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江苏省博士后科研资助计划项目(0701023B)

作品数:12 被引量:31H指数:4
相关作者:施毅张方宋勇李子玲胡波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南京军区联勤部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江苏省博士后科研资助计划项目江苏省医学重点人才培养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6篇哮喘
  • 5篇细胞
  • 4篇蛋白
  • 4篇受体
  • 3篇树突
  • 3篇树突状
  • 3篇树突状细胞
  • 2篇凋亡
  • 2篇胸腺基质淋巴...
  • 2篇增殖
  • 2篇支气管
  • 2篇支气管哮喘
  • 2篇融合蛋白
  • 2篇气管
  • 2篇转染
  • 2篇哮喘小鼠
  • 2篇小鼠
  • 2篇淋巴
  • 2篇免疫耐受
  • 2篇可溶性

机构

  • 12篇南京军区南京...
  • 5篇南京军区联勤...
  • 4篇第三军医大学...
  • 4篇第三军医大学...
  • 2篇第三军医大学

作者

  • 12篇张方
  • 12篇施毅
  • 10篇宋勇
  • 9篇李子玲
  • 7篇胡波
  • 5篇索立俊
  • 4篇罗向东
  • 4篇钱桂生
  • 2篇黄钢
  • 1篇吴学玲
  • 1篇陈永文
  • 1篇辛晓峰
  • 1篇申萍
  • 1篇刘玉秀
  • 1篇万瑛

传媒

  • 3篇医学研究生学...
  • 2篇中国组织化学...
  • 2篇现代免疫学
  • 1篇解放军医学杂...
  • 1篇细胞与分子免...
  • 1篇中国呼吸与危...
  • 1篇国际呼吸杂志
  • 1篇中华哮喘杂志...

年份

  • 4篇2011
  • 2篇2010
  • 5篇2009
  • 1篇2007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融合蛋白mTSLPR-Ig的表达、纯化及其鉴定
2011年
目的:构建含小鼠TSLPR胞外段与小鼠Ig Fc段融合基因的腺病毒表达载体(Ad-mTSLPR-Ig),体外表达、纯化并鉴定可溶性融合蛋白mTSLPR-Ig。方法:运用PCR方法从小鼠胸腺cDNA文库中扩增mTSLPR胞外段基因,构建并鉴定mTSLPR胞外段与小鼠Ig Fc段融合基因的腺病毒表达载体(Ad-mTSLPR-Ig);将Ad-TSLPR-mIg转染COS-7细胞,收集细胞上清液;采用双抗体ELISA夹心法检测上清中融合蛋白表达;经蛋白A亲和层析,制备纯化可溶性融合蛋白mTSL-PR-Ig。结果:经测序证实,所构建表达载体的目的基因片段mTSLPR-Ig序列正确,成功包装出腺病毒表达载体Ad-mTSL-PR-Ig;ELISA法检测到上清中融合蛋白mTSLPR-Ig的表达;通过亲和层析法获得纯化的融合蛋白,经Western blot鉴定融合蛋白表达无误。结论:成功获得可溶性融合蛋白mTSLPR-Ig,为进一步研究其生物学特性奠定基础。
张方施毅黄钢李子玲胡波宋勇
关键词:可溶性受体TSLP哮喘
PDT/GR-ΔLBD融合蛋白的表达、纯化及穿膜特性的鉴定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构建穿膜肽(PDT)和缺失结合配体结构域的小鼠糖皮质激素受体(GR-ΔLBD)融合基因表达载体,经原核表达、纯化后,进行穿膜特性的鉴定。方法质粒pEGFP-GR-ΔLBD经双酶切,获得目的基因片段GR-ΔLBD,将该基因片段亚克隆入原核表达载体pGEX-PDT,获得pGEX-PDT/GR-ΔLBD融合基因表达载体。将表达载体转化大肠杆菌,经IPTG诱导表达、谷胱甘肽-琼脂糖树脂处理、谷胱甘肽洗脱液洗脱后,获得PDT/GR-ΔLBD融合蛋白,SDS-PAGE分析融合蛋白;采用荧光素FITC体外标记PDT/GR-ΔLBD融合蛋白(终浓度分别为0、500、1000nmol/L),与小鼠肺上皮细胞TC-1共培养2h,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其穿膜特性。结果成功构建了融合基因原核表达载体pPDT/GR-ΔLBD,并能表达蛋白产物,大小约78.6kD,与融合蛋白PDT/GR-ΔLBD的理论计算值(80kD)相符。随着PDT/GR-ΔLBD浓度的增加,进入TC-1上皮细胞的PDT/GR-ΔLBD明显增多,并可在胞核中浓聚。结论 PDT/GR-ΔLBD融合蛋白具有良好的可溶性和穿膜特性,为进一步研究PDT/GR-ΔLBD融合蛋白在抗炎过程中的作用奠定了基础。
张方施毅李子玲胡波宋勇
关键词:受体糖皮质激素胞间信号肽类和蛋白质类
胸腺基质淋巴细胞生成素受体剔降的未成熟树突状细胞调节哮喘小鼠Thl/Th2失衡的研究被引量:6
2010年
目的树突细胞疫苗是治疗哮喘的新途径,文中探讨经鼻滴注基质淋巴细胞生成素(thymic stromal lymphopoetin,TSLP)受体剔降的未成熟树突状细胞(immature dendritic cell,imDC)对哮喘模型小鼠过敏性气道炎症及Th1/Th2免疫失衡的影响,为免疫调节治疗哮喘提供理论和实验基础。方法36只C57BL/6小鼠随机分为胸腺TSLP受体剔降的imDC治疗组(A组)、imDC治疗组(B组)和哮喘组(C组)。以卵蛋白(ovalbumin,OVA)、氢氧化铝免疫建立哮喘模型,A组和B组分别于激发前气道内滴注100μl的细胞悬液,分别含有1×106TSLPR剔降的imDC、imDC,C组气道内滴注100μl的PBS;各组激发后肺泡灌洗分析细胞组份,分离肺淋巴细胞测定细胞因子分泌水平,以流式细胞仪检测CD4+干扰素-γ(interferonγ,IFN-γ)+、CD4+白细胞介素-4(interleukin-4,IL-4)+百分比及IFN-γ+/IL-4+比值,比较各组肺组织学改变。结果TSLP受体剔降的imDC治疗组与其他组比较:①可明显抑制OVA抗原激发后气道内嗜酸性粒细胞的浸润(P<0.01);②明显抑制肺淋巴细胞产生IL-4、IL-5,增加了IFN-γ的产生;③肺淋巴细胞CD4+IFN-γ+百分比及IFN-γ+/IL-4+明显升高(P<0.01),而CD4+IL-4+百分比则明显下降(P<0.01);④明显抑制哮喘鼠气道内及肺泡内的过敏性炎症反应。结论激发前经鼻滴注TSLP受体剔降的imDC对哮喘小鼠过敏性气道炎症有明显的防治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树突细胞TSLP-TSLP受体信号通路,调整Thl/Th2失衡有关。
李子玲张方钱桂生罗向东索立俊宋勇施毅
关键词:哮喘未成熟树突状细胞TH1/TH2失衡免疫调节
融合蛋白mTSLPR-Ig体外抑制TSLP对树突状细胞的活化被引量:4
2010年
胸腺基质淋巴细胞生成素(thymic stromal lymphopoietin,TSLP)通过结合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表面TSLP受体(TSLPR)活化DC,在导致哮喘Th1/Th2失衡中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探讨TSLPR可溶性受体mTSLPR-Ig(小鼠TSLPR胞外段与小鼠Ig Fc段的融合蛋白)体外抑制TSLP活化DC的可行性。实验包括分离培养及鉴定小鼠髓系DC;在TSLP作用DC(TSLP-DC)培养体系中加入mTSLPR-Ig,通过FCM检测mTSLPR-Ig对TSLP-DC表面共刺激分子CD80、CD86、CD40表达的影响;将TSLP、抗原OVA脉冲处理的DC以及DO11.10小鼠脾脏CD4+T细胞在体外共培养,MTT法检测体系中加入mTSLPR-Ig对CD4+T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同时ELISA法检测上清中细胞因子IL-4、IL-5、IFN-γ以及IL-10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表明,融合蛋白mTSLPR-Ig显著抑制TSLP-DC表面共刺激分子CD80、CD86、CD40的表达;mTSLPR-Ig体外显著抑制TSLP-DC对抗原特异性T细胞的增殖效应,促进上清中IL-10、IFN-γ表达水平,同时抑制IL-4、IL-5表达水平。mTSLPR-Ig通过抑制TSLP-DC活化及所致的Th2偏移,该融合蛋白有望在哮喘或变应性皮炎等TSLP相关性疾病的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
张方施毅李子玲胡波宋勇
关键词:树突状细胞TSLP哮喘
胸腺基质淋巴生成素与支气管哮喘
2009年
胸腺基质淋巴生成素(thymic stromal lymphopoietin,TSLP)是一种新近发现的、与白介素7类似的并与过敏性疾病密切相关的细胞因子,它在特应性皮炎、变应性鼻炎、变应性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患者明显表达。研究表明,在变应性哮喘患者中,TSLP活化树突状细胞,进而形成有利于Th2增殖极化的微环境,是导致Th1/Th2比例失衡的重要因素。TSLP可能是哮喘发病机制的免疫学机制中的一个关键因子,从而为哮喘的治疗提供一个潜在的靶点。
索立俊施毅张方
关键词:胸腺基质淋巴生成素哮喘
RNA干扰her2/neu基因表达抑制肺癌A549细胞增殖的研究被引量:9
2009年
目的:HER2/neu表达对肺癌细胞生物学的影响尚不明了,文中运用RNA干扰技术抑制HER2/neu表达,并观察对肺癌A549细胞体外增殖的影响。方法:构建针对her2/neu基因的RNA干扰真核表达载体,运用脂质体介导转染A549细胞并用G418筛选出阳性克隆株;半定量RT-PCR和Western检测转染后HER2/neu mRNA及蛋白的表达水平;FCM检测细胞周期分布;MTT法绘制细胞生长曲线观察体外细胞的增值能力。结果:成功构建针对her2/neu基因的RNA干扰真核表达载体(命名为psilence3.1-HER2),转染后使A549细胞HER2/neu mRNA和蛋白的表达较未转染组和阴性对照质粒转染组均显著下调;细胞G0/G1期细胞增加,S期细胞减少;细胞生长曲线右移、增殖速度明显减慢。结论:psilence3.1-HER2能够稳定、高效、特异地抑制肺癌A549内her2/neu基因的表达,可显著抑制细胞增殖。针对her2/neu基因的RNAi策略有望成为肺癌的基因治疗的新选择。
申萍张方吴学玲施毅钱桂生罗向东胡波宋勇
关键词:HER2/NEURNA干扰A549细胞细胞增殖
核因子-κB圈套寡核苷酸转染对小鼠成熟树突状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被引量:5
2009年
目的探讨核因子κB圈套寡核苷酸(NF-κBdecoyODN)转染对小鼠成熟树突状细胞(DCs)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方法体外诱导Balb/c小鼠骨髓细胞生成未成熟DCs(imDCs),经抗原OVA以及LPS孵育后成为OVA冲击的骨髓来源成熟DCs(mDCs),流式细胞仪检测DCs表面分子CD11c以及MHC-Ⅱ的表达予以鉴定;将NF-κBdecoyODN体外转染小鼠骨髓来源成熟DCs,同时设立阴性对照组(转染NF-κB"变异"ODN)以及未转染组,EMSA检测转染后NF-κB的活性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DCs表面共刺激分子(CD40、CD80、CD86)的表达;混合淋巴细胞反应观察各组DCs对OVA致敏的T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成功培养出骨髓来源成熟DCs;NF-κBdecoyODN转染DCs的NF-κB活性明显降低(P<0.05),DCs表面CD40、CD80共刺激分子的表达与阴性对照组、未转染组比较无明显改变(P>0.05),而CD86的表达与其他各组比较明显降低(P<0.05);在混合淋巴细胞反应中,NF-κBdecoyODN转染DCs对T细胞的增殖有抑制作用(P<0.05),而阴性对照组与未转染组的DCs具有强烈的激发T细胞增殖的能力(P<0.05)。结论NF-κBdecoyODN转染DCs可能通过CD86的表达降低显著抑制抗原特异性T细胞活化,该改良的DCs有可能用于哮喘的免疫治疗。
索立俊施毅张方万瑛陈永文黄钢李子玲宋勇
关键词:核因子-ΚB圈套寡核苷酸树突状细胞免疫耐受
foxp3转染的CD4^+ CD25^- T细胞治疗急性肺损伤的研究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通过基因转染技术将foxp3基因导入CD4+CD25-T淋巴细胞,生成CD4+CD25-Foxp3+T细胞,通过输入急性肺损伤小鼠模型体内,促进炎症消退,为体外定向操纵调节T细胞生成和细胞过继治疗急性肺损伤奠定基础。方法采用RT-PCR法从小鼠胸腺来源cDNA文库中扩增获得foxp3 cDNA,亚克隆至构建pIRES2-EGFP质粒中,构建并筛选出重组质粒pmFoxp3-IRES2-EGFP;采用免疫磁珠法分离CD4+CD25-T淋巴细胞,穿孔法转染Foxp3基因至CD4+CD25-T淋巴细胞,流式细胞仪检测CD4+和EGFP共表达的细胞比例;将foxp3基因转染的小鼠CD4+CD25-T细胞通过尾静脉输注急性小鼠体内,通过ELISA法检测小鼠肺泡灌洗液中TNF-α以及IL-1β细胞因子的表达,通过肺组织病理研究肺部炎症的消退状况。结果成功构建双基因共表达重组质粒pmFoxp3-IRES2-EGFP;免疫磁珠法较高纯度分离CD4+CD25+、CD4+CD25-T淋巴细胞,电穿孔法成功将重组质粒pmFoxp3-IRES2-EGFP转染致CD4+CD25-T细胞,CD4+和EGFP共表达的细胞比例为35.5%;过继Foxp3基因转染的小鼠CD4+CD25-T细胞以及Treg均能抑制急性肺损伤小鼠肺泡灌洗液中TNF-α以及IL-1β炎性细胞因子的表达,促进炎症的消退。结论转染Foxp3基因的CD4+CD25-细胞同Treg(CD4+CD25-)细胞一样可以通过细胞过继治疗急性肺损伤。
张方施毅李子玲胡波宋勇
关键词:急性肺损伤FOXP3TREG
胸腺基质淋巴生成素与支气管哮喘
2009年
胸腺基质淋巴生成素(thymic stromal lymphopoietin,TSLP)是一种新近发现的、与白介素7类似的并与过敏性疾病密切相关的细胞因子,它在特应性皮炎、变应性鼻炎、变应性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患者明显表达。研究表明,在变应性哮喘患者中,TSLP活化树突状细胞,进而形成有利于Th2增殖极化的微环境,是导致Th1/Th2比例失衡的重要因素。TSLP可能是哮喘发病机制的免疫学机制中的一个关键因子,从而为哮喘的治疗提供一个潜在的靶点。
索立俊施毅张方
关键词:胸腺基质淋巴生成素支气管哮喘症状
RNA干扰人pttg表达对肺癌SPC-A-1细胞表型的影响
2009年
目的研究RNA干扰人pttg表达对肺癌SPC-A-1细胞恶性表型的影响。方法构建针对人pttg的RNA干扰真核表达载体,运用脂质体介导转染SPC-A-1细胞并用G418筛选出阳性克隆株;半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检测转染后PTTG mRNA及蛋白的表达水平;人工计数法检测阳性克隆株SPC-A-1细胞染色体倍性的变化;氚-胸腺嘧啶核苷掺入法观察抑制人pttg表达后SPC-A-1细胞增殖能力的改变;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的变化情况。结果成功构建针对人pttg基因的RNA干扰真核表达载体(命名为Si-hPTTG),转染后筛选获得人pttg下调表达的SPC-A-1细胞株;Si-hPTTG转染使SPC-A-1细胞PTTG mRNA和蛋白的表达较未转染组和阴性对照质粒组均显著下调;Si-hPTTG转染后SPC-A-1细胞染色体众数和平均数增加,3H掺入量显著降低,细胞凋亡明显增加。结论人pttg下调表达可增加SPC-A-1细胞染色体众数和平均数,伴有减轻染色体结构畸变的趋势;显著抑制SPC-A-1细胞增殖,增加细胞凋亡。人pttg可能是肺癌治疗的新靶点。
张方施毅李子玲钱桂生罗向东胡波索立俊宋勇
关键词:RNA干扰SPC-A-1细胞增殖凋亡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