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成都市科技局项目

作品数:613 被引量:3,220H指数:24
相关作者:苗虹曾成碧张先庚邱小平李敏更多>>
相关机构:四川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四川省自然科学基金四川省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594篇期刊文章
  • 19篇会议论文
  • 3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56篇医药卫生
  • 40篇农业科学
  • 37篇环境科学与工...
  • 32篇经济管理
  • 28篇自动化与计算...
  • 24篇轻工技术与工...
  • 22篇生物学
  • 22篇电气工程
  • 2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2篇电子电信
  • 12篇文化科学
  • 12篇理学
  • 9篇机械工程
  • 8篇建筑科学
  • 6篇化学工程
  • 4篇金属学及工艺
  • 3篇天文地球
  • 2篇哲学宗教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 2篇政治法律

主题

  • 36篇细胞
  • 21篇肿瘤
  • 18篇基因
  • 15篇血管
  • 15篇病毒
  • 13篇冠状
  • 12篇疗效
  • 11篇网络
  • 11篇老年
  • 10篇抑郁
  • 10篇预后
  • 10篇症状
  • 10篇综合征
  • 10篇儿童
  • 9篇中药
  • 8篇糖尿
  • 8篇糖尿病
  • 8篇活性
  • 7篇企业
  • 7篇健康

机构

  • 116篇四川大学
  • 99篇成都中医药大...
  • 79篇四川大学华西...
  • 61篇成都大学
  • 58篇西南交通大学
  • 38篇成都中医药大...
  • 38篇电子科技大学
  • 21篇四川师范大学
  • 20篇西华大学
  • 15篇成都市第二人...
  • 14篇成都市第三人...
  • 13篇成都理工大学
  • 13篇成都信息工程...
  • 13篇成都市公共卫...
  • 11篇成都农业科技...
  • 9篇成都市农林科...
  • 8篇西南民族大学
  • 7篇四川省人民医...
  • 7篇遵义医学院
  • 7篇崇州市人民医...

作者

  • 15篇苗虹
  • 13篇曾成碧
  • 11篇张先庚
  • 10篇易勇
  • 10篇邱小平
  • 9篇杨达
  • 9篇李敏
  • 8篇彭德忠
  • 7篇张娜
  • 7篇杨丽
  • 7篇王飞
  • 7篇蔡琳
  • 7篇常洪美
  • 6篇孙辉
  • 6篇秦纪洪
  • 6篇易智慧
  • 5篇余秀琼
  • 5篇陈林
  • 5篇杨进
  • 5篇刘雅

传媒

  • 23篇四川大学学报...
  • 11篇华西医学
  • 11篇中华妇幼临床...
  • 8篇四川医学
  • 8篇四川大学学报...
  • 8篇心血管病学进...
  • 8篇四川中医
  • 8篇成都中医药大...
  • 7篇应用与环境生...
  • 7篇华西药学杂志
  • 7篇西华大学学报...
  • 6篇中国老年学杂...
  • 6篇中国环境科学
  • 6篇海南医学
  • 6篇电子科技大学...
  • 6篇中国呼吸与危...
  • 5篇中国中药杂志
  • 5篇塑料工业
  • 5篇四川师范大学...
  • 5篇中药材

年份

  • 33篇2023
  • 64篇2022
  • 52篇2021
  • 51篇2020
  • 53篇2019
  • 64篇2018
  • 62篇2017
  • 49篇2016
  • 26篇2015
  • 32篇2014
  • 33篇2013
  • 12篇2012
  • 17篇2011
  • 7篇2010
  • 14篇2009
  • 11篇2008
  • 6篇2007
  • 8篇2006
  • 14篇2005
  • 2篇2004
6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提高并网逆变器在弱电网下稳定性的虚拟阻抗附加相角补偿控制
2023年
在LCL型并网逆变器中,为了减少传感器的使用,并网电流反馈的闭环控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然而一方面LCL型并网逆变器自身存在谐振现象,限制了电流控制器的设计;另一方面,由于弱电网中电网阻抗的存在,使该控制性能下降,对系统稳定产生不利影响。文中针对上述问题进行改进:采用特定的并网电流反馈有源阻尼控制器来虚拟电网侧的串联阻抗,即基于有源阻尼的虚拟阻抗法来抑制谐波尖峰;采用相位超前补偿的方法,增大逆变器输出阻抗的相角,极大地减少不稳定区域。保证了当电网阻抗变化时,该系统仍具有较强的稳定性。最后在MATLAB/Simulink上进行仿真,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陈博曾成碧苗虹
关键词:虚拟阻抗
新型全关节镜下胫骨Inlay技术重建PCL的试验研究
2015年
目的设计新型全关节镜下Inlay技术重建后交叉韧带(PCL)胫骨侧开槽器及手术流程。方法设计制作全新的、适合全镜下操作的胫骨Inlay技术重建PCL的胫骨侧开槽器及配套设备,在6例尸体标本上进行试验研究,探索标准操作流程,对标本进行生物力学测试和影像学研究,对器械设计和手术流程进行优化。结果成功设计并制作出包含3部件的胫骨侧开槽器;器械使用简便,手术操作可行,所有操作在平均78.5min内完成;力学测试证明移植物固定牢靠,膝关节初始稳定性良好;影像学检查提示骨块位置良好,移植物走行正常。结论全新设计的全镜下Inlay重建PCL胫骨端开槽器及手术流程操作简单可行,器械设计还可进一步优化。
陈刚李箭付维力唐新李棋
关键词:后交叉韧带重建关节镜
二尖瓣置换术患者同期行三尖瓣成形术后两年超声心动图评价的随机对照试验被引量:7
2016年
目的 评价同期行三尖瓣成形(tricuspid anunloplasty,TAP)的二尖瓣置换(mitral valve replacement,MVR)术患者术后2年三尖瓣及右心室功能。方法 纳入我院2012年4~11月术前超声心动图(ultrasonic cardiogram,UCG)检查提示存在三尖瓣瓣环扩张,仅有轻度三尖瓣反流(tricuspid regurgitation,TR),需行MVR手术的患者36例,年龄22~64(45.56±11.36)岁。按照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两组:TAP组,18例,行MVR同期行TAP,其中男7例、女11例,年龄(45.67±12.49)岁;NTAP组,18例,MVR同期不行TAP,其中男6例、女12例,年龄(45.44±10.48)岁。记录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及体外循环资料。于术前、术后1周、术后6个月及术后2年分别进行UCG评价。结果 术后2年TAP组患者的右心房最大长轴径(the maximal long-axis of RA,RAmla)、中部短轴径(mid-RA minor distance,RAmmd)、左心室长轴切面右心室径(right ventricle dimension,RVD1)、右心室面积变化分数(right ventricular fractional area change,RVFAC)、三维右室收缩期末容积(3D RV end-systolic volume,3DRVESV)、三尖瓣瓣环舒张期末内径(tricuspid valve annular end-diastolic dimension,TVAEDD)及收缩期末内径(tricuspid valve annular end-systolic dimension,TVAESD)均明显小于NTAP组患者,而右心室射血分数(righ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RVEF)、三尖瓣瓣环缩短分数(percent shorting of tricuspid valve annulus,PSTVA)则明显高于NTAP组患者,虽然术后2年两组患者三维右心室舒张期末容积(3D RV end-diastolic volume,3DRVEDV)之间的差异不明显,但TAP组患者上述指标的变化趋势明显优于NTAP组患者,此外术后2年TAP组患者的TR构成比明显优于NTAP组患者。结论 三尖瓣瓣环扩张仅有轻度TR的MVR患者同期行TAP有利于患者术后2年三尖瓣及右心室功能的恢复,这对于减少术后远期患者TR的残留及加重是有益的。
邓云丹李永波钱永军何帆林富顺唐红刘关键肖锡俊
关键词:心脏瓣膜病二尖瓣置换术三尖瓣反流三尖瓣成形右心室功能
调经1号治疗肾虚痰阻型PCOS月经后期疗效观察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评价调经1号治疗PCOS月经后期(肾虚痰阻型)的调经疗效、证候疗效、症状疗效。方法:纳入PCOS月经后期(肾虚痰阻型)患者67例,随机分为治疗组(调经1号方)36例,对照组(达英-35组)31例。比较两组治疗后及随访时的调经疗效、证候疗效及中医症状疗效。结果:①两组患者月经周期疗后比较,对照组优于治疗组(P<0.05);随访时,两组患者月经周期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BMI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优于治疗前(P<0.05);治疗组月经经量治疗前后组内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②治疗后及随访期间,两组间及治疗组组内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治疗后,治疗组妊娠6例,对照组无自然怀孕者,两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调经1号可改善患者月经周期、经量、BMI及肾虚痰阻证候,提高患者妊娠率。
王洁黄金珠蒲丽萍赵俊峰赵正滢夏宛廷曾倩
关键词:PCOS月经后期中医药疗法
一种单电容集中式均衡电路被引量:11
2020年
传统Buck-Boost型电池均衡电路存在能量传输路径长和均衡速度慢等缺点,而其改进型电路也存在电路复杂、均衡速度不一致的问题。提出一种单电容集中式均衡电路,该电路利用电容器作为虚拟电池临时存储能量,而后周期性地将存储的能量反馈回整组电池,实现对电池组的均衡,解决了传统Buck-Boost均衡电路均衡速度不一致的问题。在研究了该均衡电路的工作模式和控制策略的基础上,设计了4个电池的均衡实验电路对工作原理和控制策略进行验证,并进行对比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该均衡电路具有均衡速度快、各电池单体均衡速度一致、能量损耗小的优点。
徐顺刚文瑞强周国华何子奕覃福班
关键词:BUCK-BOOST控制策略
胃癌患者血清miR-20a-5p、miR let-7a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 检测胃癌患者血清miR-20a-5p、miR let-7a表达,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180例初诊胃癌患者(癌症组)和153名健康志愿者对照组。取外周血检测血清miR-20a-5p、miR let-7a表达;比较癌症组不同临床病理特征患者血清miR-20a-5p、miR let-7a表达;癌症组随访1年,分析死亡的影响因素,评估血清miR-20a-5p、miR let-7a表达对癌症组1年内死亡的预测价值。结果 癌症组血清miR-20a-5p表达高于对照组(P<0.05),且癌症组Ⅲ~Ⅳ期、未/低分化、有淋巴结转移、有远处转移患者血清miR-20a-5p表达均高于Ⅰ~Ⅱ期、中/高分化、无淋巴结转移、无远处转移的患者(P<0.05);癌症组血清miR let-7a表达低于对照组(P<0.05),且癌症组Ⅲ~Ⅳ期、未/低分化、有淋巴结转移、有远处转移患者血清miR let-7a表达均低于Ⅰ~Ⅱ期、中/高分化、无淋巴结转移、无远处转移的患者(P<0.05);癌症组1年内死亡率为17.78%,Ⅲ~Ⅳ期、未/低分化、有淋巴结转移、有远处转移、血清miR-20a-5p表达、未遵医嘱治疗均是影响癌症组1年内死亡的危险因素(RR=4.076,4.100,4.845,4.968,5.924,4.768,P<0.05),血清miR let-7a表达是其保护因素(RR=0.587,P<0.05);血清miR-20a-5p、miR let-7a表达联合预测癌症组1年内死亡的灵敏度、AUC均高于单独预测(P<0.01)。结论 胃癌患者血清miR-20a-5p表达高,miR let-7a表达低,与临床分期、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均有关,上述因素均可影响患者的生存率,且血清miR-20a-5p、miR let-7a表达联合可预测胃癌1年内死亡风险。
马悦
关键词:胃癌
热消融治疗肿瘤的研究进展
2022年
随着现代医学成像技术的快速发展,影像引导热消融技术在越来越多的肿瘤治疗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就五种最常见的热消融技术,即射频消融、微波消融、冷冻消融、高强度聚焦超声、激光消融,并对各自的基本原理和优缺点进行综述,以期指导临床热消融技术的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张旭辉彭玉兰廖中凡徐金顺
关键词:微波消融冷冻消融高强度聚焦超声激光消融
提高智能固态变压器输入级效率的混合调制方法被引量:4
2016年
智能固态变压器作为能源互联网的关键电气设备之一,在可再生能源的消纳、灵活电力变换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了解决目前中高压智能固态变压器存在运行效率低下的问题,从输入级入手,对智能固态变压器级联型输入级常用的同步调制方式进行改进,采用混合调制以提高输入级效率。最后通过MATLAB/Simulink仿真,将两种调制方式下的效率进行对比,验证了混合调制方式对效率提升的有效性。
张甦苗虹曾成碧
关键词:能源互联网混合调制
山葵黑根病拮抗菌的筛选和应用被引量:4
2007年
从山葵种植土壤中分离到一株对山葵墨入菌(Phoma wasabiae Yokogi)有强拮抗作用的菌株SA2.通过形态观察、生理生化实验及16S rDNA同源性序列分析,鉴定SA2为一株苏云金芽孢杆菌.盆栽和田间小区实验表明,SA2对山葵黑根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田间防效最高达78.98%.
陈静鸿向晶晶丁成翔张斌葛绍荣
关键词:拮抗菌生物防治
妇科肿瘤围手术期中医药特色治疗进展
2023年
妇科肿瘤是妇科常见疾病,其首选途径为手术切除病灶,做好围手术期的管理至关重要。中医药在妇科肿瘤术前术后的巧妙运用,可有效提高手术耐受性,预防和改善术后并发症,减轻患者心理压力,促进患者术后的康复进程。文章重点阐述近年来中医药特色治疗应用于妇科肿瘤围手术期的研究进展,在明确当前妇科肿瘤围手术期中医药特色治疗研究的基础上,为进一步开展深入的研究提供借鉴。
刘洁孙国娟谢萍
关键词:妇科肿瘤围手术期中医治法
共6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