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煤燃烧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200502)

作品数:9 被引量:110H指数:7
相关作者:张军盛昌栋张永春刘杨先林晓芬更多>>
相关机构:东南大学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煤燃烧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环境科学与工程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化学工程
  • 3篇动力工程及工...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理学

主题

  • 2篇烟气
  • 2篇排放特性
  • 2篇气脱
  • 2篇孔隙
  • 2篇O2/CO2
  • 2篇O2/CO2...
  • 2篇CO
  • 2篇O
  • 1篇选择性
  • 1篇选择性催化还...
  • 1篇压汞法
  • 1篇烟气脱汞
  • 1篇烟气脱硫
  • 1篇烟气脱硫脱氮
  • 1篇氧化物
  • 1篇载氧体
  • 1篇扫描电镜
  • 1篇生物质炭
  • 1篇脱氮
  • 1篇脱氮技术

机构

  • 9篇东南大学
  • 3篇福建船政交通...

作者

  • 9篇张军
  • 8篇盛昌栋
  • 5篇刘杨先
  • 5篇张永春
  • 4篇尹艳山
  • 4篇林晓芬
  • 3篇谢芳
  • 3篇陈洁
  • 2篇赵亮
  • 2篇袁士杰
  • 1篇张国妮
  • 1篇徐益谦
  • 1篇李振全

传媒

  • 2篇现代化工
  • 1篇工程热物理学...
  • 1篇化工学报
  • 1篇东南大学学报...
  • 1篇化工进展
  • 1篇炭素技术
  • 1篇能源环境保护
  • 1篇生物质化学工...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 3篇2008
  • 1篇2006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燃煤烟气脱汞吸附剂最新研究进展被引量:18
2008年
对燃煤烟气吸附脱汞法中碳基吸附剂,包括活性炭、活性炭纤维、飞灰、碳/油焦吸附剂的优缺点进行了对比分析,对相关的改进工作和最新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此外,贵金属、金属氧化物和钙基吸附剂是良好的脱硝或脱硫材料,在对这些吸附剂的吸附机理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多种污染物同时脱除的可行性和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介绍;对许多用于提高其脱汞效率的方法进行了总结,最后对该领域今后的主要发展方向做了展望。
刘杨先张军盛昌栋张永春袁士杰
关键词:脱汞吸附剂燃煤烟气
压汞法分析生物质焦孔隙结构被引量:15
2006年
对于稻壳、树叶、棉花杆、玉米杆四种生物质焦,通过压汞法测量了其在大孔和部分中孔范围内的孔隙结构,发现热解温度、热解保持时间、热解快/慢速都会影响着焦样的比表面积和平均孔径。四种生物质中,树叶焦样的比表面积最大,玉米杆的比表面积最小;稻壳焦样的平均孔径最小,玉米杆的平均孔径最大。不同生物质焦样的孔径分布规律有很大不同。热解温度、热解速度和热解保持时间对孔径分布规律的影响不大,决定孔径分布规律的是生物质本身。在中孔和大孔的范围内,四种生物质焦样的孔径分布曲线都呈现出双峰结构。
林晓芬尹艳山李振全张国妮张军徐益谦
关键词:孔径分布比表面积平均孔径
O_2/CO_2气氛下混煤燃烧过程中NO_x排放特性被引量:3
2010年
在滴管炉上对无烟煤、烟煤及其混煤在O2/CO2气氛下燃烧时的NOx排放特性进行了研究,重点分析了燃烧气氛、温度、氧浓度、掺混比例等对NOx排放浓度及氮转化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较之O2/N2气氛下,无烟煤与烟煤在O2/CO2气氛下混烧时NO排放浓度平均低大约12%;随O2体积分数增加,NO排放浓度仅小幅增加;随混煤中无烟煤所占比例的增加,NO排放浓度先减小后增加,当无烟煤/烟煤比例为1∶1时,其达到最小值;混煤的氮转化率随混煤中无烟煤比例的增加而逐渐减小.混煤的氮转化率与掺混比例有较大的关联,但并非简单的线性关系.
张永春张军刘杨先赵亮谢芳陈洁盛昌栋
关键词:O2/CO2气氛混煤
烟气脱硫脱氮技术综述被引量:12
2014年
本文主要介绍了烟气中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脱除技术。目前二氧化硫的脱除技术有燃烧前脱硫、燃烧中脱硫和燃烧后脱硫三种。燃烧后脱硫技术又称为烟气脱硫技术。烟气脱硫技术有湿法、干法和半干法三种,其中湿法应用最为广泛。NOx的控制技术有选择性催化还原法、选择性非催化还原法、烟道气循环法、低NOx燃烧器法。其中,选择性催化还原法是应用最多、技术最成熟的一种烟气脱氮方式。此外,还有SO2和NOx的一体化脱除技术。
林晓芬张军尹艳山盛昌栋
关键词:SO2脱硫技术脱氮技术
O_2/N_2、O_2/CO_2和O_2/CO_2/NO气氛下煤粉燃烧NO_x排放特性被引量:15
2010年
利用滴管炉研究了O2/N2、O2/CO2和O2/CO2/NO气氛下煤燃烧过程中NOx的排放特性。实验结果表明,在O2/N2和O2/CO2气氛下,高温或高O2浓度均使NO排放量增加。O2/CO2气氛下NO排放量比O2/N2气氛下NO排放量低大约30%-40%。在O2/CO2/NO气氛下,温度不同时,O2浓度变化对NO排放量的影响规律不同,对循环NO降解的影响规律也不同。高温不利于循环NO降解。随停留时间的延长NO排放量出现两个峰值。
张永春张军盛昌栋赵亮谢芳陈洁刘杨先
关键词:O2/CO2气氛煤粉燃烧NOX排放
生物质炭孔隙分形特征研究被引量:22
2009年
基于生物质炭孔隙结构压汞法测量结果,采用M enger海绵模型和基于热力学关系模型两种分形模型,对稻壳、法国梧桐树叶、玉米秆、棉花秆4种生物质炭的分形维数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基于热力学关系模型比较恰当地反映了生物质炭样的孔隙结构。生物质炭具有较大的分形维数即不规则性,并与生物质种类有关。在4种生物质中,树叶炭的分形维最大,玉米秆炭的分形维最小。制炭时的热解温度、热解速率和热解时间等对生物质炭的分形维数均有影响,其中热解温度的影响最大,但它们的影响与生物质的塑性有关。
林晓芬张军尹艳山盛昌栋
关键词:生物质炭孔隙
化学链燃烧技术中载氧体的最新研究进展被引量:8
2008年
介绍了化学链燃烧(CLC)技术的基本概念,指出了其具有在燃烧过程中捕获高浓度CO2,同时消除大气污染物(NOx)等优点。载氧体的性能对其应用非常关键。总结了该领域最近几年新开发的单金属氧化物、复合金属氧化物以及非金属氧化物载氧体的最新研究进展。对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固体燃料化学链燃烧技术及其合适的载氧体做了综述。最后,对化学链燃烧技术中与载氧体相关的重点问题做了展望。
刘杨先张军盛昌栋张永春袁士杰
关键词:化学链燃烧载氧体复合金属氧化物固体燃料
生物质焦表面形貌SEM研究被引量:4
2011年
采用扫描电镜对生物质焦的表面形貌进行研究。扫描电镜实验结果表明,生物质在制焦后,表面粗糙度提高,比表面积增大,孔隙更加发达。焦样表面形貌的特征主要是由生物质种类决定的,在扫描电镜下,稻壳焦样表面有锯齿状不规则的突起,但是开口在表面的孔很少;树叶焦样表面有不规则的孔;玉米杆焦样有如同蜂窝状的表面结构,表面孔十分丰富;棉花杆焦样有着絮状的表面结构,表面孔也较明显。热解温度对焦样表面形貌的影响不大。
林晓芬张军尹艳山盛昌栋
关键词:扫描电镜
NO_x低温选择性催化还原催化剂研究进展被引量:16
2008年
催化剂是选择性催化还原脱硝技术的核心,其催化性能直接关系到脱硝效果的好坏。本文介绍了该领域新开发的贵金属、金属氧化物、分子筛、碳基催化剂等低温脱硝体系及其最新研究进展。对碳纳米材料催化剂和新型杂多酸催化剂等新成果作了介绍,并且对今后的研究方向作了展望。
刘杨先张军盛昌栋张永春陈洁谢芳
关键词:脱硝选择性催化还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