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20112125120009)

作品数:7 被引量:18H指数:3
相关作者:陆华伟钟兢军张永超阚晓旭康达更多>>
相关机构:大连海事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大连理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航空宇航科学技术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航空宇航科学...
  • 1篇机械工程

主题

  • 5篇旋涡
  • 5篇叶栅
  • 5篇扩压
  • 5篇扩压叶栅
  • 4篇旋涡结构
  • 4篇涡结构
  • 2篇定常
  • 2篇压气机
  • 2篇拓扑
  • 2篇静叶
  • 2篇非定常
  • 2篇高负荷
  • 2篇高负荷扩压叶...
  • 1篇动叶
  • 1篇旋涡脱落
  • 1篇叶顶间隙
  • 1篇叶尖
  • 1篇叶尖小翼
  • 1篇英文
  • 1篇数值模拟

机构

  • 7篇大连海事大学
  • 1篇大连理工大学
  • 1篇哈尔滨工业大...
  • 1篇沈阳发动机设...

作者

  • 7篇陆华伟
  • 4篇钟兢军
  • 4篇张永超
  • 3篇阚晓旭
  • 3篇康达
  • 2篇甘久亮
  • 1篇韩少冰
  • 1篇郭爽
  • 1篇陈浮
  • 1篇董策
  • 1篇刘斌
  • 1篇关敬元
  • 1篇杨健鑫
  • 1篇朱智鹏

传媒

  • 4篇工程热物理学...
  • 1篇节能技术
  • 1篇大连海事大学...
  • 1篇推进技术

年份

  • 1篇2016
  • 3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高负荷扩压叶栅三维定常旋涡结构建模研究(英文)被引量:1
2015年
为进一步认识高负荷扩压叶栅内的流动机理和旋涡演变规律,采用经试验校核的数值方法,以具有60°折转角的NACA65-010叶型为研究对象,运用拓扑分析理论,探讨了叶栅流道内马蹄涡、通道涡、集中脱落涡和壁角涡等二次旋涡的生成、演绎与发展。分析认为,在高负荷扩压叶栅中,对流场影响最大的涡系结构为通道涡,通道涡在130%B截面转变为稳定的内旋结构,流道内的壁角涡由通道涡诱导形成,而出口角涡则是在叶片尾缘出口绕流与通道涡的综合作用下形成的,流场出口最终呈现出通道涡与集中脱落涡并存的稳定结构。最后给出了0°冲角下的三维旋涡结构示意图。
钟兢军康达陆华伟张永超
关键词:扩压叶栅旋涡结构拓扑分析二次流
正弯压气机静叶流道内流动结构分析被引量:5
2013年
本文采用经过实验校核的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采用正弯静叶的低速压气机内部流动结构。结果表明,由于受片径向力和增强的叶根泄漏流动的作用,正弯静叶流道内的旋涡结构较直静叶明显简化,但考虑到叶片本身的几何形状叶片表面受力的影响,流道出口后的气流掺混较为严重,奇点总数略有增加,旋涡结构相对复杂。
陆华伟阚晓旭钟兢军甘久亮郭爽陈浮
关键词:压气机旋涡结构
吸力面抽吸位置影响大转角扩压叶栅气动性能的数值研究
2013年
本文采用经过实验校核的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吸气位置对大转角矩形扩压叶栅气动性能及流场结构的影响,详细对比分析了原型叶栅和三个吸气叶栅的流动情况。结果表明附面层吸除能显著降低叶型损失和尾迹掺混损失,同时还能够有效抑制角区分离,改善流场结构。
关敬元陆华伟张永超朱智鹏董策杨健鑫
关键词:吸气位置气动性能
动叶尾迹对跨声速压气机静叶非定常分离结构的影响研究被引量:3
2015年
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动叶尾迹对跨声速压气机设计工况下静叶表面和下端壁分离结构的非定常影响规律。首先,采用Rotor37的实验结果验证了数值模拟方法的可靠性。通过对跨声速压气机设计工况的计算,认为定常计算和非定常计算的结果整体上是相似的,非定常计算考虑了动叶尾迹对静叶流场的影响。研究表明,动叶尾迹在向下游输运过程中经历了拉伸、扭曲、积聚和耗散的过程。动叶尾迹使动静叶交界面气流角发生周期性波动。动叶尾迹的扫掠,使静叶前缘闭式分离区域范围发生先增大后减小的周期性波动,使静叶尾缘分离形式呈现由闭式分离向开式分离的周期性转化。动叶尾迹的扫掠在马蹄涡吸力面分支前诱导出一个小尺度的旋涡,并使得静叶根部尾缘和下端壁角区处的螺旋点拓扑结构呈周期性变化。动叶尾迹的扫掠使得静叶压力面的局部高静压区发生周期性的迁移。
阚晓旭陆华伟钟兢军
关键词:跨声速压气机
吸力面小翼对扩压叶栅旋涡结构的影响被引量:3
2014年
本文采用经过实验校核的数值模拟方法对某压气机动叶原始叶型和吸力面叶尖小翼叶型流道旋涡结构进行了详细分析.结果表明,原始叶栅流道中存在四个旋涡,即上通道涡、下通道涡、下集中脱落涡和叶顶泄漏涡。吸力面叶尖小翼的应用使得叶栅流道内的旋涡结构发生了变化,叶尖小翼抑制了叶顶泄漏涡的强度,从而使得上集中脱落涡得以出现,同时还使得叶顶泄漏涡的衍生涡被撕裂成两个衍生涡.正是由于叶尖小翼改变了叶栅流道内的旋涡结构,使叶栅流场的气动性能得到了改善.
钟兢军阚晓旭陆华伟韩少冰甘久亮
关键词:叶尖小翼旋涡结构
高负荷扩压叶栅二维非定常数值模拟被引量:2
2015年
为探究高负荷扩压叶栅在大正冲角下的非定常流动机理,应用数值方法与拓扑分析理论考察了大正冲角下叶栅内分离旋涡的发展过程,并分析了旋涡运动对流场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15°冲角下叶栅内主要存在吸力面分离涡和尾缘涡,吸力面分离涡的脱落频率为104.7 Hz,尾缘涡和吸力面分离涡交替脱落形成两倍频211.5 Hz;分离涡在发展过程中会抑制和归并弱小旋涡,同时还会使叶片的局部气动负荷明显上升.
陆华伟康达张永超
关键词:扩压叶栅非定常拓扑结构旋涡脱落数值模拟
具有叶顶间隙扩压叶栅附面层抽吸研究被引量:5
2016年
借助实验校核CFD方法对具有叶顶间隙扩压叶栅进行了数值模拟,分别探究了叶顶开槽、吸力面端部开槽及叶顶-吸力面端部组合开槽进行附面层抽吸对其性能的影响,并从旋涡结构角度阐述其控制机理。结果表明,叶顶抽吸可以推迟泄漏涡的生成,有效抑制泄漏流的发展,降低其损失,端部抽吸则可以吸除角区低能流体团,减小端部损失,通过二者的组合,叶栅总压损失显著降低,气流折转能力加强。
陆华伟张永超康达刘斌
关键词:扩压叶栅叶顶间隙附面层抽吸泄漏流旋涡结构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