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04CB217807)

作品数:34 被引量:289H指数:11
相关作者:刘晨光柴永明柳云骐相春娥周亚松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科技项目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石油科技中青年创新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理学化学工程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34篇期刊文章
  • 10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3篇石油与天然气...
  • 16篇理学
  • 8篇化学工程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27篇加氢
  • 14篇催化
  • 13篇加氢脱硫
  • 11篇噻吩
  • 11篇催化剂
  • 10篇二苯并
  • 10篇二苯并噻吩
  • 10篇苯并噻吩
  • 7篇加氢精制
  • 6篇加氢脱氮
  • 6篇柴油
  • 5篇硫化
  • 4篇汽油
  • 4篇改性
  • 4篇柴油加氢
  • 3篇预硫化
  • 3篇酸性
  • 3篇器外预硫化
  • 3篇吲哚
  • 3篇钨酸

机构

  • 27篇中国石油大学...
  • 12篇中国石油大学...
  • 3篇中国石油大学
  • 2篇中国矿业大学...
  • 1篇抚顺石油化工...
  • 1篇河北理工大学
  • 1篇湖南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天然...
  • 1篇化工公司
  • 1篇开滦精煤股份...

作者

  • 27篇刘晨光
  • 21篇柴永明
  • 15篇柳云骐
  • 9篇相春娥
  • 6篇周亚松
  • 6篇安高军
  • 5篇鲍晓军
  • 5篇李彦鹏
  • 4篇刘大鹏
  • 4篇赵会吉
  • 4篇魏强
  • 3篇冯锡兰
  • 3篇孔会清
  • 2篇南军
  • 2篇王永刚
  • 2篇温世昌
  • 2篇徐春明
  • 2篇周同娜
  • 2篇石冈
  • 2篇赵瑞玉

传媒

  • 9篇石油学报(石...
  • 5篇第十三届全国...
  • 4篇燃料化学学报
  • 3篇无机化学学报
  • 3篇工业催化
  • 3篇中国石油大学...
  • 2篇化工学报
  • 2篇Chines...
  • 2篇石油化工
  • 1篇现代化工
  • 1篇石油炼制与化...
  • 1篇无机盐工业
  • 1篇化工进展
  • 1篇化学进展
  • 1篇Journa...

年份

  • 1篇2010
  • 3篇2009
  • 12篇2008
  • 15篇2007
  • 11篇2006
  • 2篇2005
3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In situ FT-IR spectroscopy investigations of carbon nanotubes supported Co-Mo catalysts for selective hydrodesulfurization of FCC gasoline被引量:3
2008年
为了更好理解碳 nanotubes 的性质,为液体的选择 hydrodesulfurization (HDS ) 支持了合作瞬间催化剂(Co-Mo/CNTs ) 催化裂开(FCC ) 汽油,研究被执行在 situ Fourier 使用转变红外线的光谱学(英尺红外) 。Co-Mo/CNTs 催化剂的催化表演与环己烷的混合物被评估, diisobutylene, cyclohexene, 1-octene (60:30:5:5,体积比率) 并且 thiophene (0.5% ,全部的重量的比率) 当模型加重模仿 FCC 汽油。HDS 试验性的结果建议 Co-Mo/CNTs 催化剂的 HDS 活动和选择被公司 / 瞬间比率影响;最佳的公司 / 瞬间原子比率是大约 0.4,并且最佳反应温度是在揭示的 situ 英尺红外研究的 260 ° C 那 1-octene 能完全在 200 ° C 被浸透。在 diisobutylene 的英尺红外系列,在为 =C-H 债券的拉长的颤动山峰的 3081 厘米 −1 附近的典型吸收山峰在 320 ° C 仍然是清楚的,显示 diisobutylene 是困难的是 hydrogenated。至于 thiophene,当反应温度被提起到 280 ° C 时,没有典型吸收山峰能在 3092 厘米 −1 和 835 厘米 −1 附近被发现,显示有的那 thiophene 完全水疗院 desulfurized。根据英尺红外结果, thiophene HDS 反应主要通过直接 hydrogenolysis 线路发生了,这能被推出,而在 Co-Mo/CNTs 催化剂上的 thiophene HDS 和 diisobutylene 加氢反应可能发生在活跃地点的二种不同类型上。
Jingcheng Zhang Wenkun Yin Hongyan Shang Chenguang Liu
关键词:噻吩
二硫代钨酸铵在氢气气氛下热分解机理的研究
<正>过渡金属硫属化物由于具有令人感兴趣的结构化学、不平常的电学性能和丰富的插入化学而使它们成为化学、固体物理及材料化学的研究热点。二硫代钨酸铵是一类重要的硫代金属铵盐,其热分解后可以得到氧化钨的硫化中间产物(WOS2)...
安高军柴永明周同娜张俊萍柳云骐刘晨光
关键词:TG-DTA热分解
文献传递
二硫代钨酸铵晶体的合成、表征与热分解机理的研究
2006年
本工作用偏钨酸铵和硫化铵为原料,在水溶液中合成二硫代钨酸铵晶体[(NH4)2WO2S2]。用紫外-可见光谱(UV-Vis)的方法研究了二硫代钨酸铵晶体的形成机理。采用元素分析、X射线衍射(XRD)、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激光拉曼光谱(LRS)等对化合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制备出的二硫代钨酸铵晶体,晶型良好。热重-差热分析(TG-DTA)、原位X射线衍射(insituXRD)和FTIR等结果表明二硫代钨酸铵晶体在氢气气氛下的热分解主要发生在160 ̄450℃之间,分两步进行,首先分解为{WOS2},随后转化为二硫化钨。
安高军柳云骐柴永明周同娜刘晨光
关键词:偏钨酸铵热分解机理
器外预硫化型MoNiP/γ-Al_2O_3催化剂的二苯并噻吩加氢脱硫活性被引量:8
2006年
制备了两种器外预硫化型MoNiP/γ-Al2O3催化剂,并以二苯并噻吩为模型化合物考察了其加氢脱硫(HDS)活性,选择了传统的器内预硫化催化剂作为参比.采用X射线衍射(XRD)、高分辨透射电镜(HRTEM)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等手段对二者在加氢活性相方面的差别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器外预硫化催化剂的HDS活性(最高达到99%)与器内预硫化催化剂相当,但是其加氢能力相对较弱.XRD与HRTEM等研究表明,器外预硫化催化剂所形成的MoS2片晶的堆垛层数相对较低,而Mo与S元素的XPS分析结果则说明相对器内预硫化催化剂,器外预硫化催化剂中不但Mo的硫化度较低,而且MoS2活性相的含量亦较少,而二者活性相之间的这种差异应是导致两类催化剂加氢活性不同的主要原因.
李彦鹏刘大鹏刘晓柴永明刘晨光
关键词:器外预硫化二苯并噻吩加氢脱硫负载型催化剂
尿素反应法制备介孔Ni-Mo复合氧化物被引量:7
2008年
采用尿素反应法合成出具有介孔结构的Ni-Mo复合氧化物。用XRD、低温氮气吸附-脱附表征、HRTEM、TG-DTA、FTIR等分析手段对所合成的Ni-Mo复合氧化物及其前躯体进行了表征,并确定了制备Ni-Mo复合氧化物适宜的焙烧温度。以2%二苯并噻吩(DBT)溶液为模型化合物,在固定床连续高压微反装置上考察了介孔Ni-Mo复合氧化物作为催化剂的加氢脱硫(HDS)性能。尿素反应法合成的Ni-Mo复合氧化物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达到124m2·g-1,适宜的孔容0.22mL·g-1,和理想的孔径分布,平均孔径为5.8nm。HDS活性评价表明,这种催化剂具有较高的脱硫率和加氢活性,在反应温度为280℃时脱硫率可达100%,远高于对比催化剂Ni-Mo/Al2O3。
邵长丽殷长龙张俊萍陈世安刘晨光
关键词:尿素加氢脱硫二苯并噻吩
二苯并噻吩对吲哚加氢脱氮反应的影响
<正>柴油馏分油中微量的含氮化合物对加氢脱硫反应的活性和产物选择性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深入了解加氢精制过程中氮化物的反应机理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吲哚作为模型化合物,考察了
相春娥柴永明柳云骐刘晨光
关键词:吲哚加氢脱氮二苯并噻吩
文献传递
TiO_2-SiO_2复合氧化物的理化性质及其对柴油加氢精制性能的影响被引量:29
2006年
采用溶胶凝胶法结合CO2超临界流体干燥技术制备了不同Ti/Si原子比的TiO2SiO2复合氧化物(TSn),考察了Ti/Si原子比、焙烧温度对复合氧化物比表面积、孔结构、酸性及原子结合状态的影响,通过重油催化裂化柴油加氢精制反应考察了以TS1、TS4为载体的催化剂脱硫性能的差异.结果表明,TiO2经SiO2复合改性后,热稳定性和晶态稳定性大幅度提高;TiO2SiO2复合氧化物的酸性及原子间的相互作用与Ti/Si原子比有直接的关系;载体的晶态组成及酸性和催化剂的酸性对催化剂的加氢脱硫性能有显著影响,复合氧化物中锐态型TiO2的存在强化了载体与金属组分之间的相互作用,提高了催化剂的加氢脱硫活性,不同类型的酸性中心对柴油中不同类型的硫化物具有不同的脱除能力,Brnsted酸中心较多的催化剂对结构简单的硫化物脱除能力强,Lewis酸中心较多的催化剂对结构复杂的硫化物有较好的脱除效果.
张绍金周亚松徐春明
关键词:酸性加氢脱硫
环己酮自缩合固体催化剂的研究被引量:3
2007年
研制了一种应用于环己酮自缩合反应的新型固体催化剂CC-1。与传统的浓硫酸催化剂相比,CC-1催化剂具有更优异的选择性,操作更简便。通过对不同用量的带水剂包括环己烷、正庚烷以及甲苯的使用效果进行考察,发现以用量为50 mL的正庚烷作带水剂的效果最理想,环己酮的转化率和二聚物的选择性分别达到87.5%和97.9%。对CC-1催化环己酮缩合反应的进程研究表明,该反应具有典型的连串反应特点。对CC-1催化剂的再生性能考察表明,该催化剂具有优良的再生性能,至少可以再生8次,维持催化剂活性在转化率85%和选择性96%左右。
李彦鹏刘大鹏刘晨光
关键词:环己酮固体催化剂
硅改性Hβ沸石催化萘异丙基化反应被引量:11
2007年
采用化学液相沉积法对Hβ沸石进行硅改性,并对其催化萘异丙基化反应的性能进行了评价,考察了硅油类型、沉积量和沉积时间对硅改性Hβ沸石催化性能的影响;采用BET、X射线衍射、吡啶吸附-红外光谱和氨吸附-程序升温脱附等方法对Hβ沸石的晶相、孔结构和酸性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可在基本不改变Hβ沸石骨架结构、内孔孔体积和内表面性质的前提下,有效钝化Hβ沸石外表面的酸性位,提高Hβ沸石催化萘异丙基化反应的性能。黏度为100mm2/s的硅油是较好的硅改性剂,在硅油沉积量为0.4mL/g、沉积时间为12h时,可达到较好的改性效果,在此条件下进行硅改性对Hβ沸石的孔口有一定的修饰作用,提高了它的择形催化效果,同时还可提高萘的转化率及二异丙基萘和2,6-二异丙基萘的收率,萘的转化率达82.47%,二异丙基萘和2,6-二异丙基萘的收率分别达到33.80%和8.35%。
钟海军柳云骐冯锡兰安高军柴永明刘晨光
关键词:HΒ沸石硅改性异丙基化
二苯并噻吩在体相二硫化钨催化剂上HDS性能研究
<正>近年来随着环保问题的日益突出,人们对汽车尾气中硫、氮等的排放标准要求日趋严格。生产低硫、低氮和低芳烃的清洁柴油已成为当今炼油业发展的主题之一[1]。解决这一难题最经济、有效的手段就是开发具有超高加氢活性的催化剂。体...
安高军柴永明周同娜韩姝娜刘晨光
关键词:二苯并噻吩加氢脱硫
文献传递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