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06JJD790006)

作品数:16 被引量:716H指数:13
相关作者:范剑勇刘修岩石灵云张雁邵挺更多>>
相关机构:复旦大学东南大学上海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9篇经济管理

主题

  • 7篇外部性
  • 6篇实证
  • 6篇实证研究
  • 5篇制造业
  • 4篇动态面板
  • 4篇动态面板数据
  • 4篇面板数据
  • 4篇劳动生产率
  • 3篇地方化
  • 3篇地方化经济
  • 3篇地区间
  • 3篇区位
  • 3篇区位分布
  • 3篇就业
  • 3篇就业密度
  • 3篇空间外部性
  • 3篇工资
  • 3篇工资差异
  • 3篇城市
  • 2篇地区工资

机构

  • 19篇复旦大学
  • 2篇东南大学
  • 2篇上海大学
  • 1篇杭州师范大学

作者

  • 13篇范剑勇
  • 6篇刘修岩
  • 5篇石灵云
  • 4篇殷醒民
  • 2篇邵挺
  • 2篇张雁
  • 1篇李方文
  • 1篇王非暗
  • 1篇姚静
  • 1篇贺小海
  • 1篇高人元
  • 1篇唐韵
  • 1篇王珏

传媒

  • 3篇经济研究
  • 3篇南方经济
  • 2篇浙江社会科学
  • 2篇教育部文科重...
  • 1篇世界经济
  • 1篇浙江学刊
  • 1篇江海学刊
  • 1篇上海经济研究
  • 1篇中国工业经济
  • 1篇管理世界
  • 1篇经济学(季刊...
  • 1篇产业经济研究

年份

  • 3篇2011
  • 4篇2010
  • 2篇2009
  • 8篇2008
  • 2篇2007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空间外部性与地区工资差异:基于动态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本文基于中国282个地级行政区域1999—2004年的面板数据,通过使用动态面板数据的计量方法对地区市场潜能、就业密度与其工资水平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我们发现,在控制住其他影响因素后,市场潜能外部性对地区工资水平存...
刘修岩殷醒民
关键词:空间外部性就业密度
制造业地理集中与地区的产业竞争力被引量:6
2008年
已有研究证实:改革以来制造业区位分布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制造业的大部分行业已经向沿海地区转移与集聚。那么与此密切联系的是地区间的产业竞争力处于怎样的动态状态?本文以此为展开点,通过1980-2001年间行业的空间基尼系数与典型行业的转移份额法分解,发现:1、分行业看,所有制造业两位数行业的空间集中率都有普遍提高;2、沿海地区制造业增长主要是由该地区的产业竞争力提高引起的,相应地中西部地区产业萎缩是由其产业竞争力弱化导致的;3、沿海地区产业竞争力的提升推动了这一地区的制造业中心地位的形成,相应地中西部地区沦为生产率低下的外围区域,导致地区收入差距持续扩大。
范剑勇
关键词:区位分布产业竞争力
市场潜能、人口密度与非农劳动生产率——来自中国地级面板数据的证据被引量:18
2007年
本文基于样本期为1999-2004年的地级面板数据并运用动态面板数据的计量方法,对中国地级区域市场潜能、人口密度等经济地理因素与其非农业劳动生产率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地级区域的市场潜能、人口密度等经济地理因素对其非农劳动生产率都存在显著为正的影响。而且,无论是从绝对弹性还是标准化弹性来看,地级区域市场潜能对其非农劳动生产率的影响都更大。
刘修岩贺小海
关键词:经济地理人口密度动态面板数据
地方化经济与劳动生产率:来自制造业四位数行业的证据被引量:11
2008年
本文将反映产业外部性本质的两种主要形式之一——地方化经济分解成产业内集聚与关联产业集聚,并以2000、2004年中国4位数行业制造业为素材,实证分析:1)地方化经济对全部四位数行业劳动生产率的静态与滞后影响,2)地方化经济对成熟的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与新兴的高新技术三个典型行业劳动生产率的静态与滞后影响。本文发现,无论从静态还是滞后影响来看,目前阶段中国制造业的地方化外部性表现为产业内集聚与关联产业集聚,但产业内集聚远高于关联产业集聚;从三个典型行业来看,成熟劳动密集型行业是以产业内集聚为主,高新技术行业更多地表现为关联产业集聚。本文的发现对目前中国城市体系的发展方向提出了有意义的启示:应重视发展中等规模城市。另外,地方政府在选择主导性产业时,应区别产业内集聚与关联产业集聚在产业间的差异。
范剑勇石灵云
关键词:外部性劳动生产率
产业内集聚、关联产业集聚与劳动生产率:基于制造业细分行业的分析
本文将产业内集聚与关联产业集聚视为产业外部性的本质来源,利用省级层面4位数行业制造业数据,实证分析产业外部性、企业所处的竞争环境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本文发现,目前阶段中国制造业的产业外部性均表现为产业内集聚与关联产业集聚...
范剑勇石灵云
关键词:劳动生产率
文献传递
产业集聚的外部性机制——来自中国的实证研究被引量:15
2007年
本文探讨了中国产业集聚的外部性机制问题,并由此系统地对我国的劳动生产率与产业专业化和多样化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1)不论是静态的影响,还是动态的作用过程,外部性在产业集聚中都发挥了很大的作用;(2)从静态角度看,产业专业化和多样化都促进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3)从动态角度看,产业专业化阻碍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产业多样化在统计上不显著;(4)劳动生产率在地区之间可以分为泾渭分明的三个层次,但劳动生产率的增长在地区间有收敛的趋势。本文所包含的政策含义是,大力推动地区间的一体化进程,将目前集聚在东部沿海地区的制造业转移到某些中部省份,这可能是实现缩小地区差距和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目标迈出的第一步。
石灵云殷醒民刘修岩
关键词:产业集聚外部性
空间外部性与地区工资差异:基于动态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被引量:81
2008年
本文基于中国282个地级行政区域1999-2004年的面板数据,通过使用动态面板数据的计量方法对地区市场潜能、就业密度与其工资水平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我们发现,在控制住其他影响因素后,市场潜能外部性对地区工资水平存在显著为正的影响,而就业密度对工资水平的影响却是非线性的,只有就业密度高于某个“门槛”值时,它对工资水平的偏效应才显著为正。
刘修岩殷醒民
关键词:空间外部性就业密度
制造业扩散的时刻是否已经到来被引量:29
2010年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制造业集聚水平是否一直处于上升的趋势?本文以此为研究目标,利用1998~2007年规模以上中国工业企业微观数据库详细分析了制造业区位分布的变化。我们发现,尽管沿海地区仍然是国内制造业的集聚区域,但是以2004年为界,制造业集聚的拐点已经开始显现;具体说来,在1998~2004年期间由于浙江、江苏与山东等省份的产业集聚能力增强致使中国制造业总体上呈现出集聚趋势,在2004~07年期间由于广东、江苏与上海等省市的产业向中部地区与北部沿海地区扩散,使制造业总体上呈现扩散趋势。同时,相对于国外发达国家发展经验来说,地级城市间的制造业集聚水平仍然较低。
王非暗王珏唐韵范剑勇
关键词:泰尔指数基尼系数
经济地理与地区间工资差异被引量:109
2009年
地区间收入差距究竟可以在多大程度上由需求的空间分布差异来解释?本文基于新经济地理学模型,利用1997年中国区域间投入产出表的流量数据,通过引力模型计算了衡量各地级城市空间需求大小的市场准入,并以此解释地级城市间的职工工资差异。本文发现:(1)各地级城市的市场准入差异极大;(2)工资对市场准入的弹性系数为0.22—0.32之间。基于上述实证依据,本文认为,各地级城市的市场准入差异是其工资差距存在的重要原因,而市场准入差异是劳动力流动的不充分性所产生的。
范剑勇张雁
关键词:市场准入劳动力流动地区收入差异
空间外部性与地区差距:基于动态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本文基于中国282个地级行政单位1999-2004年的面板数据,通过使用动态面板数据的计量方法对地区市场潜能、就业密度与其工资水平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我们发现,在控制住其他影响因素后,市场潜能外部性对地区工资水平存...
刘修岩殷醒民
关键词:空间外部性就业密度动态面板数据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