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甘肃省科技支撑计划(1204FKCA152)

作品数:22 被引量:94H指数:6
相关作者:石晓峰刘东彦沈薇李师宁红霞更多>>
相关机构:甘肃省医学科学研究院甘肃中医药大学甘肃省肿瘤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甘肃省科技支撑计划甘肃省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专项计划项目甘肃省卫生厅中医药科研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2篇医药卫生
  • 2篇生物学

主题

  • 6篇雪松
  • 5篇响应面
  • 5篇黄酮
  • 4篇杨梅素
  • 4篇液相色谱
  • 4篇色谱
  • 4篇总黄酮
  • 4篇相色谱
  • 4篇莽草
  • 4篇莽草酸
  • 4篇高效液相
  • 4篇高效液相色谱
  • 4篇纯化
  • 3篇液相色谱法
  • 3篇原儿茶酸
  • 3篇色谱法
  • 3篇响应面法
  • 3篇响应面法优化
  • 3篇高效液相色谱...
  • 3篇儿茶

机构

  • 22篇甘肃省医学科...
  • 18篇甘肃中医药大...
  • 3篇甘肃省肿瘤医...
  • 2篇中国食品药品...
  • 2篇兰州市食品药...
  • 1篇兰州大学
  • 1篇西北民族大学

作者

  • 22篇石晓峰
  • 15篇刘东彦
  • 10篇沈薇
  • 6篇李师
  • 5篇宁红霞
  • 4篇雷艳萍
  • 4篇张莉霞
  • 3篇范彬
  • 3篇马趣环
  • 3篇白朝辉
  • 3篇杜瑞琴
  • 2篇王新娣
  • 2篇程显隆
  • 2篇李琳
  • 2篇胡彩香
  • 1篇李志
  • 1篇李爽
  • 1篇韩涛
  • 1篇傅思武
  • 1篇邓毅

传媒

  • 4篇药物分析杂志
  • 3篇中国现代应用...
  • 3篇中国药房
  • 3篇中药材
  • 2篇中成药
  • 2篇天然产物研究...
  • 2篇中草药
  • 1篇中国中医药信...
  • 1篇广西植物
  • 1篇中华中医药杂...

年份

  • 2篇2021
  • 1篇2020
  • 3篇2018
  • 3篇2017
  • 3篇2016
  • 4篇2015
  • 5篇2014
  • 1篇2013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响应面法优化雪松松针中金丝桃苷的回流提取工艺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优化雪松松针中金丝桃苷的回流提取工艺。方法采用HPLC测定雪松松针中金丝桃苷的含量;基于单因素试验结果,以金丝桃苷含量为指标,根据Box-Behnken设计对影响回流提取的3个因素(料液比、乙醇浓度、提取时间)进行考察;通过响应面分析优化雪松松针中金丝桃苷的最佳回流提取工艺。结果优化得到的最佳回流提取工艺参数为乙醇浓度60%、料液比1︰16(g·mL^(-1))、回流提取1次,时间为100 min;在此工艺条件下提取得到的金丝桃苷平均含量为0.119 6 mg·g^(-1),与预测值0.119 4 mg·g^(-1)的相对偏差较小。结论优选得到的雪松松针中金丝桃苷回流提取工艺合理、可行。
张莉霞李志李志刘东彦石晓峰
关键词:金丝桃苷BOX-BEHNKEN设计响应面法
复方抗感灵颗粒质量标准研究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建立复方抗感灵颗粒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制剂中金银花、连翘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制剂中绿原酸的含量进行测定,采用 Diamonsil C18柱分离,以乙腈-0.4%磷酸(20∶80,V/V)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L/min。结果通过薄层鉴别,分别检出金银花中的绿原酸、连翘中的连翘苷。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得制剂中绿原酸的线性关系为A=30461C-5938.8,r=0.9998,RSD=1.01%,表明绿原酸在10.2~102.0μg/mL 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结论该方法准确、快速、稳定、可靠,重复性好,可用于该复方制剂的质量控制及评价。
张军民傅思武赵晋石晓峰
关键词:薄层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绿原酸
HPLC同时测定雪松不同部位中4个黄酮类化合物的含量被引量:7
2014年
目的 建立同时测定雪松不同部位4个黄酮类化合物(杨梅素、槲皮素、山柰酚和异鼠李素)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 雪松样品用60%甲醇回流提取,提取液加10%盐酸水解。采用Agilent TC-C18(250 mm×4.6 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流速1.0 m L·min^-1,检测波长360 nm,柱温30℃。结果 雪松不同部位中杨梅素、槲皮素和异鼠李素浓度都在0.5~10μg·m L^-1、山柰酚浓度在1~24μg·m L-1内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 6),加样回收率(n=6)分别为98.9%,100.1%,99.5%和101.7%。雪松各部位中4个黄酮类化合物的含量存在明显差异,其中松针中槲皮素和山柰酚的含量最高分别达0.285 mg·g^-1和1.493 mg·g^-1,小枝中杨梅素和异鼠李素的含量最高分别达0.365 mg·g^-1和0.476 mg·g^-1;雪松不同部位中4个黄酮类化合物含量之和依次为松针〉小枝〉花序〉木质〉树皮。结论 该方法简单、快速、高效,可用于雪松不同部位中4个黄酮类化合物的含量测定。
刘东彦胡鹏斌石晓峰沈薇
关键词:雪松黄酮类化合物杨梅素槲皮素山柰酚异鼠李素
雪松不同部位中原花青素的含量测定及其清除DPPH自由基的活性被引量:3
2015年
雪松(Cedrus deodara)是松科(Pianaceae)雪松属(Cedrus)树种的泛称,为广泛分布于喜马拉雅山脉的常绿树种,包括雪松(C.deodara)、黎巴嫩雪松(C.libani)、短叶雪松(C.brevifolia)和北非雪松(C.atlantica)等。雪松的针叶药用历史悠久,主要化学成分为黄酮类、苯丙素类、有机酸类、三萜类、甾体类、多糖及针叶胶等,具有抗肿瘤、抗氧化、改善记忆、抗菌及抗病毒等多种功效。为了测定雪松不同部位中原花青素的含量,并考察其清除DPPH自由基活性的能力,该研究以Fe3+离子为催化剂,用正丁醇-盐酸法分别测定雪松松针、花序、小枝、木质部、树皮中原花青素的含量,并对不同部位提取液清除DPPH自由基的能力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松针、花序、木质部、树皮、小枝中原花青素的含量分别为12.93%、12.93%、6.41%、12.00%、3.37%,在质量浓度(以生药计)为0.8 mg·m L-1时,其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均达到或接近90%。该研究结果提示雪松各个部位的原花青素含量丰富,其提取液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很高,这为雪松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了很好的参考价值。
沈薇石晓峰宁红霞胡彩香
关键词:雪松原花青素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DPPH自由基
响应面分析法优化雪松松针多糖提取工艺研究被引量:21
2018年
目的:建立雪松松针中多糖的含量测定方法,并优化确定其提取工艺。方法:以葡萄糖为对照品,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在波长488nm处测定雪松松针中多糖的含量;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通过三因素三水平的Box-Behnken中心组合实验设计,对雪松松针中多糖提取工艺的主要影响因素(提取时间、液料比、提取次数)进行考察并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以多糖得率为响应值进行响应面分析(RSA)。结果:葡萄糖在0.005-0.030mg/m L(r^2=0.9993)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加样平均回收率和RSD分别为100.42%和2.24%(n=6);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时间114min,液料比22∶1(mL/g),提取次数2次,提取温度为100℃;在此最佳工艺条件下,多糖的含量为4.37%,结果与模型预测值相符。结论:所建立的含量测定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雪松松针中多糖的含量测定和质量控制;优选得到的最佳工艺条件经验证稳定、合理、可行。
马趣环石晓峰沈薇范彬张孝天刘东彦王新娣
关键词:多糖紫外分光光度法
响应面法优化雪松松针中总木脂素的提取工艺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优化雪松松针中总木脂素的提取工艺。方法:以乙醇体积分数、液料比、提取时间为响应因子,总木脂素含量为响应值,采用基于Box-Behnken设计的响应面法优化雪松松针中总木脂素的提取工艺。结果:优化的提取工艺为乙醇体积分数78%、液料比25∶1、提取时间1.75 h。在此工艺条件下提取得到的总木脂素含量为99.2 mg/g,与理论预测值100.49 mg/g接近,相对偏差为0.65%。结论:利用响应面法优化得到的雪松松针中总木脂素的提取工艺稳定可行,且具有较好的预测性。
雷艳萍石晓峰刘东彦王斌利
关键词:总木脂素BOX-BEHNKEN设计响应面法
大孔吸附树脂富集纯化雪松松针总黄酮工艺的优化被引量:9
2017年
目的优化大孔吸附树脂富集纯化雪松Cedrus deodara(Roxb.)Loud.松针总黄酮工艺。方法 40%乙醇回流提取总黄酮,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其含有量。考察12种大孔吸附树脂(D-101、NKA-9、HPD100、AB-8、D4020、ADS-17、HPD826、HPD450、DM130、XAD-16、HPD722、HP-20)对总黄酮的吸附解吸能力;以上样液质量浓度、上样液p H值、上样量为影响因素考察最佳树脂吸附能力;以乙醇体积分数、除杂溶剂、乙醇洗脱用量为影响因素,考察最佳树脂解吸能力,优化富集纯化工艺。结果 HPD722大孔吸附树脂纯化效果最好,最佳条件为上样液质量浓度3.85 mg/m L,上样液p H值4.0,上样量4 BV,乙醇体积分数70%,除杂溶剂4 BV水,乙醇洗脱用量2 BV,总黄酮纯度达到54.28%。结论该方法合理可行,可用于富集纯化雪松松针总黄酮。
刘东彦石晓峰胡鹏斌沈薇
关键词:雪松松针总黄酮富集纯化大孔吸附树脂
雪松松针HPLC特征图谱及6个成分的含量测定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雪松松针的特征图谱,同时测定其原儿茶酸、原儿茶醛、二氢杨梅素、咖啡酸、阿魏酸、芦丁6个成分的含量。方法:采用CAPCELL PAK-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以甲醇(A)-0.1%磷酸水(B)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为1 mL·min^(-1),检测波长300 nm,柱温30℃;应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软件(2012.130723版本)对14批雪松松针进行相似度分析,同时对其6个成分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14批雪松松针样品的色谱图与特征图谱的相似度介于0.932~0.992之间,标定共有峰22个,并对其6个共有峰进行归属。14批样品中原儿茶酸、原儿茶醛、二氢杨梅素、咖啡酸、阿魏酸、芦丁6个成分的含量范围分别为34.312~1216.750μg·g^(-1)、5.246~12.533μg·g^(-1)、43.912~132.047μg·g^(-1)、50.791~145.021μg·g^(-1)、13.543~70.379μg·g^(-1)、82.763~243.758μg·g^(-1),结论:所建立的HPLC特征图谱结合6个化学成分的含量测定,能较全面反映雪松松针内在化学成分质量,简便可行、快速准确,可为其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张国强李运鲁艳梅李婉玉刘东彦石晓峰程显隆
关键词:原儿茶酸原儿茶醛二氢杨梅素咖啡酸芦丁
RP-HPLC法同时测定雪松松针中4个有效成分的含量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雪松松针中丹皮酚、蛇床子素、和厚朴酚、厚朴酚4个有效成分含量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采用Agilent Eclipse plus-C18色谱柱(250 mm×4.6 mm,5 μm),以甲醇(A)-水(B)为流动相,梯度洗脱(0-7 min,55%A;7-20 min,80%A;20-25 min,55%A),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294 nm,柱温25 ℃。 结果:雪松松针中丹皮酚、蛇床子素、和厚朴酚、厚朴酚浓度分别在12.5-125、5-50、7-70和10^-100 μg·mL^-1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在0.9989-0.9998之间;加样回收率(n=9)范围为98.6%-99.2%。结论:该方法简单、快速、高效,可作为雪松松针质量控制的参考方法。
石晓峰李师刘东彦白朝辉贠洁
关键词:蛇床子素和厚朴酚厚朴酚中药成分分析反相高效液相色谱
雪松松针中总黄酮及4种指标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研究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建立测定雪松松针中总黄酮及杨梅素、槲皮素、山柰酚和异鼠李素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以芦丁为对照品,以硝酸铝[Al(NO3)3]显色,在510 nm处测定雪松松针中总黄酮的含量。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雪松松针中杨梅素、槲皮素、山柰酚和异鼠李素的含量。色谱柱为Agilert TC-C18,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360 nm,柱温为30℃,进样量为20μl。结果:芦丁的含量在45.8~549μg范围内与吸光度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 3);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7.65%,RSD=1.37%(n=6)。杨梅素、槲皮素、异鼠李素的质量浓度在1~10μg/ml、山柰酚的质量浓度在4~40μg/ml范围内与各自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 2),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100.11%、97.63%、100.46%、102.11%,RSD分别为1.35%、1.49%、1.56%、1.51%(n=6)。雪松松针样品中总黄酮、杨梅素、槲皮素、山柰酚和异鼠李素的平均含量分别为81.9、0.229、0.503、0.843、0.297 mg/g。结论:本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作为雪松松针中黄酮类物质的含量测定方法。
胡鹏斌韩涛刘东彦石晓峰李师宁红霞
关键词:雪松松针总黄酮杨梅素山柰酚异鼠李素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