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德国阿登纳基金

作品数:17 被引量:2,768H指数:11
相关作者:樊纲顾颖王小鲁房路生武剑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经济改革研究基金会国民经济研究所西北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经济改革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1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8篇经济增长
  • 5篇跨世纪
  • 4篇中国经济
  • 3篇收入差距
  • 2篇中国经济增长
  • 2篇社会主义
  • 2篇社会主义市场
  • 2篇社会主义市场...
  • 2篇市场经济
  • 2篇企业
  • 2篇区域经济
  • 2篇中小企业
  • 2篇经济差异
  • 2篇经济可持续增...
  • 2篇国有经济
  • 2篇非国有
  • 2篇非国有经济
  • 1篇动态过程
  • 1篇行业收入差距
  • 1篇银行

机构

  • 4篇西北大学
  • 4篇中国经济改革...
  • 3篇中国社会科学...
  • 2篇中国社会科学...
  • 1篇中央教育科学...
  • 1篇四川省社会科...
  • 1篇中国建设银行
  • 1篇国内贸易局
  • 1篇中国经济改革...
  • 1篇中国金融学院

作者

  • 3篇顾颖
  • 3篇樊纲
  • 2篇王小鲁
  • 2篇房路生
  • 1篇贺力平
  • 1篇姚枝仲
  • 1篇秦行音
  • 1篇马晓强
  • 1篇冒天启
  • 1篇钟宏武
  • 1篇罗虹
  • 1篇武剑
  • 1篇原磊
  • 1篇周素芳
  • 1篇唐宗焜
  • 1篇金碚
  • 1篇孟连
  • 1篇岳永
  • 1篇张晓晶
  • 1篇王瑜

传媒

  • 7篇经济研究
  • 2篇管理世界
  • 1篇世界经济
  • 1篇西北大学学报...
  • 1篇甘肃社会科学
  • 1篇中国工业经济
  • 1篇教育史研究辑...
  • 1篇西安邮电学院...
  • 1篇战略与管理
  • 1篇中共济南市委...

年份

  • 1篇2009
  • 4篇2007
  • 3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2
  • 9篇2000
  • 1篇1999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多元文化下的教育政策发展及其意义:马来西亚
2006年
本文从社会政治发展与教育的角度,追溯了以多元文化为特点的马来西亚独立以来的教育政策发展的历程,分析了教育政策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关系,以及在发展中的一元和多元之争。在马来西亚社会已经取得了各种族之间的和谐和经济繁荣的今天,推进多元文化发展已经具备了必要的条件。
秦行音
关键词:华人多元文化教育政策
论“国家综合负债”——兼论如何处理银行不良资产被引量:175
1999年
近年来,中国的国有企业严重亏损,债务/资产比高达80%以上,相应地,银行的不良资产比重越来越大,国有银行也进入了亏损的阶段。正因如此,国内外的许多经济学家和投资者对中国改革与增长前景的怀疑不断加重:中国的银行坏债问题比东南亚各国更加严重,东南亚各国陷...
樊纲
关键词:国有银行不良资产政府债务外债
宏观经济政策与经济稳定增长被引量:29
2000年
张晓晶
关键词:宏观调控经济政策经济增长
中小企业创业影响因素研究——基于陕西省经验的案例分析被引量:2
2006年
以陕西为例分析了区域中小企业创业的优势与创业滞后的矛盾关系,并通过与东部发达地区的比较,发现其存在的差距。随后将中小企业与大企业作为相互竞争的两种企业制度,比较两者的相对优势与劣势,并建立了一个中小企业创业影响因素的理论分析框架,继而通过对陕西中小企业的调研数据来加以验证和说明,其中重点分析了影响陕西中小企业创业的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影响因素。最后提出了促进中小企业创业的对策建议。
顾颖房路生
关键词:中小企业影响因素
劳动力流动与地区差距被引量:244
2003年
本文从理论上论证了劳动力流动缩小地区差距的决定性作用。单纯的商品自由流动虽然能使地区间要素收入相等 ,但不能改变各地要素禀赋的差异 ,无法最终消除地区之间人均收入的差别 ;资本流动若不伴随着资本所有者的流动 ,资本收益就会返回流出地 ,从而无法实现地区之间人均收入均等 ;劳动力流动除了能使地区间要素收入相等以外 ,还能改变各地区的需求结构 ,削平地区间要素禀赋差异 ,最终实现地区间人均收入均等。本文的经验分析表明 ,劳动力流动对缩小中国地区差距确实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但由于中国劳动力流动受到较大限制 ,通过劳动力流动来缩小地区差距还有很大潜力。
姚枝仲周素芳
关键词:劳动力流动经济差异资本流动
中国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跨世纪的回顾与展望 六、背景篇 第12章 对中国经济增长统计数据可信度的估计
中国经济增长速度统计数据的可信度问题,一直受到国内外各方面的注意。经济增长速度统计数据是经济分析与经济预测的依据,更是制定宏观经济政策的依据。这些数据是否准确可靠,不但会影响到经济预测与分析的准确性,而且也会直接影响到宏...
孟连
文献传递
全球化与中国经济可持续增长被引量:6
2000年
贺力平
关键词:中国经济外资引进
中小企业发展与行业收入差距——基于政治经济学视角的实证分析被引量:5
2007年
本文从理论角度讨论了以往对中小企业发展认识及其出现分歧的基本原因。模型分析表明,即使在垄断竞争市场上,只要准入政策不存在障碍,当企业个数增加时,垄断市场的效率也会趋近于一般均衡。以往的企业政策加剧了行业收入差距,抑制了中小企业的发展,特别是使地方政府缺乏有效的激励去支持中小企业发展。
顾颖岳永房路生
关键词:收入差距竞争秩序
中国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跨世纪的回顾与展望 四、结构篇 第7章 城市化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
我国的城市发展政策和舆论主流强调限制大城市的发展,鼓励中小城市特别是小城镇的发展。中国的大城市真的太多了吗?从50年代初到90年代末,我国的城市化水平(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一直明显落后于工业化水平(指工业增加值占GD...
王小鲁
文献传递
德国金融危机救援行动的评析及对中国的启示被引量:15
2009年
德国经济受到了金融危机的严重影响,但其经济体系未遭受根本性破坏,其重要原因之一是德国采取了比较有效的经济救援措施。一是金融救市计划,主要用于救助银行,稳定金融市场:二是先后出台的两套经济刺激计划,主要用于劳动市场促进、直接公共投资、以旧换新的汽车置换补贴。德国的经济救援行动主要遵从了四条基本准则:一是政府有限参与的准则:二是维护市场机制的准则;三是遵循现有政策框架的准则;四是强调政策及时性的准则。中国在4万亿元的经济刺激计划中,应当实现三个转变:①从注重应对危机的短期手段向注重完善市场机制的长期战略转变;②从关注公共投资数量向关注公共投资效益转变;③从单纯的减税和降息向改善企业经营环境转变。
金碚原磊
关键词:金融危机救援行动经济刺激计划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