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无)

作品数:2 被引量:18H指数:1
相关作者:靳永翥更多>>
相关机构:厦门大学贵州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政治法律

主题

  • 1篇德国地方政府
  • 1篇地方政府
  • 1篇新型农村合作
  • 1篇新型农村合作...
  • 1篇实证
  • 1篇实证研究
  • 1篇农村
  • 1篇农村合作医疗
  • 1篇贫困
  • 1篇贫困地区
  • 1篇贫困地区农村
  • 1篇绩效

机构

  • 1篇贵州大学
  • 1篇厦门大学

作者

  • 2篇靳永翥

传媒

  • 1篇长白学刊
  • 1篇中国行政管理

年份

  • 1篇2010
  • 1篇2008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贫困地区农村合作医疗服务的有关问题——基于中西部4县的实证研究
2010年
目前学术界对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关注焦点集中于价值定位、机制运行和绩效分析三方面,但从实证角度深入研究者寥寥。通过对中西部4县贫困地区农村合作医疗的实践考察和问题剖析发现:在价值定位上,公平、效率和社会稳定等政策价值存在着冲突;在机制运行上,存在着服务供应和物品生产主体多元化,价格约束及责任归属不明的多重困难;在服务提供绩效上,存在着参合农民受惠程度和政策认同度较低的问题。这些都需要政府通过机制创新和政策调整逐步解决。
靳永翥
关键词:贫困地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绩效
德国地方政府公共服务体制改革与机制创新探微被引量:18
2008年
在新公共管理改革浪潮中,德国属于温和型国家,其地方改革的原则策略选择与中国的渐进改革模式具有某些相似特征,即以法治为核心、以政府能力提升为目标、多价值平衡及公民间接参与为主直接参与为辅。在改革内容上,表现为公共服务的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体制改革包括机构精简(含组织流程再造)和地方政府区划改革,机制创新包括公共服务提供系统的重新设计和公共物品生产方式的重大变化。体制改革的直接价值取向是提升公共服务的供给绩效和强化公共部门的服务能力;而机制创新的直接价值取向则是创设一种新的治理文化,最大限度地动员市场和第三部门参与地方性公共服务的生产,让地方政府"瘦身",实现公共服务生产与供给的可持续性。
靳永翥
关键词:德国地方政府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