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项目(03KJD350026)

作品数:8 被引量:102H指数:6
相关作者:王俊吴福安杨克迪赵辉朱一凡更多>>
相关机构:江苏科技大学广西大学江苏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5篇槲寄生
  • 2篇多糖
  • 2篇生物碱
  • 1篇学成
  • 1篇药理
  • 1篇药理作用
  • 1篇药理作用研究
  • 1篇药理作用研究...
  • 1篇液相色谱
  • 1篇液相色谱法
  • 1篇抑菌
  • 1篇抑菌活性
  • 1篇皂苷
  • 1篇皂苷元
  • 1篇色谱
  • 1篇色谱法
  • 1篇薯蓣
  • 1篇薯蓣皂苷
  • 1篇薯蓣皂苷元
  • 1篇提取纯化

机构

  • 6篇江苏科技大学
  • 1篇广西大学
  • 1篇江苏大学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 6篇王俊
  • 2篇陶士强
  • 2篇吴福安
  • 2篇王加力
  • 2篇朱一凡
  • 1篇褚衍亮
  • 1篇陈钧
  • 1篇杨克迪
  • 1篇颜辉
  • 1篇王国基
  • 1篇董世楠

传媒

  • 2篇中国药学杂志
  • 1篇食品科学
  • 1篇中国中药杂志
  • 1篇时珍国医国药
  • 1篇江苏科技大学...

年份

  • 2篇2008
  • 2篇2007
  • 2篇2005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槲寄生多糖的提取分离和含量测定被引量:19
2007年
目的:对国产槲寄生中的有效成分多糖进行提取分离和含量测定。方法:采用热水提取法提取槲寄生多糖,超滤膜分离-离子交换色谱法分离纯化多糖组分;槲寄生多糖经苯酚-硫酸显色后,在490 nm处进行比色测定。结果:槲寄生药材、槲寄生粗多糖CVPS-Ⅲ和槲寄生精制多糖CVPS-Ⅲ-C中的多糖含量分别为4.93%(RSD1.04%,n=3),43.28%(RSD 1.39%,n=3)和69.55%(RSD 1.62%,n=3),平均回收率为96.07%(RSD 2.54%,n=5)。结论:该法简便、快速、准确、灵敏度好。
王俊朱一凡
关键词:槲寄生多糖
槲寄生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被引量:26
2005年
目的:综述槲寄生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方法:查阅了近十余年来国内外有关槲寄生的实验和临床研究的文献,进行分析、总结。结果:槲寄生中除了黄酮、生物碱类等小分子化合物外,还含有大量的凝集素、多糖等高分子的生物活性成分。药理作用方面重点综述了槲寄生的抗肿瘤、抗氧化、抗衰老、抗病毒、免疫调节、抗骨质疏松、降血压、降血糖等药理作用;临床上用于治疗心血管系统疾病及肿瘤的辅助用药等。结论:我国槲寄生资源丰富,应该进一步研究开发利用。
王俊王国基颜辉褚衍亮
关键词:槲寄生化学成分药理作用
测定穿山龙中薯蓣皂苷元的前处理方法的改进被引量:12
2005年
目的研究一种测定穿山龙中薯蓣皂苷元时快速提取薯蓣皂苷元的新方法——水解原位萃取法。方法对影响提取率的重要因素进行了考察,以期建立最佳提取条件和适宜的纯化方法。结果样品用含约1.5 mol·L-1硫酸的70%异丙醇水溶液在沸水浴中加热回流4 h,获得了比传统方法更高的提取率。结论水解原位萃取法简单、省时、准确。
王俊陈钧杨克迪
关键词:薯蓣皂苷元穿山龙高效液相色谱法
槲寄生生物碱的系统分离及抑菌活性初探被引量:8
2007年
用超声辅助萃取技术从槲寄生中提取总生物碱,经系统分离获得酚性弱碱性生物碱、非酚性弱碱性生物碱、酚性叔胺生物碱、非酚性叔胺生物碱、水溶性生物碱等五种生物碱组分,并测试了各生物碱组分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五种槲寄生生物碱组分对金色葡萄球菌的抑菌作用不明显,对大肠杆菌的抑菌作用明显,其中非酚性叔胺性生物碱最强。
王俊吴福安王加力陶士强董世楠
关键词:槲寄生生物碱抑菌活性
优化槲寄生生物碱的超声辅助溶剂提取工艺被引量:5
2008年
目的研究一种超声辅助溶剂萃取槲寄生生物碱的新工艺。方法采用溴甲酚绿染色法评价槲寄生生物碱提取效果,对影响提取工艺的重要因素进行了考察,建立了超声辅助提取槲寄生生物碱的最佳提取工艺。结果槲寄生样品用含体积分数1.5%盐酸的体积分数65%乙醇溶液为溶剂,在80℃下采用超声辅助萃取,超声频率为32KHz,萃取60min可获得最佳的生物碱提取率。结论基于溴甲酚绿(BCG)染色法建立的槲寄生生物碱提取工艺简单、省时、高效。
王俊王加力
关键词:槲寄生生物碱
国产槲寄生多糖提取纯化工艺的研究被引量:6
2008年
以国产槲寄生为原料,研究了提取温度、料液比、提取时间和提取次数等因素对槲寄生多糖提取率的影响,并优化了槲寄生多糖中脱蛋白、脱色及醇沉技术.研究结果表明:提取温度95℃,料液比1∶26,提取时间3 h,可获得最佳的多糖提取率4.08%;之后对槲寄生粗多糖采用三氯乙酸法去除杂蛋白、活性炭法脱色,经80%乙醇沉淀,干燥后得槲寄生多糖产品.经紫外和红外光谱分析,国产精制槲寄生多糖不含蛋白和核酸,主要是吡喃多糖.
王俊吴福安陶士强朱一凡
关键词:槲寄生多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