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279060)

作品数:15 被引量:132H指数:8
相关作者:刘凌邢西刚钱宝李艳枫张喜更多>>
相关机构:河海大学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水利科技项目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水利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4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生物学
  • 2篇水利工程

主题

  • 4篇群落
  • 4篇群落结构
  • 3篇电极
  • 3篇植物
  • 3篇水质
  • 3篇内源磷
  • 3篇微电极
  • 3篇湖泊
  • 3篇环境因子
  • 3篇河流
  • 3篇浮游植物
  • 3篇沉积物
  • 2篇大型底栖动物
  • 2篇底栖动物
  • 2篇磷释放
  • 2篇河流健康
  • 2篇河流健康评价
  • 1篇底泥
  • 1篇底泥疏浚
  • 1篇典范对应分析

机构

  • 15篇河海大学
  • 3篇南京水利科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华人民共和...
  • 1篇中水珠江规划...
  • 1篇浙江省水利水...

作者

  • 15篇刘凌
  • 5篇邢西刚
  • 5篇钱宝
  • 4篇王浠浠
  • 4篇张喜
  • 4篇李艳枫
  • 3篇闫峰
  • 3篇陈立尧
  • 3篇张又
  • 2篇夏倩
  • 2篇肖潇
  • 2篇陈宁
  • 1篇尹洪斌
  • 1篇姚秀岚
  • 1篇高俊峰
  • 1篇高永年
  • 1篇燕文明
  • 1篇陈沐松
  • 1篇蔡永久
  • 1篇赵溦

传媒

  • 7篇水资源保护
  • 3篇水电能源科学
  • 2篇水利学报
  • 1篇中国环境科学
  • 1篇人民长江
  • 1篇环境保护科学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7
  • 3篇2015
  • 6篇2014
  • 4篇2013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新型的复合生态浮床及其对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影响被引量:10
2014年
利用现场水池实验法,设可提供生境的复合生态浮床、普通生态浮床、空白对照3组实验处理,对比研究复合浮床与普通浮床在影响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及水质净化、生态修复方面的特点和优势。结果表明:复合浮床对N、P的去除率高于普通浮床;复合浮床和普通浮床两者的净化修复作用可抑制水体中浮游植物的大幅度增长,且复合浮床更有助于增加浮游植物的多样性、提高水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李艳枫刘凌陈宁夏倩邢西刚燕文明张喜王浠浠
关键词:浮游植物群落结构水质净化环境因子
河生藻类形态功能群分布及其与环境因子关系的分析被引量:5
2018年
针对传统浮游植物分类方法忽略了植物生态环境特征的问题,2016~2017年分别对太湖流域黄昌河、长寿河、祝塘河的藻类组成及环境因子进行逐季调查,镜检出黄昌河的藻类共7门40属68种,长寿河7门43属69种,祝塘河7门42属76种。进而仿照湖泊浮游植物形态功能群分类方法(MBFG),经筛选后将藻类分为8个河生藻类形态功能群,并利用典范对应分析(CCA),分析不同藻类功能群与环境因子的关系,发现有硬质硅结构外骨的A功能群和有鞭毛结构的D功能群能适应高含沙量、大流量的河流,无鞭毛结构的C、G、H功能群生长繁殖依赖富含氮、磷的水生态环境。
钱烁统刘凌陈宁燕文明
关键词:典范对应分析水环境因子
基于盲数理论的河流健康评价被引量:4
2014年
在介绍盲数理论的基础上,对河流健康评价中所选取的指标值进行盲数化处理,进而利用盲数运算法则和判别模式对各指标进行评价等级判定,得到各指标隶属于各评价等级的可能性。将该方法与传统的综合指数法相结合,构建基于盲数理论的河流健康评价模型,并将其应用于通榆河健康评价,从物理特征、环境特征、生态功能、服务功能等方面构建评价指标体系,识别河流健康状况。结果表明,通榆河的健康等级为"中",主要问题为水质较差和生物多样性偏低。
王兴顺刘凌闫峰
关键词:盲数理论不确定性河流健康评价
湖泊沉积物-水微界面上磷的释放过程研究被引量:10
2014年
为揭示湖泊内源污染的微界面环境行为及机制,从环境微界面角度出发,研究湖泊沉积物一水微界面磷的释放过程。利用新兴的湖泊沉积物原位高分辨率间隙水采集技术(DGT和Mini—peeper)分别获取了大纵湖、蜈蚣湖和九龙口沉积环境中生物有效磷和可溶性活性磷的垂直剖面分布,并在微尺度下发现了由局部有机质强烈降解释放磷酸盐形成的异常突变点。利用DIFS模型分析了沉积物对磷的吸附解吸特性,结果发现:疏浚后的九龙口沉积物对磷酸盐的吸附解吸能力较弱,而大纵湖和蜈蚣湖表层沉积物磷酸盐则以弱结合态为主,具有良好的磷吸附特性,表明稳定的沉积物表层环境微界面系统对内源磷的释放具有很好的缓冲作用;同时发现大纵湖和蜈蚣湖表层沉积物对间隙水中的磷具有较强的补给能力,补给源主要分布在沉积物表层2~3cm附近,对界面磷的释放起关键的调节作用。
钱宝刘凌肖潇陈沐松
关键词:内源磷DGT吸附解吸特性
太湖流域河流及溪流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及影响因素被引量:33
2015年
2012年10月对太湖流域93个样点大型底栖动物进行调查,分析西部丘陵水生态功能区和东部平原水生态功能区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共采集到底栖动物104种,隶属4门8纲19目46科85属.各样点的底栖动物总密度差别很大,介于1.33~39080ind./m2.西部丘陵区的物种丰富度、物种多样性均高于东部平原区.东部平原区的优势种主要为铜锈环棱螺和霍甫水丝蚓等耐污种,而西部丘陵区的优势种中包括清洁种(毛翅目和蜉蝣目幼虫).相似性分析结果表明2个生态区底栖动物群落具有显著差异,铜锈环棱螺、霍甫水丝蚓、锯齿新米虾、大沼螺、苏氏尾鳃蚓等是造成2生态区之间群落结构差异的主要原因.典范对应分析结果表明影响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的主要因素为栖境多样性、营养状态及底质异质性.Goodnight-Whitley指数和BPI指数评价结果表明西部丘陵区整体处于轻污染状态,而东部平原区大部分采样点处于轻污染状态和中污染状态,部分采样点处于重污染状态.
张又刘凌蔡永久尹洪斌高俊峰高永年
关键词:太湖流域栖息地质量
盐城大纵湖疏浚前后沉积物-水界面环境化学变化被引量:3
2013年
运用微电极技术,模拟盐城大纵湖疏浚前后沉积物柱状样,分析疏浚前后沉积物-水界面约2cm深度的pH、Eh和DO的剖面数值及变化规律,探讨底泥疏浚对控制浅水湖泊富营养化的作用。结果表明:采用传统方法和微电极技术测得的Eh和pH值结果相差很大,微电极技术在微尺度下更具有研究意义;疏浚前后沉积物的含氧层厚度分别为8 mm和13 mm;微尺度下疏浚前后pH、Eh和DO值的变化趋势显示疏浚有助于富营养化的控制。
王流通刘凌钱宝夏倩陈立尧
关键词:微电极富营养化底泥疏浚环境因子沉积物-水界面
“引江济太”调水中望虞河水质变化的规律被引量:15
2013年
将水质划分为11个级别状态,用改进的Zadeh公式对水质指标进行规格化,构造水质变化的概率转移矩阵,并编写MATLAB程序计算望虞河调水区及望虞河各监测断面的水质变化进步度。结果表明,"引江济太"调水后,望虞河水质1—6月总的改善程度为0.0372;由各断面的水质变化进步度可知,望虞河江边闸下断面处的水质改善明显,虞义大桥水质呈恶化趋势,从张桥断面以后水质改善程度逐渐增大;总体来讲,调水对望虞河水质的改善有明显影响,但望虞河西岸的重度污染区严重阻碍望虞河水质的改善。
张又刘凌姚秀岚麻林赵溦
关键词:水质调水引江济太马尔科夫模型望虞河
大纵湖沉积物中磷形态特征分析被引量:1
2014年
为了探究中小型富营养化湖泊的演变过程,了解沉积物中磷的形态分布规律,以江苏省里下河地区大纵湖为例,采用改进的磷分级分离法分析了大纵湖3个采样点沉积物中各组分磷的垂向分布,探讨了大纵湖沉积物的潜在释磷能力和生物可利用磷的来源。结果表明,大纵湖DZ1采样点的沉积物中TP含量最高,而DZ2和DZ3采样点的TP含量则相差不大;沉积物中碎屑钙磷(De-P)和有机磷(Or-P)对TP的贡献巨大,而可交换态磷(Ex-P)、自生钙磷(ACa-P)和De-P与生物有效磷显著相关,这部分磷具有潜在的释放风险;活性磷由Ex-P、Fe-P、Al-P三种形态组成,其中以Ex-P为主;生物有效磷的含量次序为:AAP>Olsen-P>WSP>RDP,垂直方向上,AAP、Olsen-P含量随沉积物深度增加呈下降趋势。
张喜刘凌王流通李艳枫邢西刚王浠浠肖燕
关键词:沉积物磷形态生物可利用磷
环境微界面对湖泊内源磷释放的影响研究被引量:8
2013年
为揭示湖泊内源污染物释放的发生机制,从环境微界面角度出发,研究湖泊水-沉积物界面三相结构模式中磷的界面反应过程。利用微电极系统获取微界面溶氧浓度剖面,并结合Profile模型进行分析计算。计算结果表明:该湖湖心区沉积柱含氧层厚度达5mm,而湖口区则不到3mm,湖心区微界面上氧气消耗主要以自由扩散为主,而湖口区受微界面上微生物活动影响较大。同时利用梯度扩散薄膜技术获取了水-沉积物界面上分辨率高达1mm的可溶性活性磷剖面浓度分布,结果表明,在湖口区沉积物表层2cm处有强烈磷释放现象,而在湖心区则未发现,这可能与含氧层厚度有着密切的联系,这一重要现象在常规尺度下可能被掩盖。
钱宝刘凌肖潇陈立尧
关键词:湖泊微电极
湖泊水体溶解氧水平对内源磷释放的影响被引量:8
2015年
以江苏省里下河地区的大纵湖为研究对象,通过室内原位培养法,在3种不同溶解氧水平下(自然状态、好氧状态和厌氧状态)对湖底底泥原位沉积柱进行了连续16 d的室内培养,研究浅水湖泊溶解氧水平对上覆水体可溶性磷酸盐(SRP)释放的影响。结果发现:在不同溶解氧条件下,上覆水体SRP含量有显著差异,厌氧条件下上覆水体SRP平均含量比自然条件下高7倍左右,而好氧条件下上覆水体则比自然条件下低了近80%。由此说明,与自然状态相比,厌氧条件能显著促进内源磷的释放,而好氧条件则会抑制这一过程,甚至出现磷吸附现象,好氧条件能降低上覆水中磷的含量,改善湖泊富营养化状况。
钱宝刘凌潘畅
关键词:溶解氧浅水湖泊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