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101815)

作品数:8 被引量:63H指数:5
相关作者:樊祥山陈洁宇章宜芬孟凡青周强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连云港市第二人民医院江苏省肿瘤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肿瘤
  • 4篇病理
  • 3篇直肠
  • 3篇直肠癌
  • 3篇临床病理
  • 3篇肠癌
  • 2篇直肠肿瘤
  • 2篇组织芯片
  • 2篇胃癌
  • 2篇临床病理特征
  • 2篇结直肠
  • 2篇结直肠癌
  • 2篇LGR5
  • 2篇病理特征
  • 2篇肠肿瘤
  • 1篇蛋白
  • 1篇影响因素
  • 1篇预后
  • 1篇预后分析
  • 1篇原发性

机构

  • 7篇南京大学医学...
  • 2篇江苏省肿瘤医...
  • 2篇连云港市第二...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中国药科大学
  • 1篇湖北省肿瘤医...
  • 1篇南京市浦口区...

作者

  • 7篇樊祥山
  • 3篇陈洁宇
  • 2篇周强
  • 2篇柯群刚
  • 2篇黄继超
  • 2篇孙琦
  • 2篇孟凡青
  • 2篇吴鸿雁
  • 2篇章宜芬
  • 2篇刘元华
  • 1篇陈骏
  • 1篇余慧萍
  • 1篇曾平
  • 1篇郝占伟
  • 1篇徐新运
  • 1篇高凤娟
  • 1篇陈鸣
  • 1篇朱双九
  • 1篇王益华
  • 1篇陈刚

传媒

  • 1篇现代医药卫生
  • 1篇中华胃肠外科...
  • 1篇中华病理学杂...
  • 1篇临床与实验病...
  • 1篇实用癌症杂志
  • 1篇中华临床医师...
  • 1篇中华普外科手...
  • 1篇中国肿瘤外科...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7
  • 4篇2015
  • 2篇2014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中晚期肝癌对患者肝脏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0
2015年
目的探讨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肝脏功能失代偿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7月至2014年12月住院行TACE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82例,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组间差异通过方差分析获得,将单因素分析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纳入Logistic回归分析,计算其比值比(OR)及95%的可信区间,所得结果 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影响TACE治疗方式对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肝脏功能失代偿的相关影响因素包括:合并肝癌切除史,合并肝硬化,合并门脉癌栓、Child-pugh分类、ALB含量以及ICGR15;多因素分析:合并肝硬化,合并门脉癌栓、Child-pugh分类、ALB含量以及ICGR15共5个因素属于影响TACE治疗方式对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肝脏功能失代偿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对于合并肝硬化、合并门脉癌栓、Child-pugh分类等级较高、ALB含量较低以及ICGR15较高的患者行TACE术要引起高度的重视,这样会对肝癌患者术后避免肝功能失代偿提供有效的帮助。
柯群刚黄继超刘细国樊祥山
关键词:肝肿瘤肝功能不全影响因素
胃腺癌中c-MET、EGFR和HER-2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分析被引量:10
2019年
目的探讨人胃腺癌中c-MET、EGFR和HER-2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收集442例行D2/D3胃腺癌根治术R0切除标本,采用免疫组化En Vision两步法检测胃腺癌中c-MET、EGFR和HER-2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结果胃腺癌中c-MET、EGFR和HER-2的高表达率分别为195/442(44. 1%)、47/442 (10. 6%)和152/442(34. 4%)。胃腺癌中其浸润深度深(P=0. 016)、有神经侵犯(P=0. 006)和弥漫型Lauren分型(P=0. 029)中多见c-MET的高表达。有脉管侵犯者(P=0. 012)多见EGFR的高表达。HER-2的高表达与远处转移(P=0. 031)、无神经侵犯(P=0. 024)、肠型Lauren分型(P <0. 001)及中高分化(P <0. 001)相关。结论受体酪氨酸激酶(receptors tyrosine kinase,RTKs)家族包括c-MET、EGFR和HER-2,与胃癌的侵袭性相关,如神经、脉管的侵犯以及远处转移;三者可作为危险因素的指标,更有望在未来指导胃癌患者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TKI)的个体化治疗。
李琳付尧吴鸿雁陈骏陈洁宇孙琦徐新运王益华樊祥山
关键词:腺癌C-METEGFRHER-2
Lgr5表达及Kras突变与结直肠癌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8
2017年
目的探讨Lgr5表达及Kras基因突变与结直肠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539例结直肠癌患者癌组织中Lgr5的表达,应用聚合酶连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扩增DNA直接测序法检测Kras基因第12、13密码子突变,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在539例结直肠癌中,Lgr5总体表达率为66.79%(360/539),在不同组织学类型、分化程度及病理分期分组中,其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肿瘤分化(γ=0.102,P=0.018)、肿瘤分期(γ=0.093,P=0.030)、浸润深度(γ=0.131,P=0.002)及是否有脉管和神经的侵犯(γ=0.087,P=0.044)呈正相关性;Kras基因突变总突变检出率为37.29%(201/539),Kras基因突变与性别及结肠部位有关(P<0.05),女性及右半结肠的突变率较高。Lgr5表达与Kras基因突变间无相关性。结论 Lgr5表达与肿瘤的发生发展相关,提示Lgr5可能是治疗的潜在靶点。Kras基因突变在女性及右半结肠癌中检出率较高,突变类型与Lgr5表达无显著相关性。
程雪史炯陈洁宇余慧萍樊祥山
关键词:LGR5KRAS结直肠癌
T1~2期原发性直肠癌患者淋巴结转移的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4
2015年
目钓探讨T1~2期原发性直肠癌患者淋巴结转移的相关因素,为更好地确定直肠癌局部切除的适应人群奠定科学基础。方法选取在本院肿瘤外科住院行根治性手术的T1~2期的原发性直肠癌且治疗的临床资料完整的患者82例,将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的直径、肿瘤的组织类型、肿瘤的大体类型、分化程度、浸润深度、T分期以及术前癌胚抗原(CEA)水平等指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肿瘤的组织类型、肿瘤的大体类型、分化程度、浸润深度、T分期为T1~2期原发性直肠癌患者淋巴结转移的相关影响因素;将上述原因纳入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中,结果表明肿瘤的分化程度、T分期为T1~2期原发性直肠癌患者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肿瘤的分化程度与T分期是T1~2期原发性直肠癌患者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影响因素,对于分化程度较高Tl的患者可以考虑行局部切除术。
柯群刚黄继超郝占伟余仔军朱双九樊祥山
关键词:直肠肿瘤淋巴转移
应用组织芯片技术检测胃癌组织中Lgr5和CD44的表达被引量:7
2015年
目的研究胃癌组织中Lgr5和CD44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病理意义。方法应用组织芯片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南京市鼓楼医院及江苏省肿瘤医院2005年1月至2008年12月胃癌手术切除标本273例胃癌组织中的Lgr5和CD44蛋白表达,并应用统计学方法分析Lgr5和CD44的表达水平与胃癌各种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两者相关性。结果 Lgr5在胃癌组织中表达与肿瘤p TNM分期有关(P<0.05),与肿瘤分化程度、浸润程度、脉管侵犯及淋巴结转移情况无关(P>0.05)。CD44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p TNM分期均无关(P>0.05)。Lgr5和CD44的表达在胃癌组织中无相关性(P>0.05)。Logistic回归分析,Lgr5及CD44高表达、肿瘤分化及p TNM分期等均与胃癌预后不良有关。单因素分析,胃癌组织中Lgr5及CD44表达、肿瘤分化程度、pTNM分期、脉管侵犯等均与预后相关。多因素分析进一步证实,胃癌组织中Lgr5及CD44表达、肿瘤分化程度及p TNM分期等均与预后相关。结论 Lgr5、CD44高表达是胃癌预后不良的标志,可以作为独立的预后因子。在胃癌中,检测Lgr5、CD44的表达可以作为判断胃癌患者预后的有效手段之一。
刘元华樊祥山恽艳
关键词:胃癌肿瘤干细胞CD44蛋白组织芯片
阑尾黏液性肿瘤病理学特征及预后分析被引量:18
2014年
目的探讨基于2010版WHO分类的各类阑尾黏液性肿瘤的病理学特征及预后。方法收集并复习2003年1月至2012年6月间在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接受手术切除的70例阑尾黏液性肿瘤术后病理切片,按照2010年消化系统肿瘤WHO新分类,将阑尾黏液性肿瘤分为5种类型:阑尾黏液性腺瘤/囊腺瘤(MA)、低级别黏液性肿瘤(LAMN)、起源于阑尾的低级别腹膜假黏液瘤(PMP.L)、浸润性黏液腺癌(MAC)以及起源于阑尾的高级别腹膜假黏液瘤(PMP.H)。结果11例MA肿瘤上皮和黏液仅局限于黏膜肌层以内;术后无复发或死亡病例。41例LAMN黏液均可出现于黏膜肌层外阑尾壁或阑尾表面,其中39黏液湖内没有或仅见少数黏液上皮,上皮具有轻度异型性;有3例复发或进展,元死亡病例。7例PMP—L上皮具有轻度异型性,其中有4例黏液湖内上皮数量稀少或缺乏,其余3例上皮数量中等至较多:术后复发和死亡各1例。7例MAC和4例PMP—H均为浸润性肿瘤,至少局部出现高级别细胞学特征;术后复发4例,死亡3例(含2例复发后死亡)。MA和LAMN在组织学上表现为非浸润性肿瘤。而PMP-L、MAC和PMP-H则在生物学行为上表现为腺癌特征。结论阑尾黏液性肿瘤是一系列肿瘤谱系,其生物学行为取决于肿瘤性质和类型,统一、规范而准确的病理诊断对于治疗至关重要。
张梅高凤娟孟凡青章宜芬陈刚曾平陈鸣周强樊祥山
关键词:阑尾肿瘤黏液性肿瘤病理学特征预后
单中心两个阶段1471例胃癌HER2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的回顾性分析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 探讨胃癌HER2蛋白表达的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的影响因素.方法 比较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2007至2009年间(G1组)和2012至2013年间(G2组)两个时间段内1 471例胃癌根治标本中HER2的免疫组织化学(IHC)检测结果,并分析可能影响胃癌中HER2阳性表达的相关因素.结果 G1组胃癌根治标本957例,采用手工方法进行IHC检测,HER2一抗购自Dako公司(克隆号为A0485),标本采用4%甲醛液固定,所有病例由不同医师评判;结果显示HER23+者占9.5% (91/957),HER2 3+或HER2 2+者占21.7%(208/957).G2组胃癌根治标本514例,采用Roche公司自动化染色系统进行IHC检测,一抗购自Roche公司(克隆号为4B5),检测标本均经4%中性缓冲甲醛液固定,所有病例均由专门小组共同评判;结果显示HER2 3+者占14.4%(74/514),HER2 3+或HER2 2+者占27.2% (140/514).G2组胃癌HER2 3+者和HER2 3 +/2+者均显著高于G1组(P<0.05).结论 胃癌HER2规范化IHC检测可能与标本固定液类型、HER2抗体选择、IHC检测方法以及染色结果评估经验等有关,对上述方面条件的优化能够明显提高HER2阳性胃癌的检出率.
樊祥山孙琦陈洁宇章宜芬吴鸿雁周强郑玉声孟凡青
关键词:胃肿瘤基因,ERBB-2免疫组织化学
Ezrin和P53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临床病理意义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探讨Ezrin和P53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组织芯片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109例结直肠癌组织中Ezrin和P53蛋白表达,并应用统计学方法分析Ezrin和P53表达水平与结直肠癌各种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二者相关性。结果 Ezrin蛋白在结直肠癌组织中高表达,TNM分期Ⅲ、Ⅳ期组表达阳性率[89.55%(60/67)]高于Ⅰ、Ⅱ期组[23.81%(10/42)],低分化、未分化组表达阳性率[94.44%(17/18)]高于高分化、中分化组[58.24%(53/91)],T3、T4组阳性率[67.31%(70/104)]高于T1、T2组[0(0/5)],有淋巴结转移组表达阳性率[89.55%(60/67)]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23.81%(10/4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表达与性别、年龄无关。P53在结直肠癌中高表达,TNM分期Ⅲ、Ⅳ期组表达阳性率[53.73%(36/67)]高于Ⅰ、Ⅱ期组[23.81%(10/42)],低分化、未分化组表达阳性率[72.22%(13/18)]高于高分化、中分化组[36.26%(33/91)],有淋巴结转移组表达阳性率[53.73%(36/67)]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23.81%(10/4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表达与性别、年龄、浸润深度无关。结直肠癌组织中Ezrin表达与P53无关(r=0.212,P>0.05)。结论应用组织芯片大规模高效检测临床组织样本是可行的,具有快速、方便、经济、准确等特点。Ezrin蛋白可能是预测结直肠癌转移的有用指标;联合检测Ezrin、P53蛋白可作为判断结直肠癌预后和筛选高危结直肠癌转移患者的有效指标,有助于结直肠癌预后的判断。
王昕炜丁小英樊祥山恽艳刘元华
关键词:结直肠肿瘤EZRIN组织芯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