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项目(2012BC006)

作品数:19 被引量:57H指数:5
相关作者:孟庆玲陈创夫乔军贺志昊杨海波更多>>
相关机构:石河子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项目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期刊文章
  • 10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9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3篇基因
  • 11篇病毒
  • 8篇绵羊
  • 7篇羊肺炎
  • 7篇原体
  • 7篇支原体
  • 7篇绵羊肺炎
  • 7篇绵羊肺炎支原...
  • 7篇克隆
  • 7篇核表达
  • 6篇原核表达
  • 6篇流行株
  • 5篇衣壳
  • 5篇衣壳蛋白
  • 5篇遗传进化
  • 5篇遗传进化分析
  • 5篇乳头
  • 5篇瘤病毒
  • 5篇进化分析
  • 5篇L1基因

机构

  • 29篇石河子大学
  • 16篇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 25篇乔军
  • 25篇陈创夫
  • 25篇孟庆玲
  • 17篇王国超
  • 16篇贺志昊
  • 14篇刘昱成
  • 14篇杨海波
  • 10篇才学鹏
  • 8篇彭叶龙
  • 6篇马玉
  • 5篇陈诚
  • 4篇谢堃
  • 3篇赵海龙
  • 1篇宋雪梅
  • 1篇张倩
  • 1篇万鹏
  • 1篇赵春光
  • 1篇刘贤侠
  • 1篇陈双庆
  • 1篇张再超

传媒

  • 6篇西北农业学报
  • 5篇石河子大学学...
  • 2篇西北农林科技...
  • 2篇家畜生态学报
  • 1篇贵州农业科学
  • 1篇西南农业学报
  • 1篇中国预防兽医...
  • 1篇基因组学与应...

年份

  • 2篇2016
  • 4篇2015
  • 7篇2014
  • 16篇2013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牛乳头瘤病毒基因2型流行株全基因组的克隆及序列分析被引量:8
2013年
为了解牛乳头瘤病毒(Bovine Papillomavirus,BPV)新疆流行株基因型及其基因组遗传变异情况,用乳头瘤病毒L1基因简并引物FAP59/FAP64对新疆沙湾县奶牛皮肤肿瘤组织样品进行PCR扩增,测序后确定,BPV基因型;设计6对BPV基因型特异性引物,经扩增、测序、拼接后获得BPV流行株全长基因组序列。L1基因序列分析表明,BPV2-SW01流行株为BPV-2基因型;该毒株基因组全长7 944bp,包括E6、E7、E1、E8、E2、E4、E3、E5、L2和L1 10个开放阅读框(ORF)。遗传进化树分析显示,BPV2-SW01归于Delta乳头瘤病毒属,与BPV-1和BPV-13进化关系最近。
贺志昊孟庆玲乔军刘昱成杨海波王国超才学鹏陈创夫
关键词:全基因组序列遗传进化分析
病毒感染与细胞自噬的相互调控作用
自噬是真核细胞内普遍存在的一种物质分解代谢过程,不但可清除细胞内受损的细胞器、降解大分子蛋白质、维持细胞内稳态和物质再循环,而且在清除细胞内的病原微生物(细菌,寄生虫,病毒)上扮演重要的角色。病毒作为一种专性的细胞内寄生...
王国超孟庆玲乔军陈创夫
关键词:自噬病毒感染细胞自噬
石河子垦区犬瘟热病毒流行株H基因遗传变异分析被引量:1
2013年
为了解石河子垦区的CDV流行株H基因遗传变异特点,设计2对特异性引物,通过RTPCR方法对29份临床疑似犬瘟热的病料进行检测,对于检测CDV阳性的病料进行流行株H基因克隆、测序和序列分析,结果检测出7份阳性病料。序列分析发现,7个流行株H基因之间的同源率在91.0%~98.9%,与疫苗株(FJ461699.1)的同源率为86.9%~91.7%,存在一定的变异。糖基化位点及抗原表位预测分析发现,与参考株Onderstepoort相比,7个流行株推导的H蛋白糖基化位点、抗原表位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变。遗传进化分析显示,CDVshzCDVshz6亲缘关系较近,它们与CDVshz7相距较远。研究结果提示,石河子垦区发病犬中存在cDV变异株。
王国超赵春光乔军孟庆玲陈双庆陈创夫
关键词:石河子垦区犬瘟热病毒H基因
绵羊肺炎支原体溶血素TlyC基因的克隆及分子特征分析被引量:2
2014年
根据GenBank报道的绵羊肺炎支原体(MO)基因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对MO新疆分离株(MO XJ)溶血素TlyC基因进行克隆及测序;并对该基因及其编码蛋白进行分子特征分析,并与其他支原体相应序列进行同源性分析,构建该基因系统进化树。结果表明,TlyC基因全长为1 239bp,编码426个氨基酸,其中第1-23位氨基酸残基为信号肽,编码区含有跨膜结构域和CBS结构域,二级结构以α-螺旋为主。系统发生分析表明,MO与猪肺炎支原体232株和絮状支原体的相应序列亲缘关系较近,而与其他种支原体的亲缘关系较远。研究首次克隆了MOTlyC基因,为了解MOTlyC生物学功能及其致病中的作用奠定了基础。
胡政香孟庆玲乔军赵海龙马玉刘田莉赞哈尔.波拉提才学鹏陈创夫
关键词:绵羊肺炎支原体基因克隆
绵羊肺炎支原体的分离鉴定及其HSP70基因遗传多样性被引量:1
2015年
为探明新疆地区绵羊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ovipneumoniae,MO)流行株是否存在遗传多样性,用KM2培养基对塔城地区7个羊场疑似MO感染的肺脏病料进行病原分离,并进行菌落形态、生化试验和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表明:15株分离均为MO,菌落呈乳头状,菌体呈多形性;能水解葡萄糖但不能水解精氨酸、尿素,可使美兰牛乳褪色、吸附并引起红细胞溶血;16Sr RNA序列大小为361bp。其中,5株MO HSP70基因的核苷酸同源性为94.1%,氨基酸同源性为93.2%,与MO标准毒株Y98相比,分离株在593位点均插入Gln(谷氨酰胺)。MO新疆分离株已发生遗传变异,存在遗传多样性。
胡政香乔军孟庆玲张金生陈创夫
关键词:绵羊肺炎支原体生物学鉴定HSP70基因
羊口疮病毒新疆流行株的分离鉴定及其遗传进化分析被引量:11
2015年
【目的】研究羊口疮病毒(Orf virus,ORFV)新疆流行株的遗传变异情况。【方法】采集新疆石河子地区疑似感染ORFV的羔羊唇部结痂病料,通过PCR扩增、Vero传代细胞分离培养、电镜观察、动物回归试验等方法,检测、分离和鉴定ORFV毒株,对分离鉴定的3株ORFV毒株保护性抗原基因B2L和F1L及毒力基因VIR、GIF和VEGF分别进行克隆、测序及遗传进化分析。【结果】从病料中分离鉴定出3株ORFV新疆流行株(ORFV-SHZ1、ORFV-SHZ2和ORFV-SHZ3)。分析结果显示,ORFV分离株保护性抗原基因B2L、F1L相对保守,B2L和F1L基因编码氨基酸序列与其他参考株的同源性分别为88.6%~97.9%和86.7%~97.4%;3个毒力基因的变异相对较大,尤其是VEGF基因。VIR、GIF和VEGF基因编码氨基酸序列与其他参考株的同源性分别为91.8%~97.3%,85.2%~97.0%和71.5%~98.5%。基于B2L和VIR基因的遗传进化树分析表明,ORFV-SHZ1和ORFV-SHZ2分离株均与台湾分离株的亲缘关系最近。【结论】试验分离的ORFV新疆流行株可能是由台湾株与其他毒株重组后产生的,且其毒力基因发生了较大的变异。
杨海波孟庆玲乔军才学鹏贺志昊刘昱成彭叶龙王国超陈创夫都曼.努尔坎杰
关键词:羊口疮病毒遗传进化分析
绵羊肺炎支原体新疆分离株黏附素与溶血素A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被引量:4
2015年
根据Gen Bank报道的绵羊肺炎支原体(MO)基因组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对MO新疆分离株黏附素基因和溶血素A基因进行PCR扩增、克隆及测序;应用分子生物学软件对该基因及其编码蛋白进行分子特征分析,并与其他支原体相应序列进行同源性分析,构建该基因系统进化树。结果显示:黏附素基因长为3426 bp,溶血素A基因长为777 bp;黏附素在第1-23位氨基酸残基为信号肽、1个跨膜区,可能为分泌型蛋白;溶血素A无信号肽和跨膜区、有RNA结合位点和甲基转移酶结合位点。系统发生分析表明,黏附素基因与猪肺炎支原体P146株进化关系较近,与其他的支原体进化关系远;溶血素A基因与猪肺炎支原体232株、结膜支原体HRC581株位于同一分枝上,进化关系近。本研究克隆了MO黏附素基因和溶血素A基因,为了解MO毒力相关基因生物学功能及其致病中的作用奠定了前期基础。
胡政香乔军孟庆玲陈诚赵海龙马玉刘田莉赞哈尔.波拉提张金生陈创夫
关键词:绵羊肺炎支原体黏附素基因克隆
羊口疮病毒新疆野毒株SHZ1 B2L和F1L基因的克隆及遗传进化分析
为了研究羊口疮病毒(ORFv)新疆野毒株的遗传进化情况,参照GenBank公布的ORFvB2L和F1L基因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对ORFvSHZ1新疆野毒株B2L和F1L基因进行PCR扩增,克隆、测序后进行遗传进化分析。...
杨海波贺志昊孟庆玲乔军彭叶龙王国超刘昱成陈创夫
关键词:羊口疮病毒B2L基因遗传进化分析
绵羊肺炎支原体新疆流行株膜蛋白p56基因的克隆及分子特征分析被引量:1
2014年
利用PCR方法对绵羊肺炎支原体(MO)新疆流行株p56基因进行扩增、克隆及测序和分子特征分析,预测其所编码蛋白质的高级结构及功能活性位点,并与其它支原体进行同源性及遗传进化分析。结果表明,MO p56基因全长为1 542 bp,编码513个氨基酸,其中第1~24位氨基酸有信号肽,含有12个跨膜结构域,二级结构以琢-螺旋为主。抗原表位预测,P56蛋白的抗原表位区主要集中在360~380位、400~420位、490~513位氨基酸三个区域。系统发生分析表明,MO p56基因与猪肺炎支原体232株编码P95外膜蛋白的基因亲缘关系较近。本研究克隆了MO膜蛋白p56基因,为进一步了解MO膜蛋白生物学功能及其在致病过程中的作用奠定前期基础。
陈诚乔军孟庆玲刘田莉胡政香马玉才学鹏陈创夫
关键词:绵羊肺炎支原体膜蛋白基因克隆
绵羊肺炎支原体基因组DNA表达文库的构建与鉴定被引量:2
2016年
为了筛选绵羊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ovipneumoniae,MO)免疫原性相关基因,提取MO基因组DNA,利用限制性内切酶Sau3AⅠ对基因组DNA进行酶切,回收500-3 000bp的基因组DNA片段,用T4DNA连接酶将其与经BamHⅠ酶切并去磷酸化处理的pET28a/b/c载体连接,然后转化至DH5α感受态细胞,通过菌液PCR对插入到载体中的片段大小及插入率进行鉴定。从转化的平板上提取质粒,转化至大肠杆菌BL21(DE3)感受态细胞中,构建MO基因组表达文库。随机挑选单菌落,用pET28a/b/c通用引物进行PCR鉴定,结果显示插入片段大小为300-2 000bp,插入率为90%,表明成功构建了MO基因组表达文库,该文库的构建为进一步筛选MO相关的免疫性基因及潜在候选疫苗靶点奠定前期基础。
陈诚乔军孟庆玲刘田莉胡政香马玉才学鹏陈创夫
关键词:MO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