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001679)

作品数:5 被引量:4H指数:1
相关作者:魏云波王兴民张瑞凌李福伟刘书花更多>>
相关机构:山东省分析测试中心中国海洋大学山东省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农业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3篇细胞
  • 2篇细胞系
  • 1篇丁基锡
  • 1篇毒性
  • 1篇毒性作用
  • 1篇血细胞
  • 1篇鱼类
  • 1篇三丁基锡
  • 1篇三磷酸
  • 1篇三磷酸腺苷
  • 1篇石鲽
  • 1篇水鱼
  • 1篇紫外
  • 1篇紫外吸收
  • 1篇紫外吸收光谱
  • 1篇吸收光谱
  • 1篇细胞系建立
  • 1篇腺苷
  • 1篇相互作用
  • 1篇磷酸腺苷

机构

  • 3篇山东省分析测...
  • 2篇中国海洋大学
  • 1篇山东省科学院

作者

  • 4篇王兴民
  • 4篇魏云波
  • 3篇刘书花
  • 2篇李福伟
  • 2篇张瑞凌
  • 1篇周延生
  • 1篇丁尚志
  • 1篇李赛钰
  • 1篇孙爱
  • 1篇徐清忠

传媒

  • 2篇现代农业科技
  • 1篇光谱实验室
  • 1篇科技创新导报

年份

  • 1篇2012
  • 3篇2011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三丁基氧化锡对菲律宾蛤仔免疫损伤机理的研究被引量:1
2011年
选用生长在潮间带的重要水产经济物种菲律宾蛤仔,研究了三丁基氧化锡(TBTO)对其在非特异性免疫系统中起关键性作用的血细胞和酚氧化酶的影响作用。结果表明,TBTO能引起菲律宾蛤仔血细胞数量剧烈减少,显著降低其酚氧化酶的合成量、总酶活性和比活性,进而破坏菲律宾蛤仔免疫系统。该项研究为尽早建立海洋环境污染物毒性检测体系创造了条件。
魏云波王兴民张瑞凌李福伟丁尚志
关键词:菲律宾蛤仔血细胞酚氧化酶免疫
石鲽鳍细胞系的建立及三丁基锡对其毒性作用的研究被引量:2
2011年
为建立石鲽鳍细胞系并研究三丁基锡对其毒性作用,根据石鲽鳍组织的特点采用特定酶消化法启动原代培养,并成功传代。试验结果显示,在24℃,培养于含有碱性成纤维样生长因子及20%胎牛血清的DMEM/F12培养液(pH值7.2)中的鳍细胞,生长分裂状态佳,为成纤维样细胞。传代培养后继续保持旺盛的生长分裂速度,可稳定传代。第60代石鲽鳍细胞的群体倍增时间为46.7 h,特征性染色体数目为48条。目前鳍细胞已传至第68代,已成功建立石鲽鳍细胞系。不同浓度三丁基锡处理后结果显示,1~80 ng/mL三丁基锡均可对鳍细胞产生明显的毒性作用,三丁基锡对鳍细胞的48 h-IC50值为39.87 ng/mL。
魏云波刘书花王兴民周延生孙爱
关键词:石鲽三丁基锡毒性作用
光谱法研究不同pH范围内三磷酸腺苷与Mg^(2+)的相互作用
2012年
研究金属离子与ATP的相互作用方式,对于阐明金属离子与ATP参与的酶反应过程具有重要的意义。31P NMR光谱结果表明ATP分子的α-P在pH 2—8研究范围内都不参与键合作用,而β-P和γ-P都参与键合作用。1H NMR光谱结果表明,当ATP与Mg2+发生相互作用时,其磷酸根阴离子与腺嘌呤碱基都会参与配位作用。紫外吸收光谱结果表明在碱性条件时,Mg2+会引起ATP分子发生碱基堆积,而在酸性条件时,碱基堆积则不会发生。
刘书花魏云波王兴民徐清忠李赛钰刘郁波
关键词:核磁共振光谱紫外吸收光谱三磷酸腺苷
海水鱼类细胞系建立、鉴定及应用
2011年
为了预防和控制大规模爆发的鱼类病毒性疾病,海水鱼类细胞系已成为研究病毒感染途径、感染机理以及研制病毒疫苗的重要体外培养体系。本文详细总结了海水鱼类细胞系的原代培养步骤、培养体系和细胞系的建立、鉴定的实验步骤,并对海水鱼类细胞系在鱼类病毒学等研究工作中的作用加以综述。
魏云波刘书花张瑞凌李福伟王兴民
关键词:细胞系海水鱼类病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