌腈等多种杀菌剂对花生根茎部病害的防治效果和对花生产量的影响,本研究利用咯菌腈等8种药剂进行拌种处理和敌磺钠等3种药剂进行喷雾处理,采用大田小区试验法测定各药剂的防病和增产效果。结果表明,60g/L戊唑醇悬浮种衣剂和25g/L咯菌腈(适乐时)悬浮种衣剂处理的花生小区产量最高,25g/L咯菌腈(适乐时)悬浮种衣剂和60%百泰(吡唑醚菌酯)水分散粒剂处理的出苗率最高。喷雾处理的3种药剂中,70%敌磺钠可溶性粉剂500g/667m2处理效果最好,且喷雾处理比拌种处理效果好,对花生产量提高幅度较大,因此此药剂适合喷雾处理。
张成玲孔繁华张田田路兴涛
关键词:杀菌剂防效花生
78%扑·噻·乙草胺悬乳剂防除花生田杂草的效果被引量:1
2012年
为明确78%扑.噻.乙草胺悬乳剂防除花生田杂草的效果和对花生的安全性,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的方法,观察其对花生田杂草的防效和对花生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78%扑.噻.乙草胺悬乳剂有效成分用量1170.0~1521.0 g/hm2,药后20 d和40 d对花生田杂草总体的株防效和鲜重防效均在90%以上,并对花生安全,增产率14.87%~16.15%。
张田田路兴涛张成玲马士仲杨冬梅
关键词:扑草净噻吩磺隆乙草胺花生田杂草
不同花生品种对花生褐斑病和网斑病抗病性鉴定被引量:17
2013年
本研究旨在明确不同花生品种对花生褐斑病和网斑病的抗性,为品种选育及田间病害防治提供依据。采用田间病圃鉴定法鉴定了花生不同品种对褐斑病和网斑病的抗性,结果表明,参试的9个花生品种中有6个品种对花生褐斑病的相对抗病指数在0.6以上,花育23、日花1号和四粒红属于高抗病类型,其中花育23相对抗病指数最高为0.87;鲁花8号、青花7号和冀花4号属于抗病类型。13个花生品种中只有2个花生品种对花生网斑病的相对抗病指数在0.6以上,其中花育36属于高抗类型,相对抗病指数为0.81;农大056属于抗病类型,其余花生为敏感性,但是每个花生品种对花生叶斑病的综合抗性较差。
路兴涛张成玲张田田孔繁华张勇
关键词:花生褐斑病网斑病抗性
8%精喹·乳氟禾乳油防除花生田杂草试验被引量:1
2012年
为明确8%精喹·乳氟禾乳油防除花生田杂草的效果和对花生的安全性,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的方法,观察其对花生田杂草的防效和对花生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8%精喹.乳氟禾乳油有效成分用量100.0~240.0 g/hm2对花生田马唐、牛筋草、反枝苋、马齿苋等杂草均有好的防治效果,药后20 d,总体株防效为96.45%~99.68%,鲜重防效97.93%~99.83%。对作物花生安全性较好,药后部分叶片出现药害斑,不扩展,可恢复,对花生苗期生长无影响,增产率33.42%~47.33%。
路兴涛张勇张田田张成玲马士仲孔繁华
关键词:精喹禾灵乳氟禾草灵花生田杂草
花生果腐病病菌鉴定及生物学特性被引量:17
2016年
花生果腐病是近几年花生上发生比较严重的一种病害,为明确山东泰安花生果腐病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有效开展病害防治和抗病育种工作,降低病害危害,采用组织及单孢分离法获得15个菌株,柯赫氏法则验证,8个菌株具有致病性。通过形态学鉴定8个菌株均为镰刀菌。利用不同pH、氮源、碳源处理研究了GK4菌株的生物学特点,结果表明,病原菌GK4产生两种类型分生孢子,大型孢子均为镰刀形,3~5个分隔,小型孢子长椭圆形至卵圆形,0~1个分隔,ITS构建系统进化树表明,该病原菌与GenBank中KP784419等茄病镰刀菌的序列一致率为100%,通过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该病原为茄病镰刀菌;该病菌生长的最适pH为8,最适宜氮源为牛肉膏和酵母膏,最适碳源为乳糖;菌丝致死温度为65℃5min。
张成玲张田田吴翠霞路兴涛
关键词:花生果腐病镰刀菌生物学特性
烯效唑对花生生长调节作用研究被引量:17
2012年
为了明确烯效唑对花生生长发育和产量性状的影响,于花生盛花期采用田间常规喷雾的方法,研究烯效唑对花生生物性状、经济性状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盛花期经过烯效唑处理的花生主茎高度低于清水对照,对株高的抑制率在7.95%~12.27%之间;与产量相关的经济性状各处理区均高于对照处理;药剂处理区增产率9.5%~13.8%,增产效果显著。烯效唑对花生营养生长的抑制持续期较多效唑长,有利于花生的生殖生长,对花生经济产量的形成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马冲张成玲刘震张田田马士仲
关键词:烯效唑花生植株性状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