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06CB503807)

作品数:86 被引量:664H指数:14
相关作者:杜军保唐朝枢金红芳李晓惠田巍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北京大学北京积水潭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6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2篇医药卫生
  • 5篇生物学

主题

  • 27篇动脉
  • 27篇硫化氢
  • 24篇血管
  • 18篇肺动脉
  • 15篇肺血
  • 14篇细胞
  • 14篇肺动脉高压
  • 12篇氧化硫
  • 12篇二氧化硫
  • 11篇血流
  • 11篇肺血流
  • 11篇高肺血流
  • 10篇心血管
  • 10篇气体信号
  • 9篇血压
  • 9篇肌细胞
  • 9篇急性肺损伤
  • 9篇肺损伤
  • 8篇心肌
  • 7篇蛋白

机构

  • 71篇北京大学第一...
  • 25篇北京大学
  • 10篇北京积水潭医...
  • 7篇教育部
  • 5篇第二军医大学
  • 3篇首都儿科研究...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北京中医药大...
  • 1篇北京中医药大...
  • 1篇福州市第二医...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石河子大学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金乡县人民医...
  • 1篇首都儿科研究...
  • 1篇国家教育部
  • 1篇桓台县妇幼保...
  • 1篇北京海淀妇幼...

作者

  • 67篇杜军保
  • 50篇唐朝枢
  • 33篇金红芳
  • 12篇李晓惠
  • 8篇田巍
  • 7篇田悦
  • 7篇丁亚光
  • 6篇齐建光
  • 6篇赵霞
  • 6篇王燕飞
  • 5篇赵斌
  • 5篇张素清
  • 5篇耿彬
  • 5篇杜淑旭
  • 5篇刘颖
  • 4篇张春雨
  • 4篇孙燕
  • 3篇薛嫱
  • 3篇齐永芬
  • 3篇汤莹

传媒

  • 18篇实用儿科临床...
  • 8篇北京大学学报...
  • 6篇中国药理学通...
  • 6篇基础医学与临...
  • 5篇生理科学进展
  • 5篇中华医学杂志
  • 4篇中国当代儿科...
  • 4篇临床儿科杂志
  • 4篇中国病理生理...
  • 4篇医学研究杂志
  • 3篇中华儿科杂志
  • 3篇电子显微学报
  • 3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中华心血管病...
  • 2篇中国应用生理...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中华急诊医学...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心血管病学进...
  • 1篇中国实用内科...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6
  • 1篇2014
  • 1篇2013
  • 5篇2011
  • 11篇2010
  • 10篇2009
  • 36篇2008
  • 12篇2007
  • 9篇2006
8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Intermedin抑制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机制研究被引量:2
2010年
齐永芬
关键词:再灌注损伤INTERMEDINNADPH受体拮抗剂CASPASE乳鼠心肌细胞
动脉粥样硬化发病机制研究进展被引量:51
2009年
动脉粥样硬化是血管壁内皮细胞、脂质、单核-巨噬细胞、血管平滑肌细胞及血小板相互作用而导致的慢性炎性反应。作为心血管系统最常见的疾病及众多心脑血管疾病共同的病理基础,发现该病逐渐低龄化,有越来越多的儿童病例。现从不同层面对其病因和发病机制进行研究,期望临床和科研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李薇杜军保
关键词:动脉粥样硬化内皮细胞脂质单核-巨噬细胞血管平滑肌细胞
红细胞内源性硫化氢的测定被引量:6
2007年
目的:建立测定红细胞内源性硫化氢(hydrogen sulfide,H2S)的方法。方法:根据红细胞硫化氢生成酶的理化特性,给予酶的底物β-巯基丙酮酸,并根据亚甲基蓝法测定释放硫化氢的量。结果:应用RT-PCR方法检测到红细胞内存在巯基丙酮酸转硫酶(3-mercaptopyruvate sulfurtransferase,MPST)的表达;红细胞内源性硫化氢的产率高达每108个细胞(22.76±1.53)μmol/min,约是肝和肾组织内硫化氢生成率的5倍。而检测L-半胱氢酸(L-cysteine,L-cys)途径内源性硫化氢的产率,并以肝和肾作为阳性对照组织,发现红细胞内几乎检测不到硫化氢的产生。结论:红细胞内源性硫化氢的产生主要依赖MPST途径,本研究构建的方法可应用于红细胞生成硫化氢的检测。
赵晶房立平许戈阳唐朝枢耿彬
关键词:硫化氢红细胞
甲基泼尼松龙对急性肺损伤大鼠肺组织氧化应激和金属蛋白酶的调节作用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探讨糖皮质激素对急性肺损伤治疗的作用途径和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42只随机分为3组:空白对照组(n=6)、油酸造模组(n=18)、甲基泼尼松龙组(n=18)。用油酸制备大鼠急性肺损伤模型,并对急性肺损伤大鼠进行糖皮质激素干预实验,以大体标本病理改变、肺湿/干重比(W/D)、光镜下半定量肺损伤评分(IQA)、动脉血氧分压(PaO_2)、血浆及肺组织MDA和SOD为观察检测指标,同时检测其他相关生化指标(如血浆及肺组织TIMP-1和MMP-9),以便对糖皮质激素治疗的过程进行客观评估,进一步探讨糖皮质激素的作用途径和机制,为探讨ALI的药物干预研究提供实验依据。结果 (1)动脉血氧分压(PaO_2):2、6、18h 3个观察点的PaO_2逐渐升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肺湿/干重比(W/D):2、6、18h 3个观察点的W/D逐渐降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肺损伤评分(IQA):与6h观察点比较,18h观察点的IQA有降低(P> 0. 05),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血浆和肺组织SOD含量变化:2、6、18h 3个观察点的血浆SOD值逐渐升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6、18h的肺组织SOD值均高于2h的观测值,但18h和6h相比没有明显变化;(5)肺组织MDA含量变化:2、6、18h 3个观察点的肺组织MDA逐渐降低,18h和2h相比较降低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肺组织MMP-9含量变化:2、6、18h 3个时间点的肺组织MMP-9值随时间有逐渐降低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甲基泼尼松龙干预治疗对急性肺损伤模型大鼠有明显的疗效,其可能部分通过对急性肺损伤大鼠血浆和肺组织SOD、MDA、MMP-9和TIMP-1的调节,来改善动脉血PaO_2、W/D、IQA,而发挥抗炎、抗渗出作用,从而为临床防治急性肺损伤提供可能的途径和思路。随着治疗时间进程糖皮质激素起到积极的干预作用。甲基泼尼松龙通过调节血浆和肺组织SOD、MDA及MMP-9、TIMP-1活性或含量改善急性肺损伤大鼠肺部病理损伤这一过程也存�
田巍赵斌
关键词:甲基泼尼松龙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
老年重症肺炎患者血小板减少与利奈唑胺的应用分析被引量:17
2014年
目的探讨老年重症肺炎患者血小板减少与应用利奈唑胺是否相关。方法调查1例重症肺炎患者抢救过程中的治疗及临床资料,该患者在肺炎加重期与恢复期分别两次应用利奈唑胺,期间监测血小板计数,并观察其变化。结果患者第1次应用利奈唑胺抗感染时是炎症反应高峰期,期间维持呼吸机辅助呼吸,血小板计数已有下降,同时合并肾功能不全、呼吸衰竭等,应用利奈唑胺6d后血小板计数进一步下降为60×109/L,停用利奈唑胺改用替考拉宁治疗,4d后血小板仍继续下降至39×109/L,经输注血小板及随病情好转血小板恢复至正常;血小板恢复正常28d后由于感染未完全控制,第2次应用利奈唑胺,治疗11d血小板均正常。结论重症肺炎患者应用利奈唑胺与出现血小板计数下降并不是简单的因果关系,而是与全身的感染状况密切相关,此时药物的选择及是否需要停药等应综合考虑患者各方面情况,同时密切监测血小板计数以便适时停药。
葛晓竹田巍邓晓慧原源岳睿
关键词:老年重症肺炎利奈唑胺血小板减少
气体信号分子硫化氢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脐静脉血中的变化被引量:4
2008年
目的探讨气体信号分子硫化氢(H2S)在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和正常孕妇脐静脉血浆中的含量差异。方法正常对照组孕妇49例,GDM组孕妇16例,在分娩时取脐静脉血,分离血浆,采用敏感硫电极法测定脐静脉血浆H2S的含量。结果正常孕妇脐血中H2S的含量为51.84±10.10μmol/L,GDM孕妇脐血中H2S含量为46.20±7.63μmol/L。结论GDM患者脐静脉血浆中H2S的含量下降。
田莉莉王燕飞杜军保唐朝枢
关键词:硫化氢妊娠期糖尿病脐静脉血
硫化氢对急性肺损伤大鼠白细胞介素的调节被引量:4
2008年
目的研究气体信号分子硫化氢(H2S)在油酸诱导的大鼠急性肺损伤(ALI)中的作用及其在ALI中对炎症反应的调节。方法采用鼠尾静脉缓慢注射油酸(OA,0.01ml/kg)复制大鼠急性肺损伤模型,将SD大鼠49只随机分为三组:对照组、OA组及OA+硫氢化钠(NaHS)组。OA组和OA+NariS组分为2h、4h、6h三个观察点。对照组鼠尾静脉注射生理盐水(0.01ml/kg),观察6h。测定动脉血氧分压(PaO2)、肺湿干重比(W/D)、肺泡灌洗液中性粒细胞百分比(PMN%),光镜下半定量肺损伤评分(IQA),用敏感硫电极法检测血浆、肺组织匀浆H2S含量,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测定血浆、肺组织匀浆IL-6、IL-8和IL-10的含量。多组样本的均数的比较采用单因素差分析。结果油酸鼠尾静脉注射可引起肺组织明显的形态学改变;与对照组比,OA组可见PaO2下降,W/D、PMN%、IQA增加(P〈0.01),在2h、4h、6h时,血浆中H2S[对照:(36.58±6.80)μmol/L,2h:(21.30±2.75)μmol/L,4h:(20.63±1.26)μmol/L,6h:(20.00±1.60)μmol/L,P〈0.01]以及肺匀浆中H2S[对照:(27.61±2.20)μmol/L,2h:(20.67±1.37)μmol/L,4h:(20.79±1.10)μmol/L,6h:(18.92±0.75)μmol/L,P=0.000]均明显降低,血浆中IL-6[对照:(73.95±14.68)pg/ml,2h:(186.70±23.85)pg/ml,4h:(238.50±26.46)pg/m1.6h:(215.95±25.86)pg/m],P〈0.01]、肺匀浆中1L-6[对照:(60.58±12.91)pg/ml,2h:(160.32±24.57)pg/ml,4h:(195.27±46.28)pg/ml,6h:(185.66±17.42)pg/ml,P〈0.01]均显著增加,血浆IL-8[对照:(80.69±20.42)pg/ml,2h:(184.11±19.51)pg/ml,4h:(286.20±53.34)pg/m],6h:(241.30±45.85)pg/ml,P〈0.01]、肺匀浆中IL-8[对照:(69.14±15.96)pg/ml,2h:(174.10
李天水王聪王海英刘志伟赵斌金红芳杜军保
关键词:急性肺损伤硫化氢白细胞介素中性粒细胞
气体信号分子硫化氢与心血管疾病研究进展被引量:9
2010年
硫化氢是继一氧化氮和一氧化碳之后人们发现的第3个气体信号分子。其广泛参与了神经、心血管、消化等系统的生理功能调节。在心血管系统,其具有舒张血管、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心肌负性肌力等多种生物学效应,并与多种心血管疾病如肺动脉高压、高血压、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等关系密切。现就硫化氢与心血管系统疾病的关系最新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张巧丽杜军保
关键词:硫化氢心血管系统肺动脉高压动脉粥样硬化
儿童肺动脉高压276例病因学分析被引量:12
2008年
目的探讨儿童肺动脉高压(PAH)的病因及相关因素,以提高儿童PAH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995年5月-2007年5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科住院患儿中包含PAH诊断并经超声心动图检查证实为肺动脉压力升高的病例,记录其年龄、性别、临床主要诊断、PAH相关症状及超声心动图估测的肺动脉压力,按病因进行分组统计,对不同病因组间经多普勒超声心动图三尖瓣返流速度估测的肺动脉收缩压(sPAP)进行比较。不属于威尼斯会议PAH临床诊断分类中第一类的PAH未统计在内。结果共诊断PAH 276例。男168例,女108例;年龄1个月~17岁,中位年龄9个月。其中特发性PAH 9例(3.3%),余267例(96.7%)均为相关性PAH,其中以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相关性PAH为主,共245例(88.7%),其中又以室间隔缺损等左向右分流先心病为主,共217例(88.6%),复杂先心病相关PAH 28例(11.4%)。结缔组织病相关PAH 19例(6.9%),PAH在SLE、幼年型类风湿关节炎及多发性大动脉炎中的发病率分别为10.3%(13/126)、8.7%(4/46)、15.4%(2/13),余2例与门脉高压相关,1例与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相关。经三尖瓣返流速度估测的8例特发性PAH患儿sPAP为(74.6±23.9)mmHg(1mmHg=0.133 kPa),显著高于33例先心病相关PAH[(58.0±19.7)mmHg]及12例结缔组织病相关PAH[(49.6±18.9)mmHg](t=-2.052,-2.609 Pa〈0.05)。结论儿童PAH主要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相关性PAH,常见病因为先心病和结缔组织病,特发性PAH患儿确诊时病情已较严重。
刘雪芹杜军保陈永红马郁文李万镇
关键词:病因学儿童
内源性甲醛与心血管疾病被引量:11
2010年
内源性甲醛是甲胺由氨基脲敏感性胺氧化酶催化而生成,广泛存在于动物体内多种组织细胞。已经证实,内源性甲醛参与了神经变性病、免疫性疾病以及肿瘤等疾病的发病过程。脂肪细胞、血管内皮细胞和平滑肌细胞富含甲醛生成酶氨基脲敏感性胺氧化酶(semicarbazide-sensitive a-mine oxidase,SSAO)。甲醛具有细胞毒性,易损伤血管内皮并介导多种致病因素诱导的血管损伤过程,在动脉粥样硬化和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发病中都具有重要作用。
张凤文杜军保唐朝枢
关键词: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