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001638)

作品数:8 被引量:83H指数:6
相关作者:傅超美胡慧玲王战国高飞毛茜更多>>
相关机构:成都中医药大学四川大学太极集团有限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四川省科技厅科技支撑计划项目“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 1篇理学

主题

  • 4篇内酯
  • 4篇去氢木香内酯
  • 4篇煨制
  • 4篇木香
  • 4篇木香内酯
  • 4篇木香烃内酯
  • 4篇川木香
  • 3篇芍药
  • 3篇芍药苷
  • 3篇高效液相
  • 2篇液相
  • 2篇指纹
  • 2篇指纹图
  • 2篇指纹图谱
  • 2篇中药
  • 2篇主成分
  • 2篇主成分分析
  • 2篇聚类分析
  • 2篇高效液相指纹
  • 2篇高效液相指纹...

机构

  • 9篇成都中医药大...
  • 6篇四川大学
  • 1篇澳门大学
  • 1篇太极集团有限...
  • 1篇太极集团重庆...

作者

  • 7篇胡慧玲
  • 7篇傅超美
  • 6篇王战国
  • 5篇高飞
  • 4篇毛茜
  • 3篇彭伟
  • 3篇盛菲亚
  • 3篇卢君蓉
  • 3篇董自亮
  • 2篇何瑶
  • 2篇傅舒
  • 1篇余佳文
  • 1篇徐瑞超
  • 1篇章津铭
  • 1篇刘芳
  • 1篇郑勇凤

传媒

  • 3篇中草药
  • 1篇中国实验方剂...
  • 1篇中国中药杂志
  • 1篇中成药
  • 1篇食品与药品
  • 1篇中药与临床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4
  • 6篇2013
  • 1篇2012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川木香煨制前后主要药效成分在人工胃、肠液及大鼠离体胃肠共孵液中的稳定性研究被引量:11
2012年
目的:考察川木香煨制前后木香烃内酯(costunolide,COS)和去氢木香内酯(dehydrocostus lactone,DEH)在人工胃、肠液中的稳定性,及其在大鼠离体胃、小肠、结肠共孵液中的吸附、摄取或降解特征。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川木香煨制前后COS和DEH在人工胃、肠液及大鼠离体胃肠共孵液中的质量浓度,以大鼠离体胃、小肠、结肠与药物共孵的方法考察其物理吸附、摄取或降解参数。结果:川木香煨制前后COS在人工胃液稳定性较差,平均降解常数分别为0.758 0,0.531 1,煨制后稳定性有所提高,具统计学意义(P<0.01);川木香煨制前后COS和DEH在大鼠离体胃、小肠和结肠中的吸附、摄取或降解量(2 h)均较大,其中煨制前后COS和DEH在不同部位均有不同程度的差异。结论:川木香煨制前后COS在人工胃液中均不稳定,煨制后稳定性有所提高;大鼠离体胃、小肠、结肠对川木香煨制前后的COS和DEH均有明显的吸附、摄取或降解,并在不同部位有差异;为川木香煨制前后药效成分的吸收机制研究提供了参考。
毛茜傅超美胡慧玲王战国何瑶包希福
关键词:川木香煨制木香烃内酯去氢木香内酯高效液相色谱法
基于聚类分析与主成分分析的不同产地赤芍药材HPLC指纹图谱研究
目的建立赤芍药材指纹图谱研究,并进行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Hypersil ODS C18柱(4.6 mm×200 mm,5μm)为色谱柱,流动相:A:乙腈;B:磷酸溶液(p H=2.7)进行梯...
徐瑞超董自亮余佳文
关键词:赤芍高效液相指纹图谱芍药苷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
文献传递
HPLC-UV技术用于川木香煨制前后代谢物轮廓差异研究被引量:10
2013年
目的比较川木香煨制前后代谢物轮廓(metabolic profiling)差异,筛选出导致差异的特征性化学成分。方法经HPLC-UV分析获得川木香生品、煨品的色谱图数据集;采用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partial least square-discriminant analysis,PLS-DA)、聚类分析(hierarchical cluster analysis,HCA)等多变量统计分析方法比较川木香生品、煨品的代谢物轮廓差异及筛选导致差异的特征性化学成分。结果川木香生品和煨品代谢物轮廓明显不同,导致差异的特征性化学成分有7个(包含木香烃内酯和去氢木香内酯)。结论从代谢物轮廓角度,川木香煨制前后具有显著差异。
高飞傅超美胡慧玲王战国傅舒毛茜盛菲亚彭伟
关键词:川木香煨制HPLC-UV木香烃内酯去氢木香内酯
基于聚类分析与主成分分析的赤芍指纹图谱研究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建立赤芍药材指纹图谱,并进行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以Hypersil ODS C18柱(4.6 mm×200 mm,5μm)为色谱柱,以乙腈-0.02%磷酸溶液(p H 2.7)混合液进行梯度洗脱,流速0.8 m L/min;检测波长230 nm;柱温25℃。结果建立了13个产地药材的共有图谱,聚成5类,确定了17个共有峰,得到3个决定峰。结论聚类分析结合主成分分析所建立的HPLC指纹图谱及定量分析方法均具有快速稳定的特点,为全面控制赤芍药材的质量提供了依据。
徐瑞超董自亮余佳文
关键词:赤芍高效液相指纹图谱芍药苷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
川木香煨制前后药效成分在大鼠胃、小肠、结肠中吸收差异研究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比较川木香煨制前后主要药效成分木香烃内酯和去氢木香内酯在大鼠胃、小肠、结肠的吸收差异。方法建立大鼠原位胃、小肠、结肠吸收灌注模型,HPLC-UV法测定给药后各灌注液中木香烃内酯、去氢木香内酯和酚红的量,获取川木香煨制前后主要药效成分在胃、小肠、结肠中吸收动力学参数。结果川木香生品中木香烃内酯和去氢木香内酯在大鼠胃和小肠中的每小时吸收百分率较煨制品高(P<0.05),川木香煨制品中木香烃内酯和去氢木香内酯在结肠中的每小时吸收百分率较生品高(P<0.01)。结论川木香煨制品中药效成分在结肠中吸收速度高于生品。
高飞傅超美胡慧玲王战国彭伟卢君蓉盛菲亚毛茜
关键词:川木香煨制胃肠吸收木香烃内酯去氢木香内酯
关于中药炮制机制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的思考被引量:35
2013年
通过对近几年有关中药炮制机制研究文献进行分析,结合自身科研经验,总结中药炮制机制研究的主流方法与思路。探讨中药炮制前后化学成分量与质的变化或比较中药炮制前后药效或毒性作用的变化(强与弱、改变)是中药炮制机制研究的主流思路,除此之外,还应当重视中药炮制前后全化学成分差异性、体内药动学差异性、炮制前后配伍差异性等方面的分析,多学科、多层次、全方位地构建中药炮制机制创新研究模式,才有利于挖掘中药炮制的现代科学内涵,丰富中药炮制理论,促进中药炮制学科的快速发展。
高飞傅超美胡慧玲王战国毛茜傅舒
关键词:中药炮制
代谢组学应用于中药制剂各关键环节的研究概况及思考被引量:1
2013年
本文简述了代谢组学在中药制剂各关键环节的应用,结合课题组采用代谢组学方法开展的中药制剂相关研究,提出将代谢组学方法用于中药制剂研究和中药制剂质量全方位控制的新思路,以完善中药制剂的质量控制体系,保障中药制剂的安全有效、稳定可控。
卢君蓉何瑶傅超美胡慧玲王战国刘芳
关键词:代谢组学中药制剂
芍药苷微囊的制备及其体外释药研究被引量:14
2013年
目的研究芍药苷微囊的制备工艺,并考察其体外释药特性。方法以包封率、载药量为指标,采用复凝聚法制备芍药苷微囊,用Doehlert设计法对芍药苷的制备工艺进行优化,用HPLC法测定微囊在20 h内溶出的量并做释放度考察曲线,且采用电镜对其形态与粒径进行考察。结果芍药苷微囊的囊材囊心比、搅拌速率及体系的pH值对微囊的包封率与载药量均有显著影响,当囊材囊心比为4.3∶1、搅拌速率为305 r/min、pH值为4.0时,制得的芍药苷微囊圆整光滑,无粘连,粒径均匀,包封率可高达83.81%,载药量为24.24%,囊径在200μm以下,且有一定的缓释作用。结论复凝聚法制备芍药苷微囊工艺简单、可靠,产品稳定性好;微囊作为一种新兴剂型,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
董自亮卢君蓉高飞郑勇凤胡慧玲傅超美
关键词:芍药苷复凝聚法微囊体外释药
川木香煨制前后大鼠在体肠吸收动力学对比研究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比较分析川木香煨制前后主要药效成分木香烃内酯和去氢木香内酯在大鼠在体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的吸收动力学差异。方法建立大鼠原位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吸收灌注模型,利用HPLC-UV法测定木香烃内酯、去氢木香内酯和酚红的量,获取川木香煨制前后主要药效成分在小肠不同肠段的吸收动力学参数。结果川木香煨制前后,其主要药效成分木香烃内酯和去氢木香内酯在小肠各个肠段(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的吸收没有显著性的差异;此外,十二指肠段是川木香生品和煨品在小肠部位的最佳吸收肠段。结论川木香是否煨制与小肠吸收无关。
高飞傅超美胡慧玲王战国章津铭彭伟盛菲亚
关键词:川木香煨制木香烃内酯去氢木香内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