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G1999054004)

作品数:31 被引量:133H指数:7
相关作者:李云庆王亚云武胜昔陈军王文更多>>
相关机构:第四军医大学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京都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高等学校骨干教师资助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9篇脊髓
  • 5篇神经元
  • 5篇受体亚型
  • 5篇背角
  • 4篇色胺
  • 4篇羟色胺
  • 4篇脊髓背角
  • 4篇5-羟色胺
  • 4篇MRNAS
  • 4篇病理
  • 3篇镇痛
  • 3篇伤害性
  • 3篇受体
  • 3篇髓内
  • 3篇痛敏
  • 3篇吗啡
  • 3篇内吗啡
  • 3篇内吗啡肽
  • 3篇阿片
  • 3篇病理性

机构

  • 31篇第四军医大学
  • 5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日本京都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京都大学

作者

  • 20篇李云庆
  • 10篇武胜昔
  • 10篇王亚云
  • 9篇陈军
  • 6篇王文
  • 5篇周亮
  • 5篇刘翔宇
  • 3篇史娟
  • 3篇陈会生
  • 3篇李继硕
  • 3篇季伟
  • 3篇裴力雨
  • 3篇李震
  • 2篇李金莲
  • 2篇冯宇鹏
  • 2篇李会莉
  • 2篇黄熙
  • 2篇李辉
  • 2篇熊抗辉
  • 2篇金子武嗣

传媒

  • 16篇神经解剖学杂...
  • 4篇第四军医大学...
  • 3篇中国临床康复
  • 2篇中国神经科学...
  • 2篇解剖学报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生理科学进展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解剖学杂志

年份

  • 1篇2007
  • 2篇2006
  • 4篇2005
  • 14篇2004
  • 6篇2003
  • 4篇2002
3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大鼠中脑中央灰质内谷氨酸脱羧酶和阿片μ受体共存神经元与脑啡肽、β-内啡肽和强啡肽阳性终末的联系被引量:1
2003年
本研究用免疫组织化学三重反应 ,在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下观察了中脑中央灰质内的谷氨酸脱羧酶和阿片μ受体共存神经元与亮氨酸 -脑啡肽、β-内啡肽和强啡肽阳性终末的联系。结果显示 ,谷氨酸脱羧酶阳性神经元主要散在分布于中央灰质的中、尾段内侧区和腹外侧区 ,多为小型神经元 ;谷氨酸脱羧酶阳性终末在中央灰质全长各区的密度均较高 ;阿片 μ受体阳性的中、小型神经元主要散在分布于中央灰质的中、尾段的腹外侧区 ,在其腹外侧区可见少量谷氨酸脱羧酶和阿片 μ受体共存的小型神经元。在中央灰质全长的内侧区和腹外侧区均能见到较密集的亮氨酸 -脑啡肽、β-内啡肽和强啡肽阳性终末围绕在谷氨酸脱羧酶、阿片μ受体阳性神经元和两者共存神经元的胞体或树突周围并形成密切接触。本研究结果表明 ,中央灰质内含内源性阿片样物质的阳性终末与谷氨酸脱羧酶 /阿片 μ受体共存神经元之间存在密切接触 ,提示内源性阿片样物质对
董元祥陈涛李云庆
关键词:谷氨酸脱羧酶阿片Μ受体神经元Β-内啡肽强啡肽
5-HT_1受体各亚型mRNAs在大鼠脊髓不同节段背角和腹角的表达(英文)被引量:7
2003年
为进一步了解5-HT受体在中枢感觉和运动机能中的作用,本研究利用反转录PCR方法比较了5-HT1A,5-HT1B,5-HT1D,5-HT1E和5-HT1F受体亚型mRNAs在脊髓不同节段的背角、腹角的表达。结果显示:5-HT1A,5-HT1B,5-HT1D受体亚型mRNA的表达水平在胸、腰、骶段脊髓的背角明显高于腹角;而颈段背角内的表达仅略高于腹角。脊髓内未检测到5-HT1E受体亚型;5-HT1F受体亚型在脊髓各节段的背角和腹角都有较高水平的表达。5-HT1受体家族各亚型mRNA在脊髓背角和腹角表达水平的差异可能提示它们在中枢感觉和运动功能中发挥不同的作用。
刘翔宇武胜昔王亚云王文李云庆
关键词:反转录PCR5-HT受体脊髓
脊髓辣椒素受体1(VR1)参与热敏感性的证据:老龄大鼠行为学和形态学相结合观察结果(英文)
2004年
以往的研究表明外周热伤害性感受器辣椒素受体 1(VR1,也称为 TRPV1)在热伤害性感觉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但是脊髓 VR1在其中扮演的角色尚不清楚。因此本实验利用老龄大鼠蜜蜂毒 (BV)模型热痛敏 (仅持续 2 4h)和机械性痛敏 (持续 1月以上 )时程分离的行为学特点研究了在老龄大鼠中脊髓 VR1在外周组织损伤和炎性痛状态下的热敏感性中扮演的角色。在 BV注射后 4h(即热痛敏和机械性痛敏均存在时 )、2周 (即热痛敏消失而机械性痛敏存在时 )和 2月 (即两种痛敏均消失时 ) ,验证了热敏感性 (辐射热刺激 )和机械敏感性 (von-Frey纤维刺激 ) ,随后进行脊髓背角的 VR1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如下 :(1)在未处理老龄大鼠组 ,VR1样免疫反应产物 (L I)在脊髓背角主要分布于 I、II层 ;(2 )在经 BV处理老龄大鼠组 ,外周损伤后 4h脊髓背角 VR1-L I有轻微增加 ,但在 2周后 VR1-LI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对照水平 ,而且在 BV注射 2月后 ,即两种痛敏均消失时 ,VR1-L I表达水平下调仍非常明显。本结果表明脊髓背角的 VR1在空间分布上不随年龄改变而改变 ,但在周围化学组织损伤或炎症状态下 ,VR1-LI的表达水平可能与热敏感性的变化有动态相关性。由此我们提出除了外周位点 ,脊髓背角的
李会莉李昌林陈军
关键词:VR1老龄大鼠行为学形态学蜜蜂毒
周围神经损伤性病理痛模型的研究与进展被引量:11
2004年
疼痛研究的广泛开展使得痛模型的选择和建立备受关注。周围神经损伤性痛模型因其能够模拟许多临床神经病理性痛的症状,在疼痛的研究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多种类型的神经损伤性痛模型相继建立,主要有坐骨神经轴切断模型、坐骨神经慢性压榨模型、坐骨神经部分损伤模型、脊神经选择结扎模型、外周神经冰冻损伤模型、背根节慢性压迫模型和坐骨神经分支选择损伤模型等。文章从模型的建立方法,动物痛行为表现及其优缺点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比较分析。
董静静武胜昔周亮王亚云李云庆
关键词:周围神经损伤病理生理学
大鼠脊髓内5-HT_(2C),5-HT_3,5-HT_6和5-HT_7受体亚型mRNAs的表达(英文)被引量:9
2003年
目的 :观察 5 HT2C,5 HT3,5 HT6 和 5 HT7受体亚型mRNAs在大鼠脊髓不同节段的表达。 方法 :反转录PCR方法。 结果 :5 HT2C受体亚型mRNA在颈、胸、腰、骶段脊髓的背角 (DH)和前角 (VH)均有较强的表达 ;5 HT3受体mRNA在各节段脊髓DH的表达水平较高 ,而在VH则较低 ;与 5 HT3受体亚型相反 ,5 HT6 受体亚型mRNA在脊髓VH的表达水平高于DH ;5 HT7受体mRNA在脊髓的表达则与 5 HT3受体相似 ,在各节段的DH均有较高水平的表达。不同的受体亚型在脊髓同一节段以及同一受体亚型在不同脊髓节段的表达水平存在差异。结论 :本研究结果表明 ,上述四种 5 HT受体亚型在脊髓具有不同的表达特点 ,提示它们在脊髓水平可能发挥着不同的生理作用 ,并为深入探讨 5 HT受体参与伤害性感受和运动的调节机制提供了依据。
武胜昔王亚云刘翔宇王文李云庆
关键词:脊髓5-HT3受体亚型MRNAS
大鼠延髓和脊髓背角的PKCγ阳性神经元向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的投射
2002年
目的 观察延髓和脊髓背角内蛋白激酶Cγ亚单位 (PKCγ)样阳性神经元向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PAG)的投射。 方法 荧光金 (FG)逆行追踪与PKCγ的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染色相结合的双标记技术。 结果 PKCγ样阳性神经元主要分布于延髓和脊髓背角的Ⅰ、Ⅱ、Ⅲ层及脊髓的外侧脊核 ;将FG注入PAG后 ,在延髓和脊髓背角的Ⅰ、Ⅱ、Ⅲ层及脊髓的外侧脊核内可见FG标记神经元 ;部分FG标记神经元呈PKCγ样阳性 ,FG PKCγ双标神经元也主要见于延髓和脊髓背角的Ⅰ、Ⅱ、Ⅲ层及脊髓的外侧脊核。 结论 延髓和脊髓背角的PKCγ阳性神经元可能参与将伤害性刺激信息向PAG的传递。
吴利平李辉李云庆张远强
关键词:延髓背角脊髓背角导水管周围灰质伤害性感受
脊髓胶质细胞在痛信息产生和传递过程中的作用被引量:9
2003年
既往认为疼痛的发生和维持仅与神经元有关。但近年来的研究发现 ,脊髓胶质细胞 (主要是星型胶质细胞和小胶质细胞 )在病毒、细菌或者其它外周刺激信号的诱导作用下发生生物学特性的改变 ,活化的胶质细胞广泛参与痛信息的产生和传递过程 ;开发以胶质细胞为作用靶点的新型镇痛药物有望成为遏制疼痛 。
钟代星纪楠王亚云武胜昔李云庆
关键词:胶质细胞脊髓镇痛
5-HT2-7受体亚型mRNAs在坐骨神经分支选择性损伤模型大鼠背根神经节的表达变化被引量:7
2005年
本研究利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方法,观察了坐骨神经分支选择性损伤(SNI)所致神经病理性痛条件下,大鼠背根神经节(DRG)中5-HT2~7受体亚型mRNAs的时程表达变化.用RT-PCR方法在正常大鼠DRG中检测到5-HT2A、5-HT3、5-HT4、5-HT5A和5-HT7受体亚型mRNAs的表达,但未检测到5-HT2B、5-HT2c、5-HT5B和5-HT6受体亚型mRNAs.SNI能诱导5-HT2A、5-HT3、5-HT4和5-HT7受体亚型mRNAs在损伤侧DRG的表达上调.其中,5-HT2A受体亚型mRNA的表达在术后3 d时开始升高,持续增加至28 d;5-HT3受体亚型mRNA的表达在术后4 d时明显增加,14 d时达到高峰;5-HT4受体亚型mRNA于术后3 d的表达明显增加,21 d时达到高峰;5-HT7受体亚型mRNA的表达在术后1 d时即显著升高,一直维持高水平的表达至28 d.未检测到5-HT5A受体亚型mRNA的表达变化.在SNI对侧的DRG,各受体亚型mRNAs的表达未出现明显变化.部分5-HT受体亚型在SNI模型DRG的表达具有不同的时程变化特点,提示它们在SNI所致的神经病理性痛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
周亮武胜昔王亚云王文刘翔宇黄静李云庆
关键词:受体亚型DRG背根神经节
揭示神经病理性疼痛机制:坐骨神经分支选择性损伤模型的研究进展被引量:8
2005年
目的:为研究神经病理性痛的机制,能够模拟神经病理性痛的临床特点的实验动物模型显得尤为重要。综述了近几年发展起来的坐骨神经分支选择性损伤(sparednerveinjury,SNI)所致神经病理性痛的研究进展。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1990-10/2004-10期间的相关文章,检索词neuropathologicpain,nerveinjury”,再利用检索词spared““nerveinjury”进行检索,文章语言限定为English。同时手工或计算机检索万方数据库1990-10/2004-10期间的相关文章,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中文,检索词“神经病理性痛、周围神经损伤”。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选取与周围神经损伤所致病理性痛密切相关的研究。纳入标准:研究对象为动物,包括坐骨神经的松散结扎/慢性挤压、部分坐骨神经紧密结扎、腰L5~6脊神经根切断术和SNI等研究内容。重点选取与SNI研究相关的文献。排除标准:综述性论文。资料提炼:共收集到85篇相关文献,其中与SNI直接相关的文献8篇,间接相关的文献25篇,排除重复的12篇,共21篇用于资料的综述。资料综合:对选取的文献进行阅读、归纳及综合。综合的结果显示,SNI模型的手术易于操作可重复性好,术后动物的行为表现能够模拟部分神经病理性痛的特点且持续时间长,不同镇痛药物对SNI诱导的神经病理性痛行为反应作用不同?
陈晶周亮王亚云王文李云庆武胜昔
关键词:神经痛坐骨神经
白芷水煎剂和冻干粉对大鼠外周组织损伤所致的持续性自发痛、热和机械痛敏作用的比较研究被引量:5
2004年
目的比较研究中药白芷水煎剂和冻干粉对外周组织损伤诱致的持续性自发痛和痛敏有无镇痛作用。方法采用蜜蜂毒(BV)和福尔马林(F)两个持续痛试验模型观察白芷两种剂型灌胃给药的抗伤害作用。结果 (1)与生理盐水灌胃对照组比较,3个剂量(0.1、0.4和2.0g/ml,10 ml/kg)的白芷水煎剂和冻干粉对 BV 诱致的自发缩足反射次数显著抑制,且白芷两种制剂间差异无显著性。0.4/ml 的白芷水煎荆和冻干粉对 F 诱致的双相性自发缩足反射也有显著的抑制作用。(2)与对照组比较,致痛前给予白芷水煎剂时,后两个剂量可有效抑制 BV 诱致的原发性热痛敏,而原发性机械痛敏只有在2.0g/ml 剂量时才有效。(3)非选择性的阿片受体拮抗剂纳洛酮不能翻转白芷水煎剂对蜜蜂毒产生的自发痛反应和热痛敏的镇痛作用。结论白芷水煎剂和冻干粉能有效预防外周组织损伤诱致的持续自发痛和原发性热/机械痛敏,且呈剂量相关性。但是白芷的镇痛作用不是由内源性阿片受体介导。
彭小莉高喜玲陈军黄熙
关键词:白芷福尔马林试验痛敏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