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160066)

作品数:10 被引量:35H指数:4
相关作者:李苗宋玉霞陈虞超石磊张丽更多>>
相关机构:宁夏农林科学院宁夏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宁夏回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生物学
  • 4篇农业科学

主题

  • 4篇植物
  • 4篇肉苁蓉
  • 4篇苁蓉
  • 4篇基因
  • 3篇梭梭
  • 3篇合成酶
  • 3篇查尔酮合成酶
  • 2篇水平基因转移
  • 2篇种子
  • 2篇种子萌发
  • 2篇线粒体基因
  • 2篇酶基因
  • 2篇萌发
  • 2篇进化
  • 2篇克隆
  • 2篇基因组
  • 2篇分子进化
  • 2篇白梭梭
  • 2篇查尔酮合成酶...
  • 1篇代谢产物

机构

  • 10篇宁夏农林科学...
  • 5篇宁夏大学

作者

  • 8篇李苗
  • 7篇陈虞超
  • 7篇宋玉霞
  • 5篇石磊
  • 2篇吴明朝
  • 2篇张丽
  • 2篇甘晓燕
  • 2篇李国旗
  • 2篇王敬东
  • 2篇张明慧
  • 2篇杨丽丽
  • 1篇陈晓军
  • 1篇聂峰杰
  • 1篇巩檑

传媒

  • 3篇植物生理学报
  • 2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西北农业学报
  • 1篇西北植物学报
  • 1篇宁夏农林科技
  • 1篇分子植物育种
  • 1篇植物学报

年份

  • 2篇2016
  • 3篇2015
  • 2篇2013
  • 3篇2012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外源信号物质对肉苁蓉种子萌发与吸器形成内源激素水平变化的影响被引量:3
2012年
利用外源信号物质氟草敏(norflrazon)和2,6-二甲氧基对苯醌(2,6-DMBQ)分别诱导肉苁蓉种子萌发与吸器形成,研究它们在此过程中对内源激素脱落酸(ABA)、赤霉素(GA3)、吲哚乙酸(IAA)、玉米素核苷(ZR)水平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诱导肉苁蓉种子萌发时,经norflurazon处理0~168h后,种子中ABA水平呈现显著降低的变化趋势,GA3、IAA、ZR水平呈现显著升高的变化趋势。在诱导肉苁蓉种子萌发体吸器形成时,经2,6-DMBQ处理0~72h后,肉苁蓉种子萌发体ABA水平变化不显著,GA3、IAA、ZR水平均呈现显著升高的变化趋势。表明在肉苁蓉种子萌发与吸器形成中外源信号物质nor-flurazon和2,6-DMBQ能影响内源激素水平的变化。
陈虞超李苗石磊甘晓燕王敬东宋玉霞
关键词:肉苁蓉种子萌发内源激素
用AFLP-PCR方法分析肉苁蓉与梭梭间水平基因转移被引量:2
2015年
寄生植物和寄主是研究水平基因转移的理想体系。研究以肉苁蓉及其寄主梭梭为材料,探究了应用AFLP-PCR方法检测植物间水平基因转移现象的可行性,最终筛选获得100余条大小相似的序列片段。从理论和技术层面确定了AFLP-PCR方法可用于植物间水平基因转移现象的检测,为开展相关研究奠定了基础。
石磊陈虞超李苗宋玉霞
关键词:AFLP水平基因转移肉苁蓉梭梭
梭梭属两种植物的根结构和成分被引量:5
2013年
利用半薄切片技术、ICP-OES和HPLC研究梭梭和白梭梭的根结构、根系中矿质元素与次生代谢产物含量,结果表明,梭梭和白梭梭根基本结构相同,均由表皮、皮层及维管柱组成,具异常维管组织,皮层薄壁细胞在根中比例较大;梭梭和白梭梭根系中Na和K元素含量较高;根系次生代谢产物中蒽醌、生物碱类物质的含量较高。
陈虞超李苗吴明朝宋玉霞
关键词:梭梭白梭梭矿质元素次生代谢产物
肉苁蓉人工控制离体寄生关键技术研究被引量:2
2012年
以梭梭无菌苗和肉苁蓉萌发种子为材料,对肉苁蓉离体寄生培养基质、离体寄生方式和离体寄生环境条件等进行了研究,以明确肉苁蓉的寄生特性,为肉苁蓉人工繁殖技术体系的建立与优化奠定基础。结果表明:玻璃纤维滤纸是肉苁蓉离体寄生适宜的培养基质;在黑暗、相对湿度80%、温度18℃~30℃的环境中,萌发的肉苁蓉种子与寄主梭梭寄生培养8d后开始建立寄生关系,寄生率达82%;而光照条件下,萌发的肉苁蓉种子与梭梭不能建立寄生关系。
陈虞超李苗王敬东杨丽丽宋玉霞
关键词:肉苁蓉寄生率
植物中的水平基因转移被引量:1
2016年
水平基因转移是不通过生殖而进行的遗传物质交流,在原核生物和单细胞真核生物的进化中起着重要作用。然而,水平基因转移在多细胞真核生物之间的发生频率以及对多细胞真核生物进化的影响尚不明确。近期的一些研究显示,水平基因转移在高等植物之间以及高等植物和其它生物之间普遍存在。该文将对高等植物中已发现的一些水平基因转移现象进行综述,并尝试解析植物之间水平基因转移可能的机制及其重要意义。
石磊张明慧陈虞超巩檑甘晓燕张丽聂峰杰宋玉霞
关键词:水平基因转移植物线粒体基因
梭梭属2种植物线粒体基因组的提取被引量:2
2013年
为了分离提取高质量梭梭(Haloxylon ammodendron)、白梭梭(Haloxylon persicum)线粒体DNA,以藜科梭梭属植物梭梭、白梭梭黄化苗为材料,通过采用蔗糖密度梯度离心和差速离心相结合的方法,使用DNaseⅠ处理得到了无核DNA污染的线粒体,用3%CTAB裂解线粒体,经氯仿/异戊醇抽提除去蛋白,从而得到单纯线粒体DNA。结果表明,所提取的线粒体DNA经电泳检测条带清晰,无拖尾现象,且A260/A280≈1.8,说明纯度较高、质量好,可满足后续有关线粒体DNA的相关实验。梭梭、白梭梭高纯度线粒体DNA提取技术的建立,为开展梭梭、白梭梭线粒体基因组研究奠定了基础。
吴明朝张明慧杨丽丽石磊陈虞超宋玉霞
关键词:梭梭白梭梭线粒体线粒体基因组
植物查尔酮合成酶超基因家族组成及分子进化被引量:6
2016年
本研究共收集来自于39个不同植物物种的59个查尔酮合成酶基因(CHS)序列,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参试的CHS序列进行基因组成及结构分析,进而通过邻接法构建CHS超基因家族系统进化树。结果显示,CHS广泛分布于不同物种,整个超基因家族序列具有较高同源性;CHS超基因家族在其进化过程中分为2个亚家族,2大亚家族之间遗传距离为0.048,其进化分异程度呈保守态势。参试的所有CHS基因在其指导蛋白合成从而实现性状表达水平较为统一。
李苗石磊李国旗
关键词:基因组成分子进化
罗布麻查尔酮合成酶基因克隆及序列分析被引量:3
2015年
为了解罗布麻查尔酮合成酶基因具体结构,采用RT-PCR、RACE方法从夹竹桃科植物罗布麻中扩增出CHS基因的开放阅读框,其核苷酸序列长1170bp,推测的氨基酸序列全长为389个氨基酸残基。核苷酸序列同源性分析结果显示,该cDNA片段与其他植物CHS基因的同源性为78%~81%,表明该基因在进化过程中变异程度较小,整个超基因家族序列高度保守。
李苗李国旗
关键词:罗布麻CHS基因基因克隆
査尔酮合成酶基因及其分子进化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15年
查尔酮合成酶基因在植物苯丙氨酸代谢途径中的作用至关重要,直接或间接影响着植物代谢产物合成、抗性调节、花色形成等生理生化过程。为了进一步加强对查尔酮合成酶基因功能的发掘与利用,本研究综合归纳了査尔酮合成酶基因及其克隆、遗传多样性和分子进化等方面研究进展,得出查尔酮合成酶基因克隆采用的主要方法,进而指出査尔酮合成酶基因分异进化研究的未来方向,同时为特色基因资源开发方面研究提供技术资料检索帮助和研究方法参考。
李苗李国旗
关键词:查尔酮合成酶基因克隆分子进化
外源信号物质对肉苁蓉种子萌发与吸器形成的影响被引量:10
2012年
研究氟草敏(norflurazon)、氟啶酮(fluridone)、GR24、赤霉素(GA3)4种外源信号物质对肉苁蓉种子萌发的影响,以及2,6-二甲氧基-对-苯醌(2,6-DMBQ)、5,8-二羟基萘醌(5,8-DHNQ)、阿魏酸(ferulic acid)3种外源信号物质对萌发的肉苁蓉种子吸器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氟草敏、氟啶酮、GR24对肉苁蓉种子的萌发均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其中氟草敏作用最为显著,处理168h后肉苁蓉种子开始萌发,萌发率最高达65%;2,6-DMBQ对肉苁蓉种子吸器形成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处理48h后肉苁蓉种子开始形成吸器,吸器形成率最高达50%。
陈虞超李苗陈晓军张丽宋玉霞
关键词:肉苁蓉种子萌发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