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11YJC720064)

作品数:10 被引量:11H指数:1
相关作者:周来顺丁海丽陈树林更多>>
相关机构:黑龙江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哈尔滨金融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哲学宗教
  • 3篇文化科学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6篇文化
  • 3篇宗教
  • 3篇白银时代
  • 3篇布尔加科夫
  • 2篇视域
  • 2篇文化危机
  • 1篇东正教
  • 1篇虚无
  • 1篇虚无主义
  • 1篇研究视阈
  • 1篇意蕴
  • 1篇异化
  • 1篇异化理论
  • 1篇哲学
  • 1篇拯救
  • 1篇正教
  • 1篇知识分子
  • 1篇神秘主义
  • 1篇审美
  • 1篇世界观

机构

  • 9篇黑龙江大学
  • 2篇北京外国语大...
  • 1篇哈尔滨金融学...

作者

  • 7篇周来顺
  • 2篇丁海丽
  • 1篇陈树林

传媒

  • 2篇哲学动态
  • 2篇西伯利亚研究
  • 2篇求是学刊
  • 1篇学术交流
  • 1篇学海
  • 1篇理论月刊
  • 1篇俄罗斯学刊

年份

  • 4篇2013
  • 4篇2012
  • 2篇2011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丹尼列夫斯基的文明形态史观理论及其价值被引量:1
2012年
19世纪中期的俄国,不但政治、经济、军事等领域落后于西方,而且各种社会矛盾激进,这种现状催生了俄国思想界对国家未来发展道路问题的哲学思考。针对西方以黑格尔为代表的进步史观丹尼列夫斯基提出了"文化—历史类型"说,他吸收了斯拉夫派的思想精髓,以文明为出发点提出了各个"文化—历史类型"在不同时空维度内的共同发展的世界历史思想,继而为俄国选择走自己独特的历史发展道路提供理论支撑。丹尼列夫斯基的"文化—历史类型"说开创了从文明角度研究历史理论的先河,其理论价值不但伴随着斯宾格勒和汤因比对文明形态史理论的丰富而日益凸显,而且在亨廷顿和森格哈斯等文明冲突论思想中也得到了进一步的体现。
丁海丽
关键词:文明文化
文化危机与双重救赎——齐美尔视域中的现代性危机理论研究被引量:7
2013年
齐美尔认为现代社会危机的实质是文化危机,这种危机源于核心文化观念的丧失和主观文化与客观文化之间的激烈冲突与对抗。齐美尔通过对都市生活景观中日常生活与微观视域的描写、分析,指出在现代社会中这种危机已全面渗透与深层爆破。面对着现代社会所生成的现代性危机与全面异化,齐美尔力图通过宗教信仰的回归与审美生活化的双重救赎和双重变奏予以克服。如果说宗教回归更多的是从信仰的神圣之维,那么审美则更多的是从感官的现实之维来克服现代性危机。虽就总体而言,齐美尔对现代性危机的克服与救赎充满着虚假性,并笼罩着浓重的虚幻乌托邦色彩。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应看到其在对现代性危机出路的探索过程中提供了某种典型范式,这种典型范式构成了20世纪以来众多思想家回应与克服现代性危机的重要维度。
周来顺
关键词:文化审美宗教文化危机
视域的形成与使命的认知——俄国白银时代宗教哲学生成机制研究
2011年
形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叶的俄国白银时代宗教哲学,构成了俄国众多理论思潮中的重要一维。面对着世纪之交社会的动荡与时代的危机,白银时代宗教哲学家对俄国的命运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对俄国的现代化出路进行了多维的理论探索。而白银时代宗教哲学对俄国命运的反思与现代化出路的探索,就总体而言又是与学说生成机制密不可分的。正是基于其学说生机机制,才形成了白银时代宗教哲学特有的问题意识与理论视域。如果说东正教构成了其不自觉的理论底色,德国神秘主义给予了其思想启迪,德国古典哲学赋予了其体系化建构模式,那么索洛维约夫与陀思妥耶夫斯基则起到了理论奠基作用,并使之明确了自身的历史使命与理论向度。
周来顺
关键词:东正教神秘主义
现代性模式的反思与重建——以俄罗斯白银时代宗教哲学为研究视阈被引量:1
2013年
以别尔嘉耶夫、布尔加科夫、弗兰克等为代表的俄罗斯白银时代宗教哲学家,在对俄罗斯现代化出路的探索过程中,对以往的现代性模式进行了反思。这种反思既集中地表现为对以理性主义为核心价值观念的西方"经典"现代性模式的批判,也体现为对以斯大林主义为指导原则的苏联现代性模式的反思。在对两种典型现代性模式的反思与批判过程中,俄罗斯白银时代宗教哲学家立足于自身文化传统,对现代性模式进行了重建。
周来顺
关键词:文化宗教
斯拉夫派的理论实质及其路向探索——兼论斯拉夫派对俄国白银时代宗教哲学的影响
2012年
以霍米亚科夫、基列耶夫斯基、阿克萨科夫兄弟、萨马林等为代表的斯拉夫派,形成于19世纪30年代末。斯拉夫派是在与以恰达耶夫等为代表的西方派的争论中形成的,他们反对西方派提出的西化路向,主张维护俄国的东正教传统与农村公社,认为俄国的现代化道路具有独特性。斯拉夫派对俄国现代化出路的探索,构成了白银时代宗教哲学现代化出路探索参照的重要一维。正是基于对斯拉夫派现代化出路探索局限性的认知,白银时代宗教哲学走上了独立的探索路向。
周来顺
关键词:斯拉夫派白银时代宗教哲学
文化冲突视域下的俄罗斯思想意蕴探析
2013年
俄罗斯思想是一个涉及到俄罗斯民族文化特征、文明类型、国家发展道路选择、民族和国家核心价值观等在内的一个极为丰富且复杂的问题。一定意义上讲,俄罗斯思想是打开俄罗斯历史之谜和文化之谜的钥匙。俄罗斯思想既是一个理论问题,也是一个实践问题。每当俄罗斯处于历史变革的十字路Vl,俄罗斯思想则成为历史学、哲学、文化学、政治学等领域讨论的焦点。苏联解体导致的俄罗斯社会转型以及引发的文化危机使得俄罗斯思想再次成为近年来俄罗斯和中国国内学术界讨论的热点。总体上看,
陈树林
关键词:文化冲突思想意蕴民族文化特征视域核心价值观俄罗斯历史
自省与反思——布尔加科夫论俄国知识分子世界观被引量:1
2012年
俄国1905年革命的失败构成了知识分子进行自我反思与批判的宏大社会背景,布尔加科夫作为自由主义派别知识分子的优秀代表对包括自身在内的知识分子阶层进行了批判与反思。他认为1905年革命时活跃在俄国历史舞台上的知识分子阶层最致命的问题在于他们的世界观中存在着宗教性与反宗教性的矛盾,同时他们思想中的无神论人道主义导致其在革命实践中狂热的英雄主义,这种"英雄主义"给革命带来消极影响。因此,他认为知识分子需要的是世界观领域的彻底革命,唯有如此,俄国的未来才有希望。
丁海丽
关键词:知识分子布尔加科夫
对抗虚无主义与寻求拯救之途——白银时代宗教哲学家对俄罗斯文化观的重构被引量:1
2011年
面对着世纪的动荡、时代的转换、精神的危机与价值的虚无,白银时代宗教哲学家力图为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饱受苦难的俄罗斯寻求拯救之途。在寻求拯救之途的理论思索中,他们深切地意识到,俄罗斯在精神层面所面临的最大危机源于虚无主义。这种强劲的虚无主义思潮,腐蚀和侵害着俄罗斯的精神与灵魂,消解着终极的信仰与崇高的理念。由此,俄罗斯白银时代宗教哲学家力图通过以东正教为理论根基的新文化观建构,来对抗和消解虚无主义对俄罗斯精神与实践层面的侵袭。
周来顺
关键词:文化观虚无主义理性主义
白银时代宗教哲学视域中的文化批判
2012年
从某种意义上说,19世纪末20世纪初是人类所面临危机最为深重、挑战最为激烈、命运最为沉痛的时代。面对世纪之交社会的动荡、时代的转换、精神的危机与价值的虚无,以别尔嘉耶夫、布尔加科夫、弗兰克等为代表的俄罗斯白银时代宗教哲学家对此进行了深层的反思,认为这种时代性危机的实质是一种文化危机。这场对文化危机的反思涉及了文化批判理论的诸多主题,
周来顺
关键词:文化批判理论白银时代文化危机别尔嘉耶夫布尔加科夫
异化理论的认同与艺术、宗教的融合——С.Н.布尔加科夫对马克思主义学说的早期理论探索
2013年
基于世纪之交俄国社会所面临的深层精神与现实危机,布尔加科夫力图通过理论探索为俄国寻求一条独特的现代化出路。在对现代化出路的早期理论探索过程中,布尔加科夫在马克思主义学说中发现了真理,发现了克服时代性危机的可能出路。但基于对俄国现实与马克思主义学说的总体定位与认知,布尔加科夫认为,只有将俄国自身文化传统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才能克服这一危机,力图通过"基督教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建构来消除时代性危机、消除异化,进而最终实现人的自由与解放。
周来顺
关键词:俄罗斯哲学异化基督教马克思主义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