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9831004)

作品数:115 被引量:1,901H指数:28
相关作者:龚子同张甘霖黄成敏何毓蓉张凤荣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四川大学中国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科研项目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经济管理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115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7篇农业科学
  • 7篇经济管理
  • 7篇环境科学与工...
  • 5篇天文地球
  • 1篇生物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理学

主题

  • 91篇土壤
  • 34篇土壤系统
  • 32篇土壤系统分类
  • 26篇土系
  • 11篇土壤基层分类
  • 10篇土壤发生
  • 9篇SOTER
  • 8篇中国土壤
  • 7篇信息系统
  • 7篇玄武岩
  • 7篇中国土壤系统...
  • 7篇成土
  • 6篇养分
  • 6篇豫东平原
  • 6篇土壤发生分类
  • 6篇土壤资源
  • 6篇土族
  • 5篇地理信息
  • 5篇地理信息系统
  • 5篇地球化

机构

  • 69篇中国科学院
  • 12篇四川大学
  • 9篇河南省农业科...
  • 9篇中国农业大学
  • 8篇安徽师范大学
  • 5篇福建师范大学
  • 5篇黑龙江八一农...
  • 4篇成都理工大学
  • 4篇华南农业大学
  • 4篇华中农业大学
  • 4篇新疆农业大学
  • 4篇河南农业大学
  • 2篇聊城大学
  • 2篇南京农业大学
  • 2篇浙江大学
  • 2篇中国热带农业...
  • 2篇沈阳农业大学
  • 2篇中华人民共和...
  • 1篇安徽农业大学
  • 1篇长春中医学院

作者

  • 41篇龚子同
  • 23篇张甘霖
  • 18篇黄成敏
  • 16篇何毓蓉
  • 9篇张凤荣
  • 8篇周红艺
  • 8篇宫阿都
  • 7篇张保华
  • 7篇陈志诚
  • 7篇武继承
  • 6篇骆国保
  • 6篇赵文君
  • 6篇周勇
  • 6篇张学雷
  • 5篇卢瑛
  • 5篇陈健飞
  • 5篇李福兴
  • 4篇关欣
  • 4篇姚健
  • 4篇钟骏平

传媒

  • 15篇土壤通报
  • 12篇土壤学报
  • 12篇山地学报
  • 11篇土壤
  • 8篇河南农业科学
  • 8篇地理科学
  • 5篇土壤与环境
  • 4篇水土保持学报
  • 4篇应用生态学报
  • 4篇黑龙江八一农...
  • 4篇西南农业学报
  • 2篇湖北农业科学
  • 2篇中国稀土学报
  • 2篇浙江农业学报
  • 2篇热带农业科学
  • 1篇环境科学学报
  • 1篇世界科技研究...
  • 1篇干旱区资源与...
  • 1篇农业工程学报
  • 1篇山东农业科学

年份

  • 1篇2007
  • 4篇2006
  • 4篇2005
  • 14篇2004
  • 23篇2003
  • 27篇2002
  • 29篇2001
  • 16篇2000
1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HNSOTER的海南岛土壤有机碳储量及空间分布特征分析被引量:34
2006年
基于海南岛1: 200 000土壤-地体数字化数据库(HNSOTER),在GIS系统的支持下,对海南岛土壤有机碳储量及分布特征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1)标准剖深下(0~100 cm),海南岛土壤有机碳储量为2.78×10^8 t.2)0~20 cm剖深土壤有机碳密度变幅在0.3~18.8 kg·m^-2之间,其中1.0~5.0 kg·m^-2密度区占总分布面积的81.2%,按面积加权均值为3.3 kg·m^-2.0~100 cm剖深的土壤有机碳密度变幅在1.0~32.1 kg·m^-2之间,其中2.0~14.0 kg·m^-2密度区面积比重占89.7%,按面积加权均值为8.4 kg·m^-2.不同地形、岩性及土壤类型中,土壤有机碳密度分布有较大变异.3)从中部山地向外至沿海平原,土壤有机碳密度总体上呈递减趋势,但不同剖深下其分布格局仍有一定差异.0~20 cm剖深下土壤有机碳密度高值区(丰富度指数大于1)主要分布于山地以及北部玄武岩台地,0~100 cm剖深下,有机碳密度高值区(丰富度指数大于1)趋向集中于中东部山地、台地区,且其分布重心较前者明显的向东偏移.
吕成文崔淑卿赵来
关键词:土壤有机碳
长江上游典型地区SOTER数据库支持下的土壤肥力评价被引量:8
2002年
在长江上游的典型地区彭州样区1:5万PXSOTER数据库的支持下,选取了表征土壤肥力的若干指标项目组成评价指标体系,在GIS环境中,应用层次分析(AHP)和模糊评价(Fuzzy)等数学分析原理,对该区水耕人为土的土壤肥力进行了综合评价,根据综合分值的高低将评价单元分为3个等级。基于SORER的土壤肥力评价,实现了县域土壤肥力的分等评价自动化,提高了结果的科学性和客观性。
周红艺何毓蓉张保华
关键词:SOTER土壤肥力评价GIS长江上游
SOTER的建立及其在世界上的传播被引量:33
2001年
介绍SOTER数据库方法的创立背景、兴起和发展的主要阶段 ,论述了SOTER方法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特点 ,并分析了SOTER方法在世界上的主要传播范围和应用领域。认为SOTER方法在土壤数据库的管理和应用上有独到之处 。
龚子同张学雷骆国保张甘霖
关键词:SOTER制图水土流失
川西丘陵地区黄色母质发育土壤的系统分类被引量:7
2001年
对四川盆地西部丘陵地区分布的几种黄色母质发育的土壤 ,以系统分类的原理和方法进行分类 ,并与现有发生学分类进行参比。代表性剖面研究结果表明 :这些土壤分别被划归富铁土、淋溶土和雏形土等 3个土纲。
何毓蓉黄成敏陈学华宫阿都
关键词:土壤系统分类丘陵地区富铁土淋溶土
南疆灌耕棕漠土的基层分类
2003年
本文分析了南疆西部莎车县和东部哈密县灌耕棕漠土的成土条件,探讨了灌耕棕漠土的系统分类,特别是基层分类,根据南疆灌耕棕漠土的实际情况,结合11个剖面,讨论了土族和土系的划分依据和指标,描述了各土系的生产特性。
关欣钟骏平张凤荣
关键词:南疆中国土壤系统分类土族土系
土壤—景观定量模型研究进展被引量:22
2004年
传统土壤调查和制图建立在调查者经验思维基础上,目前对高精度土壤信息的大量需求对传统技巧性土壤调查方式提出了挑战,量化的土壤———景观模型日益受到土壤科学家的重视。近十年内世界各国开展了大量研究,试图将数字地形分析,GIS技术和土壤调查技术相结合,通过对景观信息的分析预测土壤信息。本文简要阐述土壤景观模型的基本原理和定义,对线性回归、回归树、判别分析、模糊聚类、地统计学、模糊推理和规则网络等模型的研究进展进行总结。在此基础上讨论了模型的发展方向和应用前景。
张华张甘霖龚子同
关键词:数字地形分析地理信息系统土壤调查土壤信息
黑龙江省漂白淋溶土基层分类研究被引量:5
2002年
本文对漂白淋溶土的基层分类进行了研讨,按中国土壤系统分类(1999)的要求,将黑龙江漂白淋溶土划分为5个土族,17个土系,并对土族和土系划分标准的科学依据进行了研讨。
辛刚张之一
关键词:土壤系统分类土族土系
皖南山地土壤系统分类研究被引量:21
2003年
选取皖南四座山地土壤垂直带中 1 9个土壤剖面 ,研究了土壤成土环境和形成特点。根据《中国土壤系统分类 (修订方案 )》和《中国土壤系统分类———理论·方法·实践》 ,鉴定了诊断层和诊断特性 ,确定供试剖面在中国土壤系统分类中的归属。自山下到山上依次为湿润淋溶土 (伴有湿润雏形土 )———常湿淋溶土 (伴有常湿雏形土 )———正常新成土亚纲。与不同分类系统中土壤类别归属作了参比 ,同时也与福建、江西山地土壤作了比较。
顾也萍刘必融汪根法胡罗生黄宣正
关键词:土壤
贡嘎山东坡林地土壤的诊断特性与系统分类被引量:17
2004年
贡嘎山东坡寒区林地在海拔2200~3650m的典型土壤,其土壤诊断层和诊断特性主要有暗瘠表层、漂白层、雏形层、石质接触面特征、常湿润土壤水分状况和寒冻、寒性、冷性或温性土壤温度状况.由于泥石流和冰川堆积物对所发育土壤性状有很大影响,提出了划分泥石流岩性特征和冰碛物岩性特征及其诊断指标.根据本区土壤诊断层和诊断特性,按照中国土壤系统分类对研究区典型土壤进行了检索,在分类中首次根据泥石流岩性特征和冰碛物岩性特进行了土壤系统分类.
何毓蓉张保华黄成敏周红艺程根伟
土壤系统分类中的基层分类研究进展被引量:14
2003年
本文介绍了ST(soiltaxonomy)制的土壤基层分类研究的发展与现状 ,并在此基础上 。
周红艺何毓蓉张保华
关键词:土壤系统分类土壤基层分类研究方法
共1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