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全球基金(201201055)
- 作品数:16 被引量:86H指数:6
- 相关作者:王用斌付婷霞李瑾魏庆宽肖婷更多>>
- 相关机构:山东省医学科学院山东省寄生虫病防治研究所济南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全球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医药卫生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恶性疟血涂片见大滋养体1例被引量:8
- 2014年
- 本文报告1例非洲输入性非典型恶性疟病例,其血涂片显微镜下可见较多大滋养体期原虫,部分虫体可见棕黄色色素颗粒,呈点状或团块状,虫体形态与间日疟原虫、卵形疟原虫相似,经PCR基因检测确诊为恶性疟。非重症恶性疟病例外周血中出现大滋养体期原虫较为罕见,镜检时应注意与其他疟原虫鉴别。
- 王用斌孔祥礼许艳张颖李瑾赵长磊缪峰陈锡欣黄炳成
- 关键词:恶性疟原虫巢式PCR
- 山东省间日疟原虫MSP-1和CSP等位基因型及同源性分析
- 2017年
- 目的分析山东省间日疟原虫MSP-1和CSP基因类型及其同源性,为病例溯源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集2011年山东省报告的12例间日疟患者血样,提取疟原虫基因组DNA;分别根据间日疟原虫MSP-1和CSP基因序列设计引物,进行巢式PCR扩增、酶切、测序、序列比对及同源性分析。结果 12份间日疟患者血样MSP-1基因全部出现470bp扩增条带以及350、120 bp酶切片段,均为Sal-1型;MSP-1进化树分析显示,9份省内感染者样品序列同属一个分枝,1份印度感染者样品序列与印度分离株位于同一分枝。12份间日疟患者样品CSP基因均包含GDRA(D/A)GQPA序列,为PV-Ⅰ型,其中10份省内感染者和1份广东感染者样品CSP基因出现560~840 bp和150~230 bp两种扩增条带,为PV-Ⅰ型温带族,1份在印度感染者样品CSP基因仅出现560~840 bp条带,为PV-Ⅰ型热带族。CSP进化树表明,10份省内感染者及1份广东感染者样品序列同属一个分枝,1份在印度感染者样品序列与印度和印度尼西亚分离株位于同一分枝。结论山东省本地感染间日疟原虫MSP-1基因型均为Sal-1型,CSP基因型均为PV-Ⅰ型温带族,本地虫株具有较强的基因同源性。
- 徐超魏庆宽孔祥礼李瑾王用斌肖婷尹昆贾凤菊孙慧黄炳成陈延平
- 关键词:间日疟原虫基因分型同源性
- 山东省输入性疟疾流行病学及临床特点分析被引量:6
- 2016年
- 目的探讨输入性疟疾流行病学及临床特点,为预防、诊断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14年1—12月输入性疟疾患者的流行病学资料、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及治疗情况进行系统性分析。结果共收集49例输入性疟疾,患者为赴非洲及东南亚等12个国家务工回归人员,病例全年散发,恶性疟占93.88%,无明显季节性,人群以青壮年民工为主。患者临床主要表现为发热、头痛、畏寒、乏力、肌肉酸痛、腹泻、肝脾肿大等多种症状;实验室检查主要表现为贫血、血小板减少、白细胞增高、转氨酶增高、蛋白尿及肾功能异常。首诊有22.45%的病例被误诊为呼吸系统及消化系统疾病等。结论输入性疟疾以恶性疟为主,患者是赴非洲等地务工回归人员,全年均有发病;患者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并发症多;早期诊断和抗疟治疗及对症处理是救治重症疟疾的关键。对出国务工人员开展疟防知识宣传,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减少务工期对疟疾的感染,加强对务工回归人员的疟疾监测,早期发现和治疗,减少重症疟疾和死亡病例的发生。
- 王忠磊付婷霞胡颖欣魏艳彬史世俊马巧荣毛德华
- 关键词:输入性疟疾流行病学蒿甲醚青蒿琥酯
- 套式聚合酶链式反应在疟原虫检测和分型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6
- 2013年
- 目的比较疟疾病例样本套式PCR检测和传统镜检结果,探讨套式PCR在疟疾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集疟疾患者血样,分别涂制厚、薄血膜用于常规镜检;抗凝血或滤纸血用于提取疟原虫DNA等。按要求设计属种等多套引物,应用套式PCR扩增感染人的4种疟原虫目的基因片段,将检测结果与镜检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并对目的片段进行测序鉴定等。结果 259份血样,套式PCR共检测出恶性疟187例、间日疟45例、卵形疟8例和三日疟1例,阴性10例。其中恶性疟阳性检出率最高(75.10%),间日疟阳性检出率次之(18.07%),还检测到混合感染血样8份(3.21%)。与Gen Bank标准序列对比显示,扩增片段大小及测序结果均完全正确,显示套式PCR在分型上比传统镜检更客观。套式PCR检测与传统镜检结果比较显示,前者阳性率(96.14%)明显高于后者(90.73%),并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2.07,P<0.05)。结论套式PCR法检测疟原虫具有较高敏感性和特异性,且适用于疟原虫混合感染,在疟疾病例诊断和分型方面均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徐超魏庆宽李瑾肖婷王用斌孔祥礼张本光魏艳彬赵长磊黄炳成
- 关键词:疟疾显微镜检查
- 3种方法提取血膜疟原虫DNA的比较研究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对3种提取血膜疟原虫DNA的方法进行比较研究,筛选出从血膜中提取疟原虫DNA的最佳方法。方法血膜依次经过二甲苯脱油和乙醇脱色处理,然后分别采用NazHPO。法、Chelex-100法和试剂盒法提取DNA。根据疟原虫小亚基核糖体RNA编码基因(18SSSUrRNA)保守区设计套式PCR引物,分别以3种方法提取的疟原虫DNA为模板进行套式PCR扩增,并对扩增产物进行测序分析。结果疟原虫新血膜(保存1年内)3种方法提取的DNA经PCR扩增后均呈阳性且测序成功,与镜检结果一致。Chelex-100法提取的旧血膜(保存1~5年)标本和试剂盒法提取的旧血膜和陈旧血膜(保存6~10年)的DNA经PCR扩增后均呈阳性且测序成功,与镜检结果一致。结论3种方法均可成功提取新血膜疟原虫DNA,Chelex-100法可提取旧血膜的疟原虫DNA,试剂盒提取法适用于旧血膜和陈旧血膜的疟原虫DNA的提取。
- 肖婷徐超李瑾魏庆宽尹昆朱嵩孔祥礼赵长磊黄炳成
- 关键词:疟原虫血膜提取DNA
- 220例脑囊虫病的影像学诊断分析被引量:2
- 2021年
- 目的了解脑囊虫病患者抗囊虫治疗后的疗效以及囊尾蚴在脑影像学上的转归。方法参照脑囊虫病影像学诊断标准对220例该病患者进行分型分析,比较不同型脑囊虫病抗囊虫药物治疗后的脑影像特征及治疗效果。结果抗囊虫治疗前脑MRI表现为不同类型的脑囊虫病患者,治疗后脑组织内囊尾坳在MRI影像上出现不同的转归。脑实质型患者大部分抗囊虫治疗后病灶完全吸收,小部分出现钙化,临床显示几乎全部治愈;脑膜型患者治疗后病灶大多基本吸收,MRI影像上120例患者病灶吸收完全,大多患者见1~2个或多个钙化灶,治疗效果良好;脑室型和混合型患者治疗后病灶吸收稍差,治疗效果也相对较差。结论各型脑囊虫病患者抗囊虫治疗后囊尾蚴出现不同程度的吸收、钙化等影像变化,对预测患者预后及指导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 魏继波王中磊付婷霞
- 关键词:脑囊虫病影像学
- 套式聚合酶链式反应诊断三日疟原虫感染的临床应用被引量:4
- 2014年
- 目的应用套式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扩增小亚单位核糖体核糖核酸(SSUrRNA)基因诊断三日疟原虫感染,以减少三日疟的漏诊和误诊。方法分别提取可疑三日疟患者抗凝血DNA和对照间日疟、恶性疟患者抗凝血DNA,以此为模板,用疟原虫属特异性引物进行第一轮扩增;然后以第一轮扩增产物为模板,用4种疟疾的种特异性引物进行第二轮扩增,比较扩增出的18 SSU rRNA基因片段的大小,并对目的片段进行测序鉴定。结果经属特异性引物PCR扩增后,3个样本均出现大小约为1 200bp的条带。经种特异性引物PCR扩增后,间日疟及恶性疟确诊样本均扩增出相应的120bp和205bp特异性条带;可疑患者样本仅在用三日疟原虫种特异性作引物时扩增出144bp特异条带,与理论值相符,与Genbank标准序列对比显示,扩增片段大小及测序结果均完全正确。证实患者感染三日疟原虫。结论利用小亚单位核糖体核糖核酸基因片段三日疟种特异引物进行扩增可以用于诊断三日疟原虫感染。
- 李瑾徐超魏庆宽肖婷孔祥礼王用斌张本光魏艳彬赵长磊黄炳成
- 山东省2例输入性卵形疟病例报告被引量:29
- 2012年
- 本文报告了2例国外输入卵形疟病例。两患者均为非洲几内亚务工返乡人员,回国后数月因发热、乏力而就医。入院血膜镜检见多期卵形疟疟原虫,环状体较粗大,大滋养体期、配子体期颗粒较粗;受染红细胞明显变形,呈多种不规则形状,具备卵形疟原虫特点。PCR基因产物约800bp,与卵形疟相符。对两患者应用蒿甲醚肌注和伯氨喹口服规范治疗,分别于7d、10d痊愈出院。
- 肖婷魏艳彬刘凡李瑾黄炳成王用斌张本光尹昆孔庆安于振华李继民李登俊马巧荣付婷霞魏庆宽
- 关键词:输入性病例报告
- 山东省首例输入性三日疟病例报告被引量:7
- 2013年
- 本文报告山东省首例输入性三日疟,患者曾在非洲安哥拉务工4年,回国后2d(2013年1月25日)因发热、出汗、头痛、乏力而就诊,疟原虫血涂片镜检阴性。50d后(2013年3月17日)再次因发热、全身乏力就诊,血涂片镜检发现疟原虫,诊断为间日疟,经氯喹/伯氨喹8d治疗后痊愈,随访3个月未见再燃。省级复核血涂片发现典型的三日疟多期原虫,经PCR基因检测,确证为三日疟。提示应加强疟防专业人员诊治罕见三日疟、卵形疟的技能培训,以减少误诊、误治。
- 王用斌李瑾孔祥礼肖婷张本光赵帅王芝芳魏庆宽赵长磊陈锡欣黄炳成
- 关键词:三日疟输入性病例报告
- 间日疟原虫裂殖子表面蛋白3α基因多态性的研究进展
- 2013年
- 间日疟原虫裂殖子表面蛋白3α(Plasmodium vivax merozoite surface protein-3α,PvMSP-3α)是红内期间日疟原虫裂殖子形态的一种表面蛋白。PvMSP-3α基因在世界范围内具有高度基因多态性,是对间日疟原虫进行基因分型和流行病学研究较合适的分子标记物,为开发抗疟疫苗提供了重要候选抗原。本文就PvMSP-3α的分子结构、基因多态性和基因分型作一综述。
- 徐超徐秀来黄炳成
- 关键词:间日疟原虫分子标记物多态性基因分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