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S2012010009292)

作品数:4 被引量:17H指数:2
相关作者:刘萍陈春林王黎段慧王俊更多>>
相关机构: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新疆和田地区人民医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三维重建
  • 2篇数字化三维重...
  • 2篇女性
  • 2篇子宫
  • 1篇动脉
  • 1篇动脉血
  • 1篇血管
  • 1篇血管网
  • 1篇数字化
  • 1篇图像
  • 1篇图像配准
  • 1篇女性骨盆
  • 1篇配准
  • 1篇切片
  • 1篇子宫肌
  • 1篇子宫肌瘤
  • 1篇自动配准
  • 1篇骶骨
  • 1篇维吾尔族
  • 1篇维吾尔族与汉...

机构

  • 4篇南方医科大学...
  • 2篇新疆维吾尔自...
  • 2篇新疆和田地区...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军事医学科学...

作者

  • 4篇陈春林
  • 4篇刘萍
  • 3篇段慧
  • 3篇王黎
  • 2篇余艳红
  • 2篇柯妍
  • 2篇边雪峰
  • 2篇黄蕾
  • 2篇范霞
  • 2篇夏迎洪
  • 2篇王俊
  • 1篇唐怡欣
  • 1篇钟世镇
  • 1篇毛东瑞
  • 1篇黄志霞
  • 1篇陈若兰
  • 1篇唐雷
  • 1篇陈兰
  • 1篇宋小磊
  • 1篇许广威

传媒

  • 2篇中国实用妇科...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中国数字医学

年份

  • 1篇2014
  • 3篇2013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新疆维吾尔族和汉族女性骶骨数字化三维重建的对比分析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探讨构建在体新疆维吾尔族女性及汉族女性骶骨数字化三维模型,并进行解剖学特征研究的可行性及意义。方法选取新疆地区生育活跃期维吾尔族女性90例,汉族女性90例,利用数字化三维重建技术进行骶骨数字化三维重建,再进行形态学研究及生理常数测量。结果 90例汉族女性骶骨形态均为符合解剖学描述的标准型。90例维吾尔族女性中有57例(63.3%)为标准型,有6(例6.7%)为4对骶孔型,有9例(10%)为5对骶孔型,有18例(20%)为骶尾关节异常型。两个民族女性之间骶骨形态类别有显著性差异(P<0.05)。新疆维吾尔族女性骶骨前后孔深距及骶裂孔深度明显大于汉族女性(P<0.05)。非标准型骶骨例数较少,且仅出现在维吾尔族女性中,其中5对骶孔型的骶骨长度最长,4对骶孔非标准类型的骶骨长度最短;骶尾关节异常型的骶骨角度最大,其他几种类型的骶骨角度相似。结论现代新疆地区生育活跃期维族和汉族女性的骶骨形态及解剖学常数方面存在差异,在临床诊疗中要考虑到不同民族间的差异性。
柯妍陈春林余艳红刘萍宋小磊黄蕾段慧王黎边雪峰范霞夏迎洪
关键词:骶骨三维重建
人正常离体子宫薄层切片数据集的自动配准
2013年
目的:通过改良及优化后的配准方法实现人正常离体子宫薄层切片数据集的自动配准。方法:在Photoshop中处理原始断层图像,获取定位杆图像和标本图像(子宫、双附件及部分阴道);在Matlab中计算定位杆图像中四个定位杆的质心坐标值,将其作为定位杆坐标值,取所有定位杆图像定位杆坐标值的平均值作为基准坐标;每张定位杆图像的定位杆坐标与基准坐标对比,获取每张定位杆图像的投影变换参数并根据该参数对相对应的标本定位杆图像及定位杆图像进行投影变换;将校正后的定位杆图像再在Photoshop中处理,获取只包含第二个定位杆的图像,同样在Matlab中计算其坐标值,并基于其坐标值将配准后的标本定位杆图像裁剪成大小一致图像;选取配准后两张大小相差较大的相邻图片,在Photoshop中将配准前的两张相邻图片及配准后的两张相邻图片分别进行重叠,调节其中一张图片的透明度,将合成的图片保存。结果:配准前两张相邻图片中的标本大小差距较明显,而配准后两张相邻图片中的标本差距很小。通过该配准方法,成功地实现了人正常离体子宫薄层切片数据集的自动配准。结论:基于Photoshop软件和Matlab软件的图像配准方法具有配准精度高,运算量小,易于编程实现等优点,通过改良及优化后,可用于人正常离体子宫薄层切片数据集的配准。
毛东瑞刘萍陈春林苏秀云张鑫媛许广威唐雷钟世镇陈若兰黄志霞王俊
关键词:离体子宫冷冻切片图像配准PHOTOSHOP软件MATLAB软件
新疆地区维吾尔族与汉族女性骨盆产科生理常数测量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探讨新疆地区生育活跃期维吾尔族及汉族女性骨盆生理常数及其临床意义。方法自2012年1月至12月总结新疆地区生育活跃期汉族及维吾尔族女性各90例,南方汉族女性109例,利用数字化三维重建技术及骨盆数字化测量技术测量其骨盆的主要产科径线及角度,得出新疆汉族及维吾尔族育龄女性骨盆的生理常数值,并对各组数值进行比较。结果 90例维吾尔族女性中有18例存在尾骨上翘,而汉族女性中未见(P<0.05);新疆地区汉族与维吾尔族女性在骨盆入口平面各条径线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径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新疆地区汉族女性入口后矢状径(52.79±7.64)mm较南方汉族女性后矢状径(47.70±8.43)mm明显增大(P<0.05),但入口前后径(115.26±8.34)mm又较南方汉族女性入口前后径(122.40±8.27)mm明显减少(P<0.05)。结论新疆地区女性骨盆的生理常数值具有自己的特点,地区内不同种族间也有一定差异。在制定产科径线标准上,要考虑到不同民族、不同地域间的差异性。
柯妍陈春林余艳红刘萍宋小磊黄蕾段慧王黎边雪峰范霞夏迎洪
关键词:女性骨盆测量数字化三维重建维吾尔族汉族
子宫肌瘤动脉血管网数字化三维模型构建与特点被引量:11
2014年
目的利用基于CT血管成像(CTA)三维重建技术构建的子宫肌瘤动脉血管网数字化三维模型,探讨子宫与子宫肌瘤的血管网特点。方法连续采集2012年1月至9月于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接受CTA检查的72例子宫肌瘤患者的原始数据集,构建子宫肌瘤动脉血管网数字化三维模型,通过逐步调整阈值以改变模型的血管显示密度,并予透明化处理后作分析。结果成功构建了72例患者的子宫肌瘤动脉血管网数字化三维模型,该模型可清晰的显示子宫动脉及子宫肌层、子宫肌瘤的血管网,可见肌壁间、浆膜下、黏膜下子宫肌瘤的血管网轮廓与子宫血管网的相对位置不同,其中浆膜下肌瘤轮廓显示最为清晰。重建模型中存在特殊类型的肌瘤血管网。结论利用CTA和重建软件构建出的子宫肌瘤动脉血管网数字化三维模型形态逼真,可准确识别子宫肌层与子宫肌瘤的血管网,为术前评估和临床教学提供参考。
陈春林唐怡欣刘萍段慧王黎陈兰王俊
关键词:子宫肌瘤数字化血管网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