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571089)

作品数:24 被引量:1,143H指数:14
相关作者:王璞陶洪斌易镇邪吕丽华刘明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农业大学唐山市气象局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唐山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3篇农业科学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16篇玉米
  • 9篇氮肥
  • 9篇夏玉米
  • 8篇土壤
  • 7篇华北平原
  • 6篇氮利用
  • 6篇水分
  • 6篇利用效率
  • 5篇氮肥利用
  • 5篇春玉
  • 5篇春玉米
  • 4篇氮肥利用率
  • 4篇生长发育
  • 4篇水分利用
  • 4篇水分利用效率
  • 4篇利用率
  • 3篇氮代谢
  • 3篇氮素
  • 3篇冬小麦
  • 3篇碳氮

机构

  • 25篇中国农业大学
  • 6篇唐山市气象局
  • 3篇湖南农业大学
  • 3篇太原理工大学
  • 3篇中国农业科学...
  • 2篇北京市农林科...
  • 1篇中国气象局培...
  • 1篇河北省气象与...

作者

  • 24篇王璞
  • 13篇陶洪斌
  • 6篇易镇邪
  • 6篇龚宇
  • 5篇吕丽华
  • 5篇刘明
  • 4篇戴明宏
  • 4篇王利纳
  • 4篇张雅杰
  • 3篇赵明
  • 3篇屠乃美
  • 3篇高桂芹
  • 3篇申丽霞
  • 2篇鲁来清
  • 2篇张丽丽
  • 2篇夏来坤
  • 2篇陈平平
  • 2篇赵久然
  • 1篇梁哲军
  • 1篇郭步庆

传媒

  • 3篇植物营养与肥...
  • 3篇中国生态农业...
  • 3篇中国农学通报
  • 2篇水土保持学报
  • 2篇玉米科学
  • 2篇农业工程学报
  • 2篇干旱地区农业...
  • 2篇作物学报
  • 1篇资源科学
  • 1篇华北农学报
  • 1篇中国农业气象
  • 1篇中国农业大学...
  • 1篇节水灌溉

年份

  • 1篇2012
  • 2篇2011
  • 2篇2010
  • 6篇2009
  • 13篇2008
  • 1篇2007
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播期对春玉米生长发育、产量及水分利用的影响被引量:48
2009年
以郑单958和鲁单984为材料,研究了两个播期条件下春玉米的生长发育、产量形成和水分利用情况。结果表明:播期对春玉米生长发育和产量影响显著,且品种间表现趋势一致。晚播春玉米生育期缩短,在各时期叶面积指数和干物质积累均显著高于早播春玉米。晚播春玉米产量(干重)提高,粒重在播期间、品种间差异均不显著。晚播春玉米穗粒数显著提高,品种间差异不显著。推迟播期后总耗水量增加,但增加幅度小于产量增加的幅度,水分利用效率略高于早播春玉米。在本试验条件下,晚播春玉米具有较优叶面积指数,有利于干物质积累并向子粒转移,增加穗粒数。因此,在春玉米播期的选择上不应单纯考虑生育期的延长,应重视早播春玉米前期营养生长受限对产量的影响。
刘明陶洪斌王璞张雅杰
关键词:春玉米播期生长发育水分利用效率
包膜尿素对夏玉米产量及碳氮代谢的影响被引量:10
2009年
以玉米杂交种郑单958为材料,研究基施包膜尿素(120kg/hm2和90kg/hm2纯N,下同)和分施普通尿素(1:1和1:2:1的比例,总量均为120kg/hm2)对夏玉米产量、产量构成、干物质生产及碳氮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基施包膜尿素120kg/hm2和分施(1:2:1)普通尿素效果基本一致,在子粒产量、穗粒数、生物产量及氮素累积量等方面均显著优于基施包膜尿素90kg/hm2和分施(1:1)普通尿素。前二者的子粒干物质和氮素累积主要来源于灌浆期叶片的光合生产和根系的吸收,表明基施包膜尿素120kg/hm2和分施(1:2:1)普通尿素,均有利于增大并延长叶片的光合生产能力和根系的吸收能力。另外,乳熟至灌浆中期,包膜尿素处理的植株营养器官总糖含量处于较合理的水平。
王利纳陶洪斌戴明宏王彩彩冯烁王璞
关键词:夏玉米包膜尿素碳氮代谢
华北平原春玉米种植体系中土壤无机氮的时空变化及盈亏被引量:26
2008年
在华北平原北部高肥力土壤条件下,研究了不同氮肥管理模式(包括不施氮、推荐施氮和经验施氮)对春玉米物质生产、土壤无机氮时空动态、氮素盈亏和平衡的影响。结果表明:1)推荐施氮和经验施氮未能显著提高春玉米产量,但显著提高了总吸氮量,而氮素收获指数与总吸氮量呈相反趋势。2)春玉米生长季内,土壤铵态氮含量始终处于较低水平,土壤中无机氮形态以硝态氮为主;全生育期内的土壤硝态氮含量,经验施氮均明显高于其它施氮措施,推荐施氮居中,不施氮最低。3)受土壤肥力和天气的影响,春玉米生长期间土壤硝态氮会发生大幅度的垂直运移,潜在淋洗量很大。4)不施氮处理中土壤矿化量占总吸氮量的75%,其中绝大部分矿化集中于春玉米生育后期,土壤Nmin残留量比播前起始值下降了21.4%;经验施氮中施氮量过大造成大量的损失,表观损失率高达42.6%,残留率为48.6%;而推荐施氮处理不仅能够保持产量和土壤供氮能力的稳定,更减少了氮素损失的可能。
戴明宏陶洪斌王利纳夏来坤梁哲军王璞
关键词:春玉米土壤无机氮
河北平原冬小麦需水关键期降水变化特征被引量:9
2009年
利用1957-2006年河北平原3个生态类型区冬小麦生长期内逐日降水资料,采用统计学和小波变换方法,分析了冬小麦需水关键期和全生育期内降水特征和短期变化趋势。结果发现:3个生态类型区冬小麦各生育期降水变率都很大,自然降水不能满足生长需水,但3个区的缺水状况和今后短时期降水量有一定的差异。拔节一孕穗期平均缺水80.1~84.8mm,抽穗乳熟期平均缺水184.9-203.3mm,全生育期平均缺水362-388mm;近20年内除山前平原区冬小麦全生育期进入降水偏少期外,其余2个生态区均进入降水偏多期。
龚宇花家嘉高桂芹王璞
关键词:冬小麦需水关键期降水变化河北平原
可降解地膜的降解性能及对土壤温度、水分和玉米生长的影响被引量:150
2012年
针对生产中使用普通农用塑料地膜导致农田土壤污染的现状,进行了不同厚度可降解(光、生物降解)地膜、普通地膜和露地栽培玉米对比试验,探讨可降解地膜的降解性能及对土壤水分、温度和玉米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0.005mm厚可降解地膜的降解速度及强度均优于0.008mm厚膜,二者在覆膜后90d分别达降解5级、4级水平,地膜质量损失率达55.48%、39.99%。两种可降解地膜对土壤水分、温度和玉米生长的影响与普通地膜相当,均使0~20、>20~40cm土壤水分含量、地表及地下10cm土壤温度明显高于露地对照,使玉米出苗率提高,生育进程加快,株高、叶面积和地上部干物质积累量增加;其中0.008mm厚膜覆盖玉米效果优于0.005mm厚膜。研究认为,以可降解地膜替代普通地膜应用于农业生产具有可行性。
申丽霞王璞张丽丽
关键词:地膜降解土壤水分土壤温度玉米
河北种植生态经济系统能值分析被引量:5
2009年
运用能值分析方法对2007年河北省种植业生态经济系统中的投入和产出状况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总能值投入为7.97×1022sej,作物能值总产出为3.24×1022sej;不可更新工业辅助能占总能值投入的52.9%,可更新能值投入占总能值投入的比例为47.1%(可更新环境资源占20.9%、可更新有机能占26.1%),系统能值货币比率为1.98×1011sej/元,净能值产出率为0.51,环境负荷率为1.13,系统可持续发展指数为0.45,种植业生态经济系统整体的回报率较低;主要作物的能值产出依次为:玉米>小麦>蔬菜>高粱>豆类>花生。
龚宇花家嘉高桂芹王璞
关键词:能值分析
氮肥基/追比对华北平原夏玉米生长发育与水、氮利用的影响Ⅱ.夏玉米氮素累积、转运与土壤无机氮动态被引量:22
2008年
在较低施氮量[180 kg(N).hm-2]下,以"郑单958"为材料,研究了氮肥不同基/追比(1∶2、1∶1和2∶1)对华北平原夏玉米氮素累积、转运与土壤无机氮动态及土壤氮素表观盈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使夏玉米氮素累积量增大,并促进叶、茎鞘氮素向籽粒转运,但不能相应提高氮收获指数(NHI),且NHI随基施氮比重增大而降低;基施氮主要在拔节至大喇叭口期发挥作用,追施氮则主要在大喇叭口至吐丝期发挥作用,氮肥利用率随追氮比例增大而提高,N 1∶2较N 2∶1处理氮肥利用率提高2倍多;土壤无机氮含量因施氮而有较大幅度提高,拔节期后各土层无机氮含量一般以乳熟期为界前降后升,处理间略有差异,追肥越少此趋势越明显;不施氮处理各生育阶段土壤氮素均表现亏缺,吐丝后亏缺量占总亏缺量近80%,施氮使总亏缺量大大降低,N 1∶1处理氮亏缺量最小,N1∶2与N 2∶1处理相当,各施氮处理土壤氮素表观盈亏呈明显的阶段性,拔节至大喇叭口期出现大量盈余,从而使播种至吐丝期整体表现盈余,吐丝后两阶段均表现亏缺。
易镇邪王璞陶洪斌鲁来清于国建
关键词:夏玉米氮肥利用率土壤无机氮
不同种植密度下的夏玉米冠层结构及光合特性被引量:306
2008年
研究了种植密度对夏播玉米(CF008、郑单958和金海5号)冠层结构及光合特性的影响,目的是通过密度调控,构建高效冠层,发挥品种潜力,同时确立不同夏玉米品种高产高效冠层的定量化技术指标。结果表明,3个夏玉米品种均在中或低密度下(CF008为9.75万珠hm-2和11.25万株hm-2,郑单958为8.25万珠hm-2和9.75万株hm-2,金海5号为6.75万珠hm-2和8.25万株hm-2)构建的冠层较合理,冠层光合性能较高。冠层内透光率、叶夹角、茎粗、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值)和净光合速率(Pn)均随着密度的增加而降低,说明高密度易造成群体内光分布不合理,导致光合性能的降低。灌浆中期前群体光合势(LAD)和叶面积指数(LAI)均表现为中或高密度条件下较高,而后为中或低密度下较高,并且吐丝后LAD所占比率为中或低密度处理显著高于高密度处理,说明高密度条件下冠层结构不合理,造成生育后期叶片提早衰老。在中或低密度下,群体穗位层透光率较大,吐丝期和灌浆中期分别为13.40%~19.45%和16.19%~21.48%;叶面积发展动态较为合理,吐丝期LAI达5.59~6.75,成熟期仍然保持在2.24~3.68,尤其中上层叶片LAI高值持续期较长;吐丝期中上层叶片Pn达到33.6~43.8μmolCO2m-2s-1;吐丝后的群体LAD较高,特别是中密度下LAD达172.01~235.91m2dm-2,后期光合面积持续时间较长,更有利于玉米产量的提高。
吕丽华陶洪斌夏来坤张雅杰赵明赵久然王璞
关键词:夏玉米叶面积指数净光合速率
播期对春玉米生长发育与产量形成的影响被引量:109
2009年
以"郑单958"和"鲁单984"为材料,比较研究了两个播期(4月24日和5月15日)条件下春玉米的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探讨了春玉米生长发育与气候条件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播期的春玉米生长发育和产量都存在显著差异。与4月24日播期相比,5月15日播期的春玉米产量(干重)提高2157kg·hm-2(郑单958)和1137kg·hm-2(鲁单984)。粒重在播期间、品种间及播期与品种互作间差异均不显著。穗粒数在品种间不显著,但在播期间差异达显著水平,第2个播期穗粒数提高幅度达37.8%(郑单958)和11.2%(鲁单984)。通过对不同播期间气象因子的分析发现,降雨是影响华北平原春玉米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的最重要气象因子。降雨主要通过对穗粒数的调节来影响产量。开花期降雨过多所带来的低温寡照影响玉米的受精授粉与结实;拔节至大喇叭口期降雨通过调节叶面积大小影响作物干物质积累,进而影响籽粒的发育情况。本试验中,5月15日是春玉米获得高产的最佳播期。合理安排播期,重视降雨对春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形成的影响,是华北平原春玉米获得高产的重要措施。
刘明陶洪斌王璞易镇邪鲁来清王宇
关键词:华北平原春玉米播期
氮肥基/追比对华北平原夏玉米生长发育与水、氮利用的影响 Ⅰ.夏玉米生长发育与水分利用效率被引量:3
2007年
在较低施N量[180kg(N)/hm2]下,以"郑单958"为材料,研究了N肥不同基/追比例(1∶2、1∶1和2∶1)对华北平原夏玉米生长发育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夏玉米总叶数、株高及产量均因施N而增加,且追N比例越大增幅越大。基施N有利于叶面积扩展,而追施N有利于灌浆期叶面积的维持;籽粒粗蛋白、游离氨基酸含量因施N而提高,且随追N比例增大而增大;淀粉含量以1∶2处理增大,而另两施N处理降低;施N可提高水分利用效率,追N比例较大有利于水分利用效率的提高。可见,对降水主要集中在夏玉米播种至大喇叭口期的华北平原来说,基施N不宜过多,基、追N肥比1∶2最有利于夏玉米农艺性状改善、产量提高、品质改善及水分利用效率提高。
易镇邪王璞陶洪斌鲁来清于国建
关键词:夏玉米水分利用效率生长发育氮肥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