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黑龙江省海外学人科研资助项目(1154h25)

作品数:5 被引量:10H指数:2
相关作者:邢凤兰王丽艳杨菲冯欣欣徐群更多>>
相关机构:齐齐哈尔大学新泻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海外学人科研资助项目黑龙江省科技厅留学基金黑龙江省研究生创新科研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化学工程
  • 2篇医药卫生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篇学成
  • 3篇化学成分
  • 2篇双子表面活性...
  • 2篇化学成分研究
  • 2篇活性剂
  • 2篇红豆杉
  • 2篇表面活性
  • 2篇表面活性剂
  • 1篇东北红豆杉
  • 1篇东莨菪内酯
  • 1篇野火
  • 1篇内酯
  • 1篇紫杉
  • 1篇紫杉烷
  • 1篇紫杉烷类
  • 1篇莨菪
  • 1篇铵盐
  • 1篇细胞
  • 1篇细胞毒
  • 1篇细胞毒活性

机构

  • 5篇齐齐哈尔大学
  • 2篇新泻大学

作者

  • 5篇王丽艳
  • 5篇邢凤兰
  • 3篇徐群
  • 3篇杨菲
  • 3篇冯欣欣
  • 2篇邓启刚
  • 1篇赵冰
  • 1篇高春林
  • 1篇蒙晓茜

传媒

  • 1篇精细与专用化...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化学世界
  • 1篇中草药
  • 1篇齐齐哈尔大学...

年份

  • 4篇2010
  • 1篇2009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日本东北红豆杉枝化学成分研究
2010年
采用甲醇浸泡提取制得浸膏,再将浸膏加饱和食盐水溶解后依次用正己烷萃取除去油脂,再用二氯甲烷萃取浓缩萃取物。用柱层析、重结晶和高效液相色谱等进行分离,得到两种单体化合物,经1H-NMR,13C-NMR和IR鉴定并与文献对照,确定一种为紫杉吉酚,另一种为紫杉平F。
王丽艳蒙晓茜邢凤兰邓启刚安东正義
关键词:东北红豆杉化学成分紫杉烷类
非对称双季铵盐表面活性剂的制备及表面性能被引量:1
2009年
双子表面活性剂开发于20世纪90年代,与传统单链表面活性剂分子相比,双子表面活性剂分子中有连接基团,连接基团的性质及位置对双子表面活性剂物化性能影响很大。双季铵盐表面活性剂分子中有两个疏水基团、两个亲水基团和一个连接基.与传统的单季铵盐表面活性剂结构模式有很大差别,具有更为优良的性质。
王丽艳邢凤兰徐群冯欣欣杨菲
关键词:季铵盐表面活性剂表面性能双子表面活性剂
日本产红豆杉化学成分及细胞毒活性研究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对日本产红豆杉枝叶中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对分离得到的化合物进行毒活性测试。[方法]采用硅胶柱层析及高压液相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利用理化常数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学结构。[结果]从红豆杉枝叶的氯仿层萃取物中分离并鉴定了4个化合物,分别为7-epi-taxol、7-epi-cepharomannine、decinnam oyltaxinine J、2-deacetoxydecinnam oyltaxinine J,前2个化合物显示出较强的抗癌活性。[结论]4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日本产红豆杉中分离得到。
王丽艳冯欣欣邢凤兰徐群邓启刚赵冰安东正義
关键词:红豆杉化学成分活性
野火球的化学成分研究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对野火球Trifolium lupinaster中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和鉴定。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及高压液相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利用理化常数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学结构。结果 从醋酸乙酯部位分离得到11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山柰酚3-O-β-D-吡喃半乳糖苷(kaempferol 3-O-β-D-galactopyranoside,1)、山柰酚3-O-β-D-吡喃半乳糖-7-O-α-L-吡喃鼠李糖苷(kaempferol 3-O-β-D-galactopyranosyl-7-O-α-L-rhamnopyranoside,2)、山柰酚3-O-β-D-吡喃木糖基-(1→2)-β-D-吡喃半乳糖苷(kaempferol 3-O-(β-D-xylopyranosyl)-(1→2)-β-D-galactopyranoside,3)、山柰酚3-O-[2-O-β-D-吡喃木糖基)-(1→2)-β-D-吡喃半乳糖]-7-O-α-L-吡喃鼠李糖苷(kaempferol 3-O-[2-O-(β-D-xylopyr-anosyl)-(1→2)β-D-galactopyranosyl]-7-O-α-L-rhamnopyranoside,4)、槲皮素3-O-β-D-吡喃半乳糖苷(quercetin 3-O-β-D-galactopyranoside,5)、槲皮素3-O-β-D-吡喃木糖基-(1→2)-β-D-吡喃半乳糖苷(quercetin 3-O-(β-D-xylopyrano-syl)-(1→2)-β-D-galactopyranoside,6)、槲皮素(quercetin,7)、东莨菪内酯(scopoletin,8)、茵陈色原酮(capillarisin,9)、6-去甲氧基茵陈色原酮(6-demethoxycapillarisin,10)、脱镁叶绿酸甲酯(phaeophorbide,11)。结论这些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王丽艳邢凤兰高春林杨菲
关键词:黄酮苷东莨菪内酯
非对称双子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及结构表征被引量:5
2010年
以十二(十四)烷基二甲基叔胺、环氧氯丙烷、36%盐酸为原料合成中间体N-(3-氯-2-羟丙基)-N,N-二甲基长链烷基氯化铵,中间体再与吡啶经季铵化反应合成非对称双子表面活性剂。确定合成目标产物的最佳工艺条件,反应温度为85℃,反应时间为22 h,中间体氯化铵和吡啶的物料摩尔比为1∶1.2。目标产物的结构通过IR,1H NMR及元素分析得到证实。
王丽艳徐群邢凤兰冯欣欣杨菲
关键词:表面活性剂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