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2008AA5A302)

作品数:7 被引量:35H指数:4
相关作者:王松涛王仲奇杜鑫张龙新周逊更多>>
相关机构:哈尔滨工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项目博士后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航空宇航科学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动力工程及工...
  • 2篇航空宇航科学...

主题

  • 5篇气轮机
  • 5篇燃气轮机
  • 3篇压气机
  • 3篇弯叶片
  • 2篇叶栅
  • 2篇数值模拟
  • 2篇燃料
  • 2篇重型燃气轮机
  • 2篇扩压
  • 2篇扩压叶栅
  • 2篇值模拟
  • 1篇低热值
  • 1篇低热值燃料
  • 1篇动叶
  • 1篇英文
  • 1篇透平
  • 1篇能量损失
  • 1篇气动
  • 1篇气动设计
  • 1篇涡轮

机构

  • 7篇哈尔滨工业大...

作者

  • 7篇王松涛
  • 4篇杜鑫
  • 4篇王仲奇
  • 2篇刘勋
  • 2篇张龙新
  • 2篇周逊
  • 1篇蔡乐
  • 1篇温风波
  • 1篇焦映厚
  • 1篇赵亦凡
  • 1篇丁骏
  • 1篇冯国泰
  • 1篇张辰
  • 1篇石慧
  • 1篇陈绍文

传媒

  • 3篇中国电机工程...
  • 1篇工程热物理学...
  • 1篇动力工程
  • 1篇航空动力学报
  • 1篇科学技术与工...

年份

  • 1篇2014
  • 3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燃料热值变化对9FA燃气轮机涡轮流场的影响(英文)被引量:2
2010年
对GE公司9FA机型地面燃气轮机进行了准三维计算,分析了燃料热值不同对于涡轮流场产生的影响,对比了各种损失在总损失中的比例,能量损失系数沿叶高的分布,并对二次流损失进行了分析。通过分析得出,燃料热值变化导致了流量变化,继而导致了涡轮部分的气动性能发生变化,能量损失也发生了变化。对于能量损失沿叶高分布影响最大的是二次流损失,其他损失沿叶高分布相对比较平均。
刘勋王松涛赵亦凡冯国泰
关键词:涡轮能量损失
端弯控制扩压叶栅角区分离的机制分析被引量:9
2014年
为了进一步揭示端弯叶片技术对角区分离流动的控制机制,应用商业软件Numeca对某地面重型燃气轮机压气机末级静叶进行了数值模拟,详细对比分析了采用端弯叶片技术与弯叶片技术后对原型叶栅壁面压力场以及出口总压损失分布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端弯叶片技术与弯叶片技术均能缓解端部角区分离流动。与弯叶片相比,相同弯角的端弯叶片具有相同的驱动附面层向叶展中部的迁移能力。端弯叶片通过合理地调整弯高与弯角沿流向的变化,有效地控制了端区附面层的发展,因此端弯叶片具有更好的控制角区分离以及降低静叶总压损失的能力。
杜鑫焦映厚张龙新王松涛
关键词:燃气轮机压气机弯叶片
弯叶片对压气机静叶根部间隙泄漏流动的影响被引量:2
2010年
研究了弯叶片对压气机静叶根部泄漏流动的影响机理.对比分析了采用弯叶片后,根部间隙泄漏涡的运动轨迹、旋涡强度的差异以及对吸力面附面层发展的影响;从根部最大负荷位置以及逆压梯度等参数的变化,分析了造成泄漏流动变化的原因;从出口截面的轴向速度分布以及出口气流角沿叶高分布的变化,分析了静叶根部采用弯叶片后对流动匹配的影响.结果表明:正弯叶片使泄漏涡强度减弱,提高了下端壁的通流能力,改善了静叶出口气动参数的均匀性,减少了能量损失,尤其是使近端壁处轴向速度增大,有利于原型压气机根部的流动匹配.
杜鑫王松涛王仲奇
关键词:压气机泄漏流弯叶片
某重型燃气轮机压气机顶切方法的数值模拟被引量:4
2012年
为了满足某型压气机改型设计的需求,提出并推导了基于位置修正的等流管顶切方法,应用此方法对该压气机进口导叶至第2级静叶的5列叶栅进行了顶切设计,通过三维数值计算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顶切对压气机气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应用此方法可以根据不同的目标流量实现快速准确的顶切设计,顶切后的压气机在满足流量要求并保持压比基本不变的条件下,在不进行任何优化设计时仍然能够具有较高的气动性能,应用此方法进行顶切设计不会导致严重的流场匹配问题。
蔡乐杜鑫王松涛周逊
关键词:重型燃气轮机压气机
端弯联合弯叶片对扩压叶栅角区分离影响研究被引量:10
2012年
本文以某F级重型燃气轮机压气机亚音级静叶为研究对象,对于静叶端区产生的闭式角区分离流动,采用了端弯叶片控制技术,并在此基础上开发出"端弯联合弯叶片"技术。通过对比分析角区分离起始点和吸力面回流区范围,探讨了端弯叶片和"端弯联合弯叶片"对角区分离的影响规律。
杜鑫王松涛王仲奇张龙新丁骏
关键词:重型燃气轮机
F级中低热值燃料燃气轮机透平部分气动方案优化设计与分析被引量:6
2011年
通过一维计算和准三维计算,对地面重型F级中低热值燃气轮机透平进行了方案设计与优化。由一维优化结果指导准三维计算,并对结果进行优化。计算结果表明,通过一维优化计算,效率提高0.8%,末级更接近轴向出气,在第2、3级静叶流道存在跨声速流动;准三维计算结果中,由于第1级冷却空气量较大,冷却空气掺混损失在总损失中占有较大比例,二次流损失是影响总损失沿叶高分布的重要因素;准三维优化使损失降低,在第3级静叶中,损失较优化前大幅度降低。参考一般F级的透平气动设计的经验,讨论燃气轮机方案设计,探讨如何选择确定一维参数、准三维参数,并进行优化,从而为燃气轮机的透平部分的工程设计提供参考。
刘勋周逊温风波王松涛王仲奇
关键词:燃气轮机气动设计
基于动叶污垢沉积的数值模拟被引量:8
2012年
采用三维数值方法研究了污垢沉积对压气机动叶性能的影响.对具有一定典型性的真实压气机动叶NASA Rotor 37进行数值研究,通过与文献中实验数据的对比,校核了商业CFD(computational fluiddynamics)计算代码的可靠性,结果表明计算得到的性能曲线与实验数据有较好的一致性,应用于数值模拟手段是可行的.随后通过增加叶片和端壁的表面粗糙度和厚度来模拟不同的污垢沉积程度对压气机动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加叶片厚度和表面粗糙度都将引起总压比和等熵效率降低;增加表面粗糙度将导致流量下降,稳定工况范围向小流量方向移动;而增加叶片厚度将使得稳定工况范围明显减小,堵点流量下降较显著,这将导致动叶工作特性恶化程度增大.
石慧陈绍文张辰王松涛王仲奇
关键词:航空发动机表面粗糙度厚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