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河北省科技攻关计划(072156142)

作品数:10 被引量:38H指数:4
相关作者:李文秀刘晓敏刘琳闻磊郑小平更多>>
相关机构:河北大学河北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安阳工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科技攻关计划河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矿业工程建筑科学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篇矿业工程
  • 5篇建筑科学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6篇采矿
  • 6篇采矿工程
  • 5篇岩体移动
  • 4篇岩体
  • 3篇地表
  • 3篇岩体移动变形
  • 3篇深部开采
  • 2篇底柱
  • 2篇软岩
  • 2篇软岩地层
  • 2篇水平应力
  • 2篇无底柱
  • 2篇无底柱分段崩...
  • 2篇无底柱分段崩...
  • 2篇磷矿开采
  • 2篇分段崩落
  • 2篇分段崩落法
  • 2篇崩落
  • 2篇崩落法
  • 1篇地表移动

机构

  • 11篇河北大学
  • 3篇河北建设集团...
  • 1篇安阳工学院
  • 1篇北京科技大学
  • 1篇中国水电工程...

作者

  • 11篇李文秀
  • 6篇刘琳
  • 6篇刘晓敏
  • 4篇孟庆立
  • 4篇闻磊
  • 3篇郑小平
  • 2篇侯晓兵
  • 2篇王山山
  • 1篇郭玉贵
  • 1篇梅松华
  • 1篇刘新强
  • 1篇王晶

传媒

  • 6篇岩石力学与工...
  • 3篇化工矿物与加...
  • 1篇工程力学

年份

  • 1篇2011
  • 5篇2010
  • 5篇2009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软岩地层地下铁矿开采岩体移动影响范围及变化趋势分析被引量:6
2009年
在我国官庄东矿北采区,采用分段崩落法进行回采,虽然矿区地表建筑物远离设计的地表移动影响范围,但仍受到影响。结合官庄东铁矿北采区进行分析,对深部开采引起的动态岩体移动变形问题进行具体计算,分析深部开采的岩体移动变形规律及特点,实际观测和理论分析均表明,深部开采工作面的覆岩破坏,具有整体移动变形均匀的特点;软岩地层深部铁矿开采引起的地表移动变形发展缓慢且周期较长。
李文秀郑小平王晶
关键词:采矿工程深部开采软岩岩体移动深部开采
官庄铁矿深埋破碎矿体开采岩体变形测试分析被引量:8
2010年
以大量实测资料为基础,分析官庄铁矿北区深埋破碎厚矿体开采引起的围岩变形和地表移动规律。实测结果表明,官庄铁矿北区地表下沉属于连续下沉,岩层破坏主要是缓慢型破坏。分析过程中,把几种实测分析方法和数值分析法有机结合在一起,形成岩体移动变形综合研究方法,对地下开采引起的岩体移动机制进行具体分析。分析中所采用的实测分析类方法包括蠕变试验分析、地表移动观测分析、围岩变形监测分析、原岩应力量测分析;数值分析类方法包括ANSYS和FLAC。结合官庄铁矿工程实例,通过具体测试分析,探讨深部开采岩体移动变形规律及特点,即深部开采覆岩移动变形具有均匀、整体压缩变形等特点,地表移动连续且周期较长。实践证明,所采用的综合研究方法是分析岩体移动和地表下沉机制的有效途径。
李文秀王山山刘琳孟庆立刘晓敏梅松华
关键词:岩石力学破碎矿体岩体移动变形
无底柱分段崩落法开采地表移动分析的粘-弹性力学模型被引量:2
2009年
采用无底柱分段崩落法开采所引起的地表移动过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该文根据岩石流变学理论,给出无底柱分段崩落法开采地表下沉预计分析的粘-弹性力学理论模型,并对鲁中冶金矿业集团公司小官庄铁矿无底柱分段崩落法开采工程实例进行了具体的计算分析。通过运用该文给出的粘-弹性力学理论模型,对小官庄铁矿地表下沉量进行了预测,计算分析了小官庄铁矿西采区地表下沉随时间变化的地表动态下沉过程。将理论分析结果与现场工程实测资料进行了对比,发现二者吻合较好,表明该文提出的方法可用于预计分析无底柱分段崩落法开采所引起的地表移动问题。
李文秀郭玉贵侯晓兵
关键词:采矿工程岩体力学无底柱分段崩落法
深部开采水平应力场与地表远区移动分析被引量:3
2010年
官庄铁矿是我国东部地下矿之一,埋深500~1000m,采用无底柱分段崩落法回采。通过应力测量得知,矿区最大水平应力为垂直应力的1.14倍。针对北采区510~550m水平开采引起的远区水平移动问题,在大量实测资料分析基础上,采用数值方法和随机介质理论对水平移动进行预测,同时对实测水平移动进行分析。通过分析发现,距当前采区边界500m处的水平移动达到50mm,而此处并未观测到垂直移动。分析结果表明,由于存在较高的水平应力,导致水平移动较大,而这种现象就是由于官庄铁矿区砂岩和泥岩地层中所存在的高水平应力场引起的。
李文秀孟庆立闻磊刘晓敏刘琳
关键词:采矿工程深部开采水平应力
矿区区域性水平移动及其对竖井的影响被引量:9
2009年
在小官庄铁矿,尽管矿山主、副井井塔楼处于传统的"移动角"之外,但观测资料表明,塔楼虽然远离开采边界,却仍然受到移动变形的影响。鉴于此,分析了区域性水平移动及其对矿山竖井变形的影响,认为区域性水平移动对竖井的影响不仅与保护矿柱的大小有关,而且还与采区工程地质条件及岩层物理力学性质、水平应力场状况、采矿方法及水文地质条件等因素有关。
李文秀闻磊刘晓敏侯晓兵刘琳
关键词:采矿工程无底柱分段崩落法竖井
深部开采水平应力场与地表远区移动分析
官庄铁矿是我国东部地下矿之一,埋深500~1 000 m,采用无底柱分段崩落法回采。通过应力测量得知,矿区最大水平应力为垂直应力的1.14倍。针对北采区510~550 m水平开采引起的远区水平移动问题,在大量实测资料分析...
李文秀孟庆立闻磊刘晓敏刘琳
关键词:采矿工程深部开采水平应力
文献传递
栗西磷矿开采山体稳定性分析被引量:1
2009年
根据山区陡崖地段采矿岩体移动变形的特点,针对栗西磷矿具体情况,将采空区上部每一点所产生的移动变形视为随机事件,由此可将概率积分法理论模型用于高陡山区地下磷矿开采岩体移动变形分析及山体稳定性预测。使用本文所建模型对磷矿开采后岩体移动变形及其对上部地表山体稳定性进行了具体计算和预测分析,提出了安全开采技术方案。
李文秀刘晓敏
关键词:磷矿岩体移动变形
山区高速公路软弱围岩隧道施工地表移动分析被引量:5
2010年
针对太行山区保阜高速公路韩家庄隧道软弱围岩条件下工程实际情况,利用随机介质理论对隧道施工所引起的地表移动进行分析探讨。在该工程中,隧道穿越地段围岩岩性较差,围岩内空收敛变形量大,隧道跨度大。大跨度软弱围岩隧道工程由于其自身围岩变形量大、施工难度高等原因需要对其开展大量的研究。因此,为确保地面自然坡的安全和隧道正常使用,对隧道施工所可能引起的地表移动进行预测极为必要。将浅埋隧道开挖所引起的地表移动视为一随机过程,应用随机介质理论模型,对隧道施工所引起的地表移动进行具体计算分析。通过理论计算与工程实例进行计算比较,提出安全施工技术方案。
李文秀郑小平闻磊刘琳刘晓敏
关键词:隧道工程软弱围岩地表移动随机介质理论
岩体移动参数反分析的模糊数学方法被引量:2
2009年
在采矿和岩土工程问题中,岩土移动变形及工程参数分析是该领域的重要工程研究课题。本文针对地下工程开挖而导致的岩体移动变形分析问题,根据模糊数学理论建立了模型,对工程参数确定给出了反分析方法。分析结果表明,理论结果与现场实测资料吻合较好,表明本文所建立的模糊数学模型适用于分析实际工程问题。
郑小平李文秀
关键词:岩体移动
莱新铁矿软岩地层阶段充填法应用研究被引量:4
2010年
莱新铁矿地质条件复杂,矿岩软弱破碎,地下裂隙水发育,采场地压表现为在自重应力作用下,顶板出现拉应力破坏,导致顶板冒落。针对这种情况,就如何实现安全开采问题进行数值模拟分析。数值分析结果表明,与矩形采场结构相比,菱形采场结构能够较好的适应应力转移规律。据此,针对矿山工程实际,提出菱形采场结构阶段充填采矿方法。应用2D–σ软件对菱形采场结构不同结构参数下的应力分布、变形特征及塑性区大小等进行数值计算。数值结果表明,菱形采场结构是一种基本稳定结构;其采场围岩及充填体未出现较大拉应力和塑性区,证明该方法在莱新铁矿的可行性;提出该方法在莱新铁矿应用的最佳结构参数,对莱新铁矿软岩条件下开采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李文秀刘新强
关键词:采矿工程软岩数值模拟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