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20090316)

作品数:13 被引量:164H指数:7
相关作者:冯秀兰王少洪郑芝祥马雄涛梁柱更多>>
相关机构: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广东省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病理
  • 2篇多囊
  • 2篇胎儿
  • 2篇气肿
  • 2篇消毒
  • 2篇消毒供应
  • 2篇消毒供应中心
  • 2篇囊性
  • 2篇肺气肿
  • 2篇超声
  • 1篇蛋白
  • 1篇蛋白酶
  • 1篇动脉
  • 1篇动脉瘘
  • 1篇多囊肾
  • 1篇多囊肾疾病
  • 1篇多囊性
  • 1篇多囊性肾发育...
  • 1篇多排螺旋CT
  • 1篇多普勒

机构

  • 3篇广东医学院附...
  • 2篇广东省人民医...
  • 2篇广州市第一人...
  • 2篇中山大学
  • 1篇广东医学院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中山大学附属...

作者

  • 2篇巨学明
  • 2篇陈捷
  • 2篇王家刚
  • 2篇梁柱
  • 2篇马雄涛
  • 2篇郑芝祥
  • 2篇王少洪
  • 2篇冯秀兰
  • 1篇何少茹
  • 1篇何湛
  • 1篇黄奕华
  • 1篇方乐堃
  • 1篇詹文华
  • 1篇马晋平
  • 1篇刘玉梅
  • 1篇李景雷
  • 1篇杨晓丽
  • 1篇刘玲
  • 1篇钟劲
  • 1篇何裕隆

传媒

  • 2篇广东医学院学...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临床超声医学...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中华儿科杂志
  • 1篇广东医学
  • 1篇海南医学
  • 1篇暨南大学学报...
  • 1篇中国护理管理
  • 1篇中华医学超声...
  • 1篇护理学报

年份

  • 4篇2013
  • 4篇2012
  • 3篇2011
  • 1篇2010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胎儿肾脏微囊性病变的产前超声表现及病理学观察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 探讨胎儿肾脏微囊性病变产前超声特征及肾脏的病理改变。方法 对产前超声检查、临床随访(家族史调查证实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多囊肾1例)或引产后病理检查(5例)证实的6例孕22~32周肾脏微囊性病变胎儿的产前超声表现、分类诊断特征及引产后肾脏病理表现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产前超声显示6例胎儿双侧肾脏对称均匀性增大,实质回声弥漫性增强;肝门脉区回声增粗(2例)呈纤维网格样变(2例),CDFI显示6例肾血管充盈良好,频谱呈高阻力指数血流,羊水指数低于正常或在正常范围内。引产后病理标本显示5例胎儿双侧肾脏弥漫性增大,失去胎儿肾脏特有的"桑葚"状表现,肾皮质及髓质见多发微小囊肿,集合系统发育不良;镜下显示5例胎儿肾实质内见弥漫分布大小不等的囊肿,并见肾小管囊性扩张,1例肾小球Bowman囊扩张。5例引产儿尸检病理诊断:胎儿肾小管囊性变4例,肾小球囊性变1例;1例经临床追踪随访后诊断胎儿肾脏微囊性病变。结论 胎儿肾脏微囊性病变产前超声表现为肾脏增大,弥漫性回声增强,病理表现为肾小管或肾小球的弥漫性微囊性扩张。
巨学明王家刚王家刚马雄涛郑芝祥王少洪
关键词:多囊肾疾病病理学
冠状动脉-肺动脉瘘多排螺旋CT征象分析被引量:9
2013年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肺动脉瘘(CPF)的多排螺旋CT(MSCT)影像征象。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诊断为成人CPF的CT资料。观察瘘血管起源、数目及走行(管状扩张或蚯蚓状迂曲扩张、附壁征),肺动脉瘘口位置、数目、大小及征象(穿通征、等密征、烟雾征、喷射征),肺动脉增宽与否。结果:瘘血管起源及数目:右圆锥支21例,左圆锥支(左前降支第1分支)22例;右左圆锥支15例;左前降支(LAD)第2分支1例;合并左主干分支2例;合并降主动脉分支1例。1支异常冠状动脉分支13例,2支11例,3支4例。瘘血管迂曲扩张形态:管状扩张7例,蚯蚓状迂曲扩张21例(合并动脉瘤9例)。肺动脉瘘口数目、位置及大小:肺动脉瘘口均为1个,分别位于主肺动脉前壁10例、左侧壁17例、主肺动脉分叉处右侧壁1例,肺动脉瘘口大小约1.7~7.4 mm,平均约3.3 mm。肺动脉瘘口CT征象:穿通征28例、喷射征或射血征11例、烟雾征14例及等密征15例。肺动脉增粗2例。结论:MSCT结合三维重组技术对诊断CPF具有极高的临床价值。
李景雷黄美萍崔燕海唐向周梁长虹
关键词:冠状动脉肺动脉
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在消毒供应中心包装工作中的应用被引量:14
2013年
目的通过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探讨包装工作中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以减少包装质量缺陷的发生。方法选择2011年7月-2011年12月发生的包装质量缺陷为对照组(5316包),2012年1月-2012年6月发生的包装质量缺陷为改进组(6384包),分析包装流程中的失效模式和可能的原因,针对每一项失效模式制定预防措施与改进方法。结果实施FMEA管理后事先风险指数(risk priority number RPN)有明显的下降,RPN值管理前1436分,管理后401分,下降了72.0%,包装质量提高,临床科室对消毒供应中心满意度提高。结论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作为一种风险管理工具,能前瞻性地分析和发现包装工作中影响包装质量的各个环节,有效地防止包装缺陷,提高包装质量。
刘玲谢小燕甘俊丽杨晓丽
关键词: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消毒供应中心
大鼠肺气肿时基质金属蛋白酶-9及肿瘤坏死因子-α和转化生长因子-β的变化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探索大鼠肺气肿时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 Wistar大鼠40只,随机分为4组:单纯吸烟组(S组)、单纯肺炎克雷伯杆菌感染组(I组)、吸烟加肺炎克雷伯杆菌感染组(E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10只。S组采用烟雾吸入法:每次燃烧3支香烟,共4次,烟雾通过导管进入约200 L的箱内,每周5次,共16周。I组从第7周开始采用经鼻吸入肺炎克雷伯杆菌法染菌,每次每只动物0.1 mL,每周2次,共10周;E组结合烟雾吸入法及经鼻吸入肺炎克雷伯杆菌法造模。C组动物不吸烟,以生理盐水代替菌液经鼻吸入。16周时4组同时处死实验动物取材做相关检测。光镜检测肺脏病理形态学改变;ELISA法检测支气管肺泡液MMP-9及TNF-α水平;Western blot检测肺组织TGF-β的表达。结果 (1)肺脏病理形态学改变:S组和I组的病理改变均较轻微。而E组肺组织结构严重改变,肺泡壁变薄,肺间质充血、水肿,呈明显的肺气肿征象改变伴炎症细胞浸润。C组肺组织结构正常。(2)支气管肺泡液MMP-9及TNF-α水平:E组MMP-9及TNF-α水平显著高于S组、I组和C组(P<0.01);同时S组和I组也显著高于C组(P<0.01)。I组MMP-9水平显著高于S组(P<0.01)。(3)肺组织TGF-β的表达:E组、S组和I组的TGF-β蛋白显著高于C组(P<0.01),E组、S组、I组间TGF-β蛋白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气肿时MMP-9和TGF-β的表达明显增加,并有TNF-α水平的升高。
陈捷刘欣梁柱
关键词:基质金属蛋白酶-9转化生长因子-Β肿瘤坏死因子-Α肺气肿
结直肠癌2042例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回归分析被引量:32
2010年
目的 探讨广东地区结直肠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和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 总结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1995-2007年经病理确诊的2042例结直肠癌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特点和预后情况.结果 2042例患者的中位年龄为59岁,好发年龄为50~70岁.男女比例为1.4:1.直肠是最常见部位,占46.2%,其次为乙状结肠,占22.0%.年龄〈40岁患者黏液癌占16.7%,而低分化癌占33.5%,比例明显高于40岁以上患者.根据TNM分期,Ⅰ期占5.8%,Ⅱ期占42.9%,Ⅲ期占31.0%,Ⅳ期占20.3%.结直肠癌总体生存率1年为92.3%,3年为73.9%,5年为65.1%,10年为57.5%.年龄、大体分型、分化程度、TNM分期和手术方式是影响结直肠癌患者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辅助化疗是保护因素.1995-2001年(第Ⅰ阶段)与2002-2007年(第Ⅱ阶段)比较,第Ⅱ阶段中使用吻合器、直肠癌行Dixon手术和化疗的比例增高,第Ⅱ阶段1、3、5年生存率分别为93.4%、78.0%、73.2%,明显高于第Ⅰ阶段(90.6%、69.2%、58.8%).结论 年龄、大体分型、分化程度、TNM分期、手术方式和辅助化疗是影响结直肠癌患者生存的重要因素.
陈创奇方乐堃马晋平蔡世荣董文广黄奕华何裕隆詹文华
关键词:结肠肿瘤直肠肿瘤预后
我国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管理与建设新进展被引量:33
2011年
2009年卫生部下发医院消毒供应中心(central sterile supply department,CSSD)卫生行业标准,对消毒供应中心发展具有深刻的影响。笔者对我国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工作模式转变、消毒供应中心科学管理、消毒供应专业技术标准建设以及消毒供应中心建筑与区域控制趋向科学合理性等方面进行分析,针对在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建设与管理中存在的认识误区,结合国内外行业标准,提出现阶段消毒供应专业人员需要更新观念,认真学习与正确理解卫生行业标准,结合消毒供应中心的实践,明确消毒供应中心建设目标,共同促进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管理与建设健康发展。
冯秀兰
关键词:消毒供应中心
不同清洗方法对医疗器械清洗效果的研究被引量:28
2011年
目的:通过对医疗器械进行血液污染,比较不同清洗方法去除医疗器械上血液的效果,得出有效的清洗方法,确定正确的清洗操作规程。方法:采用标准污染方法,把新鲜血液污染后的外科剪按照1h、2h、3h、4h、5h5个时间段分别放置,每个时间段将样本分为4组,每组200把,共4000个样本。在器械质量、水质、水温、机械清洗程序、器械装载量等因素确定可比的条件下,对5组样本分别采用4种清洗方法,进行潜血阳性率比较。实验数据采用χ2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多酶机洗清洗方法在污染器械放置1~3h内清洗,与冲洗+酶泡方法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5),与多酶浸泡清洗方法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01)。放置4h的4组标本对比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0.001);放置5h多酶机洗的阳性率也明显增加,各组对比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机械清洗法效果优于人工清洗法,清洗前先冲洗提高清洗效果,污染器械放置2h以上将增加清洗难度。
张静冯秀兰
关键词:医疗器械医院感染清洗流程清洁剂
超声诊断胎儿多囊性肾发育不良的价值被引量:8
2011年
目的分析胎儿多囊性肾发育不良的超声和病理特征,以提高超声对其诊断率。方法 9例胎儿多囊性肾发育不良,共11个肾,分析其声像图特征;引产7例,并对引产胎儿进行泌尿系解剖病理分析。结果 9例胎儿多囊性肾发育不良表现为肾脏形态失常,多发大小不等囊肿;病理标本显示肾脏多发大小不等囊肿,肾蒂及集合系统发育不良。结论胎儿多囊性肾发育不良具有特异的超声特点,产前可明确诊断。
巨学明马雄涛王家刚郑芝祥王少洪朱红军
关键词:超声检查病理检查
阻塞性肺气肿大鼠血清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MMP-9、TNF-a、TGF-β1、IL-10水平变化被引量:7
2013年
目的探讨MMP-9、TNF-a、TGF-β1、IL-10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4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单纯吸烟组(S组)、单纯肺炎克雷伯杆菌感染组(I组)、吸烟加肺炎克雷伯杆菌感染组(E组)、对照组(C组)。16周后处死动物,HE染色观察肺脏病理变化,ELISA检测血清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MMP-9、TNF-a、TGF-?1、IL-10的水平。结果 E组肺组织病理改变明显,S组和I组均较轻微。E、S、组的BALF中MMP-9、TNF-a、TGF-β1及IL-10水平均明显高于C组(P<0.01),其中E组最明显;I组的BALF中MMP-9和TGF-β1水平高于S组(P<0.01)。E组的血清MMP-9水平高于S、I和C组,但TNF-a水平降低(P<0.01);E、S、I组的血清TGF-β1水平高于C组,但IL-10水平降低(P<0.01)。结论 MMP-9、TNF-a、TGF-β1及IL-10均参与COPD的发病。
梁柱陈捷林立尧何湛
关键词:MMP-9TGF-Β1IL-10
膜微粒在信号传导中的作用的研究进展
2012年
膜微粒来源于不同的细胞,能表达来源细胞的表面特异抗原的颗粒。目前,大量的实验证明膜微粒可以作为运输载体,通过其携带的生物活性物质,改变着细胞间的信号传导和信息的交换。本文就膜微粒在细胞间信号的传导作一综述。
谢礼贤陈建英
关键词:信号传导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