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160072)

作品数:13 被引量:76H指数:6
相关作者:张维杨允菲李建东焦子伟努尔买买提更多>>
相关机构:伊犁师范学院东北师范大学伊犁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生物学
  • 5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1篇野核桃
  • 11篇核桃
  • 6篇种群
  • 5篇坡向
  • 5篇自然保护
  • 5篇自然保护区
  • 5篇保护区
  • 4篇生命表
  • 4篇静态生命表
  • 4篇不同坡向
  • 3篇植物
  • 2篇生长型
  • 2篇生活型
  • 2篇生态类型
  • 2篇水分生态
  • 2篇水分生态类型
  • 2篇年龄结构
  • 2篇谱分析
  • 2篇种群动态
  • 2篇种子

机构

  • 9篇伊犁师范学院
  • 8篇东北师范大学
  • 4篇伊犁师范大学

作者

  • 9篇张维
  • 8篇杨允菲
  • 4篇李建东
  • 3篇焦子伟
  • 2篇努尔买买提
  • 2篇赵玉
  • 1篇张娜
  • 1篇张相锋
  • 1篇杨晓绒
  • 1篇贾风勤
  • 1篇尚天翠
  • 1篇巴雅尔塔
  • 1篇罗新泽
  • 1篇纳森巴特
  • 1篇贾娜尔·阿汗
  • 1篇任艳利

传媒

  • 4篇生态学杂志
  • 2篇草业学报
  • 2篇应用生态学报
  • 1篇生物技术通报
  • 1篇西北植物学报
  • 1篇生态科学
  • 1篇热带亚热带植...
  • 1篇草地学报

年份

  • 3篇2023
  • 1篇2019
  • 4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新疆野核桃自然保护区不同坡向野核桃种群生命表与波动周期被引量:16
2015年
为了掌握新疆野核桃种群的波动周期、预测未来种群结构变化,在新疆野核桃自然保护区的阳坡和阴坡分别设置样地大样本调查,以径级结构代表年龄结构编制野核桃种群静态生命表,绘制其期望寿命图、年龄结构图、存活曲线和死亡率曲线,同时应用谱分析方法比较分析不同坡向生境野核桃种群的波动周期。结果表明:(1)野核桃种群不同坡向同一龄级和同一坡向不同龄级的期望寿命均存在波动,期望寿命在10龄级前为阳坡高于阴坡,10龄级后为阳坡低于阴坡。(2)阳坡和阴坡野核桃种群均为增长型年龄结构。(3)不同坡向生境野核桃种群的存活曲线均趋于Deevey-Ⅱ型,但阳坡种群各龄级的存活率均高于阴坡。(4)1龄级植株以高死亡率为代价发育为幼树;阳坡种群在其生活史中经历2个死亡高峰,最高峰在16龄级,阴坡种群经历4个死亡高峰,最高峰在9龄级。(5)谱分析表明,新疆野核桃种群的数量动态除受基波影响外,并表现明显的小周期波动,具有大周期内有小周期的多谐波迭加特征,且在11龄级的小周期波动与野核桃高生长特性有关,在17龄级的小周期波动可能与野核桃的生理特性有关。
张维焦子伟任艳利杨允菲李建东
关键词:野核桃种群静态生命表谱分析坡向
坡向与龄级对新疆野核桃自然保护区野核桃病害的影响被引量:1
2023年
为了解渐危植物新疆野核桃的病害情况,在新疆野核桃自然保护区调查不同坡向、不同龄级野核桃4种病害的患病比例,分析病害种类、病害等级与野核桃胸径及坡向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保护区野核桃的主要病害为核桃褐斑病(95.8%)、核桃枯枝病(90.5%)、核桃黑斑病(74.4%)和核桃腐朽病(7.7%)。4个坡向的野核桃均易患核桃褐斑病,阴坡和半阴坡的野核桃易患核桃枯枝病,阳坡和阴坡的野核桃易患核桃黑斑病,半阳坡和半阴坡的野核桃相对易患核桃腐朽病。4个坡向野核桃的4种病害均随病害等级(1~4级)的增加而病株比例减小。4个坡向核桃枯枝病、核桃黑斑病、核桃褐斑病均以中龄树比例最大,其次是老龄树,再次是小树,未见幼苗患病;核桃腐朽病仅发生在老龄树。核桃枯枝病、核桃腐朽病、核桃黑斑病、核桃褐斑病与野核桃的胸径呈显著正相关,核桃黑斑病与坡向呈显著负相关,核桃枯枝病、核桃腐朽病、核桃黑斑病的不同病害等级与胸径和坡向存在相关性。
王博巴雪瑞黎一阳张维
关键词:野核桃病害种类胸径坡向
新疆野核桃自然保护区不同坡向丛生野核桃年龄结构及数量动态被引量:1
2023年
通过对新疆野核桃自然保护区丛生野核桃(Juglans regia)进行普查,以径级结构代替年龄结构,采用匀滑技术编制种群静态生命表,并运用时间序列模型预测种群数量动态,从而获得丛生野核桃树的龄级结构与动态。结果表明,不同坡向丛生野核桃以中龄级为主,年龄结构呈两头小中间大的纺锤型;4个坡向种群年龄结构的动态指数V_(pi)虽大于0,但最大仅为19.10%,且V_(pi)ʹ极低,最大为1.12%,阳坡种群增长趋势最高,抗干扰能力最强,种群稳定性最好,半阳坡种群增长趋势最弱,抗干扰能力最弱,种群稳定性最差;各坡向种群均存在多个死亡高峰,阳坡最高峰在15龄级,半阳坡在15和18龄级,阴坡和半阴坡均在9龄级,存活曲线更接近Deevey-Ⅱ型;在未来2、5、10龄级后,中龄级个体数量减少,老龄个体呈增加趋势,丛生野核桃种群稳定性难以长期维持。因此对丛生野核桃幼苗的保护非常关键。
魏海英黎一阳赖晓辉张维
关键词:野核桃静态生命表种群动态
新疆西天山峡谷不同坡向野核桃幼苗种群动态及生长分析被引量:8
2014年
在非破坏性判定幼苗年龄及大样方逐苗调查的基础上,编制了新疆西天山峡谷不同坡向野核桃幼苗种群静态生命表,分析了幼苗株高的数量特征和生长规律。结果表明:不同坡向野核桃幼苗的期望寿命均以1龄最大,阳坡为2.018,阴坡为1.766,1~6龄普遍为阳坡大于阴坡。不同坡向幼苗种群均以1龄个体数量所占比率最大,阳坡为39.7%,阴坡为44.2%;3龄幼苗死亡率均最高,阳坡为82.0%,阴坡为78.3%;均为增长型年龄结构;存活曲线均趋于Deevey-Ⅱ型。1龄幼苗在阳坡和阴坡分别仅有3.3%和1.1%可以存活到7龄。不同坡向幼苗株高随着年龄的增加均为指数函数异速生长,其模型的生长速度(b值)也大体相同。
张维贾风勤纳森巴特杨允菲
关键词:野核桃幼苗种群动态静态生命表坡向
新疆野核桃种子的表型变异及生长特征被引量:14
2013年
大样本采集野核桃自然保护区野核桃种子全部14个类型和迁地移栽野核桃2个类型,分析了种子的表型变异性及其生长特征。结果表明:大多数种子纵径、横径和重量在不同野核桃类型间差异显著,各数量指标存在较大的可塑性;种子纵径以尖嘴型、铁壳型、矩圆型、心形型、歪嘴型、三棱型、纺锤型、薄壳型、卵圆型、小矩圆型、典型野核桃、长薄壳型、尖果型、小圆型顺序减小;横径以铁壳型、尖嘴型、矩圆型、心形型、典型野核桃、卵圆型、歪嘴型、三棱型、薄壳型、尖果型、小矩圆型、小圆型、纺锤型、长薄壳型顺序减小;壳厚度以小矩圆型最大,以歪嘴型最小;单果重量以铁壳型、矩圆型、尖嘴型、心形型、典型野核桃、卵圆型、歪嘴型、三棱型、尖果型、小圆型、纺锤型、薄壳型、小矩圆型、长薄壳型顺序减小;种子纵径与重量、横径与重量的生长关系可用乘幂、指数和对数方程刻画,均为异速生长型,种子各指标在不同生长期的生长快慢可通过各方程的性质反映。统计分析表明,新疆野核桃在迁地移栽后有更大的种子。
张维罗新泽张娜杨允菲
关键词:表型可塑性
新疆西天山峡谷海拔梯度上野核桃种群统计与谱分析被引量:22
2015年
为了掌握国家Ⅱ级渐危植物新疆野核桃种群的现存状态、预测未来种群的发展趋势,在野核桃自然保护区4条沟谷的不同海拔分别设置样地进行大样本调查.以胸径级结构代表年龄结构,采用匀滑技术编制野核桃种群静态生命表,应用谱分析方法分析野核桃种群的波动周期.结果表明:野核桃种群的胸径级随着海拔的升高逐渐减小,海拔1241~1380 m(H1)为19个龄级,最大胸径91.7 cm,海拔1381~1490 m(H2)为18个龄级,最大胸径82.8cm,海拔1491~1670 m(H3)为13个龄级,最大胸径58.9 cm.不同海拔梯度生境同一龄级及同一海拔梯度不同龄级野核桃的期望寿命均存在波动.在3个海拔梯度生境,野核桃种群的存活曲线均趋于Deevey-Ⅱ型,呈增长型年龄结构,有3个死亡高峰,最高死亡率H1和H3均为9龄级,分别为55.9%和89.8%,H2为12龄级,最高死亡率为79.4%.种群的数量动态变化明显受野核桃种群整个生命周期生物学特征的基波影响,并具有大周期内多谐波迭加的小周期波动特征.野核桃为长寿命树种,是野核桃自然保护区植被的主要优势种,现时种群自然更新良好,若无强烈人为干扰或严重自然灾害,将在群落中长期保持优势种地位.
张维焦子伟尚天翠杨允菲
关键词:野核桃种群统计静态生命表谱分析海拔梯度
新疆野核桃自然保护区不同坡向分枝成株野核桃种群结构与动态被引量:1
2023年
新疆野核桃(Juglans regia)系国家Ⅱ级渐危物种,其主干倒伏或死亡后,若干分枝可形成主干并生长至成龄树。为了解分枝成株野核桃的种群结构与动态,采用普查法对新疆野核桃自然保护区分枝成株种群进行调查,利用空间代替时间方法及匀滑技术建立分枝成株野核桃种群的年龄结构、静态生命表,得到年龄结构动态指数,绘制种群存活曲线、死亡曲线、消失曲线、生存函数曲线,进而获得分枝成株野核桃种群年龄结构与动态趋势。结果表明:1)4个坡向分枝成株野核桃种群数量变化动态指数V_(pi)和V_(pi)′均大于0,种群年龄结构呈增长型,存活曲线属Deevey-Ⅱ型;2)不同坡向2龄级个体数远大于1龄级,1龄级分枝成株野核桃比2龄级更难通过环境筛;3)阴坡种群增长最高,半阳坡种群稳定性最好、种群抗干扰能力最强,阳坡种群稳定性最差,种群抗干扰能力最低;4)生存函数分析显示,阳坡种群早期稳定,中期脆弱,而半阳坡、阴坡、半阴坡种群早期脆弱,中晚期稳定。
魏海英黎一阳尚天翠张维
关键词:野核桃坡向
新疆野核桃自然保护区被子植物的生态结构分析
2015年
在新疆野核桃自然保护区所设的289个调查样方中,共有被子植物193种,隶属49个科,6个植株生长型,4个根系生长型,6个Raunkiaer生活型,5个水分生态类型和6个饲用价值类型。其中,菊科种类最多,占17.1%,其次禾本科和蔷薇科分别占11.4%和7.3%;植株生长型结构以直立型种类最多,占33.7%,其次丛生型和半莲座丛型分别为28.0%和14.5%;根系生长型结构以直根型种类最多,占69.9%,其次根茎型和刷状根型分别为19.7%和8.8%;生活型结构以地面芽植物最多,占33.2%,其次地下芽和一年生植物分别为23.3%和21.2%;水分生态类型结构以中生型种类最多,占73.1%,中旱生型次之,占10.9%;饲用价类型结构以优、良质量的种类最多,达到67.3%,劣质和有毒或不可食的种类仅占11.4%。保护区的被子植物组成具有温带植物群落的植株和根系的特点,及典型的温带地面芽植物气候和中生土壤水分条件特征,多数种类具有较高的饲用价值。
张维努尔买买提焦子伟杨允菲李建东
关键词:被子植物生长型生活型水分生态类型
伊犁野核桃内抑菌抗氧化内生真菌的分离、筛选和鉴定被引量:3
2019年
旨在从伊犁野核桃中分离抑菌活性、抗氧化性较强的内生真菌,并鉴定其种属。采用组织块分离野核桃内生真菌,通过平板对峙法进行抑菌活性实验,同时检验其 DPPH 自由基清除能力,并对其进行菌种鉴定。结果显示,(1)从野核桃中分离出 49 株内生真菌,茎部数量最多;根部次之,果仁未分离到;(2)菌株 YHT-6 和 YHT-4 抑菌效果显著,对 4 种供试菌株抑菌指数都大于 10,YHT-4 对 4 种供试菌株的抑菌直径均超过 1.4 cm;(3)菌株 YHT-4 清除 DPPH 自由基能力较强,与 Vc 相当;(4)经形态学和分子学初步鉴定菌株 YHT-4 为三线镰刀属(Fusarium tricinctum)。分离得到的菌株 YHT-4 具有较强的抑菌、抗氧化活性,可作为药物开发的潜在来源进行进一步研究。
让凤菊任艳利张维欧阳艳
关键词:内生真菌抑菌活性抗氧化
新疆伊犁2种生境大拂子茅种群年龄结构研究被引量:4
2011年
通过单位面积取样的方法,测定分析了新疆伊犁2种生境下大拂子茅(Calamagrostis macrolepis)种群分蘖株、根茎和潜在种群的年龄结构,旨在探索大拂子茅种群对不同生境条件的响应策略,揭示大拂子茅种群的繁殖潜力。结果表明:大拂子茅种群分蘖株在2种生境下均由营养分蘖株和生殖分蘖株组成;分蘖株、根茎、冬性苗和芽均有4个龄级;根茎分蘖节最多繁殖4个世代,最多可存活5个生长季;分蘖株数量和生物量为1龄>2龄>3龄>4龄;芽数量为0龄>1龄>2龄>3龄,以0龄芽占绝对优势;根茎生物量、冬性苗数量在2种生境样地也具有低龄级相对占优势的结构特征。2种生境下大拂子茅种群分蘖株、根茎、冬性苗和芽等构件均呈增长型年龄结构。
张维贾娜尔.阿汗赵玉杨允菲李建东
关键词:分蘖株根茎年龄结构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