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CXLX120920)

作品数:2 被引量:63H指数:2
相关作者:黄大山张军霍中洋花劲魏海燕更多>>
相关机构:扬州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江苏省农业科技自主创新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双季晚粳
  • 2篇晚粳
  • 1篇稻区
  • 1篇栽培
  • 1篇栽培方式
  • 1篇生产力
  • 1篇生理特征
  • 1篇生育
  • 1篇生育期
  • 1篇双季稻
  • 1篇双季稻区
  • 1篇晚粳稻
  • 1篇粳稻
  • 1篇季稻
  • 1篇不同栽培
  • 1篇不同栽培方式
  • 1篇产力

机构

  • 2篇扬州大学

作者

  • 2篇许轲
  • 2篇张洪程
  • 2篇高辉
  • 2篇李国业
  • 2篇戴其根
  • 2篇董啸波
  • 2篇魏海燕
  • 2篇花劲
  • 2篇霍中洋
  • 2篇张军
  • 2篇黄大山
  • 1篇郭保卫

传媒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作物学报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3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不同栽培方式对双季晚粳稻产量及温光利用的影响被引量:41
2013年
【目的】研究南方双季稻区晚稻季条件下,不同栽培方式对不同类型晚粳稻产量、生育期及温光利用的影响,为适宜栽培方式及相匹配粳稻品种类型规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迟熟中粳、早熟晚粳、中熟晚粳和迟熟晚粳4种不同生育类型品种为试验材料,采用手栽、抛秧、机插3种栽培方式,系统比较不同栽培方式对不同品种类型晚粳稻产量、生育期及温光利用的影响。【结果】不同类型品种晚粳稻产量均表现手栽>抛秧>机插的趋势,不同栽培方式间产量差异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与手栽比较,两年抛秧方式减产率为6.05%—25.70%,机插方式减产率为9.94%—39.04%;手栽方式产量最高的原因是其总颖花量、结实率和千粒重均较高。抛秧和机插的各生育期均相应推迟,且两者全生育期亦缩短,其中抛秧方式全生育期平均缩短4.9 d,机插平均缩短10.3 d;不同类型品种间,晚粳稻全生育期缩短幅度较中粳稻大;同一熟期类型品种,杂交稻全生育期较常规稻缩短天数多。各类型品种全生育期及其不同生育阶段积温和光照时数及其利用率均表现出手栽>抛秧>机插的趋势,其中机插方式全生育期温光利用率较少,分别为85.66%和80.75%。【结论】根据上述研究结果,对不同栽培方式适宜性及配套适宜品种类型进行了初步归划,认为手栽、抛秧、机插均适宜在该区采用,不同栽培方式应配套适宜粳稻品种类型。
张军张洪程霍中洋李国业董啸波花劲郭保卫周培建程飞虎黄大山陈忠平陈国梁戴其根许轲魏海燕高辉
关键词:双季稻区晚粳稻栽培方式生育期
双季晚粳生产力及相关生态生理特征被引量:32
2014年
于江西鄱阳、上高县,选用代表性晚粳稻品种(武运粳24、南粳44、镇稻11、常优1号、常优5号、甬优8号),在高产栽培条件下以当地代表性晚籼稻品种为对照,系统比较了粳、籼稻间产量、品质和效益的差异,初步阐明了双季晚粳生产力优势,并从温光利用、株型、光合物质生产等方面探讨了其优势形成的生态生理特征。结果表明,3年晚粳平均产量分别为9.6、8.3、9.9 t hm–2(2011年上高县甬优8号最高产量田块达10.6 t hm–2),极显著高于晚籼,而其产量高的主要原因是每穗粒数、结实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籼稻;晚粳加工品质、食味品质优于晚籼(晚粳出糙率、精米率、整精米率显著或极显著高;籽粒直链淀粉、蛋白质含量显著或极显著低,胶稠度显著或极显著长),外观品质逊于晚籼(粳稻的垩白率、垩白大小、垩白度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籼稻);晚粳效益高于晚籼(3年晚粳的纯收益分别为11 890.6、10 252.1、16 565.9元hm–2,分别高23.8%、23.6%、26.7%)。双季晚粳生产力优势形成的相关生理生态特征为,较籼稻全生育期特别是结实期明显延长,抽穗结实期较籼稻适应凉爽气候,增加对温光资源利用,能正常成熟;后期有较高光合生产能力,增大了群体光合物质生产积累量,源库协调性好,库容总充实量高;生育后期在偏低温气候下不早衰,维持较强根系和较大茎鞘强度,具有较强群体抗倒伏能力。
张洪程许轲张军李国业董啸波花劲周培建程飞虎黄大山陈忠平陈国梁方明珍戴其根霍中洋魏海燕高辉
关键词:生产力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