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上海市卫生局科技发展基金(034116)

作品数:5 被引量:20H指数:2
相关作者:陈莉吕书晴费新红许小平高磊更多>>
相关机构:第二军医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卫生局科技发展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白血
  • 4篇白血病
  • 3篇细胞
  • 2篇多药
  • 2篇多药耐药
  • 2篇微小残留白血...
  • 2篇小鼠
  • 2篇耐药
  • 2篇残留白血病
  • 1篇血功能
  • 1篇移植病人
  • 1篇造血
  • 1篇造血干
  • 1篇造血干细胞
  • 1篇造血干细胞移...
  • 1篇造血功能
  • 1篇逆转
  • 1篇逆转剂
  • 1篇逆转作用
  • 1篇中性粒细胞

机构

  • 5篇第二军医大学

作者

  • 5篇陈莉
  • 3篇许小平
  • 3篇费新红
  • 3篇吕书晴
  • 2篇高磊
  • 1篇江千里
  • 1篇许晓巍
  • 1篇陈少谊
  • 1篇楼敬伟
  • 1篇贾新颜
  • 1篇易克
  • 1篇周虹
  • 1篇凌励

传媒

  • 3篇白血病.淋巴...
  • 1篇中国实验诊断...
  • 1篇肿瘤学杂志

年份

  • 1篇2009
  • 2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4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逆转剂半量联合对多药耐药白血病细胞的逆转作用被引量:2
2004年
[目的]探讨逆转剂半量联合逆转多药耐药白血病细胞的效果。[方法]用MTT法和流式细胞术研究环孢菌素A(CsA)、他莫昔芬(TAM)及α鄄干扰素(IFN鄄α)逆转小鼠白血病细胞系P388/VCR的作用。[结果]CsA、TAM、IFN鄄α三种药物单独和联合应用对P388/VCR细胞系的多药耐药均有逆转作用,单用逆转效果依次为CsA>IFN鄄α>TAM;三者半量联合比两两半量联合逆转效果强,接近单独应用CsA,优于单独应用TAM和IFN鄄α。CsA可使多药耐药细胞系P388/VCR细胞内DNR含量增加。[结论]CsA、TAM及IFN鄄α三种药物对P388/VCR细胞的多药耐药均有逆转作用,将CsA和TAM半量联合或CsA、TAM及IFN鄄α三药半量联合与化疗药物同时应用可能更有利于白血病患者MDR的逆转。
费新红许小平陈莉吕书晴高磊周虹
关键词:白血病细胞P388多药耐药逆转
网红参数在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过程中的临床意义探讨被引量:4
2006年
陈莉凌励
关键词: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骨髓造血功能外周血干细胞移植中性粒细胞绝对值移植病人
白细胞介素-2和苦参碱对小鼠微小残留白血病的治疗作用被引量:11
2006年
目的研究微小残留白血病的治疗新方法。方法采用重组人白细胞介素-2(rhIL-2)和苦参碱单独或联合治疗小鼠多药耐药微小残留白血病。DBA小鼠接种P388/VCR-G细胞(1×106/只)后第3天,用环磷酰胺(Cy)35mg/kg一次腹腔注射,24h后实验分4组。对照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0.2ml/次,2次/d,连续5d。rhIL-2组:腹腔注射rhIL-21×105U/次,2次/d,连续5d。苦参碱组:腹腔注射苦参碱25mg/kg,1次/d,连续5d。rhIL-2+苦参碱组:腹腔注射rhIL-21×105U/次,2次/d,连续5d;苦参碱25mg/kg,1次/d,连续5d。结果对照组小鼠平均生存期(25.2±1.10)d,rhIL-2治疗组平均生存期分别延长至(36.25±1.26)d,按回归方程y天数=-1.98x细胞数+28.61推算,相当于杀灭了1×103左右的白血病细胞。苦参碱治疗组平均生存期分别延长至(37.8±13.7)d,亦相当于杀灭了1×103左右的白血病细胞。rhIL-2联合苦参碱治疗组平均生存期为(37.0±1.87)d,与单用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rhIL-2和苦参碱单独应用均有显著抑制微小残留白血病细胞增生的作用,但两者联合应用无明显协同作用。
费新红许小平陈莉吕书晴许晓巍陈少谊贾新颜易克
关键词:白细胞介素-2苦参碱白血病
建立表达增强型绿荧光蛋白的小鼠多药耐药白血病模型被引量:2
2005年
目的建立增强型绿荧光蛋白(EGFP)基因标记的小鼠多药耐药白血病模型。方法以磷酸钙沉淀法将pLNG蛳EGFP质粒导入ΦNX蛳E包装细胞,用脂质体转染的方法获得高滴度的EGFP病毒,并转导入小鼠多药耐药白血病细胞;采用悬浮细胞培养观察该细胞的生长规律;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周期分布;RT蛳PCR方法检测mdr1a基因表达;体内接种观察白血病发病情况并比较其耐药性的变化。结果将pLNG蛳EGFP质粒导入ΦNX蛳E包装细胞后,收集细胞培养上清,病毒滴度为(4.5±3.4)×106CFU/mL。病毒转染后的小鼠多药耐药白血病细胞P388/VCR蛳G能稳定地表达绿色荧光。与P388/VCR细胞相比,P388/VCR蛳G细胞倍增时间、周期分析无明显差异;RT蛳PCR检测mdr1a基因的结果为:P388/S蛳G细胞阴性,P388/VCR蛳G细胞阳性。P388/VCR蛳G细胞在DBA小鼠体内也具有耐药性。所有接种P388/VCR蛳G细胞的DBA小鼠均死于腹水型白血病。结论建立了在体内稳定表达EGFP的小鼠多药耐药白血病模型,为研究多药耐药提供一种新的工具。
费新红许小平江千里陈莉吕书晴高磊楼敬伟
关键词:白血病基因转移多药耐药
微小残留白血病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09年
白血病复发的根源主要是微小残留白血病(MRL)不能彻底清除,这也是白血病难以治愈的主要因素。因此,MRL的早期检测对判断预后、指导治疗和延长患者生存期具有重要意义。就近年来MRL检测方法的进展作一综述。
陈莉
关键词:白血病肿瘤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