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571386)
- 作品数:6 被引量:79H指数:4
- 相关作者:陈焕春郭爱珍刘维红贾爱卿徐引弟更多>>
- 相关机构:华中农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湖北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医药卫生更多>>
- 致病性猪沙门菌四环素耐药基因tetB的PCR检测被引量:8
- 2007年
- 目的检测临床分离猪源致病性沙门菌四环素的耐药基因,确定沙门菌四环素耐药基因类型。方法用KB法测定分离株对四环素等21种抗生素的耐药情况,用PCR方法检测四环素耐药基因tetA、tetB、tetC、tetD、tetE、tetG及tetK,并对扩增产物进行测序。结果临床分离株全部对四环素耐药,33株沙门菌中有29株扩增出tetB特异性片段,基因序列与参考菌的同源性为99%,tetB检测与药敏试验阳性符合率为87.9%。结论tetB的PCR检测对四环素耐药性具有较高的特异性,tetB基因是决定本试验中临床分离株四环素耐药的主要基因,为四环素耐药性的分子流行病学监测提供了依据。
- 刘维红徐引弟郭爱珍贾爱卿刘军发陈焕春
- 关键词:沙门菌四环素耐药基因PCR
- 猪霍乱沙门氏菌C500株△crp△asd缺失株平衡致死载体系统的构建及鉴定被引量:35
- 2006年
- 猪霍乱沙门氏菌C500株是用化学方法致弱、用于预防仔猪副伤寒的弱毒疫苗株,虽具有较好的免疫原性,但仍有一定的残余毒力。为了研制更加安全并保持C500株良好免疫原性的弱毒株,及将C500开发为适于粘膜免疫的疫苗活载体,本文构建了猪霍乱沙门氏菌C500株△crp△asd双缺失株平衡致死载体系统。首先构建含缺失320bp的crp(cAMP受体蛋白)基因与蔗糖敏感基因(sacB)的重组自杀性质粒,与C500接合转移,两步法筛选无抗性的△crp缺失株,用PCR证实基因组crp基因的缺失突变。用同样方法在crp缺失株基础上构建asd(天冬氨酸β-半乳糖脱氢酶)基因缺失株。该缺失株生长必需外源DAP(二氨基庚二酸)。进一步鉴定△crp缺失株的表型、生长特性、毒力等,结果表明△crp△asd缺失株构建成功。△crp△asd缺失株可以用来作为宿主载体平衡致死系统来高效表达外源基因,为深入研究以C500株为载体的口服多价疫苗奠定了基础。
- 徐引弟郭爱珍刘维红贾爱卿陈焕春
- 绿荧光蛋白基因在猪霍乱沙门氏菌C500株asd^-缺失株平衡致死载体系统中的表达被引量:9
- 2007年
- 猪霍乱沙门氏菌C500株是用化学方法致弱用于预防仔猪副伤寒病的弱毒疫苗株,毒力弱且免疫原性良好。为将猪霍乱沙门氏菌开发为适于粘膜免疫的疫苗活载体并保持原有免疫原性,构建了以C500为亲本菌,用负向选择的重组自杀性质粒介导接合转移的方法构建了无抗性标记的asd-缺失株。首先构建asd(天冬氨酸β-半乳糖脱氢酶)基因缺失1408bp的带有蔗糖敏感基因sacB的重组自杀性质粒,与C500接合转移,两步法筛选无抗性的asd-缺失株,通过PCR鉴定。该缺失株在无外源DAP(二氨基庚二酸)条件下溶菌死亡,它的生长必需外源DAP。PCR扩增绿荧光蛋白突变体4基因,克隆到带有asd基因的原核表达载体pYA3493中,电转化C500asd-缺失株,转化子在LB中生长,并激发强的绿荧光。上述结果表明,该asd-缺失株的构建是成功的,并且可以用来作为宿主载体平衡致死系统来高效表达外源基因,为开发C500为载体的口服多价疫苗奠定了基础。
- 徐引弟郭爱珍刘维红贾爱卿陈焕春
- 一株猪源鼠伤寒沙门氏菌的耐药性鉴定及其消除被引量:27
- 2006年
- 猪源鼠伤寒沙门氏菌临床分离株17Y,检测其对19种抗生素的耐药性,结果耐14种抗生素。用高温及高浓度SDS处理后,获得对11种抗生素的敏感性,该菌株命名为17S1。PCR检测证明,大部分耐药基因存在于质粒上,包括I型整合子携带耐药基因,且随着质粒的消除而被消除。所鉴定的耐药基因有blaTEM、blaOXA-1、cat1、tet(B)、aacC2、aadA8b、dhfrXⅡ和sul1等。喹诺酮类药物的靶基因gyrA与parC位于染色体上。GyrA在耐药决定区第87位氨基酸突变(N78D),导致了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性逆转。敏感菌中扩增不到质粒毒力基因spv与rck。耐药性消除后的菌株17S1对小鼠的毒力降低(LD50增加10倍),在小鼠体内的增长与散速度也显著降低(P<0.05)。以上证据表明,鼠伤寒沙门氏菌的多重耐药性主要由质粒决定,研究开发新型质粒消除剂将对克服鼠伤寒沙门氏菌多重耐药性具有重要意义。
- 贾爱卿刘维红郭爱珍陈焕春
- 关键词:鼠伤寒沙门氏菌耐药性质粒消除细菌毒力整合子
- hok/sok-parDE增强鼠伤寒沙门菌菌毛编码质粒稳定性研究被引量:2
- 2007年
- 将编码两个质粒稳定系统的融合基因克隆至表达鼠沙门菌Ⅰ型菌毛(fim)基因的质粒pAZ44中,获得pAZ44-h。将两质粒分别转化鼠伤寒沙门菌,连续培养144 h,每隔12 h转接1代,并取样,用抗性平板计数细菌,通过抗性检测质粒存在状况。结果发现,质粒pAZ44在细菌培养12 h^24 h后开始丢失,而含稳定系统的质粒pAZ44-h在连续培养10代或120 h都未发生丢失。表明aphA-hok-parDE序列显著增强了质粒的稳定性,为进一步研究鼠沙门菌Ⅰ型菌毛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 杨维红陈杨张成栋孙国忠凌洁玉涂玲玲陈焕春郭爱珍
- 关键词:质粒稳定性沙门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