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20114407110006)
- 作品数:7 被引量:105H指数:5
- 相关作者:李韶山王宇涛陈志勇辛国荣秦蓉更多>>
- 相关机构:华南师范大学中山大学遵义师范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丛枝菌根真菌最新分类系统与物种多样性研究概况被引量:36
- 2013年
- 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AMF)是自然界分布最广泛的一类植物共生真菌,能够与大部分高等植物的根系形成共生关系。由于它们在农林、环境等领域的巨大应用潜力,国内外关于AMF物种多样性的研究一直受到较高的关注。然而,AMF专性共生的特征以及研究方法不够理想等因素长期阻碍了AMF物种多样性的研究进展。近年来,研究方法的改进与新技术的应用为AMF物种多样性的研究提供了极好的机遇。简述了AMF的最新分类系统及全球物种数量、AMF物种多样性影响因素以及AMF物种多样性研究方法三个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分析了今后在AMF物种多样性相关领域值得关注的研究方向。
- 王宇涛辛国荣李韶山
- 关键词:物种多样性寄主植物环境因子
- Ca^(2+)和K^+对拟南芥幼苗镉毒害的缓解作用被引量:14
- 2014年
- 该文探讨了外源钙(Ca)或钾(K)处理对不同程度的镉(Cd)胁迫(0–80μmol·L–1)下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幼苗的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综合Ca和K对不同浓度Cd胁迫下拟南芥幼苗生长、根长以及生物量的影响情况,表明各浓度Cd胁迫下外源Ca2+的最适缓解浓度均为10 mmol·L–1;而K+的最适缓解浓度在低浓度(20和40μmol·L–1)和高浓度(60和80μmol·L–1)Cd胁迫下分别为10 mmol·L–1和20 mmol·L–1。在低浓度Cd胁迫下,添加适宜浓度的Ca2+或K+后幼苗可溶性蛋白和丙二醛(MDA)含量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相比未添加Ca和K的对照组无显著变化,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和总酚、类黄酮、花色素苷,酸溶性硫醇化合物、谷胱甘肽(GSH)、植物螯合肽(PCs)的含量均下降;高浓度Cd处理下,添加适宜浓度的Ca2+或K+后幼苗的SOD活性升高,POD活性降低,可溶性蛋白、MDA、总酚、类黄酮、花色素苷、酸溶性硫醇化合物、GSH以及PCs的含量也均低于对照组。在各浓度Cd胁迫下,添加外源Ca或K均使拟南芥幼苗根部细胞DNA损伤减弱,表现为TT嘧啶二聚体的累积量显著减少(P<0.05)。以上结果表明,在Cd胁迫(尤其是高浓度Cd胁迫)下,外源Ca或K通过调节酚类、金属螯合物质的代谢水平以及提高拟南芥的抗氧化能力来缓解Cd对拟南芥幼苗的毒害效应,缓解细胞DNA损伤。该研究结果不仅能够为深入探讨Ca和K对缓解重金属毒害的分子机理提供实验依据,而且为Ca和K应用于重金属污染的防治提供参考。
- 汪骢跃王宇涛曾琬淋李韶山
- 关键词:拟南芥钾
- 水稻P_(1B)型ATPase重金属转运蛋白的结构与功能研究进展被引量:5
- 2013年
- P1B型ATPase重金属转运蛋白(HMA)广泛存在于低等植物和高等植物中,参与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所必需的微量金属营养元素的运输.与双子叶植物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AtHMA1-8的大量研究相比,单子叶植物中HMA转运蛋白的相关功能与研究极其有限.根据已有的研究成果对水稻(Oryza sativa L.)体内9种HMA转运蛋白的分类、结构、分子机制与转运功能进行了详细对比和归纳,对这些重金属转运蛋白在植物中的组织分布、亚细胞定位和金属特异性进行了阐述,推测了目前尚未明确功能的OsHMA1、OsHMA4、OsHMA6、OsHMA7和OsHMA8的亚细胞定位及潜在的转运功能,以期为未来进一步的科学研究提供更多依据.
- 钟茜李韶山
- 关键词:水稻转运蛋白
- 华南地区严重危害入侵植物薇甘菊和五爪金龙入侵机制研究被引量:18
- 2012年
- 薇甘菊(Mikania micrantha H.B.K.)和五爪金龙(Ipomoea cairica(L.)Sweet)是近年来在华南地区造成严重入侵危害的2种恶性杂草.该文综述了它们与入侵性相关的生理生态特征以及化感作用.同时,根据2种植物在入侵机理方面的研究现状,分析和展望了后续研究中值得关注的研究方向.
- 王宇涛麦菁李韶山Lars Olof BJORN
- 关键词:薇甘菊五爪金龙外来植物入侵植物
- Cu^(2+)对拟南芥根的局部毒性及诱导DNA损伤和细胞死亡被引量:20
- 2013年
- 该文探讨了不同浓度的Cu2+胁迫对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根生长、活性氧(ROS)积累、抗氧化酶活性、质膜完整性和细胞活性的影响,通过分根实验初步分析了Cu2+毒性效应的影响范围。结果表明,Cu2+胁迫可显著抑制拟南芥主根伸长,诱导ROS积累及DNA损伤,促发抗氧化酶活性升高,破坏质膜完整性,且Cu2+浓度越高,毒性效应越明显,在高浓度Cu2+胁迫下细胞活性显著降低。分析各参数之间的关系,表明ROS的积累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及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的活性呈显著正相关;ROS积累与DNA损伤、质膜完整性、细胞活性之间具有显著的近线性关系。分根实验结果表明,只有在添加重金属Cu2+(75μmol.L-1)一侧培养基中的根生长受抑制,并出现ROS积累、细胞死亡,暗示Cu2+对拟南芥根系的局部毒性效应可能是由于ROS的局部性积累导致受胁迫根系一侧的细胞死亡所引起的。
- 魏志琴陈志勇秦蓉王宇涛李韶山
- 关键词:拟南芥细胞死亡重金属局部毒性
- 拟南芥对镉胁迫的生理响应被引量:9
- 2014年
- 研究拟南芥对不同Cd2+浓度处理(0、20、40、60、80μmol/L)的生理响应,探讨Cd2+对植物的毒性效应及植物的耐性机理.结果发现,各浓度Cd2+导致拟南芥过氧化氢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显著降低(P<0.05)、植物根部细胞DNA出现明显的损伤,拟南芥生物量及根长也显著降低(P<0.05),表明Cd2+对拟南芥体内的生物大分子产生了严重的胁迫效应.叶片光合色素含量随Cd2+浓度的升高而逐渐下降,在60、80μmol/L时处理效应达到显著水平(P<0.05),表明高Cd2+抑制植物的光合作用.拟南芥体内丙二醛及可溶性蛋白含量随Cd2+浓度的增加明显上升,在60μmol/L时处理效应显著(P<0.05),表明Cd2+胁迫导致其膜脂过氧化效应.在全部Cd2+处理下,拟南芥体内谷胱甘肽和植物螯合肽的含量均显著上升(P<0.01);类黄酮、花色素苷等酚类物质也随Cd2+浓度的增加而上升,并在高Cd2+浓度(60、80μmol/L)下处理效应达到显著水平(P<0.05),表明拟南芥通过积累具有活性氧抗性的次级代谢产物提高其对Cd2+的耐受性.本研究结果为深入研究Cd2+对植物毒害的分子机制以及植物对Cd2+耐性的分子机制提供依据.
- 王宇涛陈志勇曾琬淋李韶山
- 关键词:拟南芥镉(CD)生理响应
- 华南地区3种具有不同入侵性的近缘植物对低温胁迫的敏感性被引量:5
- 2013年
- 以五爪金龙(Ipomoea cairica(L.)Sweet,重度入侵植物)、裂叶牵牛(Ipomoea nil(L.)Choisy,轻度/非入侵植物)和三裂叶薯(Ipomoea triloba L.,非入侵植物)3种起源于热带美洲、且在华南地区具有不同入侵性的番薯属藤本植物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比较它们在低温胁迫下的生理响应探究3种植物对低温的敏感性与它们入侵性之间的关系。通过测定在不同温度(28、15、10℃)处理下植物的生物量、活性氧、渗透调节物质、根系活力、光合特征等生理指标发现,五爪金龙、裂叶牵牛及三裂叶薯均通过增加光合系统Ⅱ的热耗散、积累渗透调节物质以及增强根系活力来应对低温环境,但15℃的温度条件已经对3种植物形成较为强烈的胁迫作用,表现为H2O2和丙二醛的积累、光合系统Ⅱ受损、根部细胞死亡以及生物量、根长的极显著下降(P<0.01),证明3种植物对低温胁迫均具有较高的敏感性。综合比较3种植物各生理指标的响应幅度发现,它们对低温的耐受性表现为:五爪金龙>裂叶牵牛>三裂叶薯,这与它们在华南地区的入侵危害程度一致,暗示低温敏感性的差异可能是其入侵性差异的重要原因。结果表明,低温敏感性是影响外来植物入侵性和入侵区域的重要因素,五爪金龙较高的低温敏感性是限制其在华南以外地区形成入侵危害的重要原因。
- 王宇涛李春妹李韶山
- 关键词:外来入侵植物入侵性五爪金龙