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370390)

作品数:10 被引量:29H指数:3
相关作者:周建业胡盛寿张浩张磊林峰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医院清华大学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 1篇机械工程

主题

  • 4篇脱细胞
  • 3篇牛心包
  • 3篇细胞
  • 2篇动物实验
  • 2篇动物实验替代...
  • 2篇心脏
  • 2篇血管
  • 2篇生物材料
  • 2篇生物假体
  • 2篇生物力学
  • 2篇脱细胞处理
  • 2篇假体
  • 2篇骨髓间充质
  • 2篇瓣膜
  • 1篇带瓣
  • 1篇带瓣管道
  • 1篇蛋白涂层
  • 1篇动脉
  • 1篇心功能
  • 1篇心肌

机构

  • 8篇中国医学科学...
  • 2篇清华大学
  • 1篇北京工业大学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潍坊医学院附...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作者

  • 7篇周建业
  • 7篇胡盛寿
  • 3篇张浩
  • 2篇林峰
  • 2篇宋学营
  • 2篇蒋虹
  • 2篇张平川
  • 2篇张磊
  • 2篇王浩
  • 1篇费小琛
  • 1篇张士举
  • 1篇陶梅
  • 1篇曾衍钧
  • 1篇卢清萍
  • 1篇向虎
  • 1篇刘立群
  • 1篇颜永年
  • 1篇魏英杰
  • 1篇任兵
  • 1篇孙涛

传媒

  • 3篇中华胸心血管...
  • 2篇生物医学工程...
  • 1篇中华心血管病...
  • 1篇清华大学学报...
  • 1篇生物医学工程...
  • 1篇中国修复重建...
  • 1篇中国生物医学...

年份

  • 2篇2007
  • 4篇2006
  • 4篇2005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具有三层管壁结构组织工程血管支架的生物力学性能被引量:13
2006年
目的针对组织工程血管的体内培养技术路线,对所制备的具有三层管壁结构的组织工程血管支架的生物力学性能进行测试,并研究了壁厚对支架力学性能的影响,以保证后续的动物体内移植实验能顺利进行。方法采用涂敷/喷涂-滤沥的方法制备了具有三层管壁结构(多孔PLGA层-致密PU层-多孔PLGA层)的可降解组织工程血管支架,用自制的设备测试了其爆破强度和径向顺应性,并对血管支架进行了缝合强度的测试。结果所制备的厚度为0.295mm^0.432mm的三层结构血管支架的径向顺应性为3.80%/100mmHg^0.57%/100mmHg,爆破强度为160kPa^183kPa,缝合强度为0.63N/针~1.52N/针。结论支架的管壁厚度,尤其是中间层厚度,对支架的力学性能有重要影响。增大壁厚可导致径向顺应性急剧下降,爆破强度和缝合强度线性提高。在所制备的样品中,管壁厚度为0.295mm的支架其综合力学性能最优,可满足血管组织工程体内植入的力学性能要求。
陶梅张磊向虎林峰卢清萍周建业
关键词:血管支架力学性能
脱细胞处理对戊二醛固定牛心包的影响被引量:1
2006年
宋学营胡盛寿周建业宋光民蒋虹王德
关键词:脱细胞处理牛心包生物瓣膜瓣膜钙化再次换瓣细胞变化
不同蛋白涂层在脱细胞牛心包片上对骨髓间充质细胞黏附生长的影响
2007年
为观察和评价不同蛋白涂层对骨髓间充质细胞在脱细胞牛心包片上黏附生长的影响,采用酶消化结合去污剂洗涤法制作脱细胞牛心包片,在其表面用不同蛋白(纤维连接蛋白、明胶蛋白、型胶原蛋白)均匀涂层。提取并培养大鼠骨髓间充质细胞,将其接种到预涂层的牛心包片上,未涂层组作为对照。在不同时间点采用Hochest染色观察细胞贴附生长情况,48h采用MTT法定量分析。纤维连接蛋白涂层及明胶蛋白涂层与型胶原蛋白涂层和不涂层组相比,对骨髓间充质细胞贴附增殖能力均有显著提高(P<0.001);纤维连接蛋白涂层和明胶蛋白涂层之间(P>0.05)以及型胶原蛋白涂层和不涂层对照组之间(P>0.05)对细胞的贴附生长没有显著差异。结果表明:脱细胞牛心包片上纤维连接蛋白涂层及明胶蛋白涂层能明显提高骨髓间充质细胞的贴附增殖能力,而型胶原蛋白涂层对骨髓间充质细胞的贴附增殖没有明显的改善。
蒋虹胡盛寿周建业张士举宋学营
组织工程多孔管状支架的低温挤出成形被引量:1
2006年
聚乙二醇/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EG/PBT)-1,4二氧六环溶液体系在温度低于20℃时可变成凝胶态。将数字挤压/喷射技术与热致相分离技术结合,提出了一种新型多孔管状支架成形技术——低温挤出成形技术。构建了基于该技术的成形平台,研究了成形温度对支架宏观形貌、孔隙率、力学性能等的影响。该技术成形的支架孔隙率最高可达95%,微孔尺寸分布为35-48μm,支架弹性模量为61.9~106kPa。人类颌下腺细胞种植实验表明:支架具有良好的细胞亲和性,在涎腺组织工程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张磊林峰颜永年费小琛孙涛
生物材料补片修补大鼠左心室室壁瘤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
2005年
目的建立大鼠左心室室壁瘤补片模型,比较生物可降解材料p(3HBco3HH)/PU(PHB)与脱细胞牛心包片在该模型上的表现。方法取SD大鼠,结扎左冠状动脉,制成心梗模型。心梗模型制作6周后,行超声心动图检查,筛选合格模型大鼠,随机分成3组,PHB组(9只),脱细胞牛心包片组(9只),对照组(6只),前两组分别行左心室室壁瘤补片术,对照组仅行开胸手术。术后8周再次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并取补片做病理学检查。结果PHB组与脱细胞牛心包片组较对照组心功能明显改善(P<0.01),但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大体病理显示两种补片局部均无室壁瘤形成,补片组织相容性好,心室面为内皮细胞覆盖。结论大鼠左心室室壁瘤补片模型可以满足进一步组织工程学心肌补片研究的需要,PHB补片与脱细胞牛心包片经过改进后可作为组织工程学心肌的支架材料。
张平川张浩胡盛寿周建业王浩
关键词:心脏室壁瘤生物假体动物实验替代试验左心室室壁瘤补片修补生物材料
雪旺细胞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的实验研究被引量:3
2007年
目的通过雪旺细胞(Schwann cell,SC)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复合培养,观察SC对MSCs增殖的影响,为其在构建组织工程血管中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选用体重40gSD大鼠,用组织块培养法获取SC,用骨髓差速贴壁法获取MSCs;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分别对两种细胞进行鉴定。用Transwell培养板复合培养两种细胞,实验组于板上层接种MSCs,下层接种SC;同时上下两层均接种MSCs设为对照组。各组均选择第1、3、5和7天4个时间点进行检测,用氚标胸腺嘧啶核苷酸标记MSCs,液体闪烁仪进行细胞计数(counts per minute,CPM)。提取实验组SC、MSCs和对照组MSCs的细胞蛋白,分别对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和其受体Flk-1,协同受体1(neuropilin-1,NRP-1)进行Westernblot检测。结果SC呈梭形,表达S-100蛋白,阳性率达90%。MSCs表达CD105和CD44,不表达CD34和CD45。Transwell复合培养:MSCs,第1、3、5和7天增殖数量分别为2411.00±270.84、3016.17±241.57、6570.83±2848.27、6375.83±1431.28,明显大于对照组2142.17±531.63、2603.33±389.64、2707.50±528.55、2389.00±908.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CPM值于第5天最高。于复合培养第5天Westernblot显示:SC表达VEGF、Flk-1和NRP-1;VEGF、Flk-1、NRP-1在实验组MSCs中表达明显强于对照组。结论两种细胞体外复合培养后,SC在第1、3、5和7天均能显著增加MSCs的数量,并促进增殖,增殖高峰在第5天。与SC复合培养后,MSCs表达VEGF明显增加,其相应受体Flk-1、NRP-1表达上调,SC通过促进MSCs分泌VEGF增加参与了细胞的增殖过程。
张良周建业胡盛寿
关键词:雪旺细胞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细胞增殖
酒精对戊二醛固定牛心包影响的实验研究被引量:5
2006年
目的探讨酒精处理对戊二醛固定牛心包体内钙化和力学性能的影响。方法牛心包经戊二醛固定后,再用酒精处理,未经酒精处理组作为对照组。将两组牛心包埋植于大鼠皮下,分别于3周和2个月后取出,然后通过原子吸收光谱法和VonKossa钙染色评估两组牛心包钙含量变化。进行力学性能测试和热皱缩温度测定评估两组牛心包的物理性能。结果组织学检查显示酒精再处理对牛心包胶原纤维结构无明显破坏;大鼠皮下埋植实验显示酒精再处理能显著抑制戊二醛固定牛心包的钙化,3周时酒精再处理的戊二醛固定牛心包组钙含量是(1.08±0.30)mg/g,酒精未处理组钙含量是(24.55±7.16)mg/g;2个月时酒精再处理戊二醛固定牛心包组钙含量是(1.20±0.43)mg/g,酒精未处理组钙含量是(120.22±37.36)mg/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酒精再处理后牛心包的断裂伸长率增大,抗拉负荷增大,但抗拉强度改变无统计学意义;酒精再处理后牛心包的热皱缩温度下降。结论酒精处理戊二醛固定的牛心包动物体内实验显示有显著的抗钙化作用,并且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
宋学营周建业胡盛寿刘立群蒋虹王德
关键词:心脏瓣膜生物材料牛心包钙化
乳鼠心肌细胞联合人工基质移植改善大鼠心肌梗死后心功能的实验研究被引量:3
2005年
目的探讨体外构建液态组织工程学心肌(engineering heart tissue,EHT)的方法,以及其移植于大鼠心肌梗死区域后是否能存活并改善心脏功能。方法结扎雌性Sprague-Dawley(SD)大鼠左冠状动脉,制作心肌梗死模型。分离、标记及培养新生1~3天SD乳鼠心肌细胞。心肌梗死后合格的动物模型随机分成EHT组(n=12)、单纯心肌细胞组(n=12)、单纯基质组(n=12)、对照组(n=11)。移植术后4周,用超声心动图及离体心脏灌流2种手段评价心功能,标本取材做病理学检查及Y染色体多聚酶链检测(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结果PCR检测证实EHT组和单纯细胞组移植细胞存活,但病理学检查表明EHT组的移植细胞排列更紧密,细胞间有连接蛋白形成。超声心动图显示EHT组的左室缩短分数最高(22.82±3.44)%,高于细胞组(20.55±4.11)%、人工基质组(17.05±4.57)%和对照组(19.80±3.98)%,P=0.012。心脏灌流模型提示在左心室球囊容积为0.06、0.08、0.10ml时,左心室发展压及dp/d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EHT组最佳(P<0.05)。结论体外成功构建液态EHT后,可以通过注射方法移植于大鼠心肌梗死区域。液态EHT移植后较单纯细胞移植组织形态更佳、更能改善梗死心脏的功能。
张平川张浩胡盛寿王浩魏英杰
关键词:心肌梗塞细胞移植
脱细胞心血管组织的生物力学性能评价
2005年
目的比较心血管组织在脱细胞前后的生物力学性质。方法分别测试脱细胞处理前后肺动脉壁和瓣叶的强度、应力-应变、应力松弛等生物力学指标并进行比较。结果肺动脉壁在处理前后各指标无明显差异,瓣叶在脱细胞后其强度和应力-应变明显变化,应力-松弛无明显变化。结论脱细胞的心血管组织与天然组织的生物力学性能一致或接近。
闫鹏胡盛寿王翠萍曾衍钧周建业张浩
关键词:脱细胞生物力学
脱细胞猪肺动脉带瓣管道的支架材料研究被引量:2
2005年
目的研究心血管组织在经过适当脱细胞处理后的组织结构和生物学特性。方法对带瓣猪肺动脉管道进行脱细胞处理,所得组织和作为对照的新鲜天然组织分别进行HE染色、ETVG染色、免疫组化染色及扫描电镜检查,并测定各种大分子物质的含量;在小鼠皮下移植6周后测定组织钙含量及钙定位染色。结果脱细胞后的组织内未见细胞结构,基质结构基本保持。胶原和弹性蛋白含量增加。脱细胞后的组织在小鼠皮下移植后钙含量较天然组织明显下降。结论经过合适的脱细胞处理后,可以去除几乎所有的细胞成分,基本保留的基质结构,能显著减轻在异种移植时引起的钙化。
闫鹏胡盛寿任兵周建业高峰
关键词:肺动脉生物假体动物实验替代试验钙质沉着症脱细胞处理带瓣管道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