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200753)

作品数:16 被引量:74H指数:5
相关作者:刘博亓贝尔古鑫董瑞娟高文斌更多>>
相关机构:首都医科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语言文字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6篇医药卫生
  • 1篇语言文字

主题

  • 8篇人工耳
  • 8篇人工耳蜗
  • 8篇耳蜗
  • 6篇植入
  • 6篇耳蜗植入
  • 4篇音乐
  • 3篇言语
  • 3篇语后聋
  • 3篇植入物
  • 3篇声调识别
  • 3篇普通话
  • 3篇汉语
  • 3篇耳聋
  • 3篇耳蜗植入物
  • 3篇测听
  • 3篇测听法
  • 3篇成年
  • 2篇心理健康
  • 2篇语音
  • 2篇语音学

机构

  • 16篇首都医科大学
  • 4篇中国科学院
  • 4篇中国科学院大...
  • 3篇北京市耳鼻咽...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15篇刘博
  • 11篇亓贝尔
  • 5篇董瑞娟
  • 5篇古鑫
  • 4篇高文斌
  • 4篇王硕
  • 3篇刘子夜
  • 3篇李晓芳
  • 2篇陈雪清
  • 2篇傅新星
  • 1篇韩德民
  • 1篇贾若

传媒

  • 6篇临床耳鼻咽喉...
  • 4篇中国耳鼻咽喉...
  • 3篇中华耳鼻咽喉...
  • 2篇国际耳鼻咽喉...
  • 1篇听力学及言语...

年份

  • 2篇2019
  • 2篇2017
  • 3篇2016
  • 5篇2015
  • 4篇2014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听力障碍对患者心理健康的影响被引量:6
2014年
耳聋(或称听力障碍)是耳鼻咽喉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世界卫生组织(WHO)报告全球听力残疾人口高达3.6亿,占世界总人口的5.3%;2006年第2次全国残疾人口抽样调查数据显示,我国共有听力残疾(含多重)人口2 780万,其中单纯听力残疾人2 004万、每年还将新增耳聋新生儿2.3万。听力障碍者由于无法获得有效的听觉信息,因此无法正常参与社会生活;此外,听力障碍不同于视力障碍、肢体障碍,具有不易觉察的特点,致使听力障碍者在日常交往出现困难时难以得到谅解或获得帮助,从而导致人际交往障碍和社会适应性不良,进而诱发心理问题和心理危机出现。
亓贝尔刘博高文斌
关键词:耳聋听力障碍心理
情绪认知理论在耳鸣研究中的应用被引量:21
2015年
耳鸣在临床工作中十分常见,是在没有外界声源的情况下却有声音感知,这种声音感知可以是主观性的也可以是客观性的,通常以主观性耳鸣为多见。据报道,美国成年人群中耳鸣发病率为10%-15%〔1〕,约有超过5千万的耳鸣人群,但因耳鸣而就诊的患者并不如此之高。可以说,影响耳鸣的因素很多,包括疾病如梅尼埃病、突发性聋以及噪声、心理因素等,其中心理因素在耳鸣的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关注。
贾若刘博
关键词:耳鸣情绪抑郁焦虑
双耳双模式助听患者的声调识别和音乐感知
2019年
双耳双模式是指一侧植入人工耳蜗,对侧佩戴助听器的助听方式,已帮助许多听力损失患者重新回到有声世界。本文就双耳双模式对助听患者的声调识别与音乐感知能力的效果进行综述,以期挖掘患者更多的听力潜能,使患者获得更好的生活。
丁意丽周嵌刘博
关键词:声调识别音乐感知
时域精细结构信息对汉语人工耳蜗使用者言语识别的影响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 探讨增加时域精细结构(temporal fine structure)信息的人工耳蜗编码策略对汉语普通话人工耳蜗使用者言语识别能力的影响.方法 对12名母语为汉语普通话的Med-EL C40+人工耳蜗使用者进行为期6周的跟踪性研究,比较从连续间隔采样编码策略(continuous interleaved sampler,CIs)改为精细结构编码策略(fine structure processing,FSP)后,人工耳蜗使用者噪声下汉语普通话声调识别测试(Tone Identification in Noise Test)和汉语普通话版噪声下言语测试(Mandarin Hearing in Noise Test)成绩的变化趋势.结果 人工耳蜗使用者由CIS编码策略改为FSP编码策略后,其即刻声调测试成绩与日常使用CIS编码策略所得成绩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男声版t=0.791,P=0.446;女声版t=0.679,P=0.511);但是普通话噪声下言语测试呈现明显下降趋势,平均下降16.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365,P=0.001).持续使用FSP编码策略6周后,受试者声调识别成绩较更换前有显著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男声版平均提高11.6%,t=3.023,P=0.018;女声版平均提高10.9%,t=3.883,P=0.003);普通话噪声下言语测试成绩与更换前日常使用CIS编码策略所得成绩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475,P=0.173).结论 在人工耳蜗言语提取方案中增加对时域细微结构线索的提取,有利于改善耳蜗植入者对声调的感知能力和对言语整体性的理解,进而有助于提高人工耳蜗植入者的生活质量.
亓贝尔刘博董瑞娟Andreas Krenmayr陈雪清王硕
关键词:听觉丧失耳蜗植入物
人工耳蜗植入者的音乐音色感知研究被引量:5
2015年
人工耳蜗是一种将电子技术与人体神经系统完美耦合的人工装置,它替代了病变的内耳感觉神经细胞,从而使重度和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聋患者获得或重新获得听觉能力[1].人工耳蜗植入在我国开展的近20年期间,已使数以万计的耳聋患者重回有声世界,然而他们并不能像听力正常人一样分辨声音、理解言语和欣赏音乐.目前绝大多数接受耳蜗植入的患者能够在安静环境下实现良好的言语识别,然而其在噪声环境下的言语可懂度和对汉语声调的识别还不十分理想,与此同时植入者群体对音乐的感知和理解更为困难[2],他们很难欣赏美妙的音乐并享受音乐所带来的生活乐趣和生活质量.
古鑫刘博
关键词:人工耳蜗植入植入者音乐重度感音神经性聋音色耳聋患者
人工耳蜗使用者音乐音调感知的研究被引量:2
2019年
人工耳蜗使用者有较好的言语感知能力,但对音乐的感知仍存在缺陷。音调是音乐的基本元素之一,主要由基频决定,音调感知的优劣直接影响音乐感知能力以及声调识别能力。本文就音调感知的机制以及人工耳蜗使用者音调感知的现状进行综述,以期提高患者的音乐感知能力,获得更好的生活质量。
周嵌古鑫刘博
关键词:耳蜗植入物音乐疗法语音学
言语噪声下汉语普通话声调测试系统的编制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 基于汉语普通话的语音学特点,编写叠加有言语背景噪声并符合成人心理物理学特征的声调识别测试材料,以期实现模拟真实语言环境下对声调识别能力的客观评价方案.方法 确立符合言语测听和语音学要求,兼顾简短、常用、有意义的编写原则.参考现代汉语常用字表,科学选取日常生活中常用的80个音节且四个声调均有对应实际含义的320个实词(80个音节×四声),构成声调识别测试材料词库.由两位专业播音员在本底噪声<30 dB(A)的专业录音工作室中,使用Electro Voice RE-20麦克风连接Huilian RMC-200型记录系统分别录制男声版和女声版的音频素材.采用Cool Edit Pro 2.0声音处理软件而对实词的音频素材进行强度处理、降低背景噪声并加入2 ms的静音间隔形成基础音频材料,并进一步行数字化处理.以听力正常人为受试者,根据其主观感受对基础音频材料的响度进行调整.结果 以16名听力正常人为受试者对320个实词进行主观响度调整,去除变异度过大的32个测试项,最终确立288个测试实词(即72个音节×四声),录制男、女声普通话声调识别测试材料各一套.以录制本组测试材料播音员的长时平均语谱为目标,采用FIR滤波器对高斯白噪声进行滤波,调整竞争噪声的均方根幅度,提取具有言语特异性的掩蔽噪声.在言语识别测试平台的控制下,可根据测试要求对噪声强度进行调整,实现固定信噪比条件下的汉语普通话声调识别测试.结论 成功编制具有言语特异性掩蔽噪声的汉语普通话声调识别测试材料,可为声调识别能力的研究提供评价工具.
刘博亓贝尔Andreas Krenmayr陈雪清王硕Reinhold SchatzerClemens Zierhofer韩德民
关键词:语音学
汉语普通话人工耳蜗使用者对声调识别的分析研究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初步确定人工耳蜗使用者声调感知的特点,并进行分析研究。方法利用自主开发的噪声下声调识别测试材料(tone identification in noise test,TINT)在Speech Performance测试平台的控制下对20例母语为汉语普通话人工耳蜗使用者声调识别能力进行评估,获得各声调识别成绩以及声调识别混淆矩阵。采用x^2检验(chi-square test)对本组人工耳蜗使用者汉语声调识别成绩差异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①本组人工耳蜗使用者的汉语普通话声调识别总成绩(百分制得分)分布48.75%~98.75%,平均成绩(76.38±17.29)%;②各声识别成绩平均值差异显著(x^2=2358.357,P<0.01),由高到低分别为T3(85.75%)>T4(85.25%)>T1(69.75%)>T2(64.75%),即本组人工耳蜗植入者感知T3、T4较为容易、感知T1、T2较为困难;③声调识别混淆矩阵提示T2(35.35%)、T1(30.25%)混淆度明显高于T4(14.75%)、T3(14.25%),并目各个声调之间的混淆趋势不同,T1易被混淆为T2(18.25%)、T2易被混淆为T3(24.00%)。结论时域特性明显的声调更易被人工耳蜗群体识别,因此应根据声调感知难易程度制定针对性的声调康复训练方案,综合利用听觉信息和视觉信息改善声调,特别是一声、二声的识别能力。
亓贝尔古鑫刘子夜傅新星刘博
关键词:测听法汉语普通话声调识别
声调知觉的范畴化特征及其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15年
知觉作为人类认知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复杂的心理现象。知觉模式不仅与被感知物体的物理属性密切有关,亦受到感知者生理和心理属性的影响。围绕知觉特性的研究发现在某些情况下感知者可将物理量的连续变化感知为心理量的突然变化,
亓贝尔刘博
关键词:声调知觉
康复方案对语后聋成年人工耳蜗使用者身心健康改善效果的研究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评价不同人工耳蜗术后康复方案对于改善语后聋成年患者听觉能力、降低交流恐惧程度的作用。方法:采用普通话噪声下言语测试(MHINT)材料、交流恐惧自陈量表(PRCA-24)和中文版Nijmegen人工耳蜗植入量表(NCIQ)评估36例语后聋成年人工耳蜗使用者接受家庭支持方案、听觉训练方案、心理干预方案康复前后的听觉能力、心理健康水平以及健康相关生活质量。结果:1家庭支持方案有利于改善语后聋成年人工耳蜗使用者的听觉能力(P<0.05),但对于缓解交流恐惧情绪无效;2听觉训练方案既可改善其听觉能力(P<0.01),亦可降低对二人交谈场景的恐惧程度(P<0.01);3心理干预方案可显著提高其听觉能力,降低其对于二人、多人以及公众场景的交流恐惧程度并有利于提高语后聋成年人工耳蜗使用者的整体生活质量(P<0.01)。结论:采用听觉言语训练和团体心理干预相结合的康复方案,有助于缓解人工耳蜗使用者的交流恐惧情绪,增强社会适应能力,提高整体生活质量,使听力障碍者最大程度获益。
亓贝尔董瑞娟李晓芳高文斌刘博
关键词:耳蜗植入术交流恐惧团体治疗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