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XDA01030303)

作品数:6 被引量:40H指数:3
相关作者:马小军于炜婷刘袖洞许冠哲丁东慧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大连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理学生物学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化学工程
  • 2篇理学
  • 1篇生物学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改性
  • 2篇疏水
  • 2篇疏水改性
  • 2篇微胶囊
  • 2篇海藻酸
  • 2篇海藻酸钠
  • 1篇氮肥
  • 1篇蛋白
  • 1篇蛋白质
  • 1篇淀粉
  • 1篇淀粉膜
  • 1篇丁二酮
  • 1篇丁二酮肟
  • 1篇性能评价
  • 1篇血液
  • 1篇养分
  • 1篇养分释放
  • 1篇乙酸乙烯
  • 1篇乙酸乙烯酯
  • 1篇乙烯

机构

  • 6篇中国科学院
  • 4篇大连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大连工业大学
  • 1篇海南大学

作者

  • 6篇马小军
  • 4篇于炜婷
  • 4篇刘袖洞
  • 2篇丁东慧
  • 2篇左秀锦
  • 2篇戴小敏
  • 2篇许冠哲
  • 1篇张玉苍
  • 1篇谢红国
  • 1篇王冰
  • 1篇张英
  • 1篇李娜
  • 1篇李珅
  • 1篇王雨
  • 1篇陈立
  • 1篇杨久林

传媒

  • 1篇化学工程师
  • 1篇化学研究与应...
  • 1篇高分子材料科...
  • 1篇功能材料
  • 1篇材料导报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年份

  • 1篇2015
  • 5篇2013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海藻酸钠疏水改性研究进展被引量:7
2013年
针对亲水性海藻酸钠微胶囊的应用局限,总结了4种海藻酸钠疏水改性方法,即酯化法、酰胺化法、开环氧化法、接枝共聚法;介绍了4种方法的新进展并比较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指出其作为新型材料可拓宽在化工、环保等领域的工业化应用。
许冠哲刘袖洞于炜婷丁东慧马小军
关键词:海藻酸钠疏水改性微胶囊
丁二酮肟比色法测定包膜尿素释放养分速率被引量:1
2013年
以改性淀粉包膜尿素为模型,探讨用丁二酮肟比色法测定包膜尿素释放养分速率,以达到快速评价包膜尿素控制释放性能的目的。结果表明,丁二酮肟比色法测定包膜尿素释放养分速率可行,自制改性淀粉包膜尿素具有一定的控制释放性能。
戴小敏刘袖洞左秀锦马小军
关键词:控释氮肥包膜尿素养分释放
海藻酸钠-乙酸乙烯酯均相接枝共聚物合成及性能评价被引量:2
2013年
本文采用了均相接枝共聚的方法合成了疏水改性的海藻酸钠-乙酸乙烯酯共聚物(SA-g-PVAc)。使用红外光谱、元素分析、凝胶渗透色谱手段对产物接枝度、溶解性能、分子量进行了评价,并考察了相关性能的变化规律。
许冠哲刘袖洞王冰于炜婷丁东慧马小军
关键词:海藻酸钠乙酸乙烯酯疏水改性
组织工程用壳聚糖研究进展被引量:24
2013年
壳聚糖由于具有低细胞毒性、生物可降解性和生物活性而在组织工程中得到广泛的应用。综述了壳聚糖在软骨组织、骨组织、皮肤组织等方面的应用现状,重点分析了壳聚糖在组织工程移植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对这些问题的研究现状作了简述。最后提出了建立壳聚糖中的杂质蛋白的检测方法及壳聚糖纯化工艺,开发可达到组织工程医疗产品要求的组织工程用壳聚糖是研究重点之一。
杨久林谢红国于炜婷马小军张玉苍
关键词:壳聚糖蛋白质纯化
改性淀粉膜的制备及生物降解性能被引量:7
2013年
以控制释放肥料为模型,采用膜失重率法、膜形态分析法和CO2产量测定法考察了不同成膜因素如取代度、铸膜液溶剂及铸膜液浓度对酯化改性淀粉膜生物降解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改性淀粉取代度越高,铸膜液溶剂挥发性越低,铸膜液浓度为16%时,膜土壤降解速率越小。30℃恒温时,初步优化的改性淀粉膜在土壤中30d失重率为20%,21d降解成CO2的比率为1.98%。改性淀粉膜在土壤中能降解且有较小降解速率,能够满足控制释放肥料对膜降解性的要求。
戴小敏左秀锦刘袖洞马小军
关键词:肥料生物降解性能
增强微胶囊在血液中稳定性的研究
2015年
目的:通过改进成膜工艺,减少血液中HCO3-对海藻酸钠-ε-聚赖氨酸(ε-AP)微胶囊稳定性的影响,从而增强ε-AP微胶囊在血液中的稳定性,使其能够应用于生物人工肝血浆/血液灌注。方法:改进成膜工艺:在成膜液中添加10 mmol/L的Na HCO3并增加ε-聚赖氨酸反应浓度来制备ε-AP微胶囊,用膨胀度表征其机械强度,荧光标记的牛血清白蛋白(FITC-BSA)检测其通透性能,并以微胶囊的膨胀度变化作为衡量指标,考察微胶囊在Na HCO3溶液和血清中的稳定性。结果:改进成膜工艺制备的ε-AP微胶囊与常规条件制备的微胶囊具有接近的机械强度和通透性;改进成膜工艺能够增强的ε-AP微胶囊在Na HCO3溶液和血清中的稳定性;常规条件制备的ε-AP微胶囊在血清中膨胀度增加了约560%,而改进成膜工艺制备的微胶囊膨胀度仅增加160%,其稳定性显著增强。结论:改进成膜工艺能够增强ε-AP微胶囊在血液中的稳定性。
陈立张英王雨李珅李娜于炜婷马小军
关键词:微胶囊稳定性生物人工肝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