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360317)

作品数:13 被引量:117H指数:8
相关作者:郭凤霞陈垣姜小凤郭建国汪洋更多>>
相关机构:甘肃农业大学甘肃中天药业有限责任公司甘肃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6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8篇农业科学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2篇当归
  • 7篇土壤
  • 4篇药材
  • 4篇育苗
  • 4篇土壤特性
  • 4篇根际
  • 3篇诱变
  • 3篇早期抽薹
  • 3篇群落
  • 3篇微生物
  • 3篇荒地
  • 3篇归田
  • 3篇抽薹
  • 2篇性状
  • 2篇氧化酶
  • 2篇有机肥
  • 2篇熟地
  • 2篇土壤肥力
  • 2篇群落特征
  • 2篇作物

机构

  • 19篇甘肃农业大学
  • 3篇甘肃中天药业...
  • 2篇甘肃省农业科...
  • 1篇甘肃中医药大...
  • 1篇浙江大学
  • 1篇定西师范高等...
  • 1篇天津天士力现...

作者

  • 12篇郭凤霞
  • 11篇陈垣
  • 3篇姜小凤
  • 2篇郭建国
  • 2篇白刚
  • 1篇赵锐明
  • 1篇史明明
  • 1篇曾骏
  • 1篇安志刚
  • 1篇董博
  • 1篇魏宏安
  • 1篇张文杰
  • 1篇梁伟
  • 1篇张尚智
  • 1篇汪洋

传媒

  • 6篇草业学报
  • 1篇水土保持学报
  • 1篇西北农业学报
  • 1篇甘肃农业大学...
  • 1篇应用生态学报
  • 1篇核农学报
  • 1篇草原与草坪
  • 1篇中国生态农业...

年份

  • 2篇2022
  • 7篇2021
  • 3篇2020
  • 1篇2019
  • 3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4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岷县农田土壤微生态对当归熟地育苗效应影响机理的研究
当归(Angelica sinensis)是伞形科当归属药用植物,甘肃省岷县和漳县一带是当归的优质道地产区,传统生荒地育苗引发生境破坏,早期抽薹和根腐病使当归栽培成效逐年下降,弃耕撂荒趋势加重,探寻熟地育苗是当归产业可持...
白刚
关键词:土壤特性抗逆性根际微生物
基于转录组测序挖掘当归早期抽薹关键基因及功能分析
当归(Angelica sinensis(Olive.)Diels)的早期抽薹,指栽培当归植株二年生提前进入生殖生长阶段,致使其有效成分无法在营养生长阶段累积,药用部位肉质根萎缩纤维化,彻底失去药用价值的现象。早期抽薹严...
高雪
关键词:抗氧化酶活性
甘肃岷县野生当归资源分布特点及其与栽培当归生长特性的比较研究被引量:45
2014年
通过踏查和实地样方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甘肃岷县野生当归资源进行全面普查,旨在揭示该生态区野生当归资源分布特点、药材储量及其与栽培当归的差异性。结果表明,首次在甘肃岷县寺沟乡马烨林场石台山、马坞乡繁荣村4社和马坞乡沙金村上十子等3处阔叶林样地及附近发现野生当归居群,均属于马烨、马沿林牧区,分布面积约为17.9km2,药材储量约为1094.9kg。野生当归除株高、根色和大小以及茎色等与栽培当归有一定的差异外,其他植物学特征与栽培当归基本一致。与栽培当归相比,野生当归植株的叶片数、株高、地上部鲜重、根粗、根鲜重和根干重等生长指标均显著低于栽培当归,分别为栽培当归的64.7%,64.5%,47.6%,28.6%,26.2%和38.1%。栽培当归中,麻口病的发病率为17.5%,其他病害发病率为5.0%,而野生当归中,未发现麻口病和其他病害。以上结果说明,尽管野生当归生产性能低于栽培当归,但野生当归具有较强的抗病性,是当归抗病新品种选育的宝贵基础材料,保护和发掘利用野生当归种质资源(尤其是道地产区的野生资源)显得至关重要。建议有关部门将岷县野生当归分布区域尽快加以保护。
赵锐明陈垣郭凤霞汪洋张尚智王瑞琪
关键词:资源分布
4Y-1200型药材收获机的设计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为解决当前国内药材收获机械缺乏,少数几种药材挖掘机械仍需人工捡拾、效率低等问题,设计了4Y-1200型药材收获机.【方法】对挖掘装置、药材与土壤分离装置、作业深度调节装置等关键机构进行原理方案与结构方案设计,确定了各部分关键参数.根据药材根茎在输送带上的受力情况,分别分析了药材根茎在输送带上下滑的条件和脱离输送带的条件,以此确定了保证药材根茎能够向上输送的条件.【结果】输送带线速度、输送带倾角和抖动轮半径3个因素之间的关系需满足:v^2/rg≥sin(θ-φ)/sinφ和v^2/rg≤cosθ.【结论】为物理样机的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张文杰魏宏安陆祥辉史明明王昕
关键词:中药材收获机挖掘装置
施用有机肥对当归药材性状、产量及抗病性的影响被引量:17
2021年
为了探寻有机肥对当归成药栽培的影响,采用黑膜覆盖栽培,基施纯有机肥(O,2000 kg·hm^(-2))、纯化肥(C,磷酸二铵,420 kg·hm^(-2))、减半量化肥增施有机肥[1/2(O+C)],以不施肥为对照(CK),栽培期测定早期抽薹率、发病率、药材产量和性状指标。结果表明,纯有机肥栽培当归早期抽薹率为8.0%,分别较CK、1/2(O+C)和C降低19.4%、15.2%和7.1%。药材产量则相反,O、C和1/2(O+C)栽培当归药材产量相当,鲜产量分别较CK提高105.9%、84.6%和78.2%。纯有机肥栽培当归根最长,侧根最多,单根最重,药材产量最高。化肥对根的增粗作用最大,但含水量高,根病率高,发病重。不同施肥每hm^(2)鲜药材产量与综合评价指数大小顺序一致,依次为O(9220.6 kg,0.926)>C(9038.5 kg,0.610)>1/2(O+C)(8728.4 kg,0.481)>CK(4897.4 kg,0.190)。每hm^(2)干药材产量排序为O(3149.2 kg)>1/2(O+C)(3098.7 kg)>C(2909.2 kg)>CK(1707.0 kg),与经济收益一致。在岷县道地产区黑膜覆盖栽培,纯施有机肥对当归药材具有显著增效作用,可有效降低早薹率、根病率和发病程度,改善药材性状,提高药材产量和质量,在当归标准化栽培中可推广应用,以改变当归依赖化肥的生产现状,促进绿色有机栽培。
肖婉君郭凤霞陈垣刘兰兰陈永中焦旭升张碧全白刚金建琴
关键词:当归有机肥抗病性
休耕和种植作物对黑麻土壤肥力的影响被引量:8
2021年
为了明确不同茬口土壤养分的固持残留水平,建立高效合理的轮作顺序以解决连作再植障碍问题。2018年在甘肃定西渭源县莲峰镇绽坡村随机区组设计、“S”形取样休耕1季、种植1季春小麦、马铃薯、蒙古黄芪和当归后0-20 cm层次的黑麻土壤,测定土壤全量、速效养分和阴阳离子含量。结果表明:休耕1季和种植1季蒙古黄芪增加了0-20 cm层次土壤的有机质、全氮、速效磷、速效钾、阴阳离子、Mg^2+、SO4^2-和Cl^-含量,种植1季当归降低了0-20 cm层次土壤的有机质、全氮、速效磷、速效钾、阴阳离子、Mg^2+、SO4^2-和Cl^-含量。方差分析显示,休耕1季和种植1季蒙古黄芪后0-20 cm层次黑麻土壤的有机质、全氮、速效磷、速效钾、阴阳离子、Mg^2+、SO4^2-和Cl^-含量显著高于种植1季当归。主成分回归分析发现,休耕1季和种植1季蒙古黄芪后0-20 cm层次黑麻土壤肥力综合指数为0.98和0.56,种植1季当归的综合指数得分仅为0.07。休耕1季是黑麻土壤用养结合的简便有效方法,种植1季蒙古黄芪是培肥黑麻土壤肥力的适宜作物。
姜小凤姜小凤郭凤霞郭建国郭建国董博
关键词:黄土高原土壤肥力
岷县生荒地和熟地农茬口当归育苗根际微生物群落特征比较研究
当归极不耐连作,生荒地育苗方式造成严重水土流失,探寻可代替生荒地的熟地育苗方法显得至关重要。本文选用小麦、黄芪、马铃薯、当归作物茬口育苗,以生荒地育苗为对照,利用扩增子测序和微生物可培养方法系统研究熟地农茬口和生荒地当归...
安志刚
关键词:根际细菌群落真菌群落
文献传递
岷县不同茬口对当归苗栽生长及抗病性的影响被引量:24
2018年
当归传统育苗方式造成严重的荒坡地水土流失。在当归道地产区甘肃省岷县通过定向种植小麦、黄芪、马铃薯和当归培育作物茬口基础上,再行当归育苗,育苗期测定苗栽生长动态,育苗结束测定苗栽质量性状及抗病性指标,利用主成分分析确定各指标权重,再结合隶属函数法综合评判,旨在揭示作物茬口对当归苗栽生长发育和抗病性的影响,为筛选适宜当归育苗的农茬口土壤资源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参考。结果表明,各茬口条件下当归出苗数和幼苗地上部分生长指标均表现显著差异,小麦茬和黄芪茬当归成苗数和地上生长指标均维持在较高水平,根系发达,生长势强,个体质量优异,根病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均低,而马铃薯茬和当归重茬苗栽受季节影响较大,随生长期延后当归死苗率提高,易形成老小苗,发病率高达36.7%以上。综合指数大小依次为黄芪茬(0.7840)>小麦茬(0.7816)>当归重茬(0.4731)>马铃薯茬(0.1656)。马铃薯茬死苗率最高,当归重茬根腐病最为严重,说明岷县正茬黄芪和小麦茬口是适宜当归熟地育苗的优异床土资源。
金彦博郭凤霞陈垣白刚袁洪超梁伟
关键词:当归育苗发病率
岷县生荒地和熟地育成当归苗抗逆生理特性的差异被引量:13
2019年
当归采用生荒地的传统育苗方式造成生境恶化,熟地连作迎茬使当归栽培成效下降。在当归道地产区甘肃省岷县熟地栽培当归后依次轮作豌豆-黄芪,培育双豆茬口再进行当归育苗。以生荒地育苗为对照,通过测定种苗生理抗逆指标,成药期统计成活率和早期抽薹率,旨在揭示生荒地和双豆作物轮作熟地育成当归苗的抗逆性差异,为探寻适宜当归熟地育苗的轮作茬口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指标。结果表明,熟地豌豆-黄芪间茬育成当归苗根系相对电导率、氨基酸泄漏率、可溶性蛋白质和糖含量、丙二醛(MDA)含量、自动氧化速率及超氧化物岐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均与生荒地育成苗的差异性不显著。尽管生荒地育成苗的根系氨基酸泄漏率和自氧速率较低,CAT活性较高,早期抽薹率降低5.32%,但双豆间茬熟地育成苗根系相对电导率更低,SOD和POD活性更高,使MDA维持在较低浓度范围,越冬后根病率下降3.33%,病指下降3.06%,移栽后返青势更强,较生荒地苗返青率提高7.52%,成药率提高11.39%。因此,岷县当归道地产区熟地栽培当归后,经豌豆-黄芪双豆科轮作再行当归育苗可有效改善当归苗的生理抗逆性,减轻根际自毒作用,获得优质种苗,育苗期提倡有机栽培,加强田间管理。
白刚郭凤霞陈垣袁洪超肖婉君
关键词:当归熟地育苗抗逆性
当归种子航天诱变一代(SP1)的成药性能被引量:1
2022年
早期抽薹和根腐病严重影响当归的栽培成效,为了探寻航天搭载对当归SP;代成药特性的诱变效应,将当归种子搭载“长征七号”和“神舟十一号”飞船,在太空分别历时22 h和33 d,返回地面后大田有机育苗栽培。结果表明:与对照(CK)种子相比较,神舟33 d和长征22 h处理的当归种子育成SP;种苗移栽后返青率分别显著提高24.0%和14.9%。成药期CK返青株早期抽薹率和死株率高达40.2%和26.8%,33 d和22 h群体的早期抽薹率较CK分别极显著提高29.7%和21.4%,死株率分别显著降低26.8%和16.0%,种苗成药率各处理依次为33 d(26.0%)>22 h(21.4%)>CK(20.8%);33 d和22 h群体株高、株幅和茎粗始终极显著高于CK,单株叶片数与CK相当;当归阿魏酸含量依次为22 h(0.12%)>33 d(0.11%)>CK(0.10%),浸出物含量依次为33 d(57.90%)>CK(54.10%)>22 h(51.30%)。说明航天搭载当归种子在诱导有利变异的同时也可诱导不利于生产的变异,但创造了抗逆性强的优异变异群体,奠定了新品种选育的宝贵种质资源,并拓展了新品种选育途径;根病和早期抽薹是造成当归成药率很低的主要原因,迫切需要对品种进行提纯复壮和选育改良。
刘宇晓郭凤霞陈垣刘金印陈永中金建琴许宏亮
关键词:航天诱变返青早期抽薹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