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530048)

作品数:3 被引量:45H指数:3
相关作者:陈蔚文郭文峰李茹柳高小玲羊燕群更多>>
相关机构:广州中医药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教委E研究院-上海高校网格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虚证
  • 2篇阳虚
  • 2篇阳虚证
  • 2篇脾阳虚
  • 2篇脾阳虚证
  • 1篇淀粉酶
  • 1篇动物
  • 1篇动物模型
  • 1篇三磷酸
  • 1篇鼠模型
  • 1篇尿淀粉酶
  • 1篇排泄
  • 1篇脾虚
  • 1篇脾虚模型
  • 1篇脾虚证
  • 1篇中汤
  • 1篇黏膜
  • 1篇腺苷
  • 1篇腺苷水平
  • 1篇理中汤

机构

  • 3篇广州中医药大...
  • 1篇上海中医药大...

作者

  • 3篇李茹柳
  • 3篇郭文峰
  • 3篇陈蔚文
  • 2篇高小玲
  • 2篇羊燕群
  • 1篇徐颂芬
  • 1篇林传权
  • 1篇王静

传媒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中药新药与临...
  • 1篇中国中医基础...

年份

  • 1篇2009
  • 2篇2008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脾阳虚大鼠模型尿木糖、尿淀粉酶及整体状况变化的观察被引量:6
2008年
羊燕群郭文峰李茹柳陈蔚文
关键词:脾阳虚证大鼠模型尿淀粉酶
脾阳虚大鼠模型建立及理中汤疗效观察被引量:22
2009年
目的建立适用于中医"证"研究及中药药理学研究的脾阳虚大鼠模型。方法给予大鼠每日游泳、隔日注射利血平、隔日灌胃番泻叶3周,以建立脾阳虚模型,第4周~第6周灌胃温阳健脾方药理中汤,以其治疗结果验证造模效果。结果造模期间模型大鼠出现活动减少、嗜卧、畏冷蜷缩、便溏,毛色枯槁不荣等脾阳虚症状,与正常大鼠相比,体温、体重、摄食量、尿D-木糖排泄率等均有显著性差异,但病理切片未发现明显差异;6周后理中汤组与正常组比较各指标差异无显著性,但自然恢复组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利血平合劳倦过度/寒凉泄下法建立的脾阳虚大鼠模型一般症状和生化指标都与脾阳虚患者临床表现基本相符,用此法建立的脾阳虚大鼠模型可为脾阳虚"证"本质研究及相关方药研究提供参考。
羊燕群郭文峰李茹柳高小玲王静林传权徐颂芬陈蔚文
关键词:脾阳虚证动物模型D-木糖排泄率理中汤
利血平致大鼠脾虚模型尿D-木糖排泄率与肠黏膜三磷酸腺苷水平的研究被引量:22
2008年
[目的]观察利血平致脾虚大鼠的病理改变情况,为在该模型上观察益气健脾方药的作用提供参考。[方法]模型组以利血平注射造模15 d,停药后再观察30 d,实验周期共45 d;另设正常组观察45 d。观察大鼠一般状态、体重、尿D-木糖排泄率、小肠黏膜三磷酸腺苷(ATP)水平、胃肠黏膜病理组织学、脏器系数等指标。[结果]模型大鼠体重和尿D-木糖排泄率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持续至45 d;小肠黏膜ATP水平比正常组略为降低;尿D-木糖排泄率改变与小肠黏膜ATP水平改变呈正相关;胃肠黏膜病理组织学检查未见明显改变;肝和胸腺脏器系数降低。[结论]利血平所致脾虚大鼠病变状态可持续较长时间,与益气健脾方药缓慢起效的特点相符;有肠道消化吸收功能降低的改变,并伴随肠黏膜ATP水平的降低。该动物模型可用于观察益气健脾方药改善消化吸收功能等作用。
郭文峰高小玲李茹柳陈蔚文
关键词:脾虚证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