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00046805)

作品数:9 被引量:244H指数:8
相关作者:张正旺郑光美徐基良张晓辉孙全辉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科学院中南民族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World Wildlife Fund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生物学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7篇白冠长尾雉
  • 5篇无线电遥测
  • 2篇雄鸟
  • 2篇鸟类
  • 2篇集群行为
  • 2篇繁殖
  • 2篇繁殖期
  • 1篇样线法
  • 1篇育雏
  • 1篇育雏期
  • 1篇珍稀
  • 1篇珍稀濒危
  • 1篇珍稀濒危植物
  • 1篇植被
  • 1篇植被类型
  • 1篇植物
  • 1篇射线衍射
  • 1篇栖息
  • 1篇栖息地
  • 1篇栖息地选择

机构

  • 8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武汉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南民族大学

作者

  • 8篇张正旺
  • 3篇孙全辉
  • 3篇郑光美
  • 3篇张晓辉
  • 3篇徐基良
  • 1篇许龙
  • 1篇马辉
  • 1篇常崇艳
  • 1篇阮祥峰
  • 1篇朱家贵
  • 1篇刘虹
  • 1篇张可银
  • 1篇丁长青
  • 1篇王青锋

传媒

  • 4篇北京师范大学...
  • 2篇Zoolog...
  • 1篇Curren...
  • 1篇武汉大学学报...
  • 1篇生态学杂志

年份

  • 1篇2006
  • 2篇2004
  • 3篇2003
  • 2篇2002
  • 1篇2001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X射线衍射对3种雉类卵壳晶粒度的研究被引量:3
2003年
采用多晶X射线衍射仪 (XRD)测定了我国特产 3种珍稀雉类的卵壳 ,即野生和笼养褐马鸡 (Crossoptilonmantchurium )、哈曼马鸡 (C .harmani)和白冠长尾雉 (Syrmaticusreevesii)所产的卵壳 .首次报道了褐马鸡、哈曼马鸡和白冠长尾雉卵壳晶粒的大小 .野生环境下褐马鸡 ,哈曼马鸡和白冠长尾雉卵壳晶粒大小分别为 10 4 .5,2 11.8和 14 5.3nm ,差异较大 ;笼养环境下褐马鸡、哈曼马鸡和白冠长尾雉卵壳晶粒大小分别为 2 2 4 .0 ,30 8.7和 16 2 .5nm ,差异较大 .同一种类不同环境 ,其卵壳晶粒大小差别明显 ,3种野生卵壳均比其笼养卵壳晶粒度小 ,差别最大的是褐马鸡 ,其笼养环境卵壳晶粒与野生环境卵壳晶粒大小之比为 2 .14 4;差别最小的是白冠长尾雉 ,其比值为1.118;哈曼马鸡的比值居中为 1.4 58.野生雉类卵壳的晶粒较小 ,因此其硬度将明显高于笼养卵壳 ,由此可推测出野生雉类所产卵的结构更为致密和坚实 。
常崇艳马辉张正旺
关键词:雉类晶粒度X射线衍射褐马鸡白冠长尾雉
繁殖期白冠长尾雉占区雄鸟的活动区被引量:24
2003年
20 0 0年 3~ 8月采用无线电遥测技术对董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白冠长尾雉 (Syrmaticusreevesii)繁殖期占区雄鸟的活动区进行了研究。对遥测时间超过 6 0天的 7只个体的研究表明 ,繁殖期白冠长尾雉占区雄鸟对活动区具有较强的依恋性 ;90 %调和平均转换法 ( 90 %HMT)计算的繁殖期活动区大小为 46 0± 13 7hm2 (n=7) ;繁殖初期、中期和末期的活动区大小分别为 2 4 5± 6 3、 19 6± 7 5和 17 9± 6 2hm2 (n =7) ;随着繁殖期的结束活动区与日活动区呈减小趋势。白冠长尾雉占区雄鸟对活动区的 3个亚区 (夜栖区、觅食休憩区和过渡区 )的利用时间存在明显差异 ,活动区所在地的植被结构的不同可能是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
孙全辉张正旺郑光美张可银阮祥峰朱家贵
关键词:繁殖期白冠长尾雉活动区无线电遥测
中国珍稀濒危植物东方水韭二歧根的发育被引量:9
2006年
用石蜡切片的方法首次揭示了中国特有水生蕨类植物东方水韭根的生成与二歧根的发育,解剖学结构显示水韭属植物成熟根主要由表皮、外皮层、连接细胞、中央维管束和通气组织5部分组成;东方水韭二歧根的形成过程中,幼根顶端分生组织中央的3个细胞成为二歧根发育的原始细胞,原始细胞进一步分化形成内原始细胞和外原始细胞,分化后的外原始细胞组成的活跃中心将各自成为新的二歧根的原始细胞,使二歧分叉的根形成一个倒“Y”字形结构;根冠紧邻外原始细胞的末端;水韭不同种根内中央维管束的管胞数目存在差异.本研究对水韭属植物个体发育具有借鉴意义.
刘虹王青锋
关键词:发育
白冠长尾雉集群行为的初步研究被引量:23
2001年
野外观察结合无线电遥测研究表明 ,河南董寨鸟类保护区白冠长尾雉在非繁殖期倾向于集群活动。雄性集群、雌性集群和两性混合集群是其常见的 3种集群方式 ,但以单性集群为主 ,并且性别隔离现象明显 .繁殖期观察到亚成体仍集群活动 ,但发现成体也有集群行为 ,推测其原因可能是繁殖的需要 .观察期内平均群体大小为 (3 87± 2 2 4 )只 ,而雄群、雌群和混合群平均群体大小依次为 (2 54± 0 31) ,(3 81± 0 4 0 )和 (6 4 2± 1 2 5)只 ,三者之间均存在极显著差异 (p <0 0 1) .群体活动对研究区内 7种生境类型的利用有明显选择性 (χ2 =93 545,d =6 ,p =0 ) ,其中混交林、幼林和茶灌是集群活动利用的主要生境 .集群活动对坡位的利用存在时空变化 .冬季和繁殖前期对坡位的利用相似 (z =- 0 36 ,p =0 79) ,而与繁殖期和繁殖后期存在明显差异 (χ2 =0 0 2 8,d=3,p =0 0 2 8) ,表现在对坡下位的利用方面 .白冠长尾雉集群个体的组成相对稳定 ,群体内个体间关系多样化 .遥测结果表明 ,雄性集群的形成过程依次是 :独立活动、靠近、尾随。
孙全辉张正旺阮祥峰张可银朱家贵
关键词:白冠长尾雉集群行为无线电遥测鸟类非繁殖期
河南陕西两地白冠长尾雉的集群行为被引量:21
2004年
20 0 1年 4月至 2 0 0 3年 6月 ,在河南董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陕西佛坪县瓦寨子对白冠长尾雉 (Syr maticusreevesii)的集群行为进行了研究。对 17只遥测个体的跟踪结果和 32 8次集群活动的野外记录分析表明 ,白冠长尾雉雌雄两性的集群方式有极显著的差异 ( χ2 =18 177,df=3,P =0 0 0 0 )。雄鸟有很强的领域性 ,优势个体全年以单独活动或双雄共同活动的方式占据稳定的活动区 ,很少与其他雄性个体集群 ;雌鸟有很强的集群倾向 ,除繁殖季节因孵卵、育雏而离开群体单独活动外 ,通常以 4~ 6只的群体游荡于雄性个体的活动区之间 ,与该活动区的雄鸟形成不稳定的混合群 ,偶尔与其他群体形成暂时性的、更大的混合群。两性集群方式的差异可能与其各自经受的捕食压力和交配竞争强度 (雄 >雌 )
张晓辉徐基良张正旺郑光美阮祥锋谢福录
关键词:白冠长尾雉集群行为无线电遥测雄鸟雌鸟
白冠长尾雉冬季夜栖行为与夜栖地利用影响因子的研究被引量:39
2002年
1999年12月至2000年3月,通过野外观察、无线电遥测以及样方调查对河南董寨鸟类自然保护区白冠长尾雉的夜栖行为和冬季夜栖地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研究地区针阔混交林和人工针叶林是其冬季夜栖的2种主要植被类型.由于冬季落叶乔木的盖度显著降低,所以白冠长尾雉的夜栖地的使用受到限制,夜栖树种类也主要限于常绿针叶树种.调查显示,冬季白冠长尾雉的夜栖地一般靠近水源、远离林缘,位于山体中上部坡度较大的地方,夜栖树通常高大并且盖度良好.对夜栖地变量进一步分析表明,冬季影响白冠长尾雉夜栖地利用的主要因素依次为:海拔、栖位下方盖度、灌木密度、坡度、栖枝高度、夜栖区乔木的密度和胸径、栖位上方盖度、坡向以及距水源的距离等.白冠长尾雉的夜栖行为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比较重要的有季节、天气和性别因素.为保护白冠长尾雉的夜栖地,保护区应重视人工针叶林的保护.
孙全辉张正旺朱家贵高振建
关键词:白冠长尾雉无线电遥测植被类型
白冠长尾雉育雏期的栖息地选择被引量:58
2002年
20 0 1年 4~ 8月 ,在河南省董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对白冠长尾雉 (Syrmaticusreevesii)育雏期的栖息地进行了调查。野外共遇见 2 4个不同的家族群 ,平均大小为 (2 96± 0 35 )只。白冠长尾雉的家族群主要在针阔混交林中活动 ,这些地方的坡向以东南方向居多、坡度较缓而坡位靠下 ,与林缘的距离大于 6 0m而与水源的距离通常小于 30m。逐步判别分析的结果表明 ,与林缘的距离、乔木胸径、灌木盖度、草本植物的种类和高度等是影响白冠长尾雉家族群栖息地选择的关键因子 ;植被结构 ,尤其是草本植物的特征 ,是影响家族群栖息地选择的主要方面。建议在对白冠长尾雉采取保护措施时 ,从提供丰富的食物资源和良好的隐蔽条件入手。注意保护现存栖息地 ,在育雏期保护好草本植物。
徐基良张晓辉张正旺郑光美
关键词:白冠长尾雉育雏期栖息地选择
白冠长尾雉孵卵行为的无线电遥测研究被引量:14
2004年
20 0 1年 4月至 2 0 0 3年 6月 ,在陕西佛坪县和河南董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对白冠长尾雉(Syrmaticusreevesii)的孵卵行为进行了研究 .先后遥测了 4只雌性个体 ,对 5窝正在孵卵的雌鸟进行了观察 ,结果表明 ,白冠长尾雉的平均窝卵数为 (8.86± 2 .11)个 ,产卵间隔约为 2 4h ,产下最后 1枚卵即开始孵化 ,孵化期 2 6~ 2 7d ;巢温为 (34.5± 0 .1)℃ ;雌鸟单独孵卵 ,平均每 2 .3d离巢 1次 ,平均离巢时间 (110± 2 4 )min ,79%的离巢行为发生于 16 :0 0之后 ;离巢的雌鸟有较固定的取食地 .列联表检验表明 ,天气状况对雌鸟是否离巢觅食有显著影响 (χ2 =9.0 89,ν =3,P =0 0 2 8) .多元线性回归表明 ,离巢时间早晚与离巢时间长度有显著的线性关系 (t=- 2 .14 6 ,P =0 0 4 6 ) .卵质量与孵化时间有极显著的相关性 (F =32 .0 3,ν =35 ,P =0 .0 0 0 ) .孵化过程中 ,卵在巢中的位置有明显的变化 .
张晓辉徐基良张正旺谢福录张可银朱家贵
关键词:白冠长尾雉窝卵数孵卵无线电遥测
样线法在鸟类数量调查中的运用被引量:116
2003年
样线法是野生动物种群数量调查的常用方法之一。本文简要介绍其发展历史、基本原理和主要类型 ,并对 4种常用的种群密度计算方法 ,即条带最大记数法、Gates截线法、Fouri er截线法以及距离取样法进行比较和总结 ,认为在鸟类野外数量调查中应记录鸟类个体到样线的垂直距离 ,并使用距离取样法来计算鸟类的种群密度 ,以便得到更为准确的结果。
许龙张正旺丁长青
关键词:鸟类样线法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