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2003AA2Z3250)

作品数:7 被引量:48H指数:3
相关作者:徐伟箭李思平熊远钦杨律文曾松军更多>>
相关机构:湖南大学福建中医学院吉林天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化学工程医药卫生矿业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化学工程
  • 3篇理学
  • 2篇医药卫生
  • 1篇矿业工程

主题

  • 4篇印迹聚合物
  • 4篇分子
  • 4篇分子印迹
  • 4篇分子印迹聚合...
  • 3篇微球
  • 2篇单分散
  • 2篇性能研究
  • 2篇水相
  • 2篇聚合物微球
  • 2篇分子印迹聚合...
  • 1篇丹参
  • 1篇丹参注射液
  • 1篇地黄
  • 1篇地黄丸
  • 1篇熊果酸
  • 1篇血管
  • 1篇血管增生
  • 1篇血清
  • 1篇液相
  • 1篇液相色谱

机构

  • 5篇湖南大学
  • 1篇福建中医学院
  • 1篇吉林大学
  • 1篇河南科技大学
  • 1篇长春市宽城区...
  • 1篇吉林天药科技...

作者

  • 5篇徐伟箭
  • 4篇李思平
  • 2篇熊远钦
  • 1篇刘含茂
  • 1篇屈贺幂
  • 1篇周丽
  • 1篇宋金生
  • 1篇赵文杰
  • 1篇贺龙刚
  • 1篇黄枚
  • 1篇卢彦兵
  • 1篇宋宇
  • 1篇曾松军
  • 1篇段冷昕
  • 1篇莫雄
  • 1篇吴符火
  • 1篇杨律文
  • 1篇宋颖
  • 1篇刘小熙

传媒

  • 2篇材料导报(纳...
  • 1篇福建中医学院...
  • 1篇湖南大学学报...
  • 1篇材料导报
  • 1篇应用化学
  • 1篇北京中医药大...

年份

  • 1篇2011
  • 2篇2009
  • 3篇2008
  • 1篇2007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超细单分散氨基功能化球形SiO_2颗粒的合成与表征被引量:1
2009年
在较佳工艺条件下,合成了超细单分散氨基功能化球形SiO_2,其结构采用红外光谱、X衍射线能谱进行表征,其颗粒大小、形貌及表面形态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进行观测。最佳合成条件为,球状SiO_2(Ⅰ):TEOS 20mL、氨水5mL、正己醇20mL、水3mL、环己烷75mL、TritonX-100 20mL,于25℃反应24h。氨基功能化硅烷(Ⅱ):产物Ⅰ2.5g、甲苯100mL、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3mL,于110℃甲苯回流24h。
李思平徐伟箭
关键词:功能化微球
六味地黄丸及其不同工艺提取物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1
2008年
目的观察六味地黄丸及其不同工艺提取物对正常小鼠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方法考察六味地黄丸不同样品对小鼠免疫器官的影响,用碳粒廓清法检测六味地黄丸不同样品对小鼠单核巨噬细胞吞噬活性的影响,MTT法检测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反应。结果六味地黄丸1、2号新工艺提取物对小鼠免疫器官(胸腺、肾上腺)重量的增加有明显促进作用;六味地黄丸原剂型组及2号新工艺组能显著地增加小鼠碳粒廓清指数K及吞噬指数α,增强小鼠单核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六味地黄丸及其不同工艺提取物均能显著促进正常小鼠脾淋巴细胞的增殖,且1、2号新工艺组作用优于原剂型。结论六味地黄丸及其不同工艺提取物对正常小鼠单核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和T、B淋巴细胞增殖具有一定增强作用。
宋宇宋颖段冷昕赵文杰刘小熙
关键词:六味地黄丸碳粒廓清免疫调节功能小鼠
含PAMAM改性硅胶的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合成被引量:3
2007年
利用微乳法合成了纳米硅胶,并利用聚酰胺胺(PAMAM)对其表面进行修饰以用作功能共单体、载体;以甲基丙烯酸为功能单体,甲基丙烯酸丙三醇三酯(TRIM)为交联剂,L-色氨酸为模板分子,通过微悬浮聚合的方法,合成了含有PAMAM改性硅胶的分子印迹聚合物.利用FTIR,SEM等方法对聚合产物进行了表征,并利用静态吸附和HPLC等方法研究了印迹球状的吸附分离性能.结果表明,印迹微球对水溶液中的色氨酸分子具有良好的分子识别能力,实现了对水溶液中色氨酸的识别.
徐伟箭宋金生李思平卢彦兵莫雄熊远钦
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分子印迹聚合物聚酰胺胺L-色氨酸微悬浮聚合
硅胶表面熊果酸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和分子识别特性被引量:20
2008年
以熊果酸(UA)为模板分子,4-乙烯基吡啶(4-VP)为功能单体,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EGDMA)为交联剂,采用表面分子印迹技术,合成了对天然活性物质熊果酸具有较好选择性的表面分子印迹聚合物(MIPs)。用紫外光谱分析了模板分子与功能单体之间的相互作用;用IR和SEM测试技术分别对表面印迹聚合物进行了结构表征和表面形貌观察;静态吸附平衡实验和Scatchard分析结果表明,该印迹聚合物中存在着2类不同的结合位点,离解常数分别为1.02×10-4和8.97×10-4mol/L。与化学组成相同的非印迹聚合物相比,MIPs对熊果酸有较高的选择性和吸附性。用该MIPs作为固相萃取剂,相对于齐墩果酸的富集因子为30倍。
杨律文刘含茂屈贺幂曾松军熊远钦徐伟箭
关键词:熊果酸齐墩果酸表面分子印迹
丹参注射液含药血浆及血清对CAM血管生成的影响被引量:12
2008年
由于血清不含纤维蛋白原、凝血酶,且有凝血、抗凝、纤溶、补体等多个系统的活化,使含药血清不能真实的体现中药有效成分在体内的情况,尤其是在研究活血化瘀型中药时,容易造成偏差。为此,贺石林提出“血浆药理学方法”。丹参是中药中常用的活血化瘀药物,对血液及心血管系统有比较显著的影响。有文献表明丹参注射液能明显扩张冠状动脉,使冠状动脉血流量显著增加,
贺龙刚周丽黄枚吴符火
关键词:鸡胚绒毛尿囊膜血管增生血清丹参注射液
水相中色氨酸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的合成、表征及其识别性能研究(英文)被引量:3
2009年
分别以色氨酸、α-甲基丙烯酸或丙烯酸胺、三羟甲基丙烷丙烯酸酯、甲苯作为模板分子、功能单体、交联剂和致孔剂,在较佳工艺条件下水体系中合成了色氨酸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其形貌、粒径分布以及模板分子与功能单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分别通过SEM、激光粒度分析仪及紫外分光光度法进行表征。其吸附能力分别通过静态吸附法测定其分离因子(α)和相对分离因子(β)来确定。实验结果表明,该法合成的色氨酸分子印迹聚合物对底物具有较高的吸附选择性和较大的吸附容量。
李思平徐伟箭
水相中L-组氨酸单分散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的合成、表征及其识别性能研究被引量:1
2011年
较佳工艺条件下,在水性体系中选用无皂乳液聚合法制得的单分散微米级聚苯乙烯微球为种球,分别以组氨酸、甲基丙烯酸(MAA)或丙烯酸胺(AM)、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EDMA)为模板分子、功能单体和交联剂,合成了L-组氨酸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研究了形貌、粒径及其分布以及模板分子与功能单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分别以SEM、激光粒度分析仪紫外分光光度法和红外光谱表征功能单体与交联剂之间的共聚情况,通过静态吸附法分别测定其分离因子(α)和相对分离因子(β)来评价其吸附性能。结果表明,该法合成的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对底物具有较高的吸附选择性和较大的吸附容量。
李思平徐伟箭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