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科技发展计划面上项目(KM200910005012)

作品数:5 被引量:34H指数:4
相关作者:姚爱军杨学嘉张新东衡朝阳胡愈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工业大学河南工程学院北京市轨道交通建设管理有限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北京市教育委员会科技发展计划面上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篇建筑科学
  • 2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3篇隧道
  • 2篇地基
  • 2篇地基基础
  • 2篇地铁
  • 2篇地铁隧道
  • 2篇深基坑
  • 2篇下穿隧道
  • 2篇基坑
  • 2篇建筑
  • 2篇建筑地基
  • 2篇建筑地基基础
  • 2篇筏板
  • 2篇筏板基础
  • 2篇沉降
  • 2篇沉降规律
  • 1篇地下水
  • 1篇盾构
  • 1篇盾构隧道
  • 1篇应力
  • 1篇预应力

机构

  • 7篇北京工业大学
  • 2篇河南工程学院
  • 2篇中国建筑科学...
  • 2篇北京市轨道交...

作者

  • 6篇姚爱军
  • 2篇曹伍富
  • 2篇胡愈
  • 2篇衡朝阳
  • 1篇杨学嘉
  • 1篇毛利勤
  • 1篇宿宁
  • 1篇梁燕
  • 1篇张明聚
  • 1篇赵强
  • 1篇张新东
  • 1篇王成
  • 1篇管玉坤
  • 1篇田治州
  • 1篇杜萍

传媒

  • 5篇地下空间与工...

年份

  • 1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桩锚撑支护体系下桩身变形研究
以海南东环铁路某施工段深基坑工程为例,结合现场情况对深基坑钻孔灌注围护桩的桩身变形规律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第1排锚索对桩顶位移的影响最大,随着开挖深度的增加,桩身最大位移处由桩顶逐渐向下移动,到达桩体2/3时,最大位移...
姚爱军管玉坤张明聚梁燕
关键词:深基坑锚索预应力
文献传递
某深基坑围护桩结构性态监测与数值模拟研究被引量:10
2011年
以某城市轻轨换乘车站深基坑为背景,对开挖过程中支护结构的监测数据进行详细分析,并采用有限差分软件进行数值模拟,与现场监测数据进行对比研究。重点分析了围护桩的水平位移和钢支撑轴力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排桩-钢支撑支护体系下,基坑开挖初期,桩身变形呈前倾型,第一道钢支撑架设之后,桩身最大位移点逐渐下移,整体呈"大肚"状。钢支撑对基坑支护结构的侧向位移有良好的抑制作用,但受架设时间、立柱状态、材料和温度等多种因素影响,需谨慎对待。研究成果对类似基坑工程的设计与施工具有借鉴意义。
张新东姚爱军
关键词:深基坑数值模拟
地铁隧道下穿建筑地基基础的灾变特征与控制
针对北京地铁九号线区间隧道下穿既有建筑物的典型实例,在对建筑物现状及变形分析的基础上,采用数值模拟分析计算了三种不同施工方案下对建筑物地基基础及邻近地面的沉降规律,并通过对现场施工方案与监测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得出了一些规...
曹伍富胡愈姚爱军衡朝阳毛利勤
关键词:下穿隧道沉降规律地基基础
文献传递
地铁隧道下穿建筑地基基础的灾变特征与控制被引量:5
2014年
针对北京地铁九号线区间隧道下穿既有建筑物的典型实例,在对建筑物现状及变形分析的基础上,采用数值模拟分析计算了三种不同施工方案下对建筑物地基基础及邻近地面的沉降规律,并通过对现场施工方案与监测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得出了一些规律:在计算方案中,采用隔离桩能对控制地基基础变形起到关键作用;隧道下穿的建筑物地基基础类型对变形特征有较明显的影响;对于砂卵石地层中地铁隧道下穿建筑地基基础,采用CD法施工并结合全断面外轮廓注浆等辅助措施是安全可靠的。
曹伍富胡愈姚爱军衡朝阳毛利勤
关键词:下穿隧道沉降规律地基基础
盾构隧道侧穿筏板基础变形响应与安全评估被引量:12
2012年
随着城市地铁进入大规模建设阶段,地铁隧道将侧穿众多基础形式不同的既有建筑物,为了确保建筑物的安全使用及地铁的正常施工,需要在地铁隧道穿越建筑物地基基础施工前对其进行安全性评估。本文结合北京地铁十号线二期盾构隧道侧穿某筏板基础建筑物的工程实例,通过对建筑物现状调查与检测,对建筑物结构体系、倾斜及沉降现状进行评价;利用FLAC3D软件进行数值计算,研究盾构到达建筑物前、通过及离开建筑物三个阶段的地表横向及纵向变形规律;最后综合建筑物地基基础已发生变形和盾构施工将产生的基础附加变形,依据规范提出该建筑物地基基础变形控制标准,据此来指导盾构隧道安全施工。
姚爱军杨学嘉
关键词:盾构隧道筏板基础
微型钢管桩桩间土滑塌机理与监测验证被引量:3
2015年
桩间土滑塌是基坑工程中经常出现的一种破坏形式,对基坑工程的安全产生重大威胁,因此,研究桩间土滑塌的条件和机理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结合某微型钢管桩基坑支护工程桩间土滑塌实例,对桩间土滑塌的机理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和阐述,并结合全自动远程实时监测装置测得的地表沉降数据辅助验证。研究结果表明:桩间土的滑塌可分为桩间土拱形成、蠕变与塑性变形、桩间土拱破坏三个阶段,滑塌的触发原因为地下水位回升,导致土体抗剪强度降低,土拱破坏;采用自主研发的全自动远程实时监测系统能够及时准确的测量出地表沉降,并反应出基坑开挖、气温变化及降排水条件等对坑周土体地表沉降的影响,对保障基坑安全施工有重要的意义。
姚爱军王成田治州宁方端
关键词:钢管桩
某工程地下水对筏板基础的作用及其灾害机理被引量:4
2010年
地下空间的开发因地下水的影响而产生了一系列岩土工程问题,特别是地下水对地下建(构)筑物的筏板基础的浮托作用,将引起基础不均匀变形和破裂。本文针对某工程地下室筏板基础不均匀上浮事故,通过采用探地雷达、测量及监测手段,结合水文地质和工程地质分析,探讨了地下水对建筑物筏板基础的作用及其灾害机理。研究结果表明,造成筏板基础上浮的主要原因是地基中存在两层复杂的上层滞水,由于没有进行有效的地下水控制和采用合理的施工措施,导致地下水灾害发生。工程采用了降水处理措施,起到了一定的治理效果。
姚爱军宿宁赵强杜萍
关键词:地下水上浮筏板基础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