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11YJC720021)

作品数:10 被引量:11H指数:3
相关作者:雷静更多>>
相关机构:华南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哲学宗教

主题

  • 3篇道德
  • 3篇刘宗周
  • 2篇仁义
  • 2篇《孟子》
  • 1篇道德情境
  • 1篇道德实践
  • 1篇道德哲学
  • 1篇德行
  • 1篇责任观
  • 1篇哲学
  • 1篇证人
  • 1篇人性论
  • 1篇恕道
  • 1篇内在化
  • 1篇品格
  • 1篇情境
  • 1篇权利
  • 1篇主体性
  • 1篇先验
  • 1篇理路

机构

  • 7篇华南农业大学

作者

  • 7篇雷静

传媒

  • 1篇广东社会科学
  • 1篇中山大学学报...
  • 1篇学术研究
  • 1篇南昌大学学报...
  • 1篇华北电力大学...
  • 1篇湖北省社会主...
  • 1篇广州社会主义...

年份

  • 6篇2014
  • 1篇2013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仁义德行的结构——《孟子》“父子之间不责善”章的道德哲学问题探析被引量:6
2014年
《孟子》"父子之间不责善"章的仁义关系是具体的仁义德行之间的关系。从德行现象来看,父子不相夷,是德行"仁"的基础,父子伦常中的仁与义,具有相反相成的关系,并且,仁义之间,仁是主导。从德行的本体论基础来看,落实在日常生活伦理关系的行为中的具体结构,即是基于"仁包四端"的仁本体的仁义相反相成的结构。总体而言,仁义相反相成的本源、本体就是仁,仁自身的行为限度,决定了义的存在、持续和施行方式。而仁的行为限度,取决于相应的伦理关系中双方的情感反应。
雷静
关键词:《孟子》仁义道德哲学
理学视野中天下责任的道德实践被引量:4
2013年
天下责任的道德实践在宋明理学中有丰富的论述,主要指向"主体如何承担起对天下的责任"的道德实践,回答了三个问题:第一,主体承担天下责任的先天条件;第二,主体如何将天下责任这一责任全体诉诸自身、即责任的内在化;第三,主体在生活世界中通过怎样的现实渠道来达成责任的内在化。关于上述问题,理学家给出的是责志-责己-责善的道德实践的次第。理学责任内在化的道德实践的方法昭示了面向生活世界的现实关系的实践,这使得实践朝向每一个个体敞开,从而使天下责任的实现具备了现实性。
雷静
宋明儒家责任观中的人己关系论被引量:5
2014年
责任问题汇聚了宋明儒家的道德追求与政治操守,"以天下为己任"是其代表性的观点。宋明儒家讨论责人责己的行为,以及父子君臣的伦理,皆立足于人己关系。"以天下为己任"之"己"是德性之己,德性之己之所以承担天下责任,乃在于人己之间是"民吾同胞"的一体化关系。责人责己的经验论述呈现了责任行为中的一般性人己关系,即经由同情,责人归根于责己,达到感化他人承担责任的效果。责任行为中的具体人己关系样态,体现于宋明儒家最为关注的父子君臣伦理中:父子伦理中,表现为父子一体的同情感通;君臣伦理中,表现为共担天下责任的一体,责善渠道不可或缺。总体而言,不同于西方社会学家通常采用的理论建模方法,宋明儒家责任思想研究需要进入到人己关系的现实具体情境,这也是其经验论述所启示的方法论意义。
雷静
人的本质规定与先验权利——刘宗周人性论探析
2014年
刘宗周(蕺山)哲学研究,目前已经深入到道德实践领域,立足这一视角,可以围绕蕺山晚年代表作《人谱》,探析其中包含的人性论问题:人的本性以及先验权利。其中,基于人性证成的人的先验权利问题,是以往研究甚少关注的,而这一点,恰恰是蕺山济世安民理想的人性论预设。
雷静
关键词:《人谱》证人刘宗周
刘宗周基于恕道的“公”的哲学被引量:2
2014年
恕道是仁学的基本工夫,在理学仁学语脉中,"公"的观念是重要的政治思想。在理学"公"之观念谱系中,颇具近代色彩的明儒对"公"的主张,主要由刘宗周等东林学人提出。刘宗周之"公"所奠基的"己所不欲,勿施于己"的恕道,有别于传统恕道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推己及人之仁,其特点是对治己私,从而达到廓然大公之仁。"己所不欲,勿施于己",蕴含一己与万物的同一性,根源于刘宗周所说的"心统于一,一统于万"的本体论。在一万相即的同一性中,可以"一恕推万恕",因此可以经由对治己私的改过工夫,从而达到天下大公,这种改过工夫,体现了刘宗周深刻的政治哲学:面向天下公众的政治领域是经验的领域,具体而言是个人经验的汇集,其成就的途径,恰恰是个人从对于过错的反思当中开辟出来的。
雷静
关键词:刘宗周恕道
刘宗周“一统于万”说的日常品格
2014年
儒门的"一贯"宗旨,是主体在日常生活中实践道德,这种日常品格,由孔子发端,至宋明时期,有"理一分殊"及"万物一体",但二说分别侧重于日常生活的普遍性与主体性。晚明大儒刘宗周基于二者,提出"一统于万"新说,融汇了普遍性与主体性,并在《人谱》等系列作品中,论说了"一统于万"之日常品格的实践体现。
雷静
关键词:主体性
《孟子》道德情境中的仁义联属理路被引量:1
2014年
儒家之"仁义"范畴始自孟子,孟子所指的仁与义是对立统一关系,这是学界共识。然而,究竟为何孟子将仁义联属,尚缺乏论证。回到《孟子》中,仁义并列乃至联属的关系,多体现于具体的道德情境实例。这些情境,或与儒家礼法相关,是孟子继承了仁义有别的礼法;或涉及孟子对礼法精神之普遍性的论述,是孟子转出了仁义联属的观念,体现了孟子仁义联属观念的具体类型;或呈现孟子对儒家恕道工夫的体知,是其仁义联属观念的实践根基与内涵。以上三个维度的层层推进,浮现出孟子身兼儒家、哲学家、实践家的形象:孟子能从仁义有别的儒家礼法发展出仁义联属,乃在于秉承礼法精神,为儒家道德的普遍性基础进行哲学论述;更力行儒家工夫,为道德根基奠定了实践内涵。
雷静
关键词:《孟子》不忍不为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